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宽哈哈大笑,道:“朕乃天下共主,而汝不过银川一小小驿卒,即便攻破京师又能如何,朕即便身殉社稷,可大明国怍仍在!朕虽死太子亦亡,可朕之子定王朱慈炯现就在留都,大可重震朝纲,提百万雄兵与汝决一死战,报君父之恨!朕虽死又有何憾!”

    “陛下大可不必如此,李某虽攻陷京师,然并无加害陛下之意。”李自成语气颇为诚恳道:“你我大可签下盟约划江而治”

    “划江而治?”顾宽哈哈狂笑道:“朕自登极十七年,汝贼直逼京师,虽是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失却祖宗陵寝,又有何面目南下拜谒孝陵,此皆诸臣之误朕也,而今朕已亲手将太子永王后宫诸妃嫔尽数斩杀,之所以等到现在,只是想要亲口告诉汝一句话罢了。”

    “陛下请说。”李自成肃然。

    “满朝文武皆可杀,万勿伤百姓一人。”顾宽说完这一句,眼中闪出决绝之色,摸出火折吹燃后,扔在殿中尸堆之上,顿时烈焰熊熊将几名替死之人包裹其中,而自始至终李自成只是冷冷看着这一切,并无有任何阻止,不过阻止亦是无用,几人脸孔已被划的面目全非,就是想要分辨真假也已无可能了。

    “朕乃大明天子!顾宽将天子剑横在脖子上,如今失陷陵寝,致使祖宗蒙羞,虽万死难恕朕之罪,朕死,无颜见祖宗于地下,当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汝分裂朕尸便是。”

    说完,天子剑重重抹下,横喉一割,一道血箭喷洒而出,溅的御座龙椅之上满是血渍定王爷,草民该做的都做了顾宽喉咙里咕噜了几声后,便再没了声息。

    “好生将大明天子入殓。”李自成脸色铁青,道:“朕当择日亲自祭奠送葬。”说完头也不回转身便走。

    京师不到二天便被攻陷,崇祯皇帝血染御座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速朝四面八方扩散而去。

    原属明廷的大小两千多名在京官员,除了以左都御史为首的李邦华的寥寥二十多名三品以上官员自尽殉国外,其余臣工尽数降顺。

    三月二十二李自成处死成国公朱纯臣。

    三月二十四日押解勋卫武官两百多人斩于平则门外。

    三月二十三日后,平静不过数日的北京城,一石激起千层浪,权将军刘宗敏奉李自成捐输令展开轰轰烈烈,最终导致大顺覆灭的追赃助饷行动

第七十一章软禁() 
“父皇!”

    三月二十四日,京师城破崇祯死殉的噩耗终于传到南京,留都政坛巨震,得知消息的定王朱慈炯当场哭晕了过去,昏迷三日不醒

    南京留守高官贵戚纷纷派出亲信家将北上打探消息,数日之后消息汇拢,赫然发现,崇祯帝殉国前,为免子嗣妃嫔落入贼手,已亲手将包括太子永王在内的留京子嗣尽数格杀,如今身在南京的定王朱慈炯已是崇祯帝遗留在世的唯一遗孤!

    天子已殉,太子亦亡,定王朱慈炯已是法理上唯一的大明帝国继承人,登基为帝重振朝纲不存在任何异议!

    三月末,南京城以福王朱常洵(经过数月调理已恢复的差不多,只是依旧失忆)为首,身在南京的三百多名王侯勋戚,以六部官员为首的近千留守大小官员齐聚南午门之外,跪请定王殿下监国,择日登基为帝,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回复百官,定王因先皇殉国,悲痛不能自理,无法视事,监国之事休要再提。

    四月初一百官再请,并要求面见定王陈述厉害,不允!

    同日,第一批随长江水师南下的万余流民抵达扬州,又经两日跋涉终于抵达长江北岸,被安排入住事先已在长江北岸修建的百姓民居之中,其中一支五百余人流民队伍留在六合,进入凤凰山下一户庄园之中。

    此处庄园自然便是朱慈炯为自己一家准备好的暂居之所,三百定王亲卫日夜看守轮番宿卫,生活用度丫鬟仆役一应俱全,然实与软禁并无区别。

    庄园内,崇祯周后一干人等洗去风尘换成锦衣华服来到厅堂,苗宣雷承侍立堂下一言不发。

    五岁的小昭仁梳了一头朝天髻蹦蹦跳跳围厅乱窜,转了一会大概累了,跑道苗宣跟前道:“苗公公什么时候带我去找炯哥哥玩呀?”

    苗宣呐呐无言好不尴尬

    “袁妃,带照儿和昭仁下去。”崇祯虽受了十余日奔波颠簸之苦,可不用每日烦心国事,气色反倒好上了一些,吩咐将永王昭仁公主带下去以后,冷冷开口道:“这里便是朕那个好儿子软禁朕的居处了吗?”

