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哈哈哈,贤弟,你输了!”吕布收回了抵在智弦脖子上的长枪,顺手解了对智弦的禁锢。
“好强,好强,竟然连宇力都失效了,奉先兄,你这是什么力量?”舔了舔唇,智弦有种口干舌燥的感觉。
“哈哈哈!”吕布拦住智弦的肩膀,“这就是我和张角战斗后领悟的。”
回到厅内,再次入座,吕布叹了口气,“可惜我还没有领悟张角是怎么做到星光化雷的,否则这天下还有谁能挡住我。”
“就算是现在,天下也没有什么人能挡得住奉先兄你。”
“哈哈哈!”吕布仰头大笑了起来,笑了几声忽然一脸阴郁的低头喝闷酒,这脸如六月天一般,说变就变。
“奉先兄这是怎么了?”
摇了摇头,吕布黯然,“就算成为天下第一又能如何,还不是只能在这里做一个主簿。”
“哈哈哈,奉先兄如此武力,何愁来日不能飞黄腾达。”智弦安慰道。
“贤弟,你可有办法?”吕布希冀的看着智弦。还记得智弦初次来拜访自己的情况,那时候智弦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前去京城求学,如今了,智弦的实力根本远远不如自己,却已经高居东莱郡郡守,自己见了都要叫一声大人,而自己呢,依然是个该死的主簿。自己的能力明明更强,为什么要屈居在主簿之位?
“这,如今黄巾之乱虽然平息,不过朝廷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醉生梦死,奉先兄还怕没有第二次机会,靠战功上位,到时会身居大将军一职亦非难事,小弟就先恭喜奉先兄了。”
“哈哈哈!”茅塞顿开,心中郁结顿消,胃口顿时又会来了,“好,承贤弟吉言。”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智弦也趁机询问了不少关于吕布掌握的星光的能力的问题,吕布也一一解答,虽然获得了答案,智弦却对如何获得这神秘的能力毫无头绪,就像知道了数学公式,但面对数学难题依然一筹莫展。
第163章 恼人的云止()
在吕布处,智弦只呆了两天就出发回返东莱郡黄县。
或许对于庙堂之中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而言,张角三兄弟已死,叛乱已平,天下承平。原来是生活怎么过,现在就可以继续怎么过了。至于那些黄巾之乱的余孽。什么?大BOSS都干掉了,这些小喽喽还要朝廷大军发兵征缴,要花费朝廷的粮饷、兵力?各地的官府干什么吃的?剩下的小喽喽都解决不了,还要朝廷的大军到处跑,不会就地解决?
贼势强大,地方兵力不足,对付不了越滚越大的黄巾余孽和乱党?这愚蠢的问题还用问,既然兵力不足,那就扩兵吧。建军的费用?自己解决,至于剿灭乱党的收获都归地方官府所有不用上缴了。我只要听到好消息,不要在拿那些余孽的事情来烦我,若是哪个官员解决不了,那就换一个地方官!由此,得到中央批准,地方军事力量开始非常壮大,各地封疆大吏拥兵自重,大汉根基已朽,大厦将倾。这对大汉是一个坏消息,但对于智弦这个军阀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回到黄县山寨之中,回到自己熟悉的地盘上,智弦松了口气,这里是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家,自己可以不用像在外面一样紧绷着神经了。如今山寨也发生了大变样,一切井井有条,犹如现代有规划的城市一般,充满秩序的美。在智弦眼中,这可不单单是一山寨,他还要把它发展成为一座城市,一座全新的,属于他的城市。
世事无常,智弦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他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就消失殆尽了,因为一个他不想看到的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正是有过两面之缘的云止道人。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智弦恶狠狠的盯着云止,恨不得将他劈成两半,但是,他不能。
“兄长,云止道人不是你让他来的么?”刘星惊讶的说了一声,也反应了过来,怒视着云止,拔剑而对,“你敢骗我!”
