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熏艾过后,张大爷的腿果然好多了。他拿过一篮子蔬菜,非要邵安收下,言谢道:“刘大夫,收下吧,这是俺们自家种的,可新鲜咧。”

    邵安盛情难却,只好含笑收下。刘汝卿扶起张大爷,送他出门。

    邵安看着手中的篮子,虽然菜不值几个钱,但却是礼轻情意重。这里的村民虽说没什么文化,但却有着一颗质朴的心。

    长年在勾心斗角的官场混迹,邵安早已心神俱疲。比起与聪明人打交道,邵安其实更爱和耿直纯良的人交朋友,否则,他也不会和李洪义结为莫逆之交了。

    ※※※※※

    转眼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谢。

    美好的日子总是匆匆流去,邵安在刘汝卿的监督下,每天按时吃药,按时休息,身体也康复的很好,当年那一箭带来的影响,已经渐渐好转了。

    又到了三年一度的秋闱,此次徐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在乡试上一展身手,考取举人。这几日天天往邵安家跑,请教学问。

    刘汝卿不忍邵安被他日日烦扰,有一天在他进门时拦下来,高傲的说道:“就你那点简单问题,何必问我哥,我就能给你解答了。”

    “你?”徐策上下打量着刘汝卿,他只知道刘汝卿是刘兄的弟弟,每天看他无所事事,不学无术,居然也会读书习字?

    “怎么,看不起我?”刘汝卿简直被他气吐血了,虽说他当年未曾会试,是被皇上直接赐的同进士出身。但他好歹也参加过乡试,指导徐策还是绰绰有余吧。

    徐策半信半疑的看着刘汝卿,心下犹豫不决。而刘汝卿直接用实力说话,当下和他吟诗作对,把徐策弄的是目瞪口呆,直接就拜师了。

    邵安听说此事后,对刘汝卿道:“你的文采在诸多舍人中,都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当年我看重你,也是因为你草诏文笔娴熟,字字如珠。”

    刘汝卿没想到邵安对自己有着如此高的评价,顿时感动的不知所以。在中书省时,他一直很自卑,自己并非通过正常科举入仕,同僚们总在背后指指点点,觉得刘汝卿有着邵安这座靠山,才能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混到了中书舍人。然而谁人知道,他也曾彻夜苦读,为了拟诏绞尽脑汁。

    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份辛苦已然被邵安看在眼中,今日终于说出了口。刘汝卿用力点点头,说道:“嗯,我一定会好好的指导徐策的。”

    从此以后,徐策再也没来叨扰过邵安,反而和刘汝卿越走越近。二人时长约在一起讨论学问。徐策这才惊奇的发现,原来在他眼中不学无术的刘汝卿,竟然如此博学多才,文采斐然。

    “你文章写的那么好,为何不去科举?”有一天,徐策终于把憋在心头多日的疑惑问了出来。

    刘汝卿目光深沉的看着远方,想起了他短暂却波澜起伏的仕途。他笑道:“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辞官?”徐策纳闷了,“你这么年轻,当过官?”

    “没有。”刘汝卿惊觉自己口误了,忙改口道,“是不想当官,当今朝廷,唉……”

    “朝廷怎么了?”徐策不解,虽说如今朝廷也有贪赃枉法之事,却还算是清明。并非像末代那样,民不聊生。

    “呵。”刘汝卿冷笑了一声,想起当年那些道貌岸然的官员,想起心机深沉的皇帝,想起只会搅浑水的枢党,他当真对这个朝廷已经彻底失望了。

    徐策仍是个不谙世事的有志青年,他语重心长对刘汝卿道:“我们读书人,就应该为国效力,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是男儿一生的志向。卿璇你年纪轻轻,何必就此虚度余生,碌碌无为下去呢?”

    真是年少轻狂啊,刘汝卿淡淡的看着徐策,却没有生气。当年的他,估计也像现在的徐策一样,怀着为父洗刷冤屈的决心,踏入了仕途。

    还好,他遇见了邵安……

    随后的日子里,一切都风平浪静,只等乡试开始。然而在遥远的长安,却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与邵安和李洪义息息相关的大事。不日前冯彻上疏,说是发现了当年邵相遇刺一案中有重大疑点,要求朝廷重审重判,并缉拿嫌疑犯李洪义下狱。

116倏忽梦醒形影参商,再掀风云朝露日晞() 
五年间,李洪义作为军方第一人,稳坐枢密使的位置。然而由于此时西瓯已退,突厥目前与我朝交好,所以李洪义也没有什么出征的机会。外无战事,内无倾轧,李洪义终于娶了吴慧明为妻,小两口过起了风平浪静的安宁生活。然而在他空虚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想起已然归隐山林的邵安,不知道他过的如何。

    此时李洪义在朝中地位已稳,冯彻这一挑衅,又激起了千层浪。甚至连丞相孙敕也不赞同,没有附议冯彻的上疏。然而冯彻是顽固的一根筋,被驳回奏折后,又继续写,继续上折子。反反复复,没完没了,把皇帝烦的只得同意了。

