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现居伪朝,历职郎署,本图苟活,不矜名节。今圣朝以神兵至,至只求大王宽恕其罪。
愿王上矜悯愚诚”
“听臣微志,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杀!杀!杀!”断红尘越念,心中怒火更甚,在王廷上咆哮,像要把人都吃了一般。
王的怒火,伏尸百万,血流漂橹。断红尘还算仁慈的了,杀,只杀家主一人,其余人员只是罚做奴隶。三族之外,连追究都没有追究。
连杀十人,众人终于明白哀求是换不回命的,于是有人站起来,对断红尘道:“王上,臣有一言”
“谁的臣?”
“呃,渤海的臣!”那人拱手道:“昔日曹操官渡之战,败了袁绍之后,缴获大批信件。曹操不看一封,全部烧毁,从而得了人心,横行天下。王上当向前人学习啊”
“得人心?曹操得了人心?哈哈哈哈”断红尘大笑:“那些被曹操饶恕了的人后来是怎么做的?帮司马氏篡位!此事不论,可你们,比得上曹操手下半分?一群蛀虫!”
“你,如此不仁,必将遭天谴!”
“哼!那也不是你们能看见的了”断红尘也不念了,直接照图索骥,有署名的先杀了个遍,然后又将众人分开,把没署名让他们自己的弄出来。最后剩下五六人,断红尘找不到他们的信,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先关起来吧!
那些豪右私兵想要作乱,也被断红尘用手段收服。整治好了后方,断红尘正式开拔向北。
断红尘带兵悄悄北上,五天,和大贺氏一起发动突袭。大贺氏将奚族主力吸引开来,断红尘趁虚而入,占领了奚族人后方大本营。
奚族人是奴隶制部落国家,族中有许多汉人,靺鞨人等奴隶。断红尘一到就把所有奴隶解放了,让他们拿起兵器战斗,一下子兵力增长到了万人。
等奚族发现后方以失,分兵来救时,却被断红尘的弩兵打了个头破血流。
大贺氏趁机南下,继续攻打奚族。奚族力战,也让大贺氏吃了小亏。只不过战到最后,奚族人依旧是失败的。一些联合部落望风投降,一部分奚族人投降求生,一部分逃亡突厥地,一部分成为了游荡在草原上的马贼。
无论哪样,奚族这个名字,都将不过在世界上出现了。
部落战争,胜利者会将战败者的族名并入自己的族名里头。大贺氏里头又有不同,这个并名的光荣任务落到了耶律白这一部手里。
丹部,改名奚丹部,在大贺氏里头,“奚”读作“契”——契丹族,似乎就这样诞生了。徐清得知了这个小消息之后,不由得大发感慨,历史的车轮,还真是倔强啊。本以为借此机会改变契丹的,没想到竟然会让契丹族提前诞生了,没想到啊
排排坐,分果果。战后,断红尘和耶律白分红,按照徐清约定了的协议。两人分“赃”之时,互相远远地打量了许久,却终究没说一句话,分战利品的时候,也都让手下去管。也许,这就是两个强者的交流吧?
上万头牛羊,还有七八千解放的奴隶,数千人奚族奴隶,数千匹马分给了断红尘。
光点清楚这些东西人口的数,就花了三天,累死了一匹草原马。
当然,还有双方都准备了一件“小礼物”给徐清。这个小礼物,绝对比得上一个草原小首领的全部家财。不过,从解放了的俘虏里看到了大量汉人,渤海人,甚至纯种靺鞨人。
在奚族人的使者来渤海议和之时,竟然只字不提对这一部分人。断红尘心中明了,晓得了这奚族狼子野心,根本没想过要和渤海交和。只想渡过这次危机,然后再秋后算渤海的帐。
如此,断红尘最后一丝内疚也都消失了。渤海国,三年之内,算是北境无忧了。
南边,高句丽!
“唉”断红尘叹了一口气,他真的想策马鸭绿江南,将高句丽人打下来?可如今的渤海也需要消化,也需要休息断红尘深知治国安民的重要性,穷兵黩武只会徒劳无功。
“只要高句丽人不来,我便不去吧!你若犯我,定叫你有来无回!”
