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谦益刚想伸手去接,只听见史可法一声疾呼:“且慢!先帝诏书理由定王亲接,吾等臣子岂能染指!”

    钱谦益连忙缩回手,史可法的话虽然不太中听,可却是实情,他去接圣旨,显然有逾越之嫌了。

    看守午门的守卒,早被这一幕看傻了,看到几位大人的目光看过来,哪里还敢怠慢,其中一人屁滚尿流的便朝内宫奔去,不大一会功夫,韩赞周便已急急奔了出来,开口第一句便是,传旨公公何在,定王已前往乾清宫备下香案,恭迎圣旨!

第七十四章改元圣武()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以凉德,缵承大统,意与天下更新,用还祖宗之旧,御极一十七载,深念上帝涉降之威,祖宗托付之重,不期倚任非人,遂致虏猖寇起,今失宗庙,无颜见历代先皇于地下,然大明社稷仍存,三子慈炯,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接诏登基,即皇帝位,勿需持服设祭,望能仰体朕心,共救民命,密约联络,合围大举,直捣中坚,力歼劲寇,复祖宗陵寝。崇祯十七年年三月十八日亥。”

    “儿臣朱慈炯接诏。”朱慈炯双手高举过顶接下诏书,悲痛欲绝道:“父皇呐!儿臣不孝年方弱冠,有何德行敢承继大统父皇啊!”

    乾清宫内,百官无不伏地嚎啕大哭,礼部侍郎钱谦益接过诏书验明真伪后,抢地呼号道:“恳请殿下即日奉先帝遗诏克继大统,昭告天下以安万民之心。”

    “请殿下奉诏继位,安天下人心!”百官也不哭了,伏地大拜,他们努力了六天,连定王的面都没见着,现在有崇祯遗诏在手,哪里还怕定王躲着不见人,说什么也得先将其扶上皇位再说。

    这倒不是他们有多关系新皇继位,实在是因为他们在南京当闲官当的太久了,如今北京中枢已亡,新皇南京继位,他们这些留守官员岂能不得到重用,事关名利,如何不让他们焦急万分。

    “既是父皇遗诏。”朱慈炯沉声叹息道:“那孤王自当奉诏,着礼部拟定先皇谥号,选定吉日,孤王登基继位便是。”

    “陛下圣明!”百官山呼。

    南京礼部最高官员名叫王铎,可因身体不适今天并未到场,如今在场的礼部最高官员便是左侍郎钱谦益,钱谦益听了定王这话,马上出列从袍袖里取出一道奏折道:“先皇谥号礼部几日前便已拟定为‘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庙号思宗。’先皇后拟为‘庄毅奉天靖圣烈皇后’”

    朱慈炯冷哼道:“有功安民曰烈。今国破家亡,以身殉国,何烈之有?若激烈之‘烈’,又非谥法之谓也。周之烈王、威烈王、汉之昭烈、魏之烈宗、唐之光烈帝,未尝殉难也;他日书之史册,将按谥法乎,不按谥法乎?故曰‘思’、‘烈’二字不妥。”

    “然则谥宜云何?先帝英明神武,人所共钦。而内无声色狗马之好,外无神仙土木之营;临难慷慨,合国君死社稷之义。千古未有之圣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称。考订古今,不得已而拟其似,当谥毅宗正皇帝。”

    百官闻听朱慈炯之言,连连称是,钱谦益更是惭愧道:“老臣思虑不周,还请陛下恕罪,先帝谥曰‘毅宗正皇帝’方是实至名归哉。”

    朱慈炯脸色阴郁,嘴角轻动,最后还是忍住什么都没说。

    钱谦益又道:“礼部堪定四月初十便是黄道吉日”

    “四天之后?”朱慈炯忍不住问道:“是否太过仓促?”历史上朱由崧称帝可是要到五月中旬,怎么到他这便提前了一个多月,明末官僚机构不是一向办事拖沓,如今怎的变的这么有效率了

    “回陛下话。”钱谦益道:“本月吉日只有四天之后的初十,下一个吉日还要等到五月十八,而先帝遗诏让陛下即日登基,故老臣以为四日之后并不仓促,登基大典一应琐事,礼部这几日定会抓紧操办。”

    先帝遗诏都搬出来了,朱慈炯还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点头同意。

    “至于陛下的年号,礼部议定可用‘弘光’二字。”

    弘光朱慈炯真想一个盐汽水喷死眼前这位头皮痒,虽说如今弘光的年号再不属于朱由崧,可只要想到历史上弘光帝只做了一年多点的短命天子,朱慈炯就觉得无比膈应。

    “先帝让孤王驱逐贼寇,复祖宗陵寝,此非强军备武不可,孤王以为年号中当带‘武’字,不如就叫‘圣武’如何。”

    钱谦益一窒,大明数位皇帝都不怎么喜欢礼部拟定的年号,远的不说,就说先帝年号‘崇祯’,礼部当初拟定的年号有四个‘永昌’、‘绍庆’、‘咸宁’、‘崇贞’,崇祯没一个中意的,最后只把‘贞’加了个示字旁改为‘祯’,算是已经给礼部大臣留足了面子。

    可现在轮到他儿子,倒是更加直接,两个字一个不用,乾坤独断自己定了年号,还加了一个‘圣’字‘圣’字是能随便用的吗?钱谦益无比郁闷,可也不愿意节外生枝,他和南京百官这几天可是在午门外跪的腿都细了,既然定王想用,那便用好了。

