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申天变-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行皇帝之太子一说并非全是风传之谣言,太子率军占据舒城,并于大行皇帝任命之东宫学官联名上书陛下……”前吏部尚书姜曰广赶紧拿出太子的书信。

    “大行皇帝?太子?”弘光帝洁白细嫩的肌肤波浪一般好一阵子颤动,终于想明白了这些人说的太子是谁:“太子来了?这……将如何容朕?”

    太子是正式的大明储君,崇祯一死,无论是法统还是血缘,太子都是第一皇位继承人。

    当初福王称帝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太子生死不明,宜详细察访。马士英和福王也做了些表明上的工作,然后就说太子死于乱军之中,福王才有机会转正为弘光帝。

    如今太子来了,弘光帝怎么办?难道退位继续去做他以前做过的福王?

    “太子是真是伪尚且不知,如何称之为太子?”弘光帝是自己一手拥立起来的,自然不能受到太子的威胁。弘光帝若真的退位,损失最大的就是他马士英了。

    太子的书信马士英一直扣着不发,不想这个不让人省心的太子又把信送到了东林党人手中。眼看着舒城的事情已经是包在纸里的大火,马大学士立刻站出来,就差直接指责太子是假冒的了。

    “太子书信在此,又有东宫学官联名,不大象是假冒。”

    “书信有什么大不了的?笔迹极易模仿,没有印玺自然是假。”马士英抓住太子没有印玺的事情大做文章。

    “是真是假极易分辨,稍候些时日太子到了城中,一看便知……”钱谦益眼珠子都能斜到耳根子后面去了,使劲的瞪着马士英。

    弘光帝再也没有心思亵玩身边的俊俏宫女,同样斜眼看着马士英,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不论太子是真是假,你赶紧把这件事情给我摆平,我还想继续做皇帝呢……”

    马士英看看阮大铖,这个兵部尚书大人立刻心领神会:“陛下放心,太子一事兹事体大,臣等必尽心竭力……”

    “好,你们办事我放心。”终于宽心的弘光帝看着阶下的那些舞姬,眼神之中除了欲火还是欲火:“这几个舞姬蹈的不错,就留在朕这里吧,晚上朕还要看看她们……”

    《甲申天变》来源:

第93章 冬瓜蘸黑酱,杀器呀() 
《甲申天变》来源:

    第93章冬瓜蘸黑酱,杀器呀

    东林人“邀请”太子赴南京的书信已经收到。

    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总不能说一句自己是大明正统,人家就争先恐后的承认吧,总是要验看一下货色的真伪的。

    要说去南京,太子还真没有这个胆量。

    就算是太子年少血热,仗着大明嫡君的身份敢去南京,那帮子学官也不敢让太子去冒这个风险。

    去到南京之后,弘光帝肯定找这样那样的理由证明这个太子是西贝货,有可能以“伪冒储君”的罪名把太子的脑袋砍下来,然后继续做他的安乐皇帝。

    可不去南京肯定不行,要想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要想接收弘光帝手下的江南半壁,南京之行不可避免,而且是越快越好。

    但是在南京如何保证太子的人身安全?总不能带着赴死军近万士卒开进南京城去吧。就算是太子有这个幼稚的可笑的想法,南京方面也不会答应。

    就算了弘光帝脑袋真的进了水,也绝对不会允许近万大军进南京的。

    一方面是迫切的想进南京向全天下宣示“大明正统”的身份,一方面的顾虑良多不敢去。太子等人还在等,等黄得功表明立场。

    黄闯子手掌大军近十万(实际是三万,古代都有号称多少多少人马的嗜好),大家所在的舒城实际上就是他的地盘,本想用大义的名分取得黄部支持好去南京,无奈众人左等右等就是不见黄得功有所表示。

    黄得功现在和弘光系闹的不太和睦,这是事实,按理说在太子力陈的这个关键时刻,黄得功应该给太子以支持的。在这个时候拉太子一把,他日太子登基开辟新朝,首拥之功是跑不了的。

    奈何黄得功就是迟迟不见动静,既没有派人前来辨认太子的真伪,更没有派兵过来收复舒城,就好像完全不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一样。

    “这帮子迂腐的家伙,”李四很为东宫诸人的过分谨慎感到好笑,黄得功那么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就算是太子因为阅历的关系看不到这一点,那些学官不可能不明白这个吧。

