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了一匹龙骨骏,拿着马槊便出去了。你们猜怎么着,瀚海可汗在我槊下撑不过三合,两刀,便已经成了两段。回到太子那里,一看那酒,还冒着热气哩!”
吹完这个牛,徐清长出一口气,心道一个爽字。那些兵卒都是愣了一下喝道:“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再看他们的眼神,除了崇拜,甚至还有了狂热。
第422章 敢不敢吃()
这时候,一声叫好从徐清的背后传来:“好啊,徐将军果然文武双全,这等精彩战斗,也只有徐将军打得出来啊。”
徐清心道这谁啊,来这里玩一语双关?回头一看,还是熟人,真是徐世绩的儿子,徐震是也。徐清对众兵卒挥挥手道:“还站在这里干嘛,该干嘛干嘛去!”
“喏!”
一排排兵卒有序的跑着走开,脚步声如同只有一人在跑步一般,姿势也好像就是一个人的影子一般。徐震看了,眼睛瞪得老大,他虽年轻,却是军中的老人,徐清的兵是花架子还是真本事,这点东西还是看得出的。
于是他对徐清拱手道:“徐将军的兵可真不一般啊”
徐清也不敢托大回了一礼道:“徐小将军过誉了,不知到我这玄武门来,还有什么事情啊?”
徐震回到:“如今我已经是玄福门守将,皇上在禁苑里面打猎,让我请徐将军过去,有事商量。”
徐清拍拍脑袋,这怎么又来事情了。于是对跟在身边诸葛燕和魏冼道:“你们守好玄武门,我再去一会儿。”
“喏,将军尽管去。”
不一会儿,徐清便走到了玄福门外的禁苑,但见李渊身边跟着几个骑兵,远远地还有一大队骑兵。只见李渊马上没什么猎获,只是耷拉着一张弓,见徐清来了,不由得眼前一亮,忙驱马靠近。
李渊摆摆手,让其他人离得远远地,下了马,和徐清边走边说道:“徐清啊,正如你所说的,起了蝗灾。”
徐清一怔问到:“蝗灾?不是说要灭跳蝻吗,怎么还是生了蝗灾?”
李渊苦笑道:“唉,朕是发了诏令,令那几个县灭跳蝻,谁成想,他们竟然敢阳奉阴违。朕也无奈,蝗灾已经快蔓延到了半个关中道,惊动了道台,这才上报到朕的案头。现在”
徐清也是长叹一声道:“现在蝗灾一成,这蝗虫一旦能飞了,还有谁能控制得了?这地方上的人,为何不肯除蝗虫?”
李渊看了一眼徐清道:“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蝗虫是上天派来的,还有什么蝗大仙,不能得罪。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平头百姓的想法了。至于大地主家里,自然是想的等大灾之年,好好买一点土地了。”
徐清摇头道:“难道就没人劝解?”
“劝了,劝了,朝廷上整整吵了半个月,可到了地方上,还是毁了。”李渊此时,如同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在徐清面前无力的辩驳。也是,徐清临走之前便说了这蝗虫的事情,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制止蝗灾泛滥。究其原因,有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也有李渊本人的没用心。
徐清面色有些发冷,这启民智看来迫在眉睫啊。那些地方上的大户真是可恶,什么蝗大仙还不是他们造出来的谣言?为的就是,在青黄不接之时,逼得百姓买田卖地,沦为流民,黑户,他们便可赚的盆满钵满。
微微一想徐清对李渊道;“看来一开始想要说服他们,本就是我们的错了。说服是不可能说服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说服别人的”
李渊不禁回到:“没错,说服他们比登天还难。”
徐清沉吟一下道:“唯有威逼利诱,才是真的服众。皇上,现在有三策可用,第一,下旨那些有蝗灾的州县,地方上一律的土地买卖,只认红契,不认白契。第二,将本来在地方上的县官,和相关的胥吏以违抗圣旨之名,就地免职,押解回京。派可用京官去主持。第三,朝廷出钱,趁着蝗灾还不严重,迅速让人除虫,救下剩下的粮食。如果这几月水好,还能有五六成的收入。收购一些菜籽,教导那几个州县种植瓜菜,也能顶几成粮,坚持到秋粮下来。”
李渊拈须点头笑道:“朕就知道你有办法,来人,把徐清的话,写成圣旨。不经门下省,直接让尚书省执行便可。”
远离几步的太监,走到面前,就地跪下笔录起来。这太监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肚子墨水,不比外面的经学博士要少。而且,这太监还十分懂得揣摩圣意,皇上发圣旨,语气时轻时重,是亲是疏,皆是不同。
但见一封圣旨一气呵成,徐清拿出来一个随身的印玺,在圣旨上盖了章。那太监便拿着去找宝玺监,抄写数份,加盖玉玺印。
徐清又对李渊道:“方才那些东西,只是应急之策。但百姓民智难开,心存侥幸,离圣恩远而离谗言近。此次蝗灾过后,百姓必有损失,但他们依旧会将此损失怪在皇上身上。他们会说,若是让蝗虫吃饱了,说不定自己离开了,就不会损失这么多如何如何。”
李渊皱皱眉头道:“徐爱卿,朕就知道你又有了办法,是也不是?”
