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找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带话,告诉了李二同志南平要生产的消息,而且今天说明了是办满月酒的,这就是傻子也知道这孩子已经出生了一个月了呀。
可是李二同志都问到了,王珂也不能不回答吧,只好老实的回答道:“皇上,臣子已经出生一个月有余。在公主生产的那天,就已经拜托长孙伯父和房伯父禀报过皇上了的。”
王珂这话的意思很明白,这事你是知道的,你现在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还想说我没有告诉你吗?那是不可能的!要想用这个来找我的茬,那是做不到的,我先就把话说明白了,看你怎么办!
谁知道李二同志根本不在这个问题上和王珂说什么,这个问题只是李二同志问话的一个引子而已,李二同志接下来要问的才是他要问话的重点。
李二同志故意装着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问道:“那朕这外孙叫什么名字呀?朕来了这半天,都不知道朕这外孙叫什么名字,小子给朕说说,也好让朕知道如何叫朕这外孙才好。”
王珂一听李二同志原来是要问这个,心里暗暗说道:“嘿嘿,我正不知道该如何和你提起这事呢,你就主动送到嘴边来了,很好!”
王珂马上也装出一副痛苦的表情说道:“皇上呀,这名字臣还没有想出来呢。皇上也知道,这孩子的名字关系到他的一身呀,不好好斟酌实在是不好取呀。臣没有皇上的深谋远虑,对这是也是很棘手埃正好今天皇上来了,还请皇上体谅臣的这番苦心,为臣解决了这个难题了吧。怎么说,这孩子也是皇上的外孙不是!”
一句话,王珂就把这事推给了李二同志,王家上下这才明白过来,王珂为什么迟迟不给孩子取名的原因,就是一直在等这个机会呀!
南平听了王珂的话,马上就明白过来,这种时候,她肯定是站在王珂这边的了,对于李二同志来说,这南平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要想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要与李二同志保持一致,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了。
这时的南平本就是坐在李二同志的身边,顺势就抱住李二同志的手臂,一边摇,一边撒着娇说道:“父皇,你就给女儿的孩子取个名字吧!将军这段时间也为这事愁坏了。”
李二同志本来还想和王珂说道说道的,结果被南平这一摇晃,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再加上旁边淑贵妃心疼女儿(不知道是不是也心疼王珂这个女婿),在一旁也不停的帮着南平哀求,让李二同志还真就认为,这事还非自己莫属了。
看着李二同志歪着脑袋在那里冥思苦想,怎么给这孩子取个好听的名字,王珂的心里就乐开了花,他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把李二同志给套上了,而南平也和自己配合得这样默契,最让王珂高兴的是,还有南平的母妃淑贵妃也帮着在一旁起哄,直接就把李二同志送进了自己布下的圈套里。
李二同志想来想去,想了好几个名字都感觉不好,毕竟他是站在皇家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感觉这男孩子的名字一定要大气,要叫起来响当当的,这样一来,李二同志也被考住了,也就相信了王珂所说的不好取名字的话。
王珂现在可不愿意因为李二同志不能马上想出名字来而耽搁了这么多人的时间,偷偷向着王硅做了和手势。
现在的王硅和王珂对于这样的小动作已经是驾轻就熟了,王硅马上就明白过来,转身对李二同志抱拳说道:“皇上,这时辰也不早了,孩子的名字皇上可以慢慢想呀,也不用急这一时,以臣看,还是先用饭吧。”
李二同志其实也想的头疼,可是自己认为这没想出来也不好说别的,现在王硅这样一说,正好是借坡下驴,连声答应,并马上就站了起来,也不等王硅或王珂头前带路了,自己就往外面走。
王硅和王珂连忙跟了上去,陪着李二同志往外走,南平和王夫人等则陪着长孙皇后和淑贵妃,推着王珂的儿子慢慢走在后面。
一见到李二同志和两位娘娘走了出来,原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的大臣们马上都跪了下来,极目一望,黑压压的一片,把王珂家整个院子都站得是满满当当的。
李二同志这个时候也不知是习惯了还是怎么的,挥手叫众人平身后说道:“今日是朕的外孙满月的日子,平日里众卿都忙于为国操劳,今天朕就借这个机会对众卿表示一下谢意。今天不是在朝堂之上,众卿就不必拘礼了,只管放开来。”
李二同志这一席话,让王珂是又气又喜,气得是李二同志这话的意思让人感到,今天这客,好像变成了李二同志在请了;喜的是李二同志这话也无形中让百官明白,自己这个儿子,是很让李二同志看重的,这也连带着自己以后在朝堂上也要好混多了。
