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起来吧。”朱慈炯微微笑道:“林参将,雷统领可是你的老部下,这军中之礼你可要好好督促他先练熟了才是啊。”
林森躬身道:“雷统领军中骁将,这军中之礼定然一看便会,属下就算想饶舌,恐怕雷统领也不会给属下这个机会吧。”
朱慈炯压了压手,止住雷承想要说的话,看向几位榆林守将道:“各位将军远道而来,孤王迎接来迟,还请不要见怪啊,待孤王料理完身边之事,再为各位将军接风洗尘把酒言欢如何?”
九将心里一阵腹诽,什么叫远道而来,明明是你派人把我们劫来的好不好,什么叫迎接来迟?你压根就没迎好吧!嘴里却同声道:“王爷请忙,我等在此旁观便是。”
朱慈炯点了点头,脸色突然变得肃穆了许多,对雷承喝道:“雷统领!各位九死一生归来的勇士,请上台!”
定王说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尽管雷承觉得在台上与定王并肩而立,似乎有点不妥,可还是一声不吭走上台站在朱慈炯身后,二十八位战士则是分成两排站立在台前台阶之上。
“咱们二号大营内的官兵想必认识这位雷统领的不在少数吧。”朱慈炯抓住雷承胳膊,将其拉到自己身边站好:“不认识也不要紧,孤王为你们介绍一下,雷承统领与这二十八位勇士都是孤王刚到南京之时,从三万百姓中挑选入伍的千名宿卫之一,两个月前,雷统领率领孤王亲卫百人,前往榆林城执行孤王之令,如今回来的却只有二十九位,其余七十二位英雄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已先后战死!”
“擂鼓手!擂鼓七十二响,向这次阵亡的七十二位英雄致敬!”朱慈炯喝道:“各位将士,请随孤王为这些战死的英灵默哀!”说完肃手低头闭上了双眼。
几千将士没人知道默哀是个什么玩意,可照葫芦画瓢还是会的,一看定王如此,一个个顿时把头低下,闭上双眼站的笔直。
低沉、悲壮甚至有些压抑的鼓声,一声接一声缓缓在二号大营内响起
堂堂亲王为战死的兵勇默什么哀?九位传统将领此刻心里并不觉得有多感动,不可思议的成分反倒更多些,不过随着鼓声一声接一声响起,看着校场内近五千人肃立静默的样子,一股无法形容的沉痛感不经意的涌上心头,自然而然的闭上眼随之默哀起来。
七十二响鼓闭,全场所有人几乎同时睁开眼,有的人双眼尽然隐隐泛红,战死之后能得到定王如此礼遇,他们很多人恨不得自己就是这七十二人中的一员,也更加坚定了以后为定王征战沙场马革裹尸的决心。
朱慈炯道:“从今天起,七十二声鼓定为默哀鼓,但凡祭奠军中死难将士,必擂默哀鼓,一为祭奠死难将士,二为向这七十二位英灵致敬!”
“孤王会在这江心洲上建立一座‘大明英灵祠’,从今以后每一位为大明战死的忠魂都将成为英灵祠内供奉的对象,孤王会亲自作序,编纂一本‘大明英魂录’供奉于祠堂内,上面将会记载每一位战死将士的姓名、籍贯、所属军队番号以及在何场战役中殉国等一切讯息,以供后世瞻仰!”
“另外在‘大明英灵祠’外,孤王会兴建一座巨碑,名为‘大明英雄纪念碑’每个月的十五、三十日,每一位身在江心洲大营内的将士必须在辰时齐聚此碑下为这些殉国的将士默哀,此为常例,万世不移!”
尤世威等将领已经彻底呆住了,定王现在每说一句话都能让他们心里狠狠震撼一把,战死之后能得到这般待遇,这校场上的五千将士就算原先只是一群绵羊,等到日后上了战场只怕也会成为一支虎狼吧!
九将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带兵多年的老将,凝聚军心也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可与定王的这几个举措比起来,根本就不够看啊,这位定王殿下难道真的只有十五岁?
“这七十二位战死的英雄,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都已离世,身边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但孤王又岂忍英雄无后,魂魄无依?故而孤王决定从岛上百姓的子嗣当中过继七十二个孩子到这些英雄的名下,等会有意将自己孩子过继给他们的,可以去各营主将哪里报名,同姓者优先,膝下有三子者优先。”
“另外这七十二位英雄入户英灵祠之前全部授‘都尉’衔,享有一百亩军田,另授予一等日月勋章,加受五百亩军田,共计六百亩军田由继嗣者承继!”
五千将士再次哗然,六百亩军田啊,定王刚刚说了军田可是享有五十年免税的,如果自己孩子能够继嗣,即便从此以后在宗族上与自己再无瓜葛,可孩子一辈子衣食无忧也是注定,要不是新军军纪严明,定王还在说话,这里怕是有不少人去找自己主官报名去了
第五十二章授勋()
雷承噗通跪倒,伏地拜道:“属下在这里替战死的七十二位弟兄谢过王爷大恩!”