徐清唉了一声,心道摊上你这么个老板,我也是醉了。这就好比耐药性,李渊用多了徐清的脑子,自己的脑子便不转了。不过,徐清还是定了定心道:“皇上,若启民智,说教已经是晚了。但是,如果让百姓知蝗虫不过一小虫子,去其恐惧,便能化解此次危机。再大造架势,将责任架在那些地方世族身上,把他们险恶的阴谋揭露出来。”
李渊咳了咳道:“去其恐惧?谁不知道蝗虫就是小虫子”
“你敢吃吗?”
“什么?什么?”
“皇上,你敢吃吗?”
“吃,吃什么啊?”
“吃蝗虫啊,”徐清就势在地上捉了一只小虫子道:“皇上,这虫子你敢吃吗?”
李渊接过去,看了看,下不了口。他也不知徐清的什么意思,于是问道:“徐清,吃虫子和这个有什么关系?”
徐清笑着道:“我大唐百姓什么都怕,但一旦变成了可以吃的,那就什么都不足为惧了。今年蝗虫泛滥,若是皇上带头吃虫,百姓必定争相效仿,到了明天,这蝗虫说不定还将变成虎鞭熊掌那珍稀食材呢!”
“你,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如果真的能这样,以后拜年再不会有蝗虫了,可”李渊看着手中的虫子,苦着脸道:“这也太难入口了,朕下旨,让你带头吃一个?你是长安第一才子,年轻后生都听你的话啊”
第423章 野餐蝗虫()
“不不不,皇上,这蝗虫啊,您非吃不可,臣可以跟你一起吃,没问题。”徐清笑着道:“这蝗虫,臣少时在外流浪时,也曾吃过,味道比鸡肉还要好,多汁鲜美。”
李渊惊讶地看着徐清道:“你说的可当真?就说你手上这只,当怎么个吃法?”
“唔,这一只不好架场,你让他们去田野里捉些蝗虫来吧。”徐清丢掉手上的虫对李渊道:“虽然长安周边还没有蝗灾,但蝗虫还是有的。”
李渊迟疑一下,招来一骑将道:“去,给朕捉一百只蝗虫来吧?”
那骑将正欲领命而去,徐清却拦住道:“慢,拿上这吊钱,你去外面雇百姓捉虫。价格要抬得高高的,一文钱一只蝗虫也没事。少了钱,你先垫付,回头本官,不,朝廷补加给你。”
李渊疑惑道:“徐清,这虫子为何让百姓去捉,难道你害怕朕的飞骑捉不到虫吗?”
徐清买了个关子,只是道:“皇上,你就看好了吧,这钱绝对花得值当。”
长安野郊:
一个个庄户人家,都坐在田垄上聊天,看眼色愁眉苦脸。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蝗灾的事情,还没到长安府,便已经让长安的庄户们十分害怕了。都在讨论,这蝗虫会不会飞到这里来啊,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该怎么过啊,云云。
但见一个庄户踩瘪地上一只虫子,用力跺了跺道:“哼,这蝗虫就该踩死,来多少,我踩多少。”
一个老汉忙拦住了他道:“年轻人啊,千万别说这话,这要是让蝗大仙听见了,指不定就招蝗虫来把咱们的庄稼全吃了呢。”
庄户正要反驳,另外一个庄汉子指着远处道:“嘿嘿,你们看,哪里是不是长安城里的禁军,是骑兵哩,那马,真大,要是我有一匹,犁田就不借王地主的牛了。”
那老汉却吓了一跳道:“别盯着看,那禁军可都是凶神恶煞的,发现你盯他看,说不定就要抽你鞭子呢。快快,我们走远点。”
“唉,我说你怎么那么胆小怕事?”
可在这时,那个骑兵去驱着马,往这几个庄户面前赶来。老汉拍了一下大腿,直呼倒霉,其他几个庄户,也都是害怕了起来。可他们又不敢走,腿软了一半,就算走,也走不了多远。只见这骑兵眨眼之间,便到了眼前。居高临下,看着众人道:“你们是这里做田的?”
还是那老汉见多识广,出来道:“军爷,小人们便是这里做田的。不知军爷有什么吩咐啊?”
那骑兵笑了一下,然后对众人道:“今天啊,给你们做一个本将也羡慕的差事。喏,你们去田里找蝗虫,只要找到了,我这里一文钱一只。”
“嗡。”那老汉听了糊涂起来了,问道:“军爷,您说什么?”
骑兵也是不开心了,板起脸道:“哼,你这老糊涂,本将说的话你听不见?去找蝗虫,要活的,一文钱一只。”
“不不不,军爷,你要鸡啊,鸭啊,一文钱一只还好说,这蝗虫,呃,小老儿不敢”
平时,也的确有不少人出城在百姓家里购买东西,但一般是强买强卖,低价买,比如卖炭翁,就是说的这种事情。也难怪这老汉如此害怕了。那骑兵无语,又解释了几遍,这些庄汉才真的信了,四散开来便去找蝗虫了。
一文钱一只,五只蝗虫能割一斤肉,能买一斗半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