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失去过就不知道珍惜,以前只觉得在临高这种偏僻之地为官太过清苦,老想着如何升迁或转任他处,等到被软禁后一无所有,才现身为一县父母官的威严和荣耀是那么的宝贵。能够再次坐回这个位置,哪怕在刘烨的挟制下做个牵线木偶,也比关起来当一头只能吃喝拉撒睡的猪强。
迎接他的不仅有同样重获自由的王县丞和林典史,还有让他诅咒过无数次的刘烨和师爷钱有余——他痛恨钱有余甚于刘烨,刘烨的崛起他无力抵挡,但是曾经他是那么的信任钱有余,却遭对方到无情的背叛,为官做人之悲哀莫过于此。
经历过变故后,县太爷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隐忍,他没有对刘烨义正言辞地指责,也没有对变节的钱师爷破口大骂,只是默默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刘烨对自己的交代。
刘烨笑嘻嘻地拱手作揖,仿佛和县太爷之间从未生过不愉快的事情,“恭喜县尊身体无恙,临高县可是一日不可无县尊大人啊。好让县尊得知,现在县城太平,您可以安枕无忧了!”
县太爷淡淡地回答:“如此甚好,辛苦刘壮士了。”
王县丞和林典史被软禁后也弄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胳膊拧不过大腿,刘烨武力强大,官军也奈何不了他,自己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官职即可,只要刘烨不公开造反,管它作甚。就算他造反,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是县令、两广总督考虑的事情。两人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按照规矩依次上前给县尊道贺。
钱有余身为县太爷的师爷,却背叛了东主,又下不了决心彻底倒向刘烨,两边不靠的处境让他很是尴尬,他不知道如何给自己定位,失去县令信赖的师爷连个屁都不是,还不如县衙一个小吏。
不过刘烨没有计较他蛇鼠两端的行径,仍然给他安排了贴身“辅佐”县尊的差事,让他有理由在县衙继续呆下去。他硬着头皮,也给旧东主作揖道贺。
县太爷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刘烨,明白这是一颗埋在自己身边的钉子,还不能拒绝。他抬起头,望向屋梁,鼻孔里出一声嗯,算是对钱师爷的应答。
两人的神情刘烨尽收眼底,这样的局面正是他想要的,县衙虽然构不成威胁,但是想要县太爷乖乖听话,安插人手是必须的手段,钱有余作为背叛过旧主的幕僚,不可能和县太爷穿同一条裤子,同时对旧主又是了如指掌,所以是最好的人选。
钱有余装作没看到县太爷的敌意,恭恭敬敬地地上一本册子,禀报县衙近来最重要的事宜:“禀县尊,夏税已经征缴完毕:按定例本县应缴粮七千石,实收现银二千二百八十两,糙米两千九百石,折合共计糙米四千四百石,拖欠二千六百石。”
夏税的任务完成大半,只欠二千多石粮食,比起往年已经好很多,当然这其中有刘烨的一份功劳。
听到这些,县太爷心情一振。无论如何,自己仍然是临高县的县令,头上的乌纱帽还在,能把夏税基本完成,总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只要刘烨不撕破脸,完成夏税、甚至是秋粮的征收上缴,届时再把平定山贼的功劳往自己脸上贴金,年末考绩一个优等跑不掉,说不定还能捞个平调到富庶州县的机会。
这么说起来,忍辱负重似乎有了重要意义,县太爷挺直了身,说道:“继续禀报。”
既然县尊愿意听,钱有余便将其他的琐碎事情一一汇报,刘烨不耐烦听,便告辞出来,两人面和心不合的局面已经铸成,就等着他们两人慢慢明争暗斗吧,这样才更有利于自己控制县衙。
安排好诸般事宜之后,刘烨准备出前往山东了。
按照上一次去杭州的规矩,由梁小明坐镇临高,各工厂由众人各司其职,护卫队由石英负责,林三跟随刘烨同行,担负保卫之职。安排妥之后,刘烨便准备登船启程。
这一次不比杭州之行,时间会更久,梁小明和严光等属下都来送行,唐钰也都来到码头道别。
唐钰就不同了,随着这些日子陪伴再老爷身边,所见之处,都是说老爷的好,也放下了自己的心事,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他。明朝禁海,除了海商和海盗,极少有人出海的,出海意味着风险,甚至是死亡。比上次送他去打官兵时还要心慌,这大海茫茫的,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连具骸骨都找不到。对于老爷的此次出海,心中莫名害怕,抱着老爷就哭个不停。
好不容易安抚好唐钰这个单纯的丫头,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唐钰闻着他身上的男性气息,一时间如痴如醉,真的希望这一刻永远下去,一直被他这么抱在怀里。
刘烨在她耳边低声说道:“你不要胡思乱想了,老爷以后必定会给你一个名分!”
话虽然简短,但是在唐钰听来,有如天籁之音。
她不敢置信地抬头望着老爷,脸上的泪水都来不及拭去,红晕已经爬上了双颊。她小声问道:“老爷,是真的吗?我现在只是老爷身边的奴婢,能有什么名分?”
