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南洋诸多小国不是大明的藩属就是臣服于大明,对于大明天子的谕令岂敢置若罔闻,海上贸易已然是这些南洋小国赖以发展生存的根本,但随着圣武谕旨的发布,这些小国不敢得罪大明,也不敢得罪郑芝龙,于是一个个只能咬牙苦撑,派出使团前往大明,先签订合约,然后静观其变!
这个变字,大明清楚,郑芝龙更是心里有数,各国都在观望,想看看大明到底如何处置福建郑家,也要看看郑家到底打算如何应对眼前的危机!
其实说白了就是想看看郑芝龙面对大明咄咄逼人的态度,最终有没有勇气举旗谋反!
而在这之前,不管哪一国也不敢明面上去得罪郑芝龙,只能拼着损失利益来咬牙苦撑!两强相争,殃及的却是他们这些池鱼,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大明第一舰队南下之前,郑芝龙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就是是否谋反,继续去做他的海盗祸乱大明海疆,逼迫朱慈炯最终只能选择承认郑家在海疆的地位,因为郑芝龙最大的底气就是郑家的船多,大明舰队再强,也不可能将整个福建水师连根拔除,因为第一舰队只有十二艘巨舰,控制大明万里海疆,根本不现实,那么被搅乱的海疆必然让朱慈炯无比头疼,最终多半会选择妥协。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郑芝龙对于自己实力的强大信心,认定即便和大明开战,以他三千战船的力量,并非没有蚁多咬死象的机会!
郑芝龙一开始对于胜负的估算,明占其六,郑家则占其四!然而这种信心并没有持续多久,当澎湖一战,大明全歼荷兰舰队时展现出强大的海上打击能力之后,郑芝龙对于自己的胜算已然降低到了两成,等到第一舰队覆灭英国远东舰队的消息以及过程传到郑芝龙的耳朵里面时,郑芝龙已经绝望的发现,福建水师想要在海上予以大明沉重打击的可能性几乎已经消失殆尽
当然打不过不代表跑不掉,如果说福建泉州如今是郑家的大本营,那么日本、澎湖乃至吕宋等地完全可以说是郑家的据点,而且这些据点经过郑家多年的经营,堡垒林立,同样具备不俗的战力!
但是五个月前,南京送来了天子旨意,也正是这份旨意,让郑芝龙对于逃跑已经不做太大的指望,除非他愿意放弃如今的一切,远渡西洋没准还能有一丝逍遥自在的机会。
旨意中,朱慈炯明确表示出他对于如今的东南沿海海域不靖一事,很是愤慨,对于直至今日仍有倭寇在澎湖、朝鲜海域肆掠更是表示难以容忍!
为维持大明与各国的海贸往来,福建水师必须在半年内肃清大明万里海疆,否则郑芝龙便是失职!
而且朱慈炯的旨意中表明,大明第二舰队最多两年内便能组建,以后还会有第三、第四乃至第十舰队出现,如果郑家肃清不了海靖,那么各大舰队自己会分区域巡航大明万里海疆,福建水师会不会被整编还在其次,旨意中的威胁之意已然是再明显不过,以天子之尊威胁臣子,郑芝龙这辈子也算开了眼了。
朱慈炯不可能猜不到,所谓海上肆掠的盗匪其实就是他郑芝龙的人马,目的就是让那些不肯给郑家缴纳保护费的商队乖乖听话,让郑芝龙自己打自己当然没有任何可能性,但旨意已经下了,半年之期已经迫在眉睫,时间一到,如果各国贸易船队在海上受到攻击,那就说明海疆不定,大明有十足的理由撤销郑芝龙福建总督一职,然后调往他处,郑芝龙如何抉择?不听就是不臣,要不了多久第一舰队恐怕就会进入福建水师区域,悍然动武讨伐不臣了。
但如果海域安定,各国很快便会知晓这是郑家对大明已然妥协,那么转瞬之间,这些原本对郑家缴纳保护费的船队就会彻底抛弃福建水师,转而选择和大明直接交易,那么等待郑芝龙的就是吃屁屙风,然后力量越来越弱
第六百三十六章半年()
郑芝龙不是没有选择,天子圣旨明言,如今海域不靖,海盗猖獗,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倭寇所造成,倭寇这百年来不仅仅劫掠海上商船,更时有登陆大明内陆,袭扰杀害大明百姓之举,对于这样的跳梁小丑,当诛其国、绝其根!方可永绝后患!
因此,若是半年内,福建水师不能解决海患,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派遣大军登陆日本群岛,实行种族灭绝,诛灭日本群岛上一切能看得见的雄性活物!
而且,圣武大帝给郑芝龙限定的时间是三年!如果郑家能完成这一战略目标,大明将册封郑芝龙为日本王!世袭罔替,可延九代,九代之后再按大明勋爵世袭制度降爵!
郑芝龙承认这是一个无比具有诱惑力的条件,但他更清楚这是大明天子的驱虎吞狼之计!
