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这,史可法立即答道:“圣明无过陛下,西贼虽狡诈,但臣以为有两路大军围追堵截,张定国的流窜空间已被压缩到了极致,当务之急,还是以剿灭残余流匪、安定人心为主,臣恳请陛下立即下旨,责令二位大帅立即收网,诛灭残敌,以慰天下臣民之望!”

    朱慈炯脸上露出笑意,他最烦的就是几人会纠住雷辰和顾骏的过失不放,那样一来他就不光是下旨重责那么简单了,无论如何也要拿出一些实质性的惩罚才能作数。

    降职降衔都是必须的,朱慈炯不是不能这么做,而是他不愿意,因为二人黑锅都替自己背了,还要被自己骂,最后要是再被降衔,毫无疑问会成为二人军旅生涯上的重大污点,现在几人这么上路子,绝口不提对二将的惩罚措施,让朱慈炯的心情不由大好。

    “韩赞周。”

    “老奴在。”

    “拟旨星辰军主将雷辰、偃武军主将顾骏,二人身为统兵大将,主导四川战事,然不仅让西贼张献忠脱逃,更使张贼义子定国荼毒南方数省,罪责难逃,然念在二将入川两战大捷,故而功过相抵,现令二人集合整顿麾下兵马,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于一个月内剿灭四省境内西贼残余,若逾期不达,则罪莫大焉,当削衔革职,锁拿进京问罪!”

    史可法几人松了一口气,此番进宫的目地可算是完满达成,只不过没想到竟然这般容易,天子当真是老谋深算,想来知道他们要来,早已有了这番应对之策。

    其实对于今上的行事作风史可法、高弘图和姜曰广三人早已习惯,交代给你的事情办好就是有功,办不好就是无能,尤其是以前在御书房时,今上雷霆震怒痛斥东林之后,几人早就收敛了一切心思,只想好好办好今上交代的几件大事,挽回文臣在今上心目中的不堪形象,至于其它尤其是文武之争,不要说是想就是连念头都不再有了

    “招标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朱慈炯岔开话题,南方四省的事情他实在不愿意多谈,一来是因为心虚,他知道这事瞒不住,这几人必然已经认定自己才是幕后推手,二来如今的大明基本上算是海晏河清,正是百废待兴、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宫里宫外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去办,军队的事他自己控制,但该是文官去办的事情他也也不想过多插手,主要是想看一看文官的能力,还有他更不想学太祖皇帝累死累活。

    “启禀陛下,盐矿招标定于下月中旬开展。”事涉税务,回答的自然是身兼税务部和财政部大权的高弘图作答:“只不过老臣以为每年一次的盐矿招标过于繁琐,是以想要修改一下招标规则,还望陛下首肯。”说完,高弘图从怀里取出一道奏折,双手捧起恭恭敬敬的交到前来接折的韩赞周手里。

    “可以。”朱慈炯看了以后淡然说道:“只要盐商有这个实力,哪怕他们愿意承包十年、百年朕都不会有意见,何况明年将要启动的几项大工程,除了需要充足的人力以外,财力同样也是关键,高部长的这项政策虽有寅吃卯粮之嫌,但无疑能解了财政上的燃眉之急。”

    高弘图松了一口气,盐矿招标原本每年举办一次,各大盐矿主想要获得次年的盐矿开采权,就必须在头一年十二月中旬财政部举行盐矿招标中中标,这无疑有点麻烦。

    但最重要的还是高弘图如今身上的压力太大,主要是英明神武的圣武大帝实在太能折腾,竟然打算在圣武二年陆续上马黄河治理、大桥修建和官道拓宽三项大工程!

    高弘图算过一笔账,这三大工程如果开工,耗费的人力资源起码两百万以上,今上废除徭役,百姓做工就有银子拿,这似乎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坏处在于庞大的劳工成本,极大的增加了国库的负担,哪怕高弘图现在有动用天子内库的部分权限,也觉得有些吃力,不要忘了,天子除了这三大工程以外,还有无数需要用银子的地方,比如全民教育,比如大练钢铁,比如军费开支,每一项开支都堪称天文数字

    至于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劳工有银子拿,那么在土地收入之外就能增加闲时收入,可以让家庭更加富裕,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还能有闲钱去培养子嗣,去博取一个更好的未来,如此一来,徭役是免费的,百姓心里不可能没有怨气,但现在怨气根本不存在,做工纯凭自愿,多劳多得、童叟无欺

第四百零九章矿改前奏(上)() 
历史上动用人力最庞大的几大工程,八十万人修建的始皇陵,百万劳工挖出的大运河还有死伤无数修建出来的长城,这三大工程动用的就是徭役劳工,损伤的则是一个皇朝的国力,外加百姓积累下来的无穷怨气。

    秦、隋两世而终,谁都知道是因为国力透支太甚,百姓怨气爆发形成席卷天下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虽然最终失败,可无疑就是压倒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才给了项羽、刘邦以及李渊有机可乘最终取而代之。

