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难闯保龈鍪铺炀耐嬉獬隼矗缃衲诟竽酥琳龉俪《家丫Τ闪斯罚熳尤羰窃俜糯笳校房煞ㄊ翟诘P哪诟竽懿荒艹惺艿淖 

    “说完了?”朱慈炯不耐神色顿去,站起身,扫视了一圈鸟大臣后道:“既然你们说完了,那么也该轮到朕来说了。”

    “诸位爱卿想必也听说了辽东之事,清国自去年九月末,悍然发动了平朝战争,如今朝鲜全境已被清国占领,国主李倧于庆州自焚殉国,李氏王族仅存者亦是随之殉难,不过传闻李倧殉国之前,曾安排水师将世子李淏送上了海,但朕多番搜寻,却无果,如今朝鲜被满清窃据,李氏王族尽灭,大明身为朝鲜的宗主国,于此等境况之下,当如何为之,史爱卿你是首辅,可有建议?”

    史可法心里稍微一松,天子的意思应该是要以宗主国之名发兵朝鲜,然后因李氏无人继承朝鲜国祚,故而大明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朝鲜纳入版图,设府置县,以满清如今的战力,只怕根本不敢与大明正面交锋,多半是不战而退,大明平白得了大片土地,何乐而不为?

    心里有了底,史可法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朝鲜本为大明藩属,虽因‘丙子胡乱’背弃大明行不义之举,但在微臣看来,也是被情势所逼,其国内心向大明之臣多如过江之鲫,大明乃泱泱大国,朝鲜可以不义,但大明岂能不仁,且朝鲜已然臣服于清,然清国却悍然灭其国,实乃不仁不义,故而臣以为,当发天兵入朝,驱逐清军,复朝鲜国土,寻李氏王族后人,延续朝鲜国祚”

    “史卿所言当得老成持重这四个字,朕原本打算派遣神武军入朝驱逐满清,只是”

第四百七十七章大朝(2)() 
朱慈炯露出一丝苦笑,坐回到龙椅上道:“只是朕当初放了清国一条生路,清国也支付了大明巨额战争赔款,还将这些年来裹挟出关的数十万百姓礼送回了关内,按照协定,朕两年内都不会向关外发出一兵一卒,如果令神武军出关伐清,岂不是有背盟约,大明乃是大国,又岂能失信于满清这样的撮尔小国?”

    不仅仅是史可法,满朝的大臣差不多都被天子这番话给绕晕了,前面说的分明就是想要找借口出关狠揍清军,然后将朝鲜的地盘据为己有,现在却又在为大明不出兵找借口,天子到底是何盘算,实在是让人难以揣度。

    “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历经两百余年,对大明也一直恭敬有加,满清崛起建州,朝鲜小国无力抗衡只能臣服,似乎算不得错,但诸位爱卿不要忘了!”朱慈炯眼中闪过厉色道:“背叛就是背叛,不管什么原因什么理由都是背叛!”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杀入北京,无数深受大明恩泽的柱国之臣纷纷选择迎立新主,难道他们不是被形势所迫?难道被迫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做贰臣?清军入关,又有多少人剃发降虏,他们难道就不是被形势所逼,所以他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当卖国贼,甘为满清走狗去迫害大明的百姓?”

    “朝鲜叛就是叛了,朕没有出兵入朝,覆灭李朝社稷,已算仁慈,如今又岂有替李氏出头,为其复国之理,难不成朕替李氏复了国,等着下一次他们被形势所迫之时,再来调转枪口攻朕之大明吗?荒谬!”

    “陛下圣明!”

    史可法脸色刷白,天子这番话可以说是对他极为严厉的责备了,但也怨不得人,谁让他会错了天子之意呢。

    “但是满清悍然侵略朝鲜,何曾有过半点顾忌,可曾知会过朕一声!朝鲜不管是大明的藩属国还是满清的藩属国,满清行此覆国之战,道义何在?”

    满朝大臣再次眼晕,这到底是要打还是不打,天子就不能给个痛快话?而且这话说的未免也太强词夺理了吧,既然朝鲜背叛了大明,那么大明既然不去揍朝鲜,满清自己去打自己的藩属国,关大明什么屁事?为什么要知会大明一声,满清是战败国,可不是大明的藩属

    “难道列位臣工不觉得,清国难道不该为此事给朕一个交代吗?”

    史可法顿时明白了天子绕来绕去的真正用意,高弘图眼睛一亮,交代?怎么交代?依天子的秉性,当然是勒索赔银子,只不过这借口似乎有点太无耻了吧。

    朱慈炯轻咳了一声,好像也察觉到自己的立论站不住脚,但没办法,谁让他嘴大呢

    “朕在黄得功回营之后,便让其派遣一翼神武军出关,质问满清顺治皇帝”

    史可法傻眼,一翼官兵?貌似才连一百都不到吧,而且以翼长的军衔去质问清国皇帝?这欺人太甚啊!