日本德川家族这二三十年间与郑家合作的非常不错,不说亲密无间至少也可以说关系非常融洽,日本也是郑家除了泉州以外最大的根基之地,而且他最欣赏的儿子郑森的母亲田川氏便是日本田川家族的小姐。
凡此种种,日本对于郑芝龙来说可以说是合作伙伴,但往深了说,甚至可以称之为盟友!
朱慈炯不可能不知道郑家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却又开出这样的选择,其离间的意思已然再明显不过。
郑芝龙现在彻头彻尾明白,大明的圣武皇帝就是郑家的克星,不管是几年前还是现在,给出的选择都让他根本难以接受,而且郑芝龙自认已经对朱慈炯有些了解,已然认定朱慈炯让其攻打日本,最深层的目的还是消耗其兵力,等到郑家和日本德川家拼了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时候,大明雄兵介入,朱慈炯完全可以翻脸不认账,说是日本最终是他亲自派兵打下来的,他郑芝龙就算有功也封不了王,就算能封王,也必定是个闲居金陵的散王,世袭罔替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攻打日本,不管是朱慈炯玩离间计还是驱虎吞狼计,他郑芝龙都绝无可能照办!
但不照办就要肃清海疆,等于让他郑芝龙自己抽自己的脸,等到脸都抽肿了,剩下的路除了只有三条。
整编、等死、谋反
如果这也算计,那便是朱慈炯给郑家安排的绝户计!
半年,郑芝龙知道自己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没有算错,一两个月之内,大明第一舰队必定回航进入福建海域,那个时候他的选择或者说是态度,将直接决定郑家以后的命运!
至于日本的命运在郑芝龙眼里几乎已经料定,朱慈炯想要借郑家的手去灭了日本,大明不废吹灰之力得到日本地盘还消灭了腹心之患,郑家不动手,大明自己也一定会动手!
大明自立国以来,日本因为国内势力整合,室町幕府的崛起到衰败,尤其是从室町幕府末期到应仁之乱开始,日本从此进入战国时代,国内太多难以生存的大名势力选择渡海袭扰军事力量薄弱的沿海地区,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五六十年前,德川家康于大坂夏之阵打败丰臣秀赖,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建立江户幕府以后才稍有好转。
大明这近两百年来可以说是饱受倭寇肆掠之苦,这些矮小犹如侏儒的倭寇,流窜到大明腹地的兵力虽说不多,但战斗力很是强悍,大明驻地屯兵根本不是对手,又因为人数少,流动性极强,大明即便派遣大军围剿,也很难一网打尽,以至于才有让几十个倭寇杀到金陵城下,若非反应及时,险些被这几十个倭寇杀入留都的荒诞故事。
大明的小皇帝是什么样的人?说好听点是雄才大略,难听点可就是睚眦必报,李自成逃到了西域万里之外,尚且被朱慈炯派遣十万大军剿平,李自成本人更是被押回了南京受了极刑,张献忠逃到了爪哇,甚至更遥远的地方,但是大明第一舰队南下剿灭英国远东舰队以后依旧没有返航,而是继续南下,目的是什么?郑家的触角伸不了那么远,但就是用屁股猜都知道,张献忠必定是朱慈炯派遣舰队南下,主力讨伐的目标之一!
而且朱慈炯年纪轻轻,但野心极大,历代帝王最喜欢做却未必有能力去做的事情是什么?开疆拓土!
大明平定内乱以后,短短的几年间征服了多少土地?撇开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辽东三省这些不算,几年间朱慈炯以征讨李自成为由占领哈萨克汗国,放任张献忠肆掠东南诸国,摄取东南地盘,对满清威逼利诱,抢来朝鲜之地,如此一算,南西北三面皆有建树,唯独东面大明陆军、水师皆未涉足,朱慈炯会对倭寇这个世仇不闻不问?无非就是没能腾出手来罢了。
郑芝龙自己非常明白,朱慈炯若是要攻略日本,在这之前必定回会先解决掉他!
现在待在郑芝龙书房里面的几个人都是郑芝龙的兄弟和心腹,福建水师重将数十,但真正能让郑芝龙信任的也就眼前寥寥数人而已。
最致命的问题是,福建水师超过半数的高层将领根本不看好郑家与越来越强盛的大明为敌,因为最后肯定没有什么好下场,更加不愿意从此反出朝廷,继续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去谋反。
也就是说,即便朱慈炯现在还没对福建水师没对郑家动武,仅仅只是第一舰队路过了东南海域,剿灭荷兰、英国以后,所造成的武力震慑便已经让福建水师的人心散了
不管是大明武力讨伐不臣,还是郑芝龙自己举起叛旗,郑芝龙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肃清内患,否则郑芝龙自己都清楚,他到最后怎么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大帅!”急性子洪旭叫道:“朱慈炯不是给出三年时间让我们平定日本吗?不如,末将率领一支偏师前去日本,找到德川,让其陪我们演一场戏,如此一来岂不是能争取三年时间”
话未说完,郑芝龙摆了摆手,却并未吱声,三年三年以后呢?以朱慈炯的秉性,岂能让郑家在他眼皮子底下演戏?就算朱慈炯信了又如何?三年之后呢?
事关郑家存亡,此终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