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支持盐商动用的可是如今打的满清铁骑找不着北的军队!

    但盐政改革面对的环境毕竟集中在两淮一带,可矿业面对的却是整个大明天下,如果官府依然如同万历年间那般对抗,当今天子真的能挥起屠刀杀尽所有不服?这里面阻扰的可不只有官员还有宗室皇亲!

第一百八十五章言商(3)() 
朱慈炯寒声道:“亢云易刚才说天下暴利一是盐二是矿,这说起来倒也不算错,可笑的是这两项虽然能够大幅度充盈国库的收入,可这么些年来大明又从中获取过多少利益?”

    “每年大明发放的盐引多达两千万两,可收上来的盐税有多少?不足三百万两,至于矿税就是一个笑话,大明历代天子不好意思从商税动手以至于财政日益窘迫,朕之父皇殚精竭虑为大明日夜操劳,最后落得个身殉社稷,北京那些个官员怎么做的?满朝文武捐款不过数十万两银子,朕哪舅舅甚至不惜当街变卖家当,只为丢尽皇家脸面,最后却被李自成拷打出七十万两,所以朕就算不好意思也得好意思,谁以后想这么做,朕就给他脖子上挂个牌子‘奉旨变卖’,没地方卖,朕可以在皇城底下给他划块地卖,朕兴趣上来没准还会去光顾他的生意。”

    “官员整日里嚷嚷不可与民争利,实际上无非是怕大明与他们自己争利罢了,既然如此朕也没什么好客气的,朕就是要与民争利又怎么样?不服去死!”

    韩赞周站在朱慈炯身侧,几番话听下来眉毛直跳,好在天子不允许起居舍人进来记录,否则这些恶狠狠红果果只差撸袖子上去抢钱的话传扬出去,天知道会引起何等的轩然大波。

    日夜随侍朱慈炯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底下这十一个商人了,他们就算身家再富有,可只要遇上哪怕只是一个知府,那也只有小心陪笑的份,可现在面对的是大明至高无上,一言可决数十万人生死的绝对主宰,这样的人物杀气腾腾的说出这番几乎是无赖的话,他们敢不听敢不信吗?

    朱慈炯揉了揉太阳穴,知道话题又扯偏了,可如果不这么说又怎么能让这些商人知道他准备大兴商业的决心。

    “其实在朕眼里,不管采盐也好开矿也罢,都算不上是真正的暴利。朱慈炯整理了一下思路道,想要让自己的产业做大做厚,在朕看来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时信用二是资本,信用是什么朕就不赘述了,商人嘛诚信为本,至于资本是什么?资本是要让手里富余的银子流通起来去生利,而不是埋在地窖里面看,银子只有用出去才是银子,埋在哪里中看不中用,效果还没一石粮食来的实在,那么怎么让富余的银子产生最大的利益?也许你们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去放高利贷,向百姓收取高额利钱的危害朕就不多说了,朕也打算放贷,但放的事是低利贷,朕找你们来,要做的第一件是便是与放贷有些许关系。”

    “朕要在大明两京十三省各府各州甚至各县各乡开设银行,嗯就是钱庄,但朕虽富有四海,可说实话大明因为往年发行宝钞的缘故导致信用有所缺失,朕也不会讳言,在朕看来大明如今的信用没准都不及你们这些富商,所以想要建立钱庄培养信用,很难!”

    “但你们这些巨商不一样,你们生意能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还不错,至少在某些方面百姓是认可的,但你们任何一人去开钱庄规模都不可能大到哪里去,但如果联合起来呢?”

    众商听的怦然心动,开钱庄以钱生息,通存通兑抽取佣金,甚至放贷只要备用金足够确实是个一本万利的大买卖,可钱庄有多难开他们更是心知肚明,如今大明乱世,银子放在什么地方最安全,当然是自己家里面,想让百姓心甘情愿的把银子拿出来存进钱庄

    商人的反应在朱慈炯的意料之中,现代人谈到钱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话‘你当我是开银行的啊’,可见银行谋利之凶猛,晚清时期的乔家不就是因为开办面向全国的钱庄才成为富可敌国的大富豪的吗?开银行大量吸纳钱财为后面的经济改革铺路势在必行啊。

    但朱慈炯也很清楚其中有多不容易,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大明的信用其实早就已经破产,以官府的名义开银行最后会弄成一副什么德行就是用屁股去猜都知道,朱慈炯留下这些富商巨贾一条性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暂时借用商人的信誉先将大明的信用在老百姓的心里建立起来。

    朱慈炯觉得众商已经消化的差不多了,便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因此朕打算先在南直隶地区外加山东、山西各府州建立大明人民联合银行,等到银行的信用确立之后再向各县乃至天下推行。”

    “草民斗胆敢问陛下。”范永斗跪倒说道:“这联合银行如何经营,是否由官府牵头主持。”

    朱慈炯笑了笑,他知道范永斗话里的担忧,这年头只要与赚银子有关的事牵扯到官府,到最后必然会舞弊成风,他要开银行怎么可能让官府去办,那几乎和砸大明的招牌没什么两样。

    “联合银行只与银行持股的股东有关,和官府有什么关系,相反如果官府想要找银行的麻烦,朕的大军会在顷刻间让他把吃下去的连本带利吐出来,因为朕会是联合银行的最大股东!找银行的麻烦岂不就是找朕的麻烦!”

