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个时候杨璟让夜郎人给劫了去,事情可就要闹大了!
林勋都能够想到的问题,杨璟不可能意识不到,竹王和大贤者也不可能不清楚此事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既然明知道这样的后果是夜郎人无法承受的,那么竹王和大贤者又为何仍旧来拦截杨璟?
杨璟思前想后,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来。
他们之所以前来杨璟这里拦截,恰恰是对杨璟的尊重,因为他们在试探杨璟的态度!
竹王和大贤者都已经笃定了夜郎人无法与汉人和平相处,他们心中其实已经有了占地为王的想法,但他们也知道,此时的他们仍旧没办法与朝廷对抗。
但他们也同样在表明他们永不屈服的姿态,所以他们要得到杨璟的保护,他们要知道,杨璟是否还站在他们这一边。
所以这一次,他们是来邀请杨璟,而非劫持杨璟,至于赵宗昌等人会如何看待此次事件,夜郎人并不关心,因为除了杨璟,他们是在信不过任何一个官府的人,这才是对杨璟最大的尊重。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杨璟也就释然了,他轻轻磕了一下马腹,缓缓来到了竹王的面前。
许是感受到了杨璟身上那股威压,竹王胯下的骏马竟然焦躁不安,不断后退!
竹王也是脸色大变,杨璟在地底世界之时,虽然也打败了竹王等人,但杨璟那时候的武功境界可还是很低的。
然而几个月不见,杨璟从大理回来之后,竟然只凭着身上那股气息,就能够将他的战马吓得连连后退,如何都控制不住?
杨璟并未理会竹王的反应,他往前面探出身子来,而后将手掌按在了竹王的马头上,那匹马顿时安静下来,将马头伏得低低的,很是顺从。
杨璟抬起头来,朝竹王和大贤者道:“这马儿真聪明,我听人说过,懂得低头的马儿,才能跑得更快更远,若昂首挺胸,迟早会被大风吹瞎了眼睛,受到的阻力也就更大呢。。。”
林勋等人见得杨璟往前,一个个都紧张起来,生怕竹王和大贤者会对杨璟动手,护军们更是剑拔弩张。
段初荷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这一幕,她并未亲眼见过杨璟登上龙首关的城头,在乱军之中追杀敌人的主将,但当她见得杨璟排众而出,气定神闲地抚摸对方马头之时,段初荷仍旧忍不住心神激荡。
当别人在面前威胁你的时候,处变不惊便算是豪杰,可能够安之若素,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如闲庭信步一般洒然写意,这就让人有些佩服了。
当然了,也就因为段初荷并不了解杨璟和夜郎人之间的故事,才觉得杨璟神勇英雄,但无论如何,不能否认的是,即便深知杨璟与夜郎人渊源的林勋等人,都认为杨璟此举太过冒险,却又让人佩服。
因为夜郎人可不是讲交情的人,他们从不跟人讲交情,赵宗昌赵大人对夜郎人算是尽心尽力,非但给他们土地,还给他们粮种,甚至还从江陵府,调拨了一批称为红薯的新作物来给他们栽种。
可这些夜郎人还不是一样对赵通判爱理不理,当安置地的督军们都被驱逐出来之后,赵通判带着几个随从进去谈判,一样被这些夜郎人给赶了出来。
所以在林勋等人,甚至绝大部分汉人的眼中,夜郎人比那些苗人更不讲旧情,更不懂知恩图报。
竹王和大贤者自然明白杨璟的意思,此时的他们想要占地为王,恢复夜郎人的国度,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可他们又不甘被人奴役,虽说赵宗昌并没有将他们当成奴隶,可周遭那些人看他们的目光,仿佛都高人一等。
他们不愿意低着头过日子,更不愿意受人随意欺负,所以他们才展现出强悍的姿态来。
其实他们心里也已经很清楚,只要他们再继续这样强硬下去,赵宗昌被调离矩州,换上其他强硬派的官员,肯定会发兵围剿他们,到时候他们想要将种族血脉延续下去都难。
可他们只能来找杨璟,毕竟是杨璟将他们存在于地底世界的消息给传出来的,杨璟既然将他们带上了地面,就应该对他们未来的生活负责!
竹王并没有说话,但大贤者却开口道:“杨大人所言不错,但你可曾想过这马儿的感受?”
“大人只知道马儿低头能够跑得快跑得远,可曾想过马儿并非生来就是被人骑的,他们从来都不愿戴上鞍辔,更不愿意受人驱使?”
“大人可曾想过这马儿整日负重,内心之中又多少次想要将马背上的主人摔死在地?”
大贤者接二连三的诘问,也让杨璟感到有些发苦,他能够理解,但绝不能够认同,因为一旦认同,便相当于默许了他们的动乱。
杨璟想了想,便解下腰间那柄新刀,朝大贤者道:“这是我新铸的一柄刀,名唤勾践,只是我从未见过这柄刀的样子,从匠师交给我的那一刻开始,我便将它藏于鞘中,你可明白是何道理?”
