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法缓和百姓与官僚之间的矛盾,挽救了大明长达数十上百年的财政危机,让大明增地数百万顷,也使得大明获得了复苏和繁荣,但是此法触犯了官僚、贵族和豪强地主的根本利益,因此遭受到了空前的强烈抵制,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他们不敢怎么样,但张居正死了以后呢?人亡而政消,一件完全可以挽回大明颓势的德政就因为官僚阶级的对抗而烟消云散,原本因清丈田亩而失去土地的豪强贵族变本加厉的兼并土地,无数百姓为之家破人亡,这样的门阀豪族难道不该杀之永绝后患!”

第三百五十七章办事(10)() 
“故而在朕的眼里,张居正有关于土地丈量方面的改革并不算成功,更算不得彻底。”朱慈炯冷冷的下了定义道:“其改革不成功的地方并不在于政策不好,而是在于他对万历皇帝的约束导致了君王对其的厌恶,最终在其死了以后,政策没有得到万历皇帝的全力支持,只能落了个人亡政息的结果。”

    “但是史卿这一届内阁与张居正不同,这一次的土改将会得到朕乃至后世之君的鼎力支持,朕也会赋予内阁不亚于张居正时期的权力,当然你们所要做的土改政策比起张居正那一次还要彻底还要坚决!”

    史可法身子做正了些,张居正虽然死了以后境遇悲惨,但无论如何史书上对其的评价还是极为公允的,至少承认其是一代能臣而流名千古!

    朱慈炯继续说道:“圣武朝要进行的土改第一步依旧离不开丈量天下土地,但张居正的土地丈量是通过官府,虽用‘考成法’对地方官府形成约束,但要想将天下间被隐瞒的土地全部清查出来几无半点可能,朕丈量天下土地靠的是军队,大明如今的新军绝大部分都是由失土的流民百姓组成,他们对于兼并土地的权贵豪强、官府地主可谓恨之入骨,清查起土地来自然是不遗余力。”

    “朕这次清查土地田亩可不光是要查出被利益阶级隐瞒掉的土地,而是要清查到户,不管是是普通民户还是权贵豪门,他们家中拥有多少亩田地务求将误差减少到最小,然后自然便是要对丈量出来的田地进行征税!”

    史可法讶异道:“丈量出来的田地都征?”

    “不然呢?”朱慈炯冷笑道:“如今的大明免税人群实在太过庞大,土地若不改革,只怕再过上三五百年这天下间将再无一块属于普通百姓的土地,没了土地的百姓自然而然便是权贵地主奴役蹂躏的对象,朕免了百姓的苛捐杂税免了他们的徭役,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挺直了腰杆做人,而不是转身便成了别人的奴仆,而且时间长了,受到苛待的百姓越来越多,最后啸聚山林化身为匪,难道还要大明再来一次甲申之变的惨剧不成!”

    史可法低下头若有所思,终究还是发现今上的话并不能算是危言耸听,南方七省因为没有遭受大规模战乱,现如今的土地兼并可说是极其严重,至少七成以上的土地被地主权贵霸占,好在南方富庶,百姓多少还有其它谋生的手段,否则天知道这七省内会不会出现个刘迎详或是马献忠,但时间若是再过去给几十上百年呢?

    当南方的土地尽数落入豪门之手,百姓谋生的方式却不见增多的时候,为了活下去反还是不反?就算推翻不了大明朝廷,如同现在被流寇肆掠的省份一样,不计其数的豪门贵胄、门阀地主都将面临灭顶之灾,当这些权贵被消灭的差不多了,朝廷再剿灭了叛乱,天下等于又一次经历了大乱重新洗了牌,当然如果朝廷剿灭不了叛乱,那么就会如历朝历代一样,大明灭亡然后被新兴的政权取而代之

    今上欲大行土地改革,显然是目光看的极其长远,为了不重蹈历代亡国之祸,才决心要下狠手对土地动刀,只要百姓手里有赖以生存的土地,谁会吃饱了撑的去冒杀头的风险造反,他是想自己动手把这些权贵给消灭了之后,免得以后百姓动手的时候还要威胁到朱家的皇统啊。

    朱慈炯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敲击桌面,突然一顿道:“这天下间王公贵族免税、官员免税、致仕的缙伸免税、甚至于读书人有了功名也能免税,这些人的土地动辄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上百万亩,最可气的还是一些普通民众为了躲避官府的剥削,心甘情愿的将名下的土地转交到免税阶层的手里,遇到心地良善的权贵至少能有一口饭吃没准还能落下些许盈余,但遇上恶毒之辈只会被连人带骨头吃的点滴不剩,到最后亏的是谁?是大明!大明等于是要用一成甚至连一成都不到的百姓血泪去奉养九成的免税阶层,朕不对他们动手天理何在!”

    史可法咽了口口水,尽管对今上的土改政策已经有了猜测,可与亲耳听到是另外两码事,难怪今上说此番土改是要对全天下的官僚利益阶层动手,这免税阶层可不就是官僚利益阶层吗?

