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五月份,除了苏联之外,欧洲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到了温暖的气候中,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世界民主青年联盟召开大会,邀请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在内的八十多个国家的成员,世界各地接受邀请的成员,纷纷从所在国启程赶往布达佩斯。
大会召开了三天,出了什么结论谢洛夫倒是不知道,不过第四天,苏联驻匈牙利大使安德罗波夫给谢洛夫发来一封电报,接到电报的谢洛夫绷着的臭脸终于挂上一丝微笑,“安德罗波夫同志来电,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剩下的时间就交给我们了!”
“准备工作已经就位了!”门德列夫会心一笑,“是该出个结果的时候了……”
谢洛夫用手指顶着眉心揉了揉,暗道;没错,的确是应该出来一个结果了。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谢洛夫忽然感觉有些刺眼,是太长时间没有见到太阳的缘故么?
五月十七日,分别乘坐专机从布达佩斯来到罗马的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成员,第一批人到达了罗马机场,贝林格作为前任主席,前往机场去迎接。
作为前任的主席,贝林格在世界民主青年联盟之中,还有很多老朋友。分别和自己的老朋友,也许这个组织的能量不大,但是受众面绝对广泛,人员遍及五大洲,从非洲的南非到南美的阿根廷,里面的人员应有尽有。意大利**为了更好的接待来人,甚至还从各大学校雇了一批外语学生作为导游。
贝林格在三天中,去了好几次机场,才将来自八十几个国家,足足七百多人全部安排好了住所。这还是在谢洛夫的帮助下完成的,按照所在大洲,分别安排好了酒店。这主要是为了更加容易安排翻译人员。英语、西语、亚洲的汉语、东欧的俄语。
其中谢洛夫好不容易找到汉语翻译的时候,听到对方一口的怪味,差点想要把这个翻译换掉自己上,好不容易控制住了砸掉对方饭碗的想法,只能委屈亚洲的同志了。人家一个汉语翻译也不容易,现在意大利的环境找个工作也挺难的,当然这都拜谢洛夫所赐。
这次为了迎接国际友人,意大利人表示出了自己的绝对诚意。各种葡萄酒几乎无限量供应,都是着名品牌,只不过和几个月前相比,这些名贵葡萄酒的价值,已经暴跌了几十倍,已经远远没有表面上的价值了。
意大利**人报,用大篇幅的报道了,世界民主青年联盟来访的消息,期间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词汇,就像是迎接一场盛世一样。
“感谢这次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同志们来到意大利,这里有很多我以前的同事。”贝林格举杯欢迎道,“来自各大洲的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意大利!友谊万岁……”
“万岁……”
“乌拉……”
“维哇……”
“heil……”
“hooray”
大礼堂中,人们用着自己的语言,像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举杯致意,他们也许不懂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理想的共鸣……
【感谢千寻、站王先驱、1599、xiongxiong的打赏!谢谢。我有书友群,不过老书友群都是第三帝国的忠实粉丝,不敢让你们进去啊。你们要进去,那群就不是死群了,得老热闹了。你们不得打起来。到时候我在建一个吧,现在还不着急!】
第一百章 被发现了?()
“你说的是真的?”谢洛夫一脸的诧异,如果真是这样,真应该去现场感受一下气氛。
“当然,谢洛夫同志,场面非常热烈!”门德列夫一脸的微笑,似乎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一样。
谢洛夫眯着眼睛看了门德列夫一眼,人家有理想也就算了,你一个克格勃人员凑什么热闹。不过对于门德列夫描绘的场面,其实谢洛夫心中还是有点意动的。他那个时代,可能受限于自己的层次,还真没有见过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在一起畅谈心中的理想,没有到现场,谢洛夫贫乏的想象力脑补不出来其中的感觉。
不过有一点,对于有理想的人,谢洛夫不管他是什么主义,都抱着尊重的态度。可惜这种人少见的很。
“这样啊,到时候我们就见到了!”反正迟早要见面,现在不用着急。谢洛夫也想见识一下,这群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成员,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成色,理想主义还是包藏祸心。
现在是冷战初期,苏联的二战红利还没有用完,和美国不同,冷战初期的苏联,在国际上还有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力,毕竟苏联是靠着自己的实力,硬扛住第三帝国,和德国刚正面胜利之后,边建设边发展。和美国远离本土,在外作战不是一个难度。
在逆境中崛起的苏联,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的世界上,有着大批的粉丝。
正因为全世界各地都有**的活动,所以美国才对苏联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忌惮。虽然硬实力超过苏联,却也不敢逼迫的太紧。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在谢洛夫眼中,不论是在什么地方,**好像都有越战越强的特性。所以战争结束之后,除了苏联控制的东欧之外,放眼看向美国控制的西欧,仍然发现,在自己的所在国,**不是第一大党就是第二大党。
按照正常的剧本,美国不会明面上的压制,只会暗地里限制**的发展,利用时间在几十年内,慢慢消耗掉**的实力。可惜信仰上帝的美国没有等到救世主,无神论者这边,倒是出现了一个睡了一觉醒来就在苏联的人。
按照谢洛夫自己的想法,不管自己是怎么来的,反正本身他就讨厌美国。恰巧到了苏联,那纯粹是上天注定美国要到大霉。要么怎么让他到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呢?