    于是登基前在朱慈炯看来最重要的‘谥号’和‘年号’便在这午门前草草议定,效率可谓惊人,如果北京朝堂办事也如现在这般,想来国事也不至于糜烂到现在这样难以收拾的地步。

    四天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十,定王朱慈炯于留都南京登基称帝,定年号‘圣武’次年为‘圣武’元年,尊先帝崇祯为‘毅宗正皇帝’,先皇后为‘靖圣正皇后’,先太子朱慈烺为‘闵太子”,意为慈仁不寿

    册封顾颖为惠妃,杨芹为顺妃,卞玉京为康妃,卞玉敏为宁妃卞氏姐妹原为秦淮名妓,原被定王收入宫中,众大臣倒是没什么异议,左右不过是两个玩物又有什么值得在意的,可如今封妃

    众大臣的意见可就大了去了,明皇室历来都有收纳民间女子入后宫的传统,皇帝就算封杨芹或是顾颖为后,恐怕各大臣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可封卖笑的名妓为妃,那简直就是有伤国体啊,一时间奏本如潮一般差点把朱慈炯给淹了,最后朱慈炯迫于压力,或者说根本不想在这些屁事上和大臣较劲,只得将卞氏姐妹的妃位降为嫔,算算草草了事。

    众大臣又要为新帝遴选秀女,充中宫之位以正国本,被朱慈炯一体驳回,作为一名‘现代人’,朱慈炯多少还是希望自己未来的正妻,能与他情投意合一些,至少不能像顾颖、杨芹这般只会唯唯诺诺,半点情趣没有的才行吧。

第七十五章借虏之议() 
“简直岂有此理!”李自成恶狠狠地将唐通紧急奏报扔在地上,怒气冲天得说道:“刘宗敏干的好事,京城皇亲国戚、豪绅富户那么多,他偏偏要去招惹吴襄,难道他就缺吴襄那区区二十万两银子!还霸占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他是没见过女人还是怎么的!”

    刘宗敏命人特别赶制了五千副夹棍,用来逼迫明朝官员们交钱,夹棍上有棱,有铁钉相连,凡不从者,必将夹碎他们的手足,他还觉得力度不够,于是命人在门口树立了两根柱子,作为凌迟专用,北京城瞬眼间变成了一个大刑场

    而此时刘宗敏正在拷问内阁首辅魏藻德,大学士魏藻德在重刑之下早已是奄奄一息。

    刘宗敏狂吼:“你身为内阁大臣,何以乱国至此?”

    魏藻德有气无力道:“我是书生,不谙政事,先帝无道,遂至于此。”

    刘宗敏怒喝:“你区区一个书生,皇帝把你擢为状元,为官三年即升为内阁大臣,皇帝哪里对不起你,竟敢诬他为无道昏君?”说完亲自下堂,用力扇了魏藻德数十个大嘴巴,行刑士兵见状,更是夹棍猛拉,魏藻德凄厉嚎叫,十指皆断。

    刘宗敏又向他拷银,魏藻德哭诉道:“下官为官尚短,还来不及贪污,除了一万两银子,真的无银了,皇帝内帑银颇多,细细寻找,定有所获。”

    刘宗敏勃然大怒:“老子翻遍皇宫,皇帝金银不过余三十万两,他还死得刚烈,咱老子都佩服你个奸臣,先诬他无道,又污他贪婪,真是丧心病狂,来人,给老子上脑匝”

    最后这位状元大学士交出了白银七十万两,脑浆迸裂而死,儿子又被抓来拷死,女儿充为营妓。

    酷刑之下,众多官员勋贵被大拷而死,国丈周奎全家死尽,英国公张世泽全家死尽,定国公徐允祯家人死尽,大太监王德化、王之心、王相尧被拷死

    无数商户被夺尽家产被迫流亡,无数在顺军进城之时夹道欢迎的民户被逼自尽,更有数之不尽的难民逃出京城,形成一道道流民潮涌向南方

    追赃助饷!这场被后世认定为导致李自成大顺政权快速覆灭的导火索事件,至今为止已展开了近半个月,光是刘宗敏拷出的黄金白银就超七千万两之巨,全权负责此事的刘宗敏先从皇亲国戚开刀,继而对北京城内以及周边的原明朝臣子动手,最后越演越烈,普通商户甚至民户都深受其害,倒顺呼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

    等到李自成察觉到追赃助饷之举有可能失尽天下民心之时为时已晚。

    山海关将军府。

    坐在虎皮大椅上听着下方跪在地上汇报京城动向的吴三桂,脸色已经青的发紫,直待兵勇汇报完了,他依旧沉默良久。

    “李贼逼迫吾父辱吾妻妾,欺人太甚!”吴三桂豁然站起,一巴掌重重拍在桌子上,吼道:“我吴三桂与李贼不共戴天!”

    “长伯兄何需动怒。”说话的是礼部尚书方一藻之子方光琛,与吴三桂乃是至交好友,李自成逼近京畿之时,见机的早逃了出来,算是逃过了这一劫,现在见吴三桂冲冠大怒,出言道:“如今李贼势大,坐拥数省数十万雄兵,而长伯兄既要应对关外建奴,又想与李贼决死一战,殊为不智啊。”

    “延献兄莫不是让吴某坐视亲族被辱而不顾?三桂昂藏男人,又岂能受此大辱!”吴三桂颇为不悦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