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战之后,天台县城的知县老爷以及协守此地的守备徐守贤皆对黄云赞赏有加。

    只不过在他的眼里,即便没有这些赞赏和赏银,他也断没有让那些天台山上的明军杀进县城的道理。此间无关值守之责,与民族大义也没有丝毫关系,黄云如此卖力其实只是因为家人就在县城之中,怎么可能让这些贼寇入城劫掠呢?

    那一战后,天台山的贼寇对此地再无想法,协守的守备徐守贤也被调去配合金华总兵马进宝围剿金华府东永山的贼寇徐守平。没过多久,上次企图破城的俞国望也出兵围攻新昌县城去了,这天台县也很是平静了一段时间。

    只不过,谁想到了去年的十一月底,山上传来消息,一支曾经来过天台山的明军竟然再度进驻此地。

    这支来自大兰山的明军的驻地虽然不近,可黄云却多少听说过,两度攻陷上虞县城,数次击溃围剿的清军,更是和俞国望一起攻陷了虎山所,进而包围了新昌县城,也算得上是一支能战的队伍。

    但是再能战的贼寇也是贼寇,面对提标营一样不是对手,四明湖一战,这支贼寇连带着四明山一带的其他贼寇全军覆没,就连主帅都被俘获。

    虽说留着这么个老鼠尾巴总觉得对不起祖宗,但是眼下清军势大,生逢乱世能够苟全性命就算是祖上积德了,怎么敢冒着灭族的风险去投贼作乱呢?再者说了,眼下生活不易,这份守城门的差遣平日里也少不了各种好处,总能把良心堵上吧。

    可是谁能想象到,过了没有多少天,新的消息便传了过来。这支刚刚被消灭的贼寇的余部竟然在四明山南部击溃提标营一部,就连领提标左营游击事的副将李荣也被阵斩,而这支明军竟然进驻了几年前他们曾经来过的天台山,与那俞国望互为犄角。

    能够击溃提标营主力的贼寇,哪得凶悍到什么地步,虽然据知县和新来的守备提及,浙江提督田雄始终声称李荣是中伏之后被数倍于己的贼寇围攻才致惨败,但是无论这个消息是真是假,李荣确实被人杀了,此前新昌城下被释放的清军俘虏据说也有数千人之多,提标营被打成了什么样子可想而知。

    这个消息传来,知县大老爷只震惊了片刻就下令将每日正常的开关城门时间修改成每天只开两个时辰,用来进出货物和人员,并且严令检查所有出入城人员和物资。

    即便没有知县的命令,黄云为了家人的安全也会尽力的防止奸细入城。只不过,过了快一年了,这支贼寇仿佛是饿死在天台山上一般,竟然全然没有了动静。

    这个月的前些天,听说督标营已经路过府城和三门、宁海等县,进入了宁波府的地界。由于上官得到命令严守各地城池,天台知县便把两时辰的开关城门时间再度修改为一个时辰,也算是预防下本地的这些家贼寇。

    今天这一个时辰的开城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在这等严查中变得有些疲倦了的黄云打了哈欠,准备加快查验速度,以便能够在规定的时辰关上城门。

    就在这时,几个穿着僧服的和尚却从远处急急忙忙的赶来,一口一个佛号的与那些尚未进城的男女老幼打着招呼,倒也不争不抢,只是规规矩矩的排在最后,跟随着人流入城。

    很快,关闭城门的时辰到了,黄云便下令关闭城门,只是命令一下达,如那些尚未来得及入城的百姓便如往日般急匆匆的往里挤,唯恐被留在外面。黄云知道此时最是忙乱,所以此前已经加快了速度,但是今天入城的人数确实也比往日要多那么一些,所以直到此时尚有几十个百姓被拦在外面。

    突然,那几个和尚中最为高壮的在人群中道了声佛号,继而越众而出。台州佛寺林立,百姓崇信佛陀者居多,天台县更是如此,那几个守门的兵丁也不太敢阻拦,便把那几个和尚带到了黄云面前。

    “弟子黄云,请问师父德号?”

    黄云的老母亲信奉佛教,很是虔诚,即便此间其母不在场,黄云也不敢有丝毫的无礼。只不过,眼前的这个为首的和尚虽然看起来地位不低,早年过的也是养尊处优的日子,但是黄云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又一时间想不起来。

    “阿弥陀佛,原来是黄施主,贫僧法号虚竹,乃是万年寺玄慈大师的弟子,这几位乃是贫僧的师弟。”

    万年寺黄云倒是知道,那可是天台县的一座古刹,香火极为鼎盛,早年他还随父母去过,只是其中的和尚倒是不少,却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叫玄慈的大和尚的。

    “原来是虚竹师父。”扫了一眼那几个年少一些的和尚,黄云终于想明白了到底哪里不对。“敢问虚竹师父,您和您的这几位师弟缘何只剃度,却未曾受戒呢?”