    周后这几天也已经知晓,定王派死士入京搭救他们,实际上只是不想让亲人罹难,并非是想要将崇祯救回南京主持大局,而是想要篡位,一时心痛如绞,可她觉不相信这一切都是她那个年仅十五岁的儿子所为,定是受人蒙蔽才会出此下策,离间了他们骨肉亲情。

    “万岁爷息怒,奴婢死罪!”苗宣噗通跪倒在地,声泪俱下道:“安排万岁爷闲居此处,实与定王无关,乃是奴婢与雷将军合谋算计,只为只为”

    “只为朕这逆子可以名正言顺登基为帝,夺取本该属于他胞兄的社稷江山吗?”崇祯暴怒,他已经认定,这一切所为都是出于定王的详细谋划,否则太多的事情根本无法解释,谁能想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这个狗才还想要蒙蔽于他,将本该是哪逆子所为之事拢到自己身上,他是丢了江山,可却还不是何不食肉糜不明世事的昏君!

    雷承也已跪倒说道:“陛下息怒,苗公公所言并非虚话,定王派遣卑职前往京师,临行之前曾一再告诫卑职,要不惜一切将陛下搭救回南京,还说他以冲龄之身根本震慑不住留都百官,更镇不住南直隶的百万骄兵悍将,唯有陛下方能主持大局。”

    “然而容卑职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卑职一家为贪官污吏所迫害,不得不背井离乡,甚至差点倒毙于途,若非定王殿下收留,只怕此时早是一堆枯骨为野狗所噬,定王于卑职有在造之恩,故卑职效忠的只是定王而绝非大明!甚至如今南京城外江心洲上,定王编练的数万新军,心中皆如卑职所想,为了定王殿下莫说让陛下闲居于此,就是定王一声令下让我等一齐抹了脖子,卑职相信这数万将士也绝不会皱上半分眉头!”

    “卑职如今能有让定王殿下登鼎的机会,自然不愿意错过,陛下说卑职为了拥立之功也好,为了日后荣华富贵也罢,总之,卑职绝不会让定王殿下知晓陛下身在此处,即便定王因卑职北上营救陛下失败而要降责于卑职,卑职引颈受戮也是无怨无悔!”

    “你”崇祯手指颤抖指向雷承,竟是被气的半句话都说不出来。

    “你说的都是真的?”周后心里莫名升起一丝希翼。

    “卑职所言句句属实,若有虚言,他日必死于乱刃之下。”雷承脖子一梗,为了取信崇祯,乱发毒誓会有什么后果,如今也是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周后眉头舒展开来,显然已经大半相信了雷承的话。

    “儿臣相信炯弟也不会这般对待父皇的。”朱慈烺出声道。

    崇祯暗叹,他当然不会因为雷承的一句毒誓就会彻底相信雷承苗宣两人所说的话,十七年朝堂主政,见惯了波诡云密的朝堂倾轧,对任何人任何事,他早已养成了将信将疑的心性,任何一件言之凿凿的事情放在他面前,他都要先疑上三分,更不用说雷承这次北上营救他们的行动本就存在种种疑点了。

    但是雷承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他包括如今编练的数万悍勇,忠心的对象不是他甚至不是大明,而是他的儿子定王,短短半年时间,就能让两万官兵如同死士一般效忠,他这个儿子的手腕,就算是他这个天子也不得不心悦诚服啊。

    “雷将军打算让朕在此处闲居到何时呢?”

    雷承应道:“陛下这些年操劳国事,想来心神早已疲惫不堪,不如就安心在此闲住,等到定王殿下安定天下,铲平流贼肃清寰宇之时,定会恭迎陛下回宫。”

    “肃清寰宇,好!好!好!”崇祯看向苗宣问道:“苗公公曾在奉天殿中向朕索要一物,想来便是遗诏吧。”

    苗宣从怀里取出一副空白圣旨卷轴以及玉玺金印,跪爬向前,双手高高将之举过头顶,道:“奴婢恳请陛下赐下传位诏书”

第七十二章清廷之议() 
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当日,便命降将唐通前往山海关招降吴三桂以及山海关总兵高第,吴三桂、高第投降,二十二日唐通接管山海关防务。

    三月二十四日,吴三桂领军到达永平府,张贴告示安民,次日抵达玉田县,闻听刘宗敏逮捕其父吴襄勒索二十万,遂率军而返,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镇守山海关的唐通部发动突然袭击,大败唐通于关下,彻底占领山海关。

    中原大地巨变,明朝帝都被大顺军攻陷的消息,三月底传到关外清廷,此时清廷已然渡过因黄台吉猝死而出现的内部动荡,多尔衮与黄台吉之子豪格争夺帝位失败,联合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掌控军政大权。

    盛京皇宫崇政殿,多尔衮得知明廷巨变,明皇自刎殉国的消息之后,哪里还能坐的住,急忙召集清廷各亲王、旗主、各部重臣议事。

    郑亲王济尔哈朗,肃亲王豪格,礼亲王代善,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五大正在盛京的亲王,范文程、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朝廷重臣,以及明廷降将洪承畴等人齐聚崇政殿内商议如何该应对此次明廷犹如天翻地覆一般的巨大变故。

    站在御阶之下仗剑而立的多尔衮满脸凝重,见来的人差不多了,即开口说道:“明朝发生的变故,想必各位大概也已知晓,如今崇祯自刎,李自成入主北京,明朝半壁江山已失,社稷覆亡只怕为时不远,依诸位看,我大清当如何应对。”

    殿内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