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九百多架飞机先要和海军平分——这个没办法,海陆军绝对不允许对方比自己这边多一架飞机的。鬼子本岛也需要一些飞机守护,这样留给关东军的只有三百多架p26单翼机了。这次沙俄人也派出了一百多架单翼机加入,加起来关东军能直接和间接指挥的就是四百多架单翼机。
至于剩余的几百架双翼机,小鬼子是万万不敢开到热河去的,这两年的空战结果表明双翼机在单翼机面前怎么玩都是个死字。这些残存的双翼机现在小鬼子只能用来训练新的飞行员。
不训练新飞行员鬼子陆航是真的顶不住了。现在鬼子飞行员毕业后往往只能存活六个月,为了大量的派出飞行员升空作战,小鬼子不得不把飞行时间几十个小时的菜鸟飞行员也大量派上战场。这样的结果就是鬼子的飞机更多的被中央军飞机击落。
以前小鬼子空战屡战屡败,小鬼子认为这是飞机性能差距太大造成的,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只要在中央军的地盘稍一深入就会飞来至少两倍的飞机偷袭围攻他们优秀的飞行员。
小鬼子最早认为是有间谍,可是特高科在各大机场内部外部清查了数十次,也没找出那个所谓的间谍和电台出来——没电台这不可能发消息出去。你说凑巧,一次两次还说得过去,怎么可能每次都这么巧合的。
关于这个问题,别说小鬼子就是老毛子也不知道雷达是何物啊,在老毛子的眼中战争有傻大粗黑的火炮就够用了,飞机有的话自然是多多益善,没有飞机的话有足够的防空炮也是好的。
现在除了南京政府之外,就只有德意志和不列颠掌握了雷达的技术,但是各国都是将这个技术作为最高机密进行保护的。
小鬼子最终还是选择了不信邪,派出了手中五百架飞机组成的编队,去寻找热河境内的中央军重炮阵地。
北平空军的口号是:**还是要交给空军来做。(事实上也是这样,飞机不俯冲的时候防空炮的作用只能是驱逐飞机,而一旦得知下面有大量防空炮阵地小鬼子的飞机是不肯俯冲扫射的)
只是这一次得到小鬼子飞机大量升空后北平空军没有一千架以上可以去迎敌的,北平下属的飞行员和飞机最早就借调给陕西第三战区一部分,飞机还好说飞行员不足的局面也是永远困扰北平空军的一个难题。
热和察哈尔北平机场六百五十架战斗机先后升空迎敌,让宋部长稍稍放心的就是这次升空的大半都是民24式战斗机甚至有几十架民25式战斗机,火力上已经远远高出了小鬼子的山寨版一大截。
就算数量不能做到2打1,一打一火力和速度以及机动性上面是不吃亏的。
在那直隶乡间的王广田得知这场双方派出了一千多架飞机的大空战还是空战发生了几十天后的集市上偶尔听说书人说起,这时候已经过了1936年阳历年——村里人看农历也称黄历是不过这个洋鬼子节的。
在这套词中那说书人将这中央军的飞机已经神化了:“飞机是什么,诸位没见过吧。但是啊,佛祖就见过。这飞机,再远了说,就叫金翅大鹏鸟,话说这佛祖当年就被金翅大鹏鸟吞下去过,然后吐出来没死,还成了佛祖。
诸位您想啊,这金翅大鹏鸟要真是大鸟,那吞了人还能有个活嘛。所以啊,这金翅大鹏鸟就是古时候的飞机。说起来,古时候是什么都有过,木马流牛就不用说了,现在汽车都能做到。鲁班当年做木鸢,能飞三天三夜,您说这是风筝现在哪个做风筝的能做到。
您说现在为什么都没了,满清文字狱啊。天工开物这么好的书,教了人多少东西,还是从东洋西洋找回来的。”
果然最后还是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满清了,谁让他是失败者呢。失败者就要有被黑的觉悟。。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看书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六章 弃守一线()
王财东抖起来了。{请在百度搜索看书,首发无弹窗阅读}
王财东的称呼来自于年后村里人对王广田的打趣,过了年开春后两个短工都有地里的事情要忙。只得辞了王广田这里打短工的差事,一秋一冬差事虽然赚了不少粮食,但这毕竟是短工,对庄里的农户来说,还是地里的收成稳当些。
眼看着每天百多斤的花生油产量又降到几十斤一天老样子,王广田说不急是假的。这可是一个榨钱的机器啊,但是你要不用力踩他也不会出东西。
考虑到短工的局限性,王广田不得已在本村和邻村招募了两个长工,这两个都是家中没有土地的——有地的也不可能抛弃家中的土地给别人做长工去。
