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梗在大清眼前的不是圣母皇太后和顺治皇帝还在敌手,小皇帝本就是多尔衮手里的傀儡,丢了也就丢了,最多就是名声上有些不好听,可这算得了什么,大明英宗当年不一样做过瓦剌人的俘虏吗,努尔哈赤的子孙多的是,大不了再立一个也就是了。
关键的还是大清要面临的巨额战争赔款,前前后后明朝国师一共勒索七千万两白银,如今付了的还不足一半,余下的按照如今大清的国力根本就不敢赖账,明朝国师说的很清楚,半年之内必须将余下的赔款和三十万汉民送往北京,否则大明不但会在北京公开处死太后皇帝,还会立即提兵出关自己去讨,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偏偏大清还不敢有半点异议,三千七八百万两银子大清还给的起,只是如此一来国力必然空虚到极点,恢复元气还不知道要迟缓多少年,大明这一手釜底抽薪委实太过狠毒啊。
济尔哈朗回头最后看了一眼巍峨耸立的山海关,他这辈子是没机会再回来了,不知道大清的后世子孙能否出现一个如同大明圣武皇帝这样的人杰,带领大清八旗子弟杀回来雪此深仇大辱。
神武军大营依旧驻扎在城外,大清撤离北京,起码二十年内不会再有胆子犯境,蒙古科尔沁人同样在明军的火器面前丧胆,科尔沁部回归草原之后,明军之强悍也必将会传遍整个草原,那些个想要趁乱浑水摸鱼的草原部落,犯边之前恐怕都要掂量掂量激怒明朝的后果会是什么,可以说如今的大明边境是继成祖皇帝五征漠北之后最为安定祥和的一段时期。
边境安宁,山西山东相继复归大明,如今的北京就算无军驻守也绝无再次论入敌手的可能,不过黄得功还是调遣了两卫人马进驻城内,守卫皇宫戍卫帝陵还有维持治安等等。
大明国师石传风和神武军主帅黄得功在北京落脚的地方原是大学士陈演的府邸,陈演被刘宗敏拷死以后满清入关,这里便成了满清弘文院大学士祈充格的府宅,满清退出北京后这里便只剩下些丫鬟仆役,可能是担心大明回归被清算,原本热闹非凡的大学士府早已是空无一人,冷清的犹如一座死宅,不过这里环境极为清幽,被石传风一眼相中便撤了学士府的牌匾,换上了国师府的匾额,黄得功一来军营住的惯了,对于居所本就没什么讲究,二来他可没有石传风随便占一座府宅就改换门头的自信,这城中公侯王爵府多的是,可天子没封给他住,他哪敢擅自做主占下就当成是自己的。
四月初十,这已经是石传风进驻北京的第三天,三天内一个卫的神武军身穿整齐的新式军服在北京充当起了巡防营,原本还有些躁动的北京城也渐渐恢复平静,大明原本就是这座雄城的主人,如今明军回归,在情理上总比清国雀占鸠巢来的让人心安,每当神武军战士迈着齐整的步伐走过街面,胆子大些的百姓还会将窗户推开一道缝隙,看上一看这支将凶神恶煞一般的清军杀的闻风丧胆的士兵是个什么模样,直到国师府贴出来的安民告示传遍京城,这座一年以来换了几任主人的四百年帝都才从死气沉沉中重新焕发出了丝丝生机。
三天内国师府除了维持市面安定以外还做了一件事,抓人!
国师府门前一大片空地如今已被一个营的神武军官兵包围的跟个铁桶一般,每一名战士斜抱长枪目不斜视,对于包围圈中跪着的八九百人恍如未见一样,而在国师府前街道两边,则簇拥着成百上千的普通百姓,尽管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想看看将会发生些什么,可却没有一个有胆量靠近官兵十步以内。
跪在空地上的八九百人皆身穿大明官服,从官服的颜色和补子上可以看出,这些人当中官位最高的不过正四品,多的尽是些六七品的小官,这种品级的官员若是外放一州一县,没准还能坐上正印官的位子,可在这京城屁都算不上,可也正是因为品级低下,这些人才能在刘宗敏和范文程两次疯狂搜刮下侥幸活下来,像那些个身穿大红官袍的高官显贵只要是没能逃离北京的,此时多半已经成为大顺和大清两国屠刀下的游魂,真要算起来,这些微末官员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了。
石传风此刻站在国师府门前高高的台阶上,脸上表情很冷很严肃,至少站在他身边的黄得功从来没有见过石传风有过这样的时候,这个老道士一个多月以来看不出半点出家人的风采,处处表现的更像是街面上的地痞无赖。
三天前进入北京,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触及到了什么痛处,还是为这座近来来多灾多难的帝都心生感慨,总之石传风的脸上再未出现过一丝笑意,让见惯了石传风嬉皮笑脸的黄得功很是不适应。
抓人!拘捕全城内所有文武官员以及宫里的管事太监,这是石传风手持天子剑传达给黄得功的命令,天子让黄得功夺回帝都静候诏令,可没说让黄得功如何处置城内官员,但石传风是钦差,他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代表天子的意志,黄得功又岂敢怠慢,毫不客气的便大索京师,将侥幸活下来的官员一股脑的一锅端了。