    但是皇帝同意是同意了,却要三司会审,以求公正。即使这样,军方依旧不服气,还要了好几个旁听名额,于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会审展开了。

    三司会审那日,大堂之上,权贵云集。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三司会审。外加军方的宋氏父子、李洪辉、徐磊等武将,以及侍卫司的张三、徐七等隐卫,一同坐在台下听审。

    一场大戏开幕,冯彻端坐主位,拍响惊堂木,高声道:“带疑犯。”

    李洪义这次没有住进刑部大狱,也没有穿囚服。只是私禁在家,穿着平民的粗布黑衫,坦然走上大堂。

    这次审案不过是旧事重提,李洪义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再加上五年前早有邵安作证,他毫无畏惧。

    然而冯彻不愧是断案大师,他不问李洪义有没有射杀邵安,而是从另一个角度,从一个大家早已忽略的问题开始问他。

    只听冯彻道:“李将军,狩猎那日,你为何脱离人群,去一处偏僻的,且没有猎物的树林中呢?”

    李洪义:“……”

    这个问题直戳李洪义的命穴,让他无法回答。然而冯彻不像裴绍钧那么好糊弄,李洪义不答就放过他。他再次问道:“那本官再问一遍,李将军为何要去小树林?”

    “有人……飞箭传书,骗我去的。”李洪义不会骗人,只好老实的回答了。

    冯彻再次确认一遍道:“就是说,有人故意引你去的。”

    “是。”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他们没想到,此案背后,居然还有这等隐情。宋綦老将军最先忍不住了,骂道:“什么小人,竟敢骗李将军。”

    另外底下有些刑部文官想起当年的一种传言,都窃窃私语道,是不是邵安骗李洪义去树林,然后设下了苦肉计,想置李洪义于死地的。

    可是又有人疑惑了,为何后来邵安还出庭作证,澄清事实了呢。难不成是看着装不下去了,才出面扮好人,撇清嫌疑?

    冯彻无视下面众人的非议,继续问道:“那人信上写了什么?他是如何骗你去树林的?”

    “他信上写道,说知道邵相的秘密。”李洪义回忆往昔,慢慢说道,“然后让我去小树林,林中有个盒子,里面就藏有那个秘密。”

    秘密二字引起了所有人的猜想,无论文官武将,大家的眼中都充满了好奇。邵安的秘密会是什么,难道是贪污受贿,谋反通敌?

    此时,唯有李洪辉、张三、徐七,以及收下的隐卫们知道内幕,他们目光交汇,似乎察觉出了此次审案的与众不同。

    “盒子里有什么?”冯彻循循诱导。

    “……”事关李洪辉,李洪义到底还是选择了沉默。

    此等关键时刻,李洪义竟然沉默不语。就算冯彻不急,底下那些好奇心重的人也要着急了。宋綦老将军又是第一个跳出来插话的,他急切道:“李将军,快说啊。”

    “是啊,快说啊。”徐磊也催促道。他想不明白,李洪义为何要替邵安保守秘密呢?

    “李将军,请如实回答。”冯彻不慌不乱的,十分平和的问道。

    李洪义真的是犹豫不决了。他转头看了看弟弟李洪辉,又看了看徐磊,不知道该不该说。倒是裴绍钧见李洪义忐忑不安的样子,立马想入非非,猜测道:“是不是牵扯到什么重臣,不方便说?”

    裴绍钧就怕邵安犯了什么法,牵扯到在坐的某位官员。于是他委婉的表示,可以私下说。

    然而愣头愣脑的李洪义自然是听不出裴绍钧暗含的意思,特别直率的摇头道:“不是。”

    裴绍钧:“……”

    “是不是邵安做下什么伤天害理,触犯国法之事,将军不忍说?”一起会审的御史大夫的说道。

    “也不是,邵相他没有做任何违法之事。”李洪义有点生气了,为何御史台老是针对邵安,他都离京了,还抓住不放。

    宋綦老将军被李洪义这吞吞吐吐的样子快要折磨疯了,他拍着桌子说道:“邵相他到底有没有做违法的事,李将军你必须说出来,大家才能知道。”

    一面是邵安,一面是李洪辉。若要还邵安的清白,必会让弟弟心痛。李洪义思量半天,决定还是要还邵安清白,暂时委屈自己的弟弟了。

    李洪义转头,担忧的看了一眼李洪辉,然后面对冯彻,咬牙道:“盒子有张纸条,上面说,李洪辉不是我弟弟。”

    转变来的如此突然,刚还说邵安,结果又扯到了李洪辉身上。所有人都吃惊的望向台下坐着的李洪辉。而李洪辉只是面色苍白,却没有说一句反驳的话。

    又有人展开丰富想象,开始猜测,是不是李洪辉当年贪图李洪义的财产地位,故意冒充,以求飞黄腾达?于是堂下已经有好几个武将,对李洪辉投下了鄙视的目光。甚至徐磊,也惊疑不定的望向身旁多年的至交好友。

    张三和徐七飞快的交换眼神,这都是什么情况啊,到底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