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风之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黄巾军开始溃败,牵一发而动全身,越来越多的黄巾军开始溃败,根本无法阻止。

    就在军中众将想办法重整大军,遏制将士的溃败之时,忽然徐富所部的五千精锐尽皆摘下黄巾,弃之于地,向沈奕真所在之地发起猛攻,顿时全军大乱,再控制不住。

    “报!主公,徐富将军反了!”士兵来报。

    沈奕真顿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第153章 再入洛阳() 
金戈铁马,厮杀声不绝,在耳中却渐渐远去,徐富反的话在脑中不断的盘旋,被亲卫扶住沈奕真这才没有摔倒在地。

    “将军,将军!”亲卫不断的大喊,这才唤醒了深受打击的沈奕真。

    “将军,快撤吧,我们输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亲卫大喊。

    沈奕真摇了摇头,“投降吧!”

    “什么!”亲卫难以置信,一直不服输的沈奕真竟然会想投降。

    “投降吧,让弟兄们放下武器,不要造成没必要的伤亡。”沈奕真摇着头,看向了带兵向自己杀来的徐富。他不走是想问徐富一句,为什么要背叛自己。

    在自己万念俱灰的时候,是徐富鼓舞自己的。也因为有一众弟兄的支持,沈奕真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如今面对兄弟的背叛,犹如被抽去了脊梁一般,站不住了。

    虽然不甘,但沈奕真的亲卫一个个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弃械投降。徐富所部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沈奕真本部人马。

    “为什么?”静静的看着策马飞驰到自己面前的徐富,沈奕真不问不快。

    “为了更好的生活。”徐富回答的简短,面对沈奕真它心中终究有愧。

    “为了你的前程,你就背叛我,背叛弟兄们。”声音颤抖,众人手中无刃依然怒目而视。

    “不,是为了弟兄们的前程。刘铉说的没错,大家起义就是为了块田地,为了能吃饱穿暖,而不是为了我们个人的野心。”在这点上徐富却是问心无愧,“话再多也依然苍白,就让时间来证明我做的是对的!”

    “好,我拭目以待。”沈奕真坐了下来,什么都不再说了。

    此战沈奕真、赵魁、程金尽皆被俘,关入了大牢,对于他们三人,智弦暂时不知道怎么处理才好,就先丢在大牢之中。虽然是关在大牢里,但却是独立的居所,环境干净整洁,饮食也不错。

    沈奕真所部被灭,智弦占领了整个东莱郡,因为原先的县令尽皆死于战乱,而朝廷暂时也没有派县令来接手。所以智弦如此可是东莱郡的真实统治者。因为郡中的士族几乎被灭杀干净,残存的也掀不起浪花,所以智弦的政令通行无碍,至此,智弦开始了他对东莱郡的统治。

    作为一个势力的首脑,特别是在战后百废待兴,外有黄巾贼这不稳定因素,所以智弦非常的忙碌。忙的废寝忘食,时间依然不够用,恨不得把一秒钟掰成两秒钟使用。

    为了减少自己的压力,智弦在各县任命了暂代县令,管理县城事宜,同时又设立了常务组,协助他统筹管理整个东莱郡之事,让自己轻松了不少。整个东莱郡经历了战乱,民生凋敝,但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之后,领民愈发珍惜和平,所以管理起来比较轻松。

    秣马厉兵,休养生息,在这黄巾之乱之中,东莱郡难得的太平,犹如乱世净土,百姓有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天下的大势依然在不断的变化。

    张角死后,张梁依然固守广宗。十月,皇甫嵩率官军偷袭军营,张梁阵亡,3万多黄巾军阵亡,5万多人投河而死,张角被剖棺戮尸,传首洛阳。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攻打下曲阳,成功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因为发动起义的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已死,在官府的眼中,黄巾之乱已经平息,天下各地残留的黄巾余孽不过是疥癣之疾。

    评定叛乱,接下来自然就是论功行赏了。历经生死,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如今封赏的关键时刻,又怎么能少了智弦呢,于是智弦早早收拾停当,起身前往洛阳。此去需要不少的时间,东莱郡需要有人坐镇,智弦属意刘铉,不过刘铉因为跟随过曹操一段时间,在洛阳就算没有人脉,也多少认识一些人,懂得一些门道,所以智弦带上了他。

    两人两马,轻装上阵,来去如风,前往洛阳就要迅速的多了。不过几天时间,智弦等人就抵达了洛阳。

    时隔一年,离开的时候是大雪纷飞的时节,回来的时候也是大雪纷飞。不同的是洛阳更加热闹了,天下英豪都在这里等着封赏。在洛阳,智弦并没有什么亲人,唯一熟悉的也就是乐明了。此来洛阳自然是需要去拜访一下,恐怕也要在他那里借助几日。

    采购了一些礼品,智弦就前往乐明家。一年不见,乐明的家门并没有什么变化,仆从依旧。

    “刘少爷,您来啦,老爷一定会高兴的。”家丁见到刘智弦都很是高兴,因为对智弦熟悉,也就没有阻拦智弦入内,自有一人先一步入内通报。

    “少爷,老爷在庭院。”一个仆人提醒了一句。

    点了点头,智弦前去庭院。

    庭院之中,一个中年正和乐明煮酒下棋,谈笑风生。见到智弦进来对他招了招手,“刘明,快过来。”

    “是!”智弦走上前,恭敬的行礼,“见过乐叔,见过先生!”

