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璟赶忙起身来,从马车上搬下一个马扎儿,请清河郡主段初荷坐了下来,自己则坐回原位,听着清河郡主一字一句地念着译文。

    清河郡主也没说这是什么文字,更没有诉说这文字的渊源,只是说这文字已经失传,她也是在一些孤本里头看过。

    因为大理人人崇佛,对佛经有着收藏的爱好,大理王宫里头的佛经更是汗牛充栋,清河郡主自然也涉猎不少。

    而有些佛门大德在有所感悟的时候,往往会在玄之又玄的顿悟之中,随手写下一些似字又不是字的图像,一些个大师圆寂或者涅槃之前,也会留下类似的东西。

    这种文字被称之为虹文,传说佛徒们通过观摩这些虹文,能够得到大德禅师一生的感悟,堪称佛门至宝。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传说,就如同掌柜账房先生会用一些特殊的符号来记数,为了方便记录,会对文字进行增减,就如皇城司的暗察子们,为了传递情报,往往会将文字拆解,而形成一套只有谍子细作才看得懂的文字一般。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例子,而佛门中人,也有这样的虹文,来传承参禅过程之中的所感所想。

    杨璟明知道这是老僧在帮着清河郡主讨要人情,自然不会再去追究这些,无论如何,清河郡主到底还是在帮助他,这人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有了清河郡主的译文,杨璟也是豁然开朗,演化自于达摩祖师血脉论的筑基功法,洗髓伐毛,让他通体舒泰,杨璟自然是勤加修炼不提了。

    到了用饭的时候,清河郡主才停了下来,自有贴身的女官高手,将饭菜端到宽大的马车里头,以供郡主单独进餐,杨璟则与高弘义等人则与卫兵们一道吃大锅饭。

    眼看着饭点要过了,刘汉超和风若尘并没见回来,而鹿白鱼和夔虎也没见踪影。

    他们这几个都是跟着杨璟的老人了,知晓路途之中需要格外谨慎,经历了云都赤那些精锐刺客的袭杀之后,众人也变得更加警惕。

    也正因为这份警惕,所以他们通常在约定时间点,都会及时赶回来,以免杨璟担忧。

    然而出行了几天,这还是第一次,他们没有按照约定返回营地!

    此处距离石城郡还有些距离,想要进入大宋境内,还需要好几天的功夫,也就是说,蒙古人的残余细作,还是有可能潜伏在暗中,对杨璟虎视眈眈,所以万万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杨璟用了饭之后,与高弘义商量了一下,便让几个卫兵出去寻找,毕竟老僧是没办法离开清河郡主的,而高弘义的人也不能一下子都散出去。

    卫兵出去不久之后,鹿白鱼便带着夔虎回到了营地,杨璟也就安心了不少,鹿白鱼平安无事,说是夔虎碰到了一只大猎物,费了些时间。

    营地有了夔虎坐镇,杨璟也放心下来,又过得一顿饭的功夫,风若尘和刘汉超也被找了回来。

    原来是陆长安的暗察子们在前头发现了一些异常,风若尘和刘汉超赶过去确认了一番,所以耽误了一些时间。

    不过最终发现只是虚惊一场,也就回来了。

    经过这件事之后,风若尘等人也更加注重这方面,不会再无故拖延,到了时间点上,都会回来报到,杨璟也觉得自己太胆小了一些,渐渐也就投入到了血脉论的修炼之中,身上箭疮落痂了之后,杨璟便开始修炼那套名唤九浮屠的刀法。

    因为有了内外兼修的功夫,杨璟也就不觉得枯燥,休息之余,清河郡主也过来说说话,日子倒也过得快。

    眼看着即将要进入石城郡,高弘义颇有回到自家地盘的感觉,夜里安营扎寨,卫兵们也都愉快地哼着小曲儿。

    风若尘等人都回到了营地,连陆长安和那些暗察子,也都收缩了防线,就在营地周围警戒着。

    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越是该放松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放松,因为敌人往往会挑在这样的时机动手!

    不过事实证明,陆长安等人还是太过谨慎了些,云都赤的死卫都失败了,蒙古人又撤军北归,使节团也都走了,蒙古人哪里会想到杨璟就在这里?

    这一夜也就平安过去了,翌日中午,队伍终于进入了石城,高弘义好生招待了一番,夜里便将杨璟等人都安顿在了郡守府里头。

    此时连陆长安等人都放心下来,毕竟石城是高弘义的地盘,守备森严,而前一夜是刺客们动手的最佳时机,但都没有什么状况发生,说明可以初步排除危险了。

    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真正高明的刺客,要的就是意想不到,要的就是在所有人都认为他不会出手之时,出手刺杀!