    听到这话,只见那虚竹和尚双手合十,诵念了一声佛号,继而回答道:“贫僧的这几位师弟乃是刚刚入寺不过月余,是故他们尚未来得及受戒;至于贫僧……”说着,只见那虚竹和尚叹了口气,仿佛被问及了一件丢人的事情一般。“家师说贫僧尘缘未尽,日后终须回归尘世,所以始终没有让贫僧受戒。”

    尘缘未尽?

    一个没受戒也就罢了,各个都没受戒也太假了吧!

    听到这个答案,黄云立刻便是一生蔑笑,继而喝道:“本官看你们分明是天台山上的贼寇假扮的吧!”

    此言一出,站在黄云身旁的那几个清军立刻提到持枪的冲了过来,将那四个和尚围了起来。

    眼见着被包围起来,那三个年轻的和尚中,一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显得颇有些害怕,一个较为瘦弱的则只是双手合十,诵念佛号,而最后的那个却是一脸的怒意,仿佛作势欲扑的样子。

    长枪白刃已至近前,那虚竹和尚却显得颇为镇定,只是双手合十,静静的注视着黄云,眼波之间,只觉得是那眸子里分明是一池上了冻的湖水,不见一丝的涟漪。

    “你不怕吗?”

第十六章 模拟(中)() 
长枪白刃已至近前,那虚竹和尚却显得颇为镇定,只是双手合十,静静的注视着黄云,眼波之间,只觉得是那眸子里分明是一池上了冻的湖水,不见一丝的涟漪。

    “你不怕吗?”

    只见那虚竹和尚道了声佛号,继而回答道:“有道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将军提刀而来,杀了贫僧,不过是送贫僧早登西方极乐;不杀贫僧,便是佛祖借将军之手告知贫僧尚需普度众生方可西去。既然如此,贫僧为什么要怕呢?”

    六祖慧能的这句偈语在后世非常之有名,几乎每个网民都知道这句充满了禅机的话语。只不过在这个时代,由于网络尚未出现,书籍的普及率也极低,生长在天台县这样佛寺林立之地的黄云虽然觉得这话有点耳熟,似乎以前听人说过,但是怎么也想不起是哪位大和尚的首尾。

    眼前的这个和尚目光谦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丝毫不拿这些兵刃当回事一般,而他的那几个师弟却是各有各相,倒也不像是细作被人发现的样子。黄云回忆了一番前年俞国望的内应冲击城门时被他抓捕斩杀时的场景,那些人的表情和神色好像与这几个和尚完全挂不上勾。

    天台县崇信佛陀者甚多,此间清军包围了这几个和尚,周围的百姓虽说不敢靠得太前,但是一个个也大多怒目相视,只有一个卖炭的汉子在一个管家模样的老者指使下牵着拉车大老牛继续向城里走去,却也偶尔转过头看向这里。

    难道是我想多了?

    黄云思虑了片刻,只是越想越觉得好像就是这么回事,虽说这几个和尚都没有受戒,显得很不正常,但如果真的是细作,那么又怎么可能如此蠢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突然,周围的百姓之中,一个汉子却怯生生的道出了他认识这个为首的和尚。听到这话,那黄云立刻向那汉子发问,可得到的回答却是那虚竹确实是万年寺的和尚,只是他的那位师父名声不显罢了。

    黄云犹豫的看了看说话的那汉子,作为自小便接过父职的军户,他从崇祯朝就开始看守城门,直到现今已经二十几年的光景了。眼前这个人他有些印象,是个每隔十来日或是半月就要进城靠着在城乡之间转卖,或是代买些物事过活的乡下闲汉,这个印象大抵也有些年头了。

    这厮应该不会说谎把?

    对于他自己判断所产生的怀疑越加的重了,就在这时,周围的百姓和那些尚未接受完检查的百姓也开始传出了符合的声音。三人成虎之下,即便是曾参之母尚且投杼逾墙而走,更何况是黄云呢?

    越想越觉得可能是他自己想得太多了,黄云看着这为首的虚竹和尚就越是觉得慈眉善目,法相庄严。若是按照平日,既然有了猜忌之心,黄云总会直接将其关押起来,以观后效。可此番来的却是一群和尚,对于一向孝顺的他而言就显得有些不好抉择了。

    黄云看了看那些符合的百姓,有些人他并不认识,可也有一些似乎曾经见过,或许真的是错怪好人了?这个念头开始越加的影响都黄云的判断能力,而关城门的时间却也已经到了。

    那就再试探最后一次好啦。

    “这位师父,可有度牒在身?”

    度牒,便是作为和尚的身份证明。只不过,在历朝历代度牒的发放本身也是封建王朝的一种营业性收入。是故,往往会导致真正潜心向佛的未必有度牒,而某些借着和尚的身份做些其他勾当的却出得起银钱去购买度牒。

    今年是永历五年,也就是顺治八年,这一年清廷决定免纳银给予度牒,但到了实行阶段,就立刻变成了有关衙门的灰色收入,就像明朝时理论上武将可以免费申领武器装备的,但是到了武库还是需要给武库的官员按照所领取武备比例这算出的银钱才能把东西带走的道理是一样的。

    黄云之所以有此一问,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