    “待朕清丈完天下土地便会发布诏令,凡大明治下土地一概征税,往日里所谓的免税阶层将彻底不复存在,全天下能够享受免税土地的唯有在册军田。”

    “王公侯伯这些贵族谁家没有自己经营的产业,谁家缴纳了田租地税便能少了荣华富贵,官员谁没有俸禄?大明官员的俸禄是不高,但朕已然将他们的俸禄提高了一倍,以后甚至可以提升三倍四倍!他们有什么资格再要朕将他们名下的土地免税,至于有功名的读书人免税更是无稽之谈,他们一对社稷无功、二未给百姓谋福,朕凭什么免他们的税?朕现如今正在兴办全民教育,难不成教育普及之后,全天下的子民都成了读书人,朕都要免他们的税,那朕拿什么去给官员发俸禄,拿什么去给军队造枪造炮发饷银!”

    史可法肚里腹诽,你还有重征而来的巨额商税还有大明人民联合银行那座吸金窟里巨量股份还有层出不穷的捞银子手段

    朱慈炯自不会去管史可法心里已在牢骚满腹,犹自说道:“朕不但要让天下的士绅一体纳税,还要将纳税分出等阶,一个家族三代以内族人拥有的土地在一千亩以内的按照寻常百姓的纳税标准去征税,超过一千亩低于三千亩的倍半,不到五千亩的两倍,一万亩以下的四倍!超过一万亩的十倍!”

    朕倒要看看他们挖空心思压榨剥削来的土地,最后要缴纳的赋税甚至要超出土地的产值,他们还会不会拼了老命的去兼并百姓的土地,还会不会恬不知耻的去从百姓的口里夺食!

第三百五十八章办事(11)() 
五千亩以上田地征收四倍田税!现在百姓每亩缴纳实粮为一石,也可折银九厘,每亩亩产大约三到四石,如果征收四倍以上,就表示拥有五千亩田地的大地主超出的部分,在不计算人力的情况等于是白种甚至还要倒贴,更不用说是一万亩以上的征收十倍了,这天下间拥有一万亩土地的权贵多的难以计数,十万亩以上的都不在少数,照这么个征法,在史可法看来他们只有三种应对办法。

    第一种是抛售大量土地,至少也要抛到一万亩以下,否则光是征税就能被征的倾家荡产,一万亩以下若是良田还能勉强保本,下田则还是亏损。

    第二种是联合起来集体抵制,也是最有可能的一种方法,不过以史可法对于今上的了解,这种抵制肯定不会有半点效果,最后的结果九成以上必然是被杀了一批又一批,最后迫使全天下的利益阶层屈服,就算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接受土改政策。

    第三种也有不小的可能性,那就是谋反!当然这也可能是今上最愿意看到的结果,因为今上正好以此为借口派遣大军强势镇压,不惜让天下乱上一阵然后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

    三种可能最终也只会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土改政策完全施行,因为无论是谁也无法对抗手握数十万强军的圣武大帝,不甘心没用!打到你甘心,不屈服不行!杀到你屈服,对抗的越激烈最后必然死的越惨

    朱慈炯站起身,史可法自然不好继续坐着,实际上他和朱慈炯平起平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本身就非常不自在,朱慈炯的双手背在身后,完全不似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人做派,看上去倒像是六十七岁在官场里面打磨了一辈子的老油条,史可法心底不由暗叹,当真是天生的圣主绝世的帝君啊。

    “清丈田亩一体纳税乃至征重税只是朕对于土改的办法之一。”朱慈炯走回到御案后坐下,安排一直贴身侍候的宫女清荷为史可法倒上一杯茶水后说道:“朕的第二个办法则更为激进,就是没收所有大地主五千亩以上的土地,并将之分发给百姓耕种收税,敢于对抗者直接夷族,与此同时颁行相关政策禁止一切形式的土地买卖,以此来达到抑制土地兼并的根本目的,不过朕也知道若是如此行事,朕要杀的人恐怕太多太多了,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大明的百姓从此以后不再受地主的压迫和奴役,朕虽不怕杀上十万甚至百万人,但杀的太多毕竟有干天和,因此非到万不得已之时朕也不愿轻启刀锋啊。”

    史可法的屁股刚挨到凳子边上,听了朱慈炯要没收土地禁止买卖的话,差点没被吓的摔下凳子去,今上要是真这么干,整个天下的大地主只怕都得发疯,然后不顾一切哪怕是散尽家财也要和今上硬抗到底,真到了那等地步,死上百八十万人还真不是不可能,如此一比,土改的第一种办法虽然是逼大地主抛售土地,可手段比起没收温和的太多太多,毕竟卖掉了田地地主自己还能落到银子不是。

    “知道周卫东吗?”朱慈炯突然间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

    周卫东?史可法怎么可能不知道,不就是突然冒出来的国师石传风从刑部大牢里面提出来的反贼六兄弟之一吗?其中刘家老二改名黄建国,刘老四改名赵立功,这周卫东不就是原本那个刘老五?

    这三人黄建国在松江府建了一座船厂,据说正在建造的大船通体都是由钢铁铸造而成,这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