第421章 郡主偷溜巧遇杀手() 
大理本来就是个四季不太分明的地域,气候温暖宜人,如今虽三月未央,但早已草长莺飞花树万千,若不急着赶路,沿途一片好风光,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

    高采芝穿着寻常人家的粗布衣服,裹了一条黑色绣边的蓝头巾,又把脸面抹得黝黑,十足一个彝族小伙的派头,加上她又古灵精怪,这一路上装傻充愣,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倒也不会太过惹眼。

    她的身边是个五十左右的老妇人,一身黑衣,该是大理境内并不多见的壮族人,而且还是便在广南西路都少有人敢惹的黑衣壮。

    这妇人挑着一个担子,担子一头是竹笈,一头是包裹,身后还跟了个蒙面的佝偻汉子。

    这佝偻汉子浑身包裹在黑色布衣之中,双手插在袖笼里头,走路的姿势很是怪异,一双眼眸却如同蒙尘的黄宝石一般,时不时嗅着鼻子,发出咕噜咕噜的嘀咕声。

    高采芝知道杨璟一定会在石城停留,所以当使节团在石城稍作休整之时,她便让侍女伪装成自己的模样,她却带着身边的死士,偷偷溜了出来。

    这妇人便是高采芝的死士,从高采芝一岁开始,便形影不离地跟着高采芝,这些年来无数次替高采芝挡下各种麻烦,早已成为高采芝最为亲近的人,高采芝对她的依赖,甚至比娘亲还要重。

    她的名字叫做覆盆子,年轻的时候也是大理的金花美人,而且还是驯象世家的后人,精通驯兽技艺,只是高采芝从未见过覆盆子驯养的野兽。

    当然了,在相国府这样的地方长大,高采芝的八卦之心也是熊熊燃烧,作为女人的本性,打听八卦的本事也不小,对于这位来历神秘的覆盆子,高采芝在十一二岁的时候便知道,覆盆子的家族被段氏王族剿灭之后,只剩下她一个人,据说与父亲高泰祥有着不为人知的恩怨情仇,心甘情愿保护着高采芝。

    虽然覆盆子看起来很老,但高采芝总觉得她很年轻,或许是经常相处的原因,高采芝有时候也会冒出一些荒唐的想法来,比如,覆盆子如果是自己的娘亲,其实也是不错的。

    高采芝虽然在王都无法无天惯了,但未曾见过王都之外的天地,这一路上也觉得新奇得紧,但渐渐也就习惯了,便也失去了兴趣。

    到了石城之后,只觉得王都像满身金甲的大将军,而石城只是壮实矮胖的士兵,越发百无聊赖。

    好在这石城的街市还算热闹,终究是有些好玩又新鲜的小玩意儿,尤其这里的一些小野兽,虽然没有大象虎豹那般的雄壮,但也有些从所未见的小兽。

    这里的女孩儿们喜欢养兔子,甚至还会拿出来相斗,比谁家的毛色更漂亮,比谁家的更乖巧听话,她甚至还见过一个小家碧玉豢养的兔子,竟然识数,会照着主人的指令,叼来相应数目的菜叶子。

    当然了,高采芝是向往大英雄的女中豪杰,绝不会像这些养兔子的女孩儿一般没出息,她要养,就养鹿白鱼身边那头夔虎那等气魄的凶兽!

    可惜,杨璟在相国府这么久,她使尽了各种法子,终究没能将夔虎要过来,并不是鹿白鱼不给,而是她手底下根本就没有驯兽人拥有驯服夔虎的本事。

    为此,她还抱怨过身边的覆盆子,叨叨着说外头的人都在传言,说覆盆子是整个大理最厉害的驯兽人,她却不肯出手,帮着把夔虎给夺过来。

    覆盆子也习惯了,这十几年来,她在高采芝身边,如同哑巴一般,极少言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高采芝发牢骚,也正是因此,她成为了最了解高采芝的人,也知晓高采芝最多的秘密,甚至于连高采芝暗恋杨璟,她都一清二楚。

    她从不干涉高采芝的生活,也从不左右她的决定,她只是默默地跟着高采芝,替她收拾闯下的祸,替她解决各种麻烦,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人最疼爱高采芝,高采芝认为不是父亲高泰祥,而是身边这个覆盆子。

    父亲虽然对她百依百顺,但父亲也有自己的原则,事情不能闹得太大,更不能主动招惹段氏子弟,父亲对她其实还是有底限的,但覆盆子对她却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和放任。

    想起夔虎,高采芝不由觉得街市上的一切都那么的索然无味,因为她自然而然会想起杨璟来。

    她见过的年轻男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相国府豢养的那些客卿和青年俊彦翘楚,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许多人也都奔着她这个郡主的名头来,而高泰祥也有好几次想要给她寻思一门亲事,毕竟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是如何都不能再这般撒野下去了。

    但那些公子哥或者纨绔子弟,亦或是大理朝中的权贵王公后裔,都忌惮高泰祥这位权倾朝野的相国,要么心机不纯,要么唯唯诺诺,与其说是为了她高采芝,倒不如说是借着她高采芝,接近父亲高泰祥。

    可杨璟却不同,他身为大宋的使节,在父亲面前不卑不亢,他从进入王都开始,就对她高采芝半点忌惮都没有,他毁了高采芝的狩猎,让高采芝出了个大洋相,他决绝出卖夔虎,他身边有着风若尘和鹿白鱼这样的成熟姐姐,对高采芝这样的小女孩子,没有展现出半点兴趣。

    然而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