这先是雇了两个短工后边又雇了两个长工,这一下王广田的名声在村里一下涨起来了。又有人一打听,前年王广田给岳母家过年时送去的不过是一袋花生和一袋白面(村里逢年过节最流行送粮食),初二去拜年送去的是一篮鸡蛋和一篮子粉条。这还是一般人家的水平,去年就大变样了,年前给丈母娘家送去的是一个猪头和一条猪后腿,以及一桶花生油(大约十五斤),初二拜年给岳母家带去的是一筐油炸糕好几十斤和油炸糖饼等物。
这可就不是一般村里人的生活水平能达到的了,国府免了田税强硬的定下低地租和低利息等策略也只是让农民缓了一口气,土地里的实际产出并没有增多,只是盘剥少多了。(话说回来,要是靠着一家几亩地能吃饱饭过好日子谁还出门去做农民工啊)
在村里王财东的名字一下叫响了,王广田听见了可不敢应只是说一句:“说笑话。”
只是说着说着,不声不响的王广田家中年后添了六口小猪,一天到晚肚子滚圆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大家刚适应过来,王广田家中又添了一个胶**车和五岁的马骡子。算是把王财东的名声坐实了。
和乡里村里别的财东差不多,王广田出门的时候也是一件靛蓝色的棉袄,这件棉袄穿了三年了,前前后后打了好几个补丁,只是棉袄的主人面色红润,就是要饭的起码也是个九袋长老的水平。
现在王广田也有些郁闷,村里人讲究的财不露富——王广田穷光蛋的时候还被强盗绑过票呢只为了勒索一些红薯干鸡蛋以及土布等,现在王财东的名声叫响了心里说不怕那是假的。
真正的财东那都是家里几十口人,长工们也是能摆弄枪支,到时候能做护院的。自己这才哪到哪啊。小猪没多贵,六头加起来十八元钱,可以说一般家主都养得起它又不吃粮食,只是看有没有时间罢了——喂猪在家里是妇女和老人的事情,几乎家家在建房的时候都要建设猪圈,但是未必有空闲养猪。
马骡子和胶**车可就贵的多了,这是一头刚长好能出力的马骡子在集市上四十五元买的,钢制轴承能拉几千斤的胶**车还要贵一些,加起来就是百多元出去了。可王广田觉得还是蛮上算的,前些日子雇车每次也要花钱的,反正这是要常用的与其花钱雇别人的,不如自己买。农忙的时候,种地拉粮食拉肥料也用的上。以前老婆每天早上去井边担水,现在也改用了骡车拉水,这就是省了很多力气。
出门前后,王广田总要摸摸怀里的左轮手枪心里才踏实。每次出门去集市都是运送百十元的货,为了这点钱已经有人愿意铤而走险去拼命了。
这名字叫响以后王广田老婆也有些忧虑,露富不是好事。虽说今年这个正月几乎都是吃白菜大葱猪肉馅的饺子过来的,几个孩子也是一人扯一身新棉衣——小孩子长得快,旧棉衣很快就不能穿了,和补丁多少没什么关系。
虽说可以让老2穿老大的旧衣服老三穿老2的旧衣服老大穿老爸的旧衣服,可是夫妻两个觉得家中已经有了几百元的钱的巨款了,真心不想再苦孩子了——新棉花也暖和不是。
不过这一下,今年翻新房子的计划泡汤了,夫妻两个晚上一商量还是不要露富太惹眼的好,这房子还能住等老大结婚的时候在翻新也不迟,倒是可以给老三在村里买块地盖房留着结婚用。这样别人也说不上什么。新房还可以打一口水井,这样以后老三家中就不用去外面打水了。买地盖房打井都是大事,不过老三今年才十岁,倒也不急。
王广田是这个时代农村中少数能看出种地尤其是种粮食没什么前途的人之一,但是不能改变大部分农民还是想种地的想法,毕竟他王广田也不能说有了榨油机发财之后就将家中的五亩口粮田和十几亩只适合种花生的砂田卖掉只做生意。
现在王广田盘算的更多的是给老三买多少地合适,毕竟在村里没地就没人给你说媳妇。今年媒婆来了七八波了,都是给十四岁的老大说媳妇的——还有一个想给王财东说个小的,被王财东蛮不讲理的婆娘将这个说媒拉纤的活活打出去了。其实王广田内心深处还是很想考虑一下邻村的王寡妇的。
虽然国家三令五申严禁买卖人口和纳妾的,但是没人当回事。这事要上面的人以身作则才行,尤其是纳妾一条上面的人在男女作风问题上本身就不干净,你要求别人自己就先硬气不起来。咱看先总理卢慕贞、大月熏、陈翠芬、宋庆龄。军事委员长简称委座或校长的也有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宋美龄。(186的女人比这两位还多一些,只是有些犯禁就不一个个提了。)
十四岁结婚,在村里可就不是早婚了,别说七八岁弄个童养媳回来,十四五岁圆房的也不在少数。只是和谁结婚是和孩子没什么关系的,到时候等着做新郎就是了,一切都是双方父母做主标准的盲婚哑嫁。
王广田也是这么过来的,甚至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也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父母看好了那就是好,至于孩子吗,十四五的孩子他懂什么。
几个媒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