    大明经过崇祯十几年的大乱,早已是千疮百孔、民生疲敝,这个时候开展三大工程在高弘图的眼里是相当不明智的,在他看来,如今的大明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个十几二十年,等到人口增长,大明恢复了元气的时候再动工才最符合如今大明的现状。

    但是很显然他低估了今上的决心更是小看了朱慈炯的魄力,最关键的是他没想到今上捞银子的花样那么多、那么狠还那么的让人无话可说甚至心甘情愿

    崇祯朝穷啊,穷的一国之君在宫里还穿打补丁的衣服,穷的连一国之母都要亲自纺纱织衣,更是穷的连一百万开拨银子都拿不出来,最后生生被李自成两天破城,一代君后身殉社稷

    圣武朝富啊,富的流油,富到圣武大帝废除徭役废除所有苛捐杂税的时候连眉头都不带眨一下的,富到每年国库的稳定收入就达到六七千万两,富到皇帝的小金库已成金山银海,每日里运往江心洲的银车似乎从未断过

    已经立项的三大工程,在高弘图看来,任何一桩比起历史上三大工程其难度都不会弱太多,甚至以今上构思的黄河治理计划,想比难度还要更大,这任何一件换在太平盛世都能将一个王朝的国力消耗到极致,换做崇祯朝那就是天塌地陷,磨灭的将是大明的最后一口生机

    但是高弘图不赞同却无法反驳,没办法,圣武朝太有钱了啊,国力消耗可以用银子去弥补,百姓不要说没怨气,就算有丁点怨气也大可用银子生生砸没了

    但是这要花多少银子?高弘图只要一想起自己曾经算过的一笔账,就浑身发颤,心肝都疼!

    两百万劳工的劳务费,就算一个人每月只需一两五,一年都要三千六百万!劳工的伙食,按照今上一天三顿要吃好的标准,一个人每天消耗的主粮就需五千石,一个月十五万石,一年两百万石!这还不算菜的费用

    还有工伤、工亡产生的抚恤安置费用

    然后就是建设所需要的辅材,这些没有实际动工根本无法计算,总之有一点高弘图可以肯定,光是这三大工程如果正式开工,就凭税务部每年的税收绝对难以支撑,至于天子的小金库,那所谓的什么大明的储备金,所需用途更多,尽管每一项开支都无法与三大工程比较,但架不住花样多啊,耗费起来同样触目惊心

    所以高弘图认定,要想把这三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工程做好,那就要不惜一切为国库增加创收。

    高弘图首先想到的就是盐矿,放宽盐矿招标的年限,如此一来,哪些大矿主或许一开始有顾虑,只愿意招标个一年两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资本的积累,迟早能出现竞标十年八年的巨商,这样一来支撑三大工程的原始资本就能达成,也可以度过最开始一段时间内捉襟见肘的困境。

    今上说这是寅吃卯粮确实不假,提前积累资本必然导致几年后税收萎缩,但是高弘图对天子很有信心,以今上捞钱的本事,他会让国库陷入困境?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关于土改这样牵扯全天下王公权贵利益的重量级大事,朱慈炯只对史可法一个人透露过,实在是牵扯太大朱慈炯自己都还没有准备好,所以知道的人自然越少越好。

    至于土改之后能够产生的土地税收反而并不重要,最多也就能够产生十倍的土地税收罢了,按照现在土地税收一年差不多六七百万两来算,也就是六七千万两,财大气粗的朱慈炯还真没放在心上,他要施行土改的根本目的还是打击利益阶层,彻底将土地兼并这一王朝杀手剿灭进历史尘埃当中!

    新时代的中国,土地税到最后不都废除了吗?甚至种地不但不用交钱,政府还给予补助,这至少说明一点,就是当一个国家兴盛富裕以后土地税所能产生的税收已经无足轻重,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来源还是依靠工商业。

    朱慈炯迟早一天也会废除土地税,但现在言之尚早,按照估算,起码也得等到三五十年以后才能考虑这一方面的问题

    所以高弘图的信心与土改没有半点关系,因为他压根就不知道土改这回事,他的信心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就是大明联合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在百姓当中的信用已经无与伦比,各大分行更是开编大明各府州,如今正在向县一级乃至乡镇发展,以朱慈炯的威望,加上十几个大商人家族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的信誉,大明百姓已经非常愿意将藏在家里的金银取出来换成票据,银行的保密系统,更让百姓放心,因为哪怕票据丢了,只要能够证明银子就是自己的,那一样能取出来,这比放在家里还要安全的多,何况存进银行还有利息可拿

    因此联合银行的现银储备已经达到了堪称恐怖的地步,就连今上让高弘图无比眼红的小金库与之相比也是望尘莫及,今上在人民银行可是占了三成股啊,这要是换成银子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