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浩然止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回到家中后,默契地分工合作,倒是像模像样的弄出了几样菜。为了暖和点,两人凑在灶膛前坐下,边吃边聊,身为江湖高人的唐宁这就给徐墨澜答疑解『惑』了。不出意外,最底层的江湖人最关心的其实还是谁最厉害,饶是徐墨澜这种与江湖不搭边的书生,都问出了这个问题,换来的当然是唐宁的白眼。

    武榜的公布历来都在年末,平阳江湖又向来热闹,只要稍加打听其实都能知道,奈何徐墨澜是个一心只在书本中的读书人,偶尔道听途说也并没有用心记下,所以真的是一窍不通。

    唐宁痴『迷』于武学,不说他武功多高,但至少是了解些江湖事的。

    若说唐宁最佩服的,自然是荣登武榜榜首十年之久的剑神易春秋了。说是十年,实则江湖人都公认,自南朝『乱』世,到先帝立年号天玺,再到如今延平十年,整整三十年,易春秋无敌于天下。

    犹记得当年辽东一位武道宗师统领一城,设城禁,自称为帝,多国来使被斩,随后派出的高手刺客也俱是尸体被挂在城头,凶名在外。易春秋正当而立之年,出剑只为鸣不平,遂只身过两辽。第一剑入城,第二剑出城,那位自称辽帝的武道宗师不过撑了两剑而已。

    后有三大武学圣地之一的铁琴铜剑楼,门下一位惊才绝艳的年轻人陈隐,号称江湖百年不出世的剑道天才,下楼挑战当时便已公认无敌的易春秋,易春秋欣然应约,两人共赴广陵江比试。

    陈隐万剑出鞘,锋芒毕『露』,剑气所过劈风斩浪。易春秋则如孤帆逐浪,飘摇起伏中却始终没有被江水淹没,更是整条大江被他当做手中剑,剑气携带着江水『射』出,万剑对万剑。千里长江,漫天剑气,最后硬是将陈隐耗到脱力昏『迷』,轻松胜之。

    现如今的江湖,正如当下的延平盛世一般,气象万千蔚为壮观。尤其是不久前年末新公布的武榜,共百位高手,各有璀璨事迹,武功之高,简直非常人可以想象。除了那些成名已久的老人,又有不少新人崭『露』头角,更有几人的评语是“十年之后有望并肩易春秋”,江湖之精彩,就在于一浪高过一浪的惊涛拍岸。

    十年之前,是易春秋一览众山小的寂寥气概,如今则是人才辈出各有千秋,很难再说易春秋是真无敌了。仅仅就说那鬼神莫测的“青竹林”,其中进入武榜的,就有三十人之多!稳坐青竹林第一把交椅的左清更是紧追易春秋之后,位列武榜第二。所以也难怪“青竹林”中人放出豪言:三大武学圣地中人一起上,也就与青竹林半斤八两。

    当然,最有争议的一人,或者说是唯一被公认为能与易春秋掰手腕的一人,并非武榜第二的左清。

    江湖中人可能对这个人很陌生,但在南朝『乱』世覆灭的六国中人,对此人可谓是记忆之深,刻骨铭心。平阳京都长安城以北,有骑兵步卒共计十万驻扎在外,是边防驻北禁军。十万大军,按各自编制各有将军统领管辖,但十万人无一例外都由一人指导武技。

    十万边军,长安的两万御林军,九寺豢养的朝廷鹰犬千余人,加上百余位大内高手,整个皇城的武装编制中人,都要尊称此人一声总教头。此人正是官至二品的御前带刀侍卫统领,号称平阳皇帝身前最后一道屏障,无可争议的万人敌,武榜第六,楼偃平。

    很多将卒都对武榜嗤之以鼻,多半都是因为楼偃平位列第六的缘故。

    楼偃平这个名字,徐墨澜总算不陌生了。

    据传,十年前皇帝赵汐御驾亲征最后一场剿灭『乱』党的定鼎之战,却由于探子消息传递不及时,导致被各国『乱』党联合凑成的三万步卒守株待兔。五千骑兵进入密林之中无用武之地,皇帝赵汐身陷死地,眼看就要上演一场“中原共主功败垂成”的滑稽战事。

    是楼偃平一人一枪,于皇帐中冲出,在三万步卒阵列之中如入无人之境。那一战,己方五千骑兵全军覆灭,楼偃平杀敌八千,浑身浴血,敌方所剩不足万人硬是没敢过雷池半步,让楼偃平将受伤不轻的皇帝赵汐硬生生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这么一个并非武将,但又战力冠绝平阳的武人,说是一人之力救一国也不为过。

    唐宁与徐墨澜聊到现在,饭已经吃完,放下碗筷后撇撇嘴道:“楼偃平本事应该是有一点的,不过朝廷人不服气也没办法,他又没跟易剑神打过,谁知道他到底多厉害。”

    徐墨澜摇摇头道:“楼统领的名声,便是我这种足不出户的人都知道,想必不会有太多水分。”

    这句话可把唐平给炸『毛』了,立马阴阳怪气道:“哟!你都说你是个读书人了,还能比我这个混江湖的懂?易剑神什么身份,还用得着掺水分?这三十年的江湖,怎么就不见谁说自己比易剑神厉害了?”