台阶上二十八位勇士同样全部跪倒,他们原先都是流民,说是命如草芥也不为过,能得定王收留得以活命,为定王效死本就应当,可死后能得如此恩遇,那简直连想都没有想过,要说不感动那真是骗人的,恨只恨当初留下断后的不是他们,不然即便死了也是万分值得啊。
榆林九位将领早已经麻木,定王这些抚恤手段一套套用下来,就算是他们都听的热血沸腾,恨不能以死报之,更不用说这些受定王收留,组成军队的百姓了,这样的军队拉出去,就算面对十倍的敌人,也必定是让对手闻风丧胆的存在啊。
大明对于阵亡的兵勇也有抚恤,可最多也就是几十两银子了事,其中大部分还要被克扣,至于死后没有亲人的兵勇,那份抚恤自然而然也就入了将领的私囊,怎么可能会让孩童继嗣领取抚恤,这种事不要说是做了,就是听也没有听过啊。
朱慈炯将雷承扶起来,对还跪着的二十八人道:“都起来吧,军中不兴下跪,你们以后自会知道,孤王不会亏待每一位战死的英雄,更不会亏待每一位立功的将士,杨参将!将盒子拿上来。”
“是。”杨衡手捧两只木盒昂然走上高台,双手将木盒举过头顶,递到朱慈炯眼前。
“雷承!”
“属下在。”雷承又想跪,可膝盖刚弯一半,看到定王凌厉的眼神后,身躯陡然站的笔直。
“雷承于崇祯十六年十一月在榆林保卫战中功勋卓著,圆满完成孤王定下的任务,着晋升为参将衔,实领第三卫‘金鹰卫’卫统带,授一等日月勋章!”
说完,朱慈炯从上层木盒内取出一枚金光闪闪的勋章,亲自佩戴在雷承胸前,说道:“按军田制,参将军衔可实得三百亩军田,一等日月勋章可得五百亩军田,也就是说雷统带你如今可是拥有八百亩军田了哦,只不过军田三年统计划分一次,届时自有分田官一体分配。”
佩戴好雷承的勋章,朱慈炯又将上层木盒整个拿了下来交在雷承手上道:“这里面是七十二枚战死英雄的一等日月勋章,等确定继嗣之人后,雷统带还需亲手将每一枚勋章交到继嗣孩童手里。”
“定然不负王爷所托!”雷承大声说道。
朱慈炯又打开第二个木盒,从里面取出一块块银色日月勋章,亲手佩戴在二十八位勇士的胸前后说道:“你们都是九死一生归来的英雄,孤王现在授你们‘都尉’衔,实授营正副指挥,编在‘金鹰卫’中,并授二等日月勋章,按军田制,都尉可得百亩军田,二等日月勋章可得军田三百亩,同样待三年后一体划分。”
“谢王爷!”二十八人这次没有下跪,虽然只是一块银色勋章,可这毫无疑问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荣耀,看看站在定王爷身边的杨参将那满眼的羡慕眼神就知道,这样的勋章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而且他们能够清楚感觉到,同样的功勋放在以后,可不见得能有他们这第一次授勋的运气了。
做完这一切,朱慈炯也是松了口气,他今天来二号大营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刚才的事情做一遍,狠狠提升一下士气和凝聚力,至于榆林九将会出现,倒算是意外之喜了。
朱慈炯走下阅兵台,对榆林九将微笑道:“各位将军远道而来,如不嫌弃,就先在这军营食堂用些午饭,下午随孤王四处转转如何?”
“那就打扰王爷了。”尤世威抱拳,身为军伍之人,也没那么多扭捏。
食堂还要过半个时辰才到饭点,不过定王来了,谁敢怠慢,几位大厨忙的鸡飞狗跳,整治了一桌拿手好菜,九位将军吃的还算满意,可惜没酒,总感觉这接风洗尘差那么一点意思。
用完午饭,朱慈炯说道:“不知几位将军,对孤王这火器营观感如何啊?”
“当属天下强兵。”尤世威眼中的欣赏丝毫不加掩饰道:“火器营?王爷的意思是这等好兵都是鸟统兵?”
朱慈炯呵呵笑道:“孤王在这江心洲上共设两座大营,一号大营为常规营,主练刀盾与枪法,二号大营就是这火器营,专练火器,不过可不是什么鸟统,而是新式火器,尤老将军,各位将军可随孤王前去一观。”
几人心下都很疑惑,火器兵可不就是鸟统兵吗?而鸟统兵对于大明军队来说,一直以来都是老弱充任,榆林之战时,鸟统上阵还是因为城内弓箭用尽,不得已才让鸟统兵上城助守,最后还因为炸膛,炸死炸伤十来个守军,定王如此大才,尽然会让这样的精锐之兵去操练鸟统,这何止是浪费,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朱慈炯要带几人去看演练的地方并非是二号大营训练场,而是乘船直抵八卦洲,如今八卦洲上的枪厂炮厂甚至火药厂都有专门用于演练的场地。
杨伏堂大匠先一步得到消息,早已安排好了一切,等到朱慈炯一行进入演练场的时候,场上距离射击点一百五十步外,已经摆放好了五个身着轻甲的稻草人,七十步外同样摆放了五个身着板甲的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