鸭绿江边,古渡口,徐清的驻军已经在此接受了几批奚族俘虏,而且那些奚族俘虏都已经变成了建设边界的强劲动力。
大战结束了,城堡我建设得差不多了,徐清再也不好意思让那三千草原汉子扛木头,铲沙子,让那三千草原马拉石头了。
放他们离开,徐清手里还剩下一千人。守一守俘虏,补一补城堡,够用,反正对面也不过一千人。
徐清建造的城堡有一些西欧风,高高的尖尖的的。不过现在的西欧人都还在“摸爬滚打”呢,这种建筑风格也自然只能算“渤海风”了。
城堡外面,有徐清招收的许多流民,良田千亩已经开垦出来了。流淌鲜血的鸭绿江终于有机会滋润这农田,养活一干性命。不久,这里的人口会越来越多,渐渐的,家家会有牲口,家家会有织布机,商人们会带着别的地方的特产来逛一逛,再然后,又建造一圈城墙,就有了专门的商业区,工业区。
这边界,就固若金汤了。
第182章 挑拨离间()
高句丽国内,掌握了兵权的高琮悄悄回了平原城,发动了一系列政。治变动,真真实实将军政大权稳固地掌握在了手里。由于高句丽王室在国内声望高的原因,被架空或者“处理”的那些将领大多数都没有力气反抗。
上次大战失败的责任,被已经死了的高禅高封二兄弟承担了。理由是,他们两个内斗,影响了战斗。只有温厚的高琮同志维护大局,奈何人微言轻。不过正因为这样,三王子高琮才得以通过了“大天神”高的人考验,将国家重任交付给了高琮。
高琮本来想摒弃这个天神身份的,可他转眼一看,却发现举国上下都已经沉浸在了天神之国的美梦中,几乎所有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而他高句丽王室的声望,也全都是因为这个天神传说。
根深蒂固。高琮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摇大树的蚍蜉。
除了上次出征了的三万人,国内还有五万大军,三万人防守在南边的新罗百济,绝对不能动。还有两万人守各处关隘和王城,想要动用或者再出兵渤海的话也不容易。
除此之外,高琮手里还有一支久经忽视的部队——水军。有多忽视呢?当初高元发兵渤海时,压根都没想起自己手里还有这么一支军队。
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人死得最多的就是水军。因此,高句丽人早就将缴获的那些庞然战船当作“废物”,想着只有出逃的时候才用吧。
以前三兄弟都在的时候,大哥高禅手里有一支万人队,他高琮手里就是一个水军。当然,二哥高封手里有的是一队女兵护卫
所以说这一支水军算得上是高琮的亲兵了,其实,这一支水军,也是高琮的大后手。他还没丝毫机会上位的时候原本想,如果在夺王位的斗争中万一站错了位。
别的人忽视水军,高琮可不,他早看到了水军这一把刀刃的锋利。
进可攻,退可守。
上岸可结阵而战,下海可以远遁,可游击,可谓一个顶俩。因此,高琮在水军上面花了大把精力和金钱。要是没有这一支水军,高琮是丝毫不敢再战的,可腰里别了一杆这样的枪,打不打猫在高琮脑中就成了两难了。
“报~”一名插着红色令牌的骑士冲了进来,有红色令牌的可以骑马不下,直接入宫。
高琮抬起了沉思中的头,瞄了一眼,对来人道:“什么事?”
“王上,大喜啊,大贺氏人走了!”一个近臣拿来信报,看了一眼,十分欣喜地道。
高琮听了“王上”二字十分受用,他父亲高元老头子虽然还在,可实权已经被他掌握了。“王上”二字,他已经想听到想了很久了。高琮激动地站了起来:“你说什么?”
“渤海人所依仗的三千大贺氏骑兵已经全部撤走了!渤海,现在成了板上的肉!”
高琮转头看向那送信人,走过去装模作样一扶,那人诚惶诚恐站起来:“王上”
高琮努力维持着一个上位者的冷静:“信上的消息可靠吗?不会是渤海人捣的鬼吧?”
“王上,那些骑兵已经撤走三日,我们派细作过去探查了,皆不见骑兵身影!”
“好好”高琮两手一拍,眼中希冀之色显现出来:“渤海人,这次我要一雪前耻!”
忽的,高琮又看着天上道:“高禅,看来天命所归,在我身上啊!哈哈哈哈”
渤海:
带回来的上万临时部队被整编成了八千人,剩下的那些和救回来的奴隶,全部以工代赈。
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令被发下了,减税免役。
从奚族带来的战利品足以支撑国家运转,百姓自然就能减税;苦役都交给了俘虏们去做,百姓们自然就能免役了。
断红尘大笔一挥,在龙泉府北边三十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一则可以安顿那些救回来的人,一则可以在大贺氏和渤海直接建立一个有力的屏障。
安民,建城,练军,断红尘的事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官制方面,断红尘维持暗河将军府的办法不变,只是在此基础上缩减了一些暗河将军府的权力,将不关键的官位让给了本地人。
徐琪为了避免被断红尘捉到课堂里,偷偷溜到了徐清建的的城堡。徐清的城堡有了名字——镇边堡。
镇边堡周围已经有了两千多户居民,还有一千多奴隶,一千州兵。这里的奴隶干活儿比别的地方更加卖力,因为徐清给了他们一个恢复自由的机会——凡是在这里努力工作满一年的,可以派往东北开荒。
不知不觉,已经出来快两个月了。州兵们开始思家,徐清也开始想念徐小清和荀雪儿她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