    一连三问,把徐墨澜逗得哭笑不得:“我只说楼统领有真材实料,可没说易春秋他沽名钓誉。对了,你说今天碰到高手,有没有这两人那么厉害?”

    唐平傲然道:“你还真是外行啊,今天这位就算再厉害,也不是能跟武榜前十比较的。”随即又压低声音道:“我之前见过出手一次的高人,五十步外飞剑杀人,你说是不是神仙手段?可最后我打听了,那人也不过在武榜后十位。”

    不敢相信的徐墨澜目瞪口呆,半晌才回过神道:“飞剑?”

    “正是!”唐宁做了个手势,神秘道:“其实我距离这种御剑水平也就是一线之隔,但苦于没有名师指导,一直不能精进。”

    徐墨澜一副我信你就是傻子的表情,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收拾起了碗筷。江湖事太远,对他而言只能算是茶余饭后一笑而过的谈资罢了,更何况人生何处不江湖?读书人的笔,可不见得比武人手中刀剑来得弱了。

    觉得对牛弹琴的唐宁憋屈至极,但又寄人篱下不好翻脸,只得唉声叹气地回房睡觉。其实他也不确定,今天惊鸿一瞥的那个老人,是不是真的高手。就算真的是高手,想必也不会跟他这个蝼蚁有何交集吧。

第十章 变故() 
次日,徐墨澜在家忙完琐事后,照旧在门口看书。

    这次不是什么百家文集,而是唐宁出门去干活前神秘兮兮塞给他的一本书页泛黄的小册子,既没有名字也没有落款。之所以徐墨澜看得入神,并非因为唐宁说这是本绝世秘笈,而是小册子上的字。

    整本册子都是同一人的笔迹,以草书写就,字体峻拔刚断,浏漓恢廓,体势飞动不拘,极尽云雷变幻之妙。徐墨澜自小投身于书法,不说造诣多深,眼界还是不差的,能写出这等字的人,绝非泛泛之辈。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翻阅之时细细品读,徐墨澜心神动『荡』。

    如今的世道,这种说法尚算能够接受。可反观这本无名册子,显然年代久远,当时写下这些,几可算是离经叛道!

    在当时那个兵祸连年的时代,各国争霸,无不是靠武力相争,以暴御暴,绝无止境。而这位无名老人,竟能说出“狂风难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这番话来,可见其见解之独到。

    越是往下读,许多视角独特的乖僻言论越是层出不穷,却又偏偏叫人无力反驳,也难怪徐墨澜手不释卷。自翻开书页至此,不知不觉已是晌午,被书中言论深深震撼的徐墨澜回味无穷地放下册子,小心放到里屋枕头下才出门。

    西阳县内,在主街道角落的一处小酒摊外,坐着一位身穿麻布短褂、脚蹬草鞋的老人,真巧,就是昨天唐宁昨天错觉认为是高手的老人。

    老人好喝米酒,恰好扬州丰田县的丰田米与碧云河名声在外,丰田米粒润泽饱满、香气浓郁,碧云河水则清澈甘洌,酿出来的碧云酒更是口感极佳,自然免不了停下来犒劳一下肚中酒虫。便是扬州当地的世家子弟、富商官爷,也不介意喝上这一壶二十文的廉价米酒。扬州五大县,别的不说,凡是酒楼,必备碧云酒!

    这儿靠近县衙,门面好的店家自然不少,可要说酒香醇正,还数这靠近北城门墙角处的小摊子地道。老人显然心情不错,拣张板凳坐下,拍下了一锭纹银:“老板,一碟牛肉一壶碧云,再替我灌上一袋。”

    摊主虽说也对这穿着寒酸的老头好生腹诽了一番,但也不能跟银子过不去不是?以貌取人和察言观『色』一直是这条道上生意人奉行的发财宗旨,老头这身特立独行的打扮自然不入他们法眼,不能怪旁人有眼无珠。笑着攥住了一眼就知分量十足的银子,乐呵呵地跑去灌酒了。

    酒袋一般用羊皮制作,不过普通人家为了省钱,多半都用牛皮或者动物的胃缝制,风干后再反复抹油用樟叶『揉』搓,韧『性』好气味也不重。一小锭银子约莫五两,买下几斤酒、一碟牛肉,显然赚得不少了。

    老人哪管这些身外之物,酒一上桌,便迫不及待地一杯饮尽。还不忘咂咂嘴,再伸手捻起一片牛肉塞进嘴里,嚼得吧唧吧唧作响,惹来身旁无数白眼。身旁这些人属于不知者无畏,若是说出了老人的另一身份,恐怕连拿起酒杯的胆子都没了。

    老人名叫左成业。左这个姓氏本就生僻,知名的人物少之又少,所以旁人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了那位位居天下第二的“青竹林”首领左清。青竹林名字文雅,但江湖上一直都称呼另一个广为流传的名字——魔教。

    很不幸,老人是青竹林的管家。青竹林里面的人物向来很神秘,而身为管家的左成业自然更加少有人知了。魔教教主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