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个没有骨头的商贾被天子的屠刀吓破了胆,一个个只能屈服于天子的淫威之下参与竞标,没想到效果还很不错,不但国库顿时多了五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就连内库都一下子变的充实起来,解学龙等人虽然不爽可也不得不服,至于他们这些人原本刚执政没多久,也谈不上从盐商手里落到了什么好处,盐商死不死亏不亏和他们也没多大关系。
最让解学龙这一类人不爽的还是今上非但与民争利还与国争利!关外清虏撮尔小国,虽仗弓马娴熟屡次犯边,去年又借甲申之变和吴三桂那个叛贼开关的机会侥幸占了北京,可关外蛮夷终归是关外蛮夷,大明乃天朝上邦,编练强军逐之使其不敢扰边犯境便可,堂堂上邦岂能和下邦讨价还价,为了区区几千万两银子便派那国师妖人与蛮夷密议,最后还将胆敢犯境之贼放了回去,简直岂有此理!
这还不算,蛮夷之主被押回南京以后,今上赐予锦衣玉食本也无可厚非,毕竟天朝上国岂能和蛮夷之主一般见识,亏待了他们岂不是显得大明没有肚量,可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今上厚待蛮夷太后皇帝的目的是为了三千万两赎金
解学龙为此多次上书,可尽皆被天子一概留中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朝堂之上就如何对待满清皇帝,他解学龙和几位正直大臣也曾直抒胸臆,可天子高坐龙椅之上,眼皮微垂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等到最后只是问了一句‘说完了?’便再也没了下文
今上即位一年种种举措不胜枚举,让解学龙看不过眼的事又何止这两桩,但偏偏是有气没处泄有火发不出,你说新盐政不妥,天子直接叫你去弄银子交给国库你咋办?你反对向满清要赎金也行,继续让你去弄银子你又该咋办?解学龙数次梦中都梦见圣武皇帝是商贾投胎,否则怎么就跟掉进钱眼里面一样。
现在湖北官员任命的事情还没消停,就又要改户部,今上这是要闹哪般!
高弘图身为内阁次辅兼户部尚书,户部改革的事情由他来说自然最合适不过,当即脸色露出一丝苦色道:“今上认为天下事务繁杂,户部掌管土地、赋税、财政、户籍、俸禄、饷银等诸事虽各有司专责,但徇私舞弊之事历代不绝,为尽量杜绝此类舞弊事,故决意废除户部拆分有司”
“什么!”解学龙豁然站起,杯中酒洒落一地:“废除户部!高阁老此言何意!三省六部制传承千年岂有说废便废的道理!”
“三省在哪?”高弘图苦笑道:“洪武十三年太祖诛杀胡惟庸废丞相及中书省,三省制就此而终,以今上的心性废除户部也算不得什么奇事,何况户部虽废职能仍在,只不过是将户部拆分为税务部、财政部、户籍部、民政部和国土资源部五个新部门,将权责进行细化,五部主官为部长”
高弘图将先前朱慈炯对于户部改制的话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解学龙总算知道高弘图为什么对天子拆分户部没有强烈抵制了,原来户部最重要的财政和税收依旧掌控在其手中,而且独立的财政和税收两大部门不受各级衙门管制,只对上一级部门负责,等于少了很多被盘剥的可能,相对比较琐碎的户籍和民政被剥离,肩上的担子变轻,权责却更重,责任更加细化,相对于户部大事小情一把抓确实便利了许多。
左懋第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是爽利的很,国土资源厅原本只是户部下属有司,这厅长充其量也就相当于一部侍郎,可如今化厅为部,虽说权利依旧不能与高弘图相提并论,可毕竟品级提了上去,职责上也再不用受户部钳制,他岂能不爽。
至于刘宗周和杨廷枢就另当别论了,刘宗周身为礼部侍郎又是此时屈指可数的一代大儒,身在礼部这种清闲的位置上还算合适,可让他去这劳什子户籍部任主官,名义上似乎官阶升了一级半级的,可谁不知道户部原来管户籍这一块的有司是个事务极其驳杂的清水衙门,尤其是现如今的大明天下,因为连年内战导致人口流失极其庞大,想要在天下平定之后核定人口理清户籍谈何容易,何况豪门大宅内多有隐户存在,要是彻查难免要得罪无数权贵,刘宗周如今已是六十有七,本就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所以内阁才会将之放在礼部任上,天下让其管户籍到底是何居心?
至于杨廷枢就更郁闷了,他是工部侍郎,如今内乱将定,被流贼肆掠的府州大多都有需要重建的地方,正是放开手脚大干一番的时候,何况天子免除徭役,要让百姓干活就要付与工钱,身在工部那可是一等一的肥差,指缝里面漏点都能让整个工部受用不尽,杨廷枢自诩一身正气从不收受贿赂,身在工部这样的肥口子上也能做到不贪不拿,可他一心是想要做实事的,调任民政部管劳什子退役兵卒安置,还有什么受灾百姓赈济一类的屁事,想想都让他感到窝火。
第两百五十四章改制(14)()
“刘某年事已高,虽蒙天子皇恩浩荡赋予重任”。刘宗周沉着脸说道:“然只恐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当上表请辞,致仕归乡。”
如意厅内的气氛顿时变的压抑了许多,刘宗周以辞官来拒绝出任户籍部部长,并不出乎众人预料,刘宗周乃当代大儒理学宗师,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让他去管户籍本就屈才,刘宗周如果坦然受之反倒是怪事了,以今上的睿智岂能看不清这一点,天子如此做很有逼刘宗周致仕之嫌,难不成是想给天下儒家士子一个警告?