    虽然智弦不认识这个中年人,但还是需要打招呼的,就像家里来了陌生的亲戚,也要打声招呼一样。

    “你这小子,怎么有空跑到我这里来?”当初智弦走的急,乐明又年事已高,加上交通不便,还以为这一别,这辈子恐怕不会再见到智弦了,没想到在时隔一年,竟然又再次见到了智弦。

    “乐叔,小侄这次来,是因为平定黄巾之乱建立了微薄功勋。”智弦客气的说道。

    “你小子还上战场了,不过依然白白净净的,看不出来啊!”乐明说笑了一句,“你跟随的是哪位将军的队伍?”

    想要建功立业就需要有人提拔,所以最好的建立功勋的方式就是跟随知名将军出征,然后建立功勋,由其举荐。向智弦这样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单干的,只有他一个。

    “小侄没有跟随其他将军出征,是自己组建了义军,和黄巾贼军作战。”这做不了假,如实说道。

    “这……”乐明皱起了眉头。

第154章 乐府() 
朝中有人好办事,如今智弦竟然没有跟随朝廷大军作战,而是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没有人为他作证、举荐,想要获得封赏恐怕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虽然智弦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甚至关系也不是非常亲密,但智弦终究在他府上住了一年,有几分香火情,自己怎么也该提点一番。

    “你可立下什么战功?”

    “小侄灭了张角的弟子东方咸所部五千余人马,将东方咸斩杀,又先后剿灭张角弟子沈奕真所部黄巾军十余万之众。”对于沈奕真的去向,智弦并没有言明。

    乐明皱起了眉头,这样的功劳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是要朝中有人帮衬,否则屁用没有。

    “你在平乱之战中是否和那个知名将军有交集?”

    “没有,小侄一直在东莱郡作战,等小侄靖清东莱郡,黄巾乱军首脑张角三兄弟皆已被杀。”

    “东莱郡!”乐明皱起了眉头,“子将,你可知朝中可有哪位大人出身东莱郡?”

    那中年人却是摇了摇头,“咋下不知。”

    “如此,你想要凭借军功出人头地难了。”乐明叹了口气,“如今宦官当道,你这战功恐怕不会得到重视。而我在朝中也没有什么能说得上话的好友,帮不上你。”

    乐明倒是古道热肠,但是智弦压根就没有倚仗乐明帮忙的想法。

    “乐叔且宽心,小侄自有办法。”

    “等等,子将,你何不给我这小侄评上一评。”乐明笑呵呵的看着对面的中年人。

    智弦一脸懵逼,这什么情况。

    乐明见智弦的样子就知道他不清楚眼前之人是谁,于是介绍道,“我为小侄介绍一下,你眼前这位姓许名劭字子将,可是天下知名的评论家,喜评论人物,每月一评,时人称为‘月旦评’,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东西。”

    听到许劭的名和字,智弦还没有反应过来,但一说月旦评,智弦就反应过来了,这不就是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那家伙么!和曹操有关的书籍中总是少不了许劭的评语。把这当成趣事来听很是不错,智弦却不希望被评价。

    后人品评也就算了,自己何须同时代的人评价。

    “见过许先生!”智弦客气的再次行礼,“也多谢乐叔的好意,不过小侄区区无名之辈,难负评价之声名,还请见谅。”

    智弦拒绝了,乐明呆愣了,任何一人被许劭评价一番,不论好坏名声都会大涨,乐明之所以如此做,就是希望能通过许劭,让智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名声,这样有利于他进入高层的眼中,用军功获取更多的好处。

    许劭微微诧异,没想到竟然还会有人拒绝自己的评价。外面多少世家子弟拼命送礼,就是为了自己这一评。哪怕乐明开口,许劭也没有为智弦评价一番的想法,就如智弦所言,他不够资格。但是智弦拒绝让他对智弦起了一丝兴致。

    “无知,你可知道子将评价的效果。子将虽然只觉醒一卦,但觉醒的却是乾卦,有通天彻地之能,多少人求一评价而不得,你竟然拒绝,简直不知好歹。”乐明有些生气了。

    “小侄知错,但小侄不需他人来评。”智弦傲然而立,自己就是自己,何须他人来为自己立flag。

    “算了,你这小子,舟车劳顿,你也累了,下去休息吧,还是住你以前住的房子!”乐明也不再多说什么,智弦的拒绝也让他松了一口气,若是智弦答应,许劭却拒绝,那才是真的尴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