对于杨璟的避重就轻,直接转移话题,大贤者显然有些不满,但她曾是宁春郁最为得意的一个异族弟子,她自然也知道勾践的典故。
杨璟之所以提起这柄刀,未尝不是在告诫她,夜郎人并没有占地为王的能力,倒不如卧薪尝胆,隐匿锋芒,徐图发展。
杨璟这样的回答,虽然有些间接和委婉,但作为朝廷的官员,而且还是一方大员,杨璟这样的回答,也算是对夜郎人负责了。
毕竟杨璟眼下乃是西南诸路巡检观察使,权柄很大,而且又有王命旗牌在身,能够直接调动地方军队,镇压地方叛乱。
若非杨璟顾念旧情,又何必如此循循善诱?
杨璟见得大贤者沉默不语,知晓她被说动了,也不再多说,松开竹王的马头,那马儿很快便退了两步,摇头晃脑,喷着响鼻,仿佛刚刚卸下来数百斤的负重一般轻松。
“你们先回去吧,本官将繁琐事体都措置停当了,会到你们那里走一遭的,但在此之前,你们不得再擅自离开安置地,这是本官对你们最后的忠告了。”
杨璟如此一说,便磕了磕马腹,竹王那马儿赶忙推到一边去,竹王自己都没法控制那马儿,大贤者见得此状,只能让开了道路来。
林勋等人见得杨璟在前头开路,也一个个全神戒备,而后跟在杨璟的背后,如履薄冰一般从夜郎人的队伍之中穿了过去。
段初荷从未见过夜郎人,更为见过洛魔人,不由心生好奇,而老僧则两眼放光,如同看到古董一般,不断打量着那些洛魔人。
当他肯定了自己心中猜测之后,再看看杨璟的背影,不由又露出了刮目相看的表情来。
杨璟可没理会这些,他适才与竹王和大贤者说话之时就已经感受到,虽然二人被自己暂时说退了,但他们分明没有放下心中的执念。
也就是说,如果无法让夜郎人彻底放弃这个想法,矩州迟早会暴乱,本想着将夜郎人安置起来,让他们成为可观的生产力,也能够充实矩州的人口,将他们当成极好的人力资源来使用。
可谁能想到,夜郎人的安置,仿佛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放在了自己的脚边,往后都只能提心吊胆。
如果不曾将夜郎人带出地面来,任由他们在地底世界蛰伏生存,或者依靠仙云山的自然资源,他们也不会如此快速地恢复元气,自然也就没有作乱的底气。
可如今赵宗昌非但给了他们生产的土地,还给了他们藏身的山林,而红薯这种作物,本来就滥生,夜郎人将之当成命根子一般护理,只怕很快就会成为夜郎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和支柱。
虽然红薯推广开来是好事,但放在夜郎人手里,可就不是甚么好事了!
杨璟心里思考着该如何解决夜郎人的问题,队伍来到矩州府衙前头都没有回过神来,待得赵宗昌和赵京尹等一大堆人迎出来,杨璟才被林勋的一句提醒给打岔了思路。
“杨大人,杨大人。。。到了。。。”
杨璟陡然回过神来,但见得矩州通判赵宗昌,与赵京尹高炽和高采芝等人,已经在府衙前面等着了。
第437章 通判夜谈朝廷新事()
杨璟自然不会将段初荷带到府衙这边来,半途之中便让林爵和陆长安带着离开,将段兴智的国书交给陆长安,让他们护送段初荷与老僧,通过皇城司的驿路,提前高采芝等人一步,前往临安。
当然了,赵京尹和杨璟等人还未回京,即便段初荷提前赶到临安,也不可能领先于高采芝,入宫去见驾面圣。
杨璟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只是不想段初荷被发现罢了,毕竟她身边的老僧实在太过厉害,而内等子虞侯曾经与之交过手,这两人便是两头相互敌视的猛虎,只要有其中一方侵入对方领地,势必会第一时间被发现。
杨璟名义上只是枢密承旨,是今番使节团的副使者,但杨璟本身的官职却不小,所以对于赵京尹等人,他也不可能以下官之礼来见。
赵京尹和赵宗昌等人见得杨璟平安抵达,自然也欢欢喜喜,倒是高采芝,因为有了郡守府里头一场意外,也变得沉静和矜持了许多,见到杨璟也不再显得那么亲热。
杨璟也不由有些惋惜,毕竟高采芝就像脱笼的金丝雀儿一般,沿途都该是享受这些个风光的,只是如今却因为郡守府的变故,成了沉默寡言多心事的样子,相比之下,杨璟觉得还是那个疯疯癫癫的相国千金,更加讨喜一些。
毕竟是故地重游,杨璟与赵宗昌也曾经并肩作战,撑起了矩州的重建工作,所以也算是热热闹闹吃了一会接风宴。
赵京尹急着回京复命,与杨璟商议了一番,决定休整两天便上路,杨璟也没甚么理由反对,当天夜里便与赵宗昌秉烛夜谈,将矩州的一些情况都做了沟通。
而杨璟也向赵宗昌求证,官家赵昀是否真的有意将赵宗昌调离,赵宗昌迟疑了片刻,终究还是道出了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