对于有着理想的世青盟成员,谢洛夫倒是真的想见识一下,至少谈谈理想,没准还能收获点正能量什么的,结果正能量还没收集到,负能量先来了。
五月二十二日,就在谢洛夫准备和世青盟的成员,来一次畅游罗马的时候。美国大使史密斯忽然发出一个言论,“传销是苏联人组织,专门破坏欧洲的经济……”
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谢洛夫脑袋嗡的一下,第一个反应就是被发现了。赶紧等着被意大利政府驱逐,然后被欧洲国家联合宣布为不受欢迎,结束自己的外交官生涯,灰溜溜的滚回苏联去。至于什么红色革命,你给我再见吧。
灰溜溜的状态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谢洛夫马上和克格勃取得联系,第一总局保证绝对没有被发现,所有特工都已经回到苏联。这个时候谢洛夫就有点摸不到头脑了,难道这个世界上有预言家?别搞笑了,这年头天上还没放卫星呢,扯什么蛋。
门德列夫将美国大使公布的证据,交到谢洛夫手中的时候,才算让他彻底放了心。因为所有的所谓证据和证人,全都对不上。这些事就是谢洛夫自己干的,他还不知道其中的过程么?这些证据的唯一作用,可能就是让谢洛夫底气更足,撒谎的时候更加理直气壮,“这就是所谓的证据?卫生间没纸了,把这些重要的证据放那里吧,还能给我节省一下经费!”
“这个死老头,当初我一时心软饶他一条狗命,现在还敢来给我添乱!”谢洛夫冷哼一声:等着意大利江山变色,你的外交官生涯就干到头了,害的我躲了好几天。
有了心理准备的谢洛夫,自然不会在心虚,就像是第一次被抓一样,通常不是你漏出了什么破绽被抓,而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定了你的罪,那就是警察在诈你……
“我们去和世青盟的同志们畅游罗马吧!”谢洛夫轻松的安排了这几天的行程。
不出预料,谢洛夫刚刚出了大使馆,立刻就被等待大使馆外面的记者堵了个正着,面对记者的发问,谢洛夫义正词严的回道,“这种毫无逻辑的问题,只能欺骗一下没有脑子的人。你的意思是,我们苏联人、使用了美国的营销方式,来到欧洲骗钱?我们苏联穷不起了?为了钱连国家的尊严都不要了?当然,我从来不指望世界上都是聪明人,总有些糊涂蛋就相信这种事情,对于这种人,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傻子本来就不多,需要正常人的保护,抱歉,我还要参加一个活动,失陪了……”
进行了日常的睁眼说瞎话的工作,谢洛夫一副高冷的样子,摆脱了记者的围攻。最后的眼神仿佛在说,我为意大利有你们这群记者,表示堪忧。
谢洛夫说的话,基本上可以有如下的作用,那就是没用。对于媒体的节操,谢洛夫向来是不相信的,你就是咒他死全家,他也可以在报道上面写着,“我们受到了读者的广大欢迎!”所以你需要的事情就是,看见记者就躲,这群滚蛋吃饱了没事干,危言耸听就是他们最大的价值,还一个个装作还有良心的样子。
如果谢洛夫自己是个遇难者的家属,记者如果在这个时候追着采访自己的感想,他只能说,他的感想就是,希望你们和我一样。
“贝林格同志,世青盟的同志们现在对罗马的感觉如何,这次还算满意吧。毕竟是罗马帝国的心脏,有着厚重的历史感!”谢洛夫纯粹是睁眼说瞎话。罗马的现在的活力,可能还不如布达佩斯呢。谢洛夫说这话完全是客气,类似于你吃饭了没有……
“现在情况不好,甚至很多历史景点,都没有游客了!”贝林格忧心忡忡的说道,“今天我们意大利的日子不好过!”
这不是好事么?谢洛夫心中道;这样你们意大利**的日子才会更加好过。
【设置三小时后自动发布】
第一百零一章 大幕拉开()
人家美国都说,自由之花需要鲜血来浇灌,我这不是在学习么?
“对于意大利现在的困境,我感到十分的惋惜!”忍住心中的奸笑,谢洛夫虚情假意的宽慰道。
“事情总归会解决的,谢洛夫同志!这次世青盟的同志们来到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