看到她面含娇羞,梨花带雨的模样,刘烨爱不释手,轻轻在她额头上啄了一口:“傻丫头,老爷说的话最大,我才不管什么规矩礼数。你不是奴婢的命,相信老爷。”
唐钰满心欢喜,用力点了点头。
在众人的送行下,几艘远航号驶离了博辅港码头,向着山东航行。
第57章 拜访孙元化()
航行中,没有什么波折,在泉州停靠一夜后,“远航”号沿着海岸线,经过福建、浙江一路向北。
依靠远航号无以伦比的航行速度,刘烨一行仅仅花了六天时间就进入了黄海海域,路上经过安东卫和灵山卫两个卫所,前面就是威海卫了,过了这里就算绕过山东半岛,登州府就近在咫尺了。
算了算时间,九月二十二日出发,现在是九月底,就算在登州耽搁个把月,应该也不会遇到历史上着名的登州兵变,刘烨总算松了口气。虽然在梁小明面前夸下海口要改变历史进程,阻拦红夷大炮这样的利器落入皇太极手中,但是真到了登州,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终究还是先保住性命要紧。兵乱之中深入叛军内部,改变叛军首脑人物的想法,哪有自己说的那般轻巧,能顺利找到煤矿就不错了。
只是找到煤矿后,如何不被当地官府阻挠顺利开采,万一兵变之后如何保证在官军和叛军拉锯的战场上把煤运回临高,也是一个异常头疼的问题,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登州府实际上是军事重镇,朝廷在此设立登莱巡抚,操练水师,防备海寇,同时还负责拨付给北方前线的粮饷转运职责。现任登莱巡抚孙元化还在登州组建了一支在当时称得上先进的火器化部队,负责教授火炮射击的都是葡萄牙人,后世称此时的登州为“东陲之西学堡垒”。
在登州港靠岸,进入城内后,发现登州如同一座大兵营,城内城外,到处是操着各种口音的兵丁,其中很多人是辽东口音。找路人打听了一下,得知登州的辽东兵大多是原东江镇的人马崇祯二年袁崇焕矫诏杀掉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后,群龙无首,新任总兵黄龙刚愎自用,无法收服东江诸岛人马,各部人马纷纷哗变,孔有德等将领率部投奔孙元化,授骑兵参将。
刘烨看着这些辽兵,心情复杂,他们就是即将爆发的兵变的主力,本该在辽东战场上与后金作战,因为种种原因,却在登州成了祸害,导致登莱一带生灵涂炭,而他明明知道,却无法化解,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弱无法阻止历史的车轮前进。
众人入城之后找了多家客栈,大多客满,无奈之下,只能寻了当地一间寺庙,布施了十两银子,住进了内院。
刘烨在来的路上早就想好,先设法与官府沟通,尽量让采煤得到当地官府的认可。
毕竟登州不同琼州,龙口不同田独,在人烟稀少,官府控制力度极差的琼州开发铁矿可以绕过官府,但在这边就完全行不通,龙口镇就在登州府眼皮子底下,挖煤这么大的动静不可能瞒过官府。
至于与哪一级官府哪位官员沟通,根据当前实际和历史知识,刘烨决定去孙元化那里碰碰运气。
这时候兵乱还没发生,孙元化不是等待穿越者拯救的落魄官员,还是登莱巡抚,提督登莱地方军务,登州、莱州政务军务由他一把抓,在登州地界,没有比他更粗的大腿了。关键的一点,孙元化受恩师徐光启影响,接受洗礼,加入了天主教,如果假冒天主教徒,抱住他大腿的几率远比一般官员大。
对于穿越之初就敢直闯县衙的刘烨而言,求见巡抚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不过就是省部级高官嘛,在后世时也认识结交过不少这种级别的官员,虽然此时的巡抚与后世一般的省部级官员不可同日而论,巡抚是仅次于总督的地方大员,地位和权力远高于传统三司,即布政使司、按擦使司、都指挥使司,集行政权和军权与一体,相当于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
众人来到巡抚衙门前。登州巡抚衙门是天启年间新设的,派头着实不小:门前摆簿顶绿呢大轿,照墙下有好几块朱红“高脚牌”,泥金仿宋体写着官衔荣典,悬挂的各种旗帜更是林林总总,让人瞧得眼花缭乱。再往衙门里看,两行带刀的亲兵,从大门口一直站到大厅前,三四品的武官亦有好几个。
刘烨见此光景,知道自己贸然凑上去恐怕连话都说不上,当即避在一旁,取出名帖叫人上去投帖,并递上一两的门包名帖上写着“广东教友刘烨叩首”,他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这教友自然是假的,也不方便直接写来自临高,太偏僻的地方恐怕巡抚大人没听过,反正琼州府也是广东治下嘛。
刘烨的运气不错,名帖递进去不久,看见出来一个亲随,手里拿着他的名帖,呼喊道:“哪位是广东来的刘老爷?”
刘烨上前答道:“在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