朱慈炯确实是想要刘宗周退休,但也只是因为感觉刘宗周岁数太大,思想极其顽固,身为一代理学宗师,留他在朝堂上,日后对传统儒家动刀的时候,此人很有可能成为朝堂上反对变革儒学的领军人物,与其如此不如让其早点滚蛋,有朱慈炯坐在皇位上,刘宗周这辈子返回朝堂的可能性已经半分没有了。
“刘老大人还望三思而后行啊。”高弘图忍不住叹道。
刘宗周神色一黯,让他就此离开朝堂,他当然不甘心,一辈子宦海沉浮几经起落,为大明呕心沥血数十载,若说他留栈权位那也不尽然,否则以他在儒林的地位,绝不会只是一个礼部侍郎,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史可法组阁以后,见其年老才将之安排在礼部侍郎任上荣养,否则以他的资历,礼部尚书王铎都算是他的后辈,又有什么资格对他发号施令。
“也罢。”刘宗周似是看开了些道:“老夫当奏清圣上,允准老夫前去文史馆整理修订天启、崇祯两朝史册,希望圣上能够让我这把老骨头再为大明发挥最后一缕余热吧。”
史可法等人松了一口气,以刘宗周当代大儒的身份能去编史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关键是这个倔老头肯退让一步,委实让他们有些意外,如果天子连这点请求的要驳斥的话,他们内阁五位阁臣就算拼着龙颜震怒,也说不得要好好据理力争一番了。
“杨兄意下如何?”高弘图偏头看向杨廷枢,刘宗周辞任户籍部,自请去编史算的上是皆大欢喜,至于天子会安排谁去接任户籍部,那可就不管他们的事了。
杨廷枢当然不愿意,可天子亲口任命他去民政部任职,他哪有拒绝的理由,总不成也来个请辞以退为进吧,他接触朱慈炯虽远没有史可法等阁臣多,可对天子自认还是非常了解的,今上对待大臣向来刻薄,他要请辞,九成九今上连假意挽留一下都不会,他才五十岁,正是仕途中人黄金一般的年纪,这个时候让他朝堂致仕养望乡里养望是为了什么?为的是能够复起的时候一飞冲天,可在圣武皇帝的朝堂当官,养望?怕是得一养到死
杨廷枢不甘心,工部侍郎调任一部主官,说起来是升了官,可民政部原先不过就是户部的一个有司,主官不过是郎中,如此说来实权反而是降了一级,若是去管税收或是财政也就罢了,管民政琐事憋屈啊!
“天子厚爱,杨某岂敢推辞。”杨廷枢郁闷道:“待杨某交接了工部事务,即刻前往民政部上任便是。”
高弘图笑道:“杨大人勿急,如今户部衙门将改为税务部和财政部衙门,户籍部、民政部乃至国土资源部衙门将选址另建,包括各府州乃至县的各有司衙门皆需筹办,此皆为工部事,杨大人上任民政部之前,正好可以督促工部做好督建各级衙门事务,另外各部司衙门官员任命,属吏分配等事还要等吏部选官任官,千头万绪的没有三四个月怕是不成呐。”
杨廷枢拱了拱手也不多言。
史可法出声道:“户部之事就照章程去办,下面史某就说说第二件事吧。”
“首辅大人口中的第二件事可是与刑部有关?”解学龙冷冷得说道:“若是老夫没猜错的话,今上莫非要像拆分户部一般拆分刑部?”
史可法尴尬的笑了笑,解学龙能猜到接下来要议的事牵扯到刑部一点也不奇怪,看看在座的众官,他本人是内阁首辅兼领军部尚书,次辅高弘图兼领户部,姜曰广兼领御史台,王铎兼着礼部,马士英兼领吏部,六部当中除了工部尚书王应熊外,其余大佬一个不缺,解学龙联想到自己身上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高弘图如是道:“解大人说的不错,今上此番除了将户部一分为五外,亦将刑部分拆为公检法三个部门,公是公安部,负责刑侦缉拿,由近卫军主将金恩泽将军任直管部长,副部长天子钦定为江阴阎应元,检为检察部,原检察院院长陈则调任教育部认副部长,检察部主要职责为清查官员不法,部长由黄御史主管,孙御史和熊通政辅之任副部长,法为法院部,专司判罚制定刑律,由解尚书任部长”
黄宗義、孙嘉绩是言官,熊汝霖是个挂名通政,其实是在南京赋闲,三人调任检察部门纠治官员不法,可说是绝对的实权衙门,检察部门的存在就好比是套在官员头上的锁,满朝官员从此而后谁敢不把检察院放在眼里?谁的屁股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