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也不光是向这里,也可以向长沙转移一部分。新野百姓是我等的根基,去了长沙也能让那里更稳固。”刘咏轻轻说道。在后世的历史上,刘备博望坡一战后,虽然取得小胜,但后来被曹操追杀,不知道又多惨,数十万百姓跟着一起受尽苦难。
如今自己要面对这些,就要未雨绸缪,不能让忠于自己的百姓受太多苦,早些动手吧。
“此事让马良去安排吧,让新野军士随行护送,记住,不得大骂虐待百姓。”刘咏想想还是马良心细合适一些。
“好,瑾这就去办。”诸葛瑾临走忽然又回来向刘咏道:“主公,属下多嘴问一句,你和黄家大小姐的婚事准备何时办?”
“婚事?”刘咏被问的有些懵。
“这本来是您的家事,属下本不该多言,但,黄家毕竟是荆襄大族,若迟迟不办,难免让人分心。主公还是仔细考虑一下的好。”诸葛瑾再次说完才离去。
刘咏看着诸葛瑾离去,不禁摇了摇头,自己还真把和黄月晴的婚事给扔在一边了。不想起还罢了,现在想起来,那丫头和黄家其他人也都有些心急呢。
之前在新野时就看的出来,不然,人家一个女儿家还未过门干嘛要跟到新野去,显然已经是下了很大尔等决心才走出这一步的,自己还真是个粗心的人,这个都没注意到。
但现在,还有好多是要忙,唉……
捷报一经上表,自然是传的跟快,马上在襄阳掀起轩然大波,之前张羡被押送回来的事早已经被传开,在江州各地流传甚广,让刘咏着实风光了一把。
如今三郡皆平,更是巨浪滔天。
要知道,文聘可是平乱数年都未曾平定,刘咏才出征一个多月,就全部平定,上下比较,孰优孰略,自然一清二楚,刘咏在荆襄百姓的心中更是如同战神一般的存在了。
文聘在府中听得传言,郁闷不已:“这是老子平不了么,是……唉,的确是某平不了。这刘咏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看来,也得去交好一番了说不定将来还真要靠他才行。”
想到这里,文聘提笔书写一封信件:“来人!”
“将军有何吩咐?”一个家将进来。
“你现在暗中带着这封信出城去江夏,到了江夏,好好置办一份贺礼给刘咏将军送去。不能让刘家河蒯家的人看到。明白了?”文聘低声道。这是他的一个亲信,跟了跟多年了,办事他很放心。
“属下明白了,定会办好此事。”这个家将和文聘相处时间太长了,文聘一提,他马上就明白了,也不多问,悄悄去办事了。
刘表虽然病倒,但大事还得处理。比如就像如今手上的这封刘咏送来的捷报上表。虽然他痛恨刘咏,但他很清楚,刘咏已经拖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也算给了他面子,不然的话,当时就送来,那才更叫他难堪。
很快,州牧府就传出榜文:横野将军刘咏平定张羡父子叛乱,安定三郡,功劳甚大,特加封为平寇将军……其余人等安功劳相继封赏。
说实话,对于封赏,刘咏还真看不上。但这平寇将军的称号确实能让他方便不少,其他上表中参战人等都个个封将,加爵,刘咏一干人等自然高兴不已。
倒是人在新野的周仓等人却郁闷不已,连裴元绍都被调去当官了,自己还在这瞎混。
“老弟,别喝闷酒了,好事来了!”霍峻笑道。
“老哥你就别笑话某了,这新野拿来的好事。”说道好事,周仓第一个不信,白眼一翻,继续喝酒。
霍峻也不恼,笑道:“主公刚刚派人来了,有事要做,你去不去?”