    “嗯清国小皇帝的答复让朕很满意,派出重臣前来大明朝见于朕,宣其上殿吧。”

    清国使臣?满朝大臣再次一呆,清国派出使臣朝见大明这样的大事,他们居然不知道?史可法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宣清国使臣上殿”

    殿外,身穿满清僵尸朝服的使臣在太监的引领之下,手持旌节施施然走入殿中,身后还有一位副使,手里捧着一块红绸包裹的木盒。

    “大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拜见大明天子。”范文程持节躬身一拜。

    “平身吧。”朱慈炯微微抬了抬手,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位身为汉人,却甘为蛮夷卖命一生,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清开国元辅,只是不知道如今的满清没落到此等地步,这位被后世评价为史上十大谋臣之一的家伙,心里又作何感想。

    朱慈炯不在意繁文缛节,底下的大臣在知道清国的使臣居然是范文程之后,一个个早已是义愤填膺,要不是身处大殿之上,此刻只怕早就撸起袖子,将范文程按在地上捶死为止了。

    范文程绝对算得上是大明历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他和洪承畴还不一样,洪承畴是兵败被俘,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靠的满清,而这范文程本是沈县秀才,因为科举失利,心生怨恨便心甘情愿的投靠满清,此后更是不遗余力的去为清国出谋划策,可以说清国之所以能日趋强盛,八旗悍勇固然是一方面,但范文程的文治之功,同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没有这个卖国贼,满清要从白山黑水之中的野民成长到如今的气象,不知道还要耗费多少年!

    而且崇祯十七年,清军之所以会抓住天赐战机,号称国战,发动的对明战争,其最坚定的支持者和谋划人就是范文程,如果不是天佑大明,降下圣武大帝这样的雄主,大明能不能如南宋那样续国祚一百多年,都很难说,毕竟南宋还有岳飞那样的中兴四将,而大明只有贪生怕死,只会祸害百姓的一堆垃圾。

    身为汉人,卖祖求荣,这样的人唯一的下场就应该被凌迟,全族都被凌迟,就应该跪在万民祠前,和那高杰,和那两个卖主的太监一样,受万世唾骂!

    而现在,这范文程居然还有脸代表蛮夷之邦前来朝见大明天子,他难道就不怕范家的列祖列宗气的从棺材里面爬出来,活活将这个数典忘祖的不孝子孙活活掐死?

    持节?满清原本就是建州之奴,何来国之一说!竟然敢如外邦使臣一般见君不跪!简直岂有此理!

    不过满朝的大臣,现如今只能将满腔的怒火硬憋在胸腔里面,因为天子并不在意,甚至脸上还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满朝大臣能读懂这笑意背后代表的是什么的人不多,但不代表没有人懂,比如内阁五位阁臣。

    天子这种笑意代表他非常满意,而范文程代表满清出使,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子必然从中谋取了足以让其动心的利益!

第四百七十八章大朝(3)() 
“范学士出使大明,朕心甚慰。”朱慈炯笑眯眯得说道:“大清国崛起于建州,原本虽是大明一卫之地,但朕向来看重强者,努尔哈赤能以十三骑起兵一统诸部,黄台吉能子承父志,定鼎立国,皆为一时之豪杰,大清与大明乃是邻邦,虽偶有摩擦,也属寻常,大清悍然对朝鲜行灭国之战,朕也能理解,毕竟朝鲜已然对清国称臣,清国怎么处理都是家事,只是亲兄弟还需明算账,大清借大明的东西想来也该归还了才是啊。”

    朝内大臣包括史可法在内的阁臣听的一头雾水,大清欠大明东西?他们怎么不知道,欠什么?什么时候欠的?

    范文程正色道:“启禀陛下,寡君派遣小臣出使大明,正为归还所属之物而来。”说完手朝副使轻轻一摊,道:“此盒内装有大清立国之时窃占的大明土地,包含兴京、盛京在内的辽东三省地形图册以及百姓民籍,大清立国之时无立锥之地,故而只能暂借大明辽东三省建国,如今大清已有朝鲜之地,自当将暂借之土尽还于大明,方为正理。”

    满朝大臣尽数傻眼,甚至觉得自己的脑子已经不太够用了,这什么意思?归还东三省?大明只是派了一个翼的官军,甚至连一个大臣都没派,就生生从满清鞑子抢回了辽东三省百万里土地!这还是那头凶残无比的满清恶狼吗?这得是怕大明武力攻伐怕到了何等地步!

    想来满清也是知道,如果大明新军出关,以大清的军力想要抗衡,只能是自取灭亡,与其如此不如将三省之地奉上,不但绝了大明出兵的借口,还能示好于大明,另外攻取臣属于大清的朝鲜,等于是用三省来堵住了大明的嘴,让大明天子再也不好意思借题发挥,可以说是一举三得,而大清丢掉的只不过是注定将要失去的三省罢了。

    但理是这么个理,想要有此魄力如此决断谈何容易,原本史可法等人还轻视满清的那一对孤儿寡母和那个行将就木的济尔哈朗,可如今看来,就凭这份心性,便不可太过小觑啊。

    难怪天子对范文程出使和持节不跪不以为意,甚至还认可了满清立国的政治地位,就差没说出兄弟之邦一类的话来了,人家让大明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那么大一片土地,哪怕这块土地原本属于大明,可谁都知道,大清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