王珂家现在请客,来过的人都知道不是如别人家一样,多少人坐一桌了,而是用的王珂发明(别人都以为这种吃法是王珂发明的)的叫自助餐的方式,知道程序的人自然就拿起盘子来挑选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装好后几个平日里要好的人就或站或蹲的一起说笑着吃了起来,不明白的人,也就照葫芦画瓢,学着动了起来。
一帮老杀才当然也不用说了,也不用说招呼,几个人抱酒,几个人拿菜,坐在一起就大嚼起来。
李二同志一伙人还是老规矩,每样菜弄上一点,走到专门为他们准备的桌子前坐下来,慢慢的吃起来,也不时的与走上前来的几个老不死或老杀才说上几句,喝上一杯。
王珂则是端着一杯处理过的酒,到处游走,和这个说说,那个聊聊,转上一圈以后,才来到李二同志身边陪着说会话,看到说得差不多是,就马上跑开,去找到自己那帮以李恪为首的好友胡闹起来。
吃完饭以后,照例是搬出桌子来,桌子上摆下麻将,一大堆扑克放在一旁,任由所有人挑选自己喜爱的玩。
现在唐朝的大小官员,早已经都熟悉了这两种玩意的娱乐方式,也不用客气,自己找上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就自顾自的玩了起来,反正他们都已经知道,在王珂府里来,完全就是中午、晚上两顿一块包了,这空闲的时间就是玩的。所有也见不到谁离开,一个个都埋头苦干,享受着这难得的聚会的机会。
第193章()
经过王珂的这几次请客,王珂对整个朝廷里的大员也认识得差不多了,自己也有了一帮围着自己转的小弟,算起来现在王珂比老爹王硅在朝里还要吃得开得多了,谁见者王珂都要点一下头,这称呼也就是五花八门了,关系近的老匹夫和老不死的就叫贤侄,关系熟一点的就叫侯爷或驸马,一般的就叫小王大人,一帮小弟当然就直接是王兄王兄的称呼了。
每天王珂在各部司里行走,都是谁见着都要打声招呼的,把个王硅看得眼睛都直了。他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儿子哪来的这么好的人缘,才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就混得这样的风生水起,比自己这个在朝廷里呆了二十多年的老臣都要过的滋润。
其实这只是王硅不知道王珂的心思,王珂现在在朝里广结善缘,无非是为了以后帮李恪上位时,能多一些人在后面摇旗呐喊,以壮声势。
对于王珂的此种行为,李恪也不是看的很明白,不过他隐隐约约能感觉一些,因为他也听到过王珂和别人说话时,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然后就是一阵夸奖,这也对他在大臣的心目里的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再不是以前那样只知道玩,知道享乐的荒唐王爷,而是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俊才。
李恪感到,现在的大臣们见到自己,也不再是以前那种因为他的地位而敷衍式的尊敬,而是对有才能的人那样的,真诚的尊敬了。这样的感受,让李恪也对王珂更加的信任,对于王珂给自己出的主意也是更为的听从。
王珂的所作所为,无形中让他的对立面更加的不爽,因为王珂的得意就意味着是对他们的压制,对于长期以来的高高在上的认可,现在却突然发现已经没有人在谈论自己,所关心的都是另外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最痛恨的人,可以想见,这种滋味是任谁都无法忍受的。
可是由于自己所处的位子太过于敏感,要是自己出手,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关注,对于这个问题,使得有些人迟迟无法动手,可是一直看到王珂这样高调,也不是自己心中所愿,无奈之下,也只好找来自己的亲近之人为自己出谋划策了。
对于王珂,肯定不会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恨他,这无法从中分得一杯羹的人是大有人在,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王珂也不例外,肯定要招致别人的怨恨,而王珂的死对头里还不尽都是一般的小人物。连他自己都知道,别的人不放在眼里可以,但是这两个人却是自己不得不防的,这就是太子李承乾和左卫军统领侯君集。
太子不用说了,谁都知道,这是不能去碰的一座大山,可是王珂却有些自不量力的想要挖掉他,几次交手,看似王珂取得了胜利,实际上也没有动得了太子的一丝毫毛,最多也就是让太子在李二同志心目中的印象变得差了一些,可是地位起码到现在还是牢不可破的,对于这点,王珂也是相当的清楚,可是他也不能就轻易的出手,毕竟还有李二同志在那里罩着的,不是那样轻易就可以得手的。
至于侯君集,王珂就感到自己很冤枉了,不过就是因为一次侯君集手下犯了错误,这侯君集就把自己给恨上了,而自己当时还在帮他说好话,在王珂看来,这都叫什么事呀,自己无缘无故就得罪了李二同志的一个近臣。要知道,这左卫军可是守卫皇宫的,对于这支军队的统领,不是李二同志的亲信,是不可能得到这个位子的。
这个侯君集,王珂也知道,是参与“玄武门事变”的五个核心成员之一,在拥立李二同志登上帝位这件事里起到了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