六百三十七名官员,二百二十一个太监看似黑压压的一片,实际上和往常比起来不值一提,帝都未被李自成攻陷之前,身在京师的官员起码是这里跪着的十倍以上,可一年来殉国的殉国,拷死的拷死,逃亡的逃亡,剩下的已是十不存一
第两百零四章定北(11)()
跪在地上的官员内心满是苦楚,他们就算品级再低可也是文官,是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杀出来的功名,一年以前如果告诉他们,一年以后他们将会屈辱的跪在一名武夫和一个道士面前,他们多半会嗤之以鼻,就算那名武夫是统领一军的大将,那个道士是个不知所谓的国师也不行,然而事实是这一年内他们不仅跪过大明天子也跪过流贼,甚至还跪过异族,为的只是保住这身得来不易的官身,为了这身官服他们的骨头早已经软成了一摊烂泥。
“你们当中谁投降过闯贼,谁又在降闯以后降了建虏,本国师心里一清二楚。”石传风冷笑着开口,他是一个纯正的道士,根本无意涉足政治,但自从踏入北京城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心里就觉得极其的压抑。
华夏民族被蛮夷之邦奴役近三百年,以至于惶惶数千年领先世界的文明到了近代,成为西方列强眼中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堂堂中华更是忍受了一个多世纪的屈辱,这一切始作俑者自然是愚昧不开化的满清,可眼前这些饱读圣贤书,整日里把忠君爱国挂在嘴边,背地里却对异族奴颜婢膝的官员就是帮凶,甚至可以说满清能够那么快稳定局势最终一统天下,这些汉人官员起到的作用还要远在满人之上,也正是这些人一手断送了华夏民族彻底崛起领先世界的全部希望,石传风就算是个道士,可对这些卖身投敌的杂碎要是能有好感那才叫是怪事。
跪在地上的官员太监听了石传风的话头埋得更深,他们中绝大多数都降过顺又降了清,可以说是这辈子也难以洗刷的污点,可是他们被神武军‘请’来之前,还是端端正正的穿起了大明的官服,戴好了压在箱底的官帽,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可能会被清算,但是如今帝都官员损失惨重,他们多半已经认定,新君不会把事做绝,这个天下终归还是要他们这些文臣替朱家治理的。
石传风冷笑道:“都把官帽给本国师去了,戴了假发的也都去掉,不愿意的磨磨唧唧的本国师可以让神武军将士帮你们一把。”
数百人彷徨四顾,看着周围虎视眈眈的神武军战士,最终只能极不情愿的脱下官帽,又有数十人取下假发,场中顿时一片明亮的大光头,细细一看竟不下五百人,这些自然都是投降了满清的官员太监,他们或许做梦都没想到孱弱的明军有一天能从虎狼般的大清手里将帝都夺回去,可惜天不遂人愿,大明终归还是回来了,他们这些个剃了发归顺满清的官员,一部分混在满清出关的队伍当中离开了北京,而他们这些则是家口都在这里,自然不愿意去哪蛮荒之地,但大明回来了总不能还留着那一根恶心的鼠尾辫,只能剃了光头,谁能想到这个国师居然会拿光头作文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可轻弃!”石传风冷喝道:“你们这些人为了保住性命,保住官身,保住日后的荣华富贵,不惜投靠异族迫害同胞,当真是死不足惜!”
站在一边的黄得功一惊,心道:“这家伙该不会是想大开杀戒,诛杀这五百多名官员,这玩笑开的未免太大了些吧,大明以文制武,要是这些人死在神武军手里,等以后天下大定,天知道那些个文官会不会把账算在他的头上,他的脚可穿不了太小的鞋”
可当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黄得功这个念头还没消下去,就听到石传风冷冰冰的说道:“怕死不是你们的过错,但是投靠异族就是罪在不赦,来人,将这些卖身异族的汉jian通通押往天寿山下枪决!王德化、杜之秩暂且留下。”
五百多光头听了这话顿时傻了一大片,回过神来的纷纷开始喝骂不止,神武军战士没有动,目光看向黄得功,石传风虽是钦差,可黄得功才是他们的主帅,主帅没发话他们自然不会轻举妄动。
“国师,这似乎不妥吧。”黄得功低声说了句,似乎是想要石传风收回成命。
“有何不妥?”石传风冷笑道:“这些投靠异族数典忘宗的官员,心中全无君臣大义,不杀了他们如何能对得起死在异族手里的大明百姓,如何对得起身殉社稷的崇祯先帝!本国师今天就是要杀绝了他们引为后世者诫,黄将军下令吧!”
“我等都是迫不得已归降的满清,之所以苟且偷生为的也是这城中的百万生灵,你凭什么杀我们!”跪在最前面一名看起来三十左右的年轻官员声嘶力竭得吼道。
“为了城中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