杀了他,一了百了!心中如此想,当然不能如此说,智弦默默的看着这一切,什么话都没有说,等着刘星动手,但他终究还是失望了,刘星并没有草菅人命的习惯。
“无量天尊,贫道并没有恶意,贫道这些天来的所作所为施主也应看在眼里不是么?”云止坦然的看着刘星,刘星本就不坚定的态度动摇了。眼神闪烁,放下了手中的剑。
“你这道人,我说的话还不清楚么,你现在就跑到我这里来干什么?”智弦不爽,非常的不爽,这种一身神秘的人最是讨厌。
“施主能见未来,有贫道相助,可事半功倍。”云止答道。
这滚刀肉,怎么说都不听,一点道人的风范都没有,偏偏自己又不好无故杀人,智弦大皱眉头之时,刘星开口了,“兄长,这个道长的能力不错,在算术、政事、后勤上能力突出,特别是在安抚民心上非常有一套。”
就是有能力的神秘人才可怕,天知道他背着你的时候,私下里都在干什么。
“施主对贫道心有疑虑,贫道理解,贫道操之过急了,但还请施主考验一番贫道,贫道绝无二心。”云止恭敬的施礼。
考验?看着云止,智弦忽然有了一个主意,“好,那我就给你一个考验。”
微风拂面,意气风发,云止相信自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才,绝对能完成智弦交与的考验。
“如今青州的黄巾愈盛,这是我军最大的威胁,我东莱郡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不能再遭逢战乱了,我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的时间。你的任务很简单,去游说州中的黄巾军,让他们投靠于我,我会安置他们,让他们好好生产、生活。行动的时候最好保密,不要让黄巾军察觉,出兵讨伐我。”
这任务可谓是强人所难,既要游说人来投,又不能泄露消息。
“好,这个考验贫道接下了,贫道不会让施主失望的。”云止一甩拂尘,二话不说,转身而去。
终于把云止这个道士骗走了,智弦松了口气,终于可以全心全意的经营自己的领地了。
如今领地的兵马不足三万,黄巾乱军的兵力在与日俱增,为了对付黄巾军,智弦应该再次扩军,但是再次扩军将会极大的破坏民生,人吃马嚼,三万大军的花费已经不小了,又安置了大量的难民,发放了大量的粮食。智弦囤积的粮食消耗的速度非常的快,而更重要的是,智弦囤积的粮食需要坚持到秋收。只有足够多的人种粮食,粮食才能支持智弦三万大军下一年的消耗,尽量减少对外粮食的采购需求。
青州黄巾军总数越来越多,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智弦依然扛着压力,强行忍住没有扩军。战争比拼的不单单是军队,他需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是穷兵黩武,一旦战败就万劫不复的道路。
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刘石提议,让军队施行屯田政策,也就是让三万大军也种地,要战斗的时候再拿上武器,化身为兵。这是常用的政策,不过被智弦断然拒绝,如今他需要的是一支拥有铁的纪律的铁军,而不是一支民兵。为了积极应对黄巾军的压力,智弦是疯了一般的操练这三万大军,军中的每个武将每日都需要参加培训。
就在智弦韬光养晦积蓄力量之时,天下却并不太平,黄巾之乱已经动摇大汉根基。而更重要的是汉灵帝又开始作死了。
二月,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烧毁。灵帝不愿从自己的私人财库之中掏出钱来修缮宫室,于是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收天下田地税每亩十钱以修宫室,并铸铜人镇压气运,防止再发生火灾。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太原、河东、狄道各郡的木材和有花纹的石头运送京师。若仅仅如此也就算了,更过分的是……
第164章 国之大事()
上行下效,上贪而下亦贪,皇帝喜欢享乐,而下亦以享乐为荣。在这种时候,他们怎么可能没有作为,黄门常侍接收运送来的木石时,睁眼说瞎话,指责那些运送的木石不合格,并且强行折价,贱价收买,十分的只给一分的价钱,然后转手又把它卖给宦官,宦官又不马上接受,木材因而堆积腐朽,宫室连年修不成。
若只是这样,还只能说是对民的压榨,汉灵帝却是连官员也不放过。又规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届时交清,甚至有因为无法交齐而自杀者。故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刺史、太守又私自增加征调的数量,百姓呼号叹息,苦不堪言,因此怨声四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百姓不堪重压,一时俱起,西及益州今四川、贵州和云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广东、广西一带。中原地区有山、黄龙等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后青州黄巾军众逾百万,黑山军亦众至百万。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雪上加霜的是凉州的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又起兵叛乱。刘宏先后派皇甫嵩、张温前往凉州平定叛乱,不但没有平定,反而让凉州叛军越发壮大。
天下乱糟糟的,犹如八宝粥,官文发到智弦这里,智弦当然不能接受,这东莱郡是他的地盘,是他的根基,他不可能为了汉灵帝愚蠢的命令自毁根基,放在其他时候自然是皇命难违,但是在这个时代,汉灵帝不过是一个笑话。
智弦连夜写信给张让,让刘铉替自己写了一份奏章,一同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张让,一同带去的还有五千两银票。奏章内容不多,就是一个劲的诉苦,要求只有一个,减免东莱郡三年的所有赋税,给民休养生息的时间。
此举虽然会减少国库的钱,但自己的腰包充实啊,张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