“真的?俺读书少,老哥你可别哄俺。”周仓马上就惊喜的跳了起来。
“你去问问元直先生就知道了。”
周长转身就跑,转眼就跑的没影了。
霍峻看的目瞪口呆:“这家伙,就是被人杀也不一定能跑着么快吧……”
新野百姓自然听刘咏的,只要是刘咏的话,他们自然美有意见,说转移马上就动手,周仓赶紧带了一大堆人马护送去江夏,去长沙的也由另外一队军士护送,开始上路。
虽然同样是转移,但刘备那次只能说是逃命,连逃难都不算。而这次,一路说说笑笑,有吃有喝,简直堪比游玩。连周仓都觉得好笑,这还能叫避乱么……
百姓步行一日行路不到二十里,等到了江夏走了大半月,刘咏早做了安排,人一到,马上给予了安排,甚至给建好了房子,让好多人喜笑颜开。
第112章 各议家事(求收藏)()
周仓见到刘咏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公,何时让某也当个将军啊。”
“你还是嫌回去把元化先生和他的医馆给搬过来再说,正日就知道当官,瞧你那点出息。”刘咏瞪了周仓一眼,转身就走。
周仓早摸清的刘咏的脾气,马上憨笑一下又追上去。
赵云在安顿好桂阳后也带领一万人马回到了江夏,当然,他是受到刘咏传令的。当初刘咏答应刘备要借赵云祝他一臂之力的事,刘咏没有忘记。
“子龙,你且独自去新野,带玄德求助时,就便去助他就好。”
刘咏重新调整了人手,赵云去了新野与徐庶作伴,霍峻去了桂阳接任太守之职,石韬跟孟公威也被调到了江夏,加上百姓转移了一半以上,这样一来,新野基本上空了许多。连华佗都被刘咏接到了江夏。
所有人都从这些事当中感觉到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然而,接下来,刘咏并没有什么动作,让很多人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疑惑了。直到,十月底,曹操乌巢烧粮,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烧其粮草辎重万余辆,乌巢一仗,袁绍大败。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荆襄九郡也是大惊不已,终于有人明白,刘咏早先的作为是在防备曹操南下所做的准备。
“这刘咏将军也太神了吧,他怎么就知道袁绍会大败,真是不可思议……”
“刘咏不简单,短短时间能有如此成就,果然不是常人能比,他竟然能早就料到袁绍大败,曹操会得胜,以后要是事急,还得投奔他才行……”
……
荆襄九郡各处大小城镇,都有类似的话语传出,人人在议论纷纷。
荆州牧府,刘表拖病体而起,正与蒯家兄弟、蔡瑁、文聘等人座议。
“子柔,袁绍怎会败的如此之快?他好歹也是坐拥冀幽并三州之地,雄兵百万之众,怎么会如此大败?”刘表听闻袁绍大败,他简直难以相信。
他与袁绍合谋攻曹,袁绍一败,曹操必然要挥师南下,除去他这个心腹大患。荆州之地可是兵家必争之地啊。
蒯良也不知道怎样回答刘表,只是叹息一阵。
蒯越开口说道:“此事,大人也不必太过烦忧。曹操现在只是刚刚大胜,但河北之地广阔,民风彪悍,袁绍经营多年他没那么快一口气吞下。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绍只是战败,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曹操应该暂时还顾不上南下,我等还有时间筹备。”
蔡瑁也说道:“异度此言不错,此事不必太过操心。大人还是安心把病养好才是大事。”
“仲业,那刘咏如今可有动作?”刘表见文聘一直没有说话,目光一闪,开口道。
“回大人,刘咏最近安静的很,没有其他动向,自从转移了一些新野百姓和调换了几个将领之后,就一直忙于酒的生意了,好像他又准备做什么新酒了。”
“又有新酒?”蒯家兄弟也是惊异了一下。
“恩,据探报,江夏的酒工又在忙个不停。”文聘也只是轻轻回答,对他来说,钱财没多大用,最重要的还是前途。坐在这里,但看着几人,似乎对曹操南下并不太过担心,但他不同,常年征战,也是有所感觉的。
刘咏能提前就转移百姓,调整部署,可见比这些人高明的不是一点半点,上下高低,一眼便知。如今,他也是对跟着刘表的前途看的淡了。
几人又谈论了一阵,也没个结果,就散了。
蒯家兄弟一起走出,而文聘和蔡瑁一起,这也是自古以来形成的习惯。文官相近,再说人家还是亲兄弟。他与蔡瑁都是武将,自然有共同话题。
几人正要出门,忽然见刘琦从别院而出,向他二人走来。
“大公子,可有事?”文聘见刘琦直接走来,马上想起这兄弟二人的争位之斗。
自从刘表这次病后,两兄弟的夺嫡之争就开始明显了,而刘表本想立长子刘琦,但又被宠妾蔡氏不断吹枕边风,如今也动摇了,传为人选一直未定,也就让兄弟二人争斗的更加厉害。
文聘可不想被缠进去,一个不好,自己就是罪人。身在官场多年,他自然深谙此道。
“琦儿,可有事?”蔡瑁也奇怪,刘琦怎么会在此刻来找他。
“文将军,舅舅,刘琦在醉仙楼设宴,有一事请教,还请二位赏光。”刘琦说着就向二人一拜。
文聘:“这……”文聘不知该拒绝还是该答应,一时拿不定主意。
蔡瑁眉头皱了一下道:“行,到时某自会去。文将军也会一起去。”
“那刘琦就先行多谢了。”刘琦说着再拜,一直目送二人出了府门。
等出了门,文聘皱眉道:“蔡将军,你怎么就替在下做主了呢?这事……”
蔡瑁没等他说完,打断他道:“仲业,某知你担心什么,也知你想些什么,晚上去了便知。”接着靠近文聘耳语道:“那酒楼可是刘咏的地方,别人听不去的。”
接着蔡瑁退后道:“仲业,我们可说好了啊。”说罢转身而去。
文聘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自语道:“果然是个老狐狸。”
文聘也不再看,上车驾离去。
自曹操和袁绍官渡大战之后,中原格局发生大变,牵动各处人心,都在寻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