    众商心里顿时一松

    “至于怎么经营,你们都是商人,经营之道自然比朕要清楚的多,但朕还是要说几点,第一点还是信用,建立信用让百姓让士绅让天下人,相信大明人民联合银行的信誉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建立不了信用等于一切都是白谈,至于怎么建立信用那是你们该去琢磨的事情。”

    众商纷纷点头,银行也好钱庄也好,没有信用谁会来存银子?没有实力保证存银安全,谁又敢来存银子,天子已经说了联合银行的安全由大明铁军负责,那么建立信用理所当然就应该是他们该去考虑的问题,如果只是在山西,就凭他们十一家的名头摆在那里,建立起信用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关键还是南直隶这一块,这里是徽商和盐商的地盘,想要快速建立起信用,难免就要借重到这些地头蛇,不知道天子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当然他们也不敢问

第一百八十六章言商(4)() 
“第二点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主要负责的就是查账,尽最大努力杜绝贪污之可能,这个监督部门由各股东委派人员参与,发现问题立即清查,涉案人员绝不姑息!”

    众商对此没有异议,只是觉得天子对他们侃侃而谈商业方面的事情,感觉很是怪异,大明奇葩皇帝太多了,本来以为出了一个木匠就已经是登峰造极般的存在了,当今这位该不会是想做商人吧

    “第三就是纳税,不光是各位股东要依法纳税,就是朕也一样,银行所得充入朕之内库,但总不能让国库平白遭受损失,所纳之税将会纳入国库,当然核算税额本应是户部所行之事,但为了杜绝官员舞弊,朕决定将纳税权责交给银行监督部门,由朕另外委派非官场中人全权督办,至于税额就按得十抽一算。”

    得十抽一!那就是一成的税啊!大明什么时候有过这么重的税!但是一想也就释然,联合银行毕竟是天子的产业,拥有护身符的,只要不受官府剥削,不要说是一成税,就算是二成甚至更高点也不是不能接受,至于这天子纳税入国库的说话,众商就敬谢不敏纯当没听见,从右边口袋掏到左边口袋有区别?

    “银行如今通存通兑的形式主要是银票和金银铜钱,银票的防伪各钱庄都自有手段,你们了解的也比朕清楚,朕就不多说了,至于金银铜钱,市面上可谓驳杂不堪,大明银行要定下标准,首先元宝使用太不方便,碎钱又太细琐,因此朕的意思联合银行流通之货币当以硬币为主,发行金币银币和铜币,硬币为圆形,一面铭刻朕之头像一面铭刻铸造之年年号,币分四等,一等币为十两,二等币五两,三等币二两,四等币一两,不管何种制钱,其金银铜含量不得低于九成五!朕要这硬币三五年内成为大明信用最好流通最广的通行货币!各位回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商议好铸币规格拟定方案,然后将家中金银按朕之要求铸造,不得延误!”

    “草民遵旨”众商心里更加震撼,尤其是天子说的金银铜币的铸造比例必须达到九成五,这手段也太果决了,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银钱和铜钱铸造比例能达到八成就已经是一等一的好钱了,正常都是在七成左右,黑心一点的甚至五五、四六都不是没有,可以想象当这种比例达到九成五的硬币进入市面以后会对市场上流通货币造成多大的冲击。

    朱慈炯点了点头,他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发行纸币,然后收回金银作为国家储备,但大明宝钞的恶名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上来就发行纸币老百姓压根就不可能会买账,因此只能循序渐进,先成立银行建立起朝廷的信用,然后慢慢用钞票取代银票和贵金属,这个节奏一定要把握好,操之过急只能是自食恶果。

    心里叹了口气,其实朱慈炯还是很郁闷的,他有一套超前的商业理论可以照搬到现在这个时代,但他又很清楚有些太过超前的玩意太早的弄出来,以这个时代商人的商业模式未必能够很快消化,或者说是很难接受的了,因此他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再说这种关系到国运的大型商业会议,本来应该在一种集思广益的良好氛围中进行,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讨论,可因为地位太过悬殊甚至根本没有可比性,导致这些商人根本不敢说出心里话,能唯唯诺诺的听他说还能保持相对镇静,就已经算得上是难能可贵了。

    “开设银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资本,资本越雄厚底气就越足,信用的建立就越快,这一点想必各位都明白,既是股份制,那么就会有股东,朕包括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