    虽然黄得功和弘光朝不大对眼,终究是不好明目张胆的表态支持太子,这已经是等于默认了太子的行径。

    那些学官,包括杨廷麟在内,其实早就看清楚这点的。只是在他们心中,太子始终是忒重要了,,没有万全的把握还真舍不得把太子送进南京这个“险地”。

    太子去了南京,弘光就敢不问青红皂白下黑手?就算是弘光帝是混蛋,他手下的那些家伙可没有这么混蛋,这么明显的事情还是不敢做的。

    不过李四也没有劝太子更积极一点的意思,随着时局的发展,他们会采取行动的,现在还不到紧急的时候呢。

    何况李四已经忙的脚底板打屁股蛋子,也没有那个心情和闲功夫去理会东宫诸人的事情。

    而整个东宫势力也忙自己的事情,也没有闲工夫理会李四的种种作为。

    严厉打击士绅强行分割田地,这一切都是太子等人极力反对的事情。可如今太子要做的是天大的事情,腾不出时间和人手来理会这些。

    和入驻南京统领江南半壁比起来,小小县城所发生的这一切实在是渺小到微不足道的地步。

    太子要做的是如何才能取代弘光,如何统领江南百万雄兵收复河山,哪里有那闲工夫在这种小事情上纠缠。

    种种原因纠集之下,李四的战略布置畅通无阻。

    现在赴死军的士气简直要爆棚,即便是最为保守的那些人也整天吼叫着要打仗。

    不打仗怎么可以?不打仗就分不到田地,不打仗自己的婆姨娃娃就没有别人吃的好。做了几辈子佃户的人们要是不打仗就成不了地主,就是死后也没有脸面去见地下的祖宗。

    打仗,一定要打仗!

    至于打败……门儿都没有哇。

    当年的赴死军衣甲皆无,仅仅几百人就全歼了天下最为精锐的满洲披甲。经过这一年的发展,赴死军已经壮大到万人规模,大部分都装备了皮甲,又有各种新式武器层出不穷,俨然就是天下第一强兵。

    从户村队时代一直到现在的敢战强军,赴死军就是不败金身。

    这样的士气这样的装备,又有李大战神如妖般的智慧,就是想败也败不了哇。

    因为赴死军一直注重新式武器的研发,而这种研发又统计进军功之中,最直观的效果就是现在的赴死军拥有最庞大的新式武器系统。

    尤其是占据舒城以后,具备了以前不具备的条件,“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在五花八门的发明中,大部分不具备实际意义,但是也有不少具有积极效果。

    譬如地雷。

    地雷这个东西在大明朝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儿,当年戚继光就曾用这东西成批量的配备军队,而且是极其先进的踏压式地雷。

    经过人们悉心改进之后,小柳筐那么大的戚家地雷浓缩为冬瓜大小,也更加的灵敏。填装细小的铁丸之后,杀伤范围大大增加。

    经过试验,这种新式地雷虽然还不能直接杀死重装敌人,起码能够造成巨大伤害,给敌人制造数量恐怖的伤兵。

    战死的敌人或许会激发敌人的士气,但哀嚎翻滚的伤员绝对能极大打击士气,给敌人后勤造成巨大压力。

    在战场上,死一个敌人只能使对方减少一个作战单位。而制造一个伤兵却能让敌人腾出起码两个战斗单位。

    太划算了。

    何况地雷最根本的作用并非直接杀伤,而是起到迟滞、恐吓的作用。

    在合适的地点制造雷区,即使是不能给敌人造成任何伤害,也能让整队的敌人进展缓慢。

    当这种改进型的地雷批量生产的时候,李四亲自命名为“轰天火雷”。

    很拉风的名字。

    但是赴死军的这些士卒大多不识字,也体会不到这个名字当中所蕴含的那种威风霸气。以他们农民的眼光来看,这物件儿就应该叫“铁冬瓜”。

    很快,“铁冬瓜“这个土的掉渣的名字就取代了李四辛苦想出来的“轰天火雷”。

    还有比较使用的一点就是对于毒药的改进。

    在这个时代,在武器上蘸毒很为人所不齿,简直就是下三滥的行为。

    可李四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不想留下什么“仁义之师“的美名。战争,根本的根本还是如何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简单来说就是:杀人。

    所以李四很鼓励在武器上蘸毒这种不光明更不正大的“小人行径”。

    赴死军不是什么堂堂王师,这时候谁还讲究这些就是彻彻底底的傻子。

    人才在民间呐。

    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有个很猥琐的老头子,大大改进了毒药的毒性。以前是从动物体内提取胶状毒素,这个老家伙把砒霜和胶状毒素混合,经过蒸炼之后得到一种类似于蛇毒的毒药。

    这种毒药毒性并不是十分强烈,远远达不到传说中见血封喉的效果。

    但是这种毒药有个出乎所有意料的效果:中毒者伤口很难愈合。

    远在千年之前,尤其是在城市的功防战中,人们就开始使用金汁来达到同样效果,这种毒药和金汁是一个效果。

    伤口在短时期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伤兵注定就是伤兵,重返战场的可能极小。

    这种东西直观效果很差劲,但是长远来看……

    李四立刻赏了那个发明者六顷良田。

    这玩意不象金汁那样恶臭难闻,而且是一种黑乎乎的半流动体,赴死军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