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阳县东南多山,又是许都之乱和尹灿起兵的发源地,乃是农民起义的重灾区,兼有许都的余部周钦贵尚在罗城岩举兵抗清,这里的驻军远比金华府的其他县要多得多,就连城守军官也是个游击将军,以方便镇压依旧在东阳县作乱的周钦贵所部义军。
那游击赶到县衙,在听过了知县、冯家女婿和冯七的描述后,便开始像冯七闻讯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
“你说前来的贼寇有数百人之多,他们的衣着如何?”
冯七想了想,此前冯家的女婿曾经教过他,自然也须得按照冯家女婿的说法去说。
“回禀将军,小人见那匪首衣着面料不俗,前列的数十贼寇也还说得过去,后面的几百人就尽皆破衣烂衫了。”
游击将军想了想,继而问道:“贼寇兵甲如何?”
“回禀将军,小人不认识什么甲胄,不过那些贼寇中也只有匪首的上半身好像套了一件皮制的,他说话时总是在擦汗。至于兵器,好像什么都有。”
“贼寇的面色怎样?”
“回禀将军,小人记得除去匪首和前列的数十个贼寇外,皆有菜色。”
“贼寇是何方口音?”
“回禀将军,有点像是缙云的,我家老爷有个旧相识便是处州人,小人觉得有点像。”
接下来,那游击将军又问了几个问题,冯七皆是按照冯家女婿的要求。想了想再做出回答,未有丝毫擅作主张的行为。
游击将军见没有什么需要问的了,脸上露出了一丝轻蔑。处州口音,那应该不是正在大闹台州的那群明军,也不是困在罗城岩的周钦贵所部。既然只是一群流寇而已,剿灭了就完了。不过嘛,必要的讨价还价还是需要的。
“贼寇数量不少,很可能是台州的贼寇流窜此地,本将负责守御东阳县境内,出兵围剿自然是理所应当的。只不过,大帅临行前曾经吩咐……”
那游击将军将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知县和冯家的女婿焉能不明白个中意图。在知县拍胸脯保证会为其请功,以及冯家女婿暗示必会备上厚礼犒劳将士之后,那游击将军才勉为其难的命令驻军集结,而知县也召集了一大批民夫随行,浩浩荡荡的前往横店镇剿灭威虎山的匪首座山雕。
看着游击将军带兵出征的背影,冯家女婿心中满是冷笑。真不愧是马进宝的手下,和他们的大帅绝对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不把那群土匪说得弱一些,那游击将军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答应下来。至于等他解围后谎言拆穿之时,就说是这狗奴才编造的谎言,再多给些好处总能把事情了了。
“武将,就是武将。说到这运筹帷幄,还的看我等读书人。”
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
自觉着有一个满清的功名撑腰,冯家的女婿在城下目送走了那游击将军,便赶忙回家,向父母复命,以及安慰下自得到消息便哭哭啼啼个不停的妻室,只留下冯七为那游击将军带路。
对于横店镇,那游击将军因为围剿周钦贵的事情并非没有去过,是故在上路后只是随便问过几句就不再理会冯七,只是拿捏着速度前进。
此刻已经是八月二十二的傍晚,清军在经过了白天的行军后终于抵达了东阳县城与横店镇之间的大桥山左近一座小村庄。其实清军在本地行军,又兼有大批辅兵和民夫随行,本来可以更快上一些的,只是在那游击将军的眼里却完全不必如此。
距离那伙贼寇包围镇子已经过去了一天两夜,虽然早前派出去的探马回报那群贼寇在镇东立营,并且听那横店镇左近的百姓声称,那群贼寇说是留给镇长两日时间考虑,但是在那游击将军眼里,却分明是这群贼寇打着占便宜的心思,本就没打算屠镇。而他只要明天在这群贼寇发现前加速抵达横店镇,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其击溃,随后展开追击,功劳也就可以到手了。
虽说是远不及贼寇攻下镇子的时候赶到那般可以拿到更多的好处,可是谁让这群贼寇不配合呢,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等抓住了那匪首,定要问个清楚,这么怂也配出来做贼?”
将村中的百姓全部赶了出去,清军便直接在村庄里扎营,也省了安营扎寨的功夫。那游击将军吃过了晚饭,便搂着随行的歌妓睡觉去了。至于那平日里爱做的事情,今日还是免了,谁让明天还要见仗呢。
入夜后,村外的野地里多是无处可去的百姓的压抑着的哭泣声。只是在这村庄旁的一片庄稼地附近,数个头上蒙着布的汉子在远远观察了一番村中情状后,便消失漆黑的夜色之中。
第二天一早,那游击将军便指使着军官和亲兵弄醒士卒和民夫,随即启程加速赶往横店镇,以防止围困镇子的贼寇逃窜。
在军官和亲兵的鞭笞下,清军的士兵和民夫的脚程倒是快了不少,直到中午时分,便越过了横店镇北的鸡头山。
行军了大半日,就连早上也只是吃了些干粮,不只是民夫,就连士兵也都很有些饿了。游击将军考虑一下,决定用一用前些日子在县城听说书时,说书先生口中戚少保曾经用过的那个办法。
“通告全军,贼寇就在两里外的横店镇,杀光贼寇,本将与尔等一同入镇吃饭。”
饿着肚子打仗的同时,一路骑马而来的将主还号称要同甘共苦,只是摄于军法和马进宝所部欺压百姓上的赫赫威名,清军的士卒和民夫们也没敢多言,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行军。好在没走多远,那群贼寇在发现清军赶来后并没有逃窜,反而上前迎战,堵在了清军与横店镇之间的道路上。
遥望着正在整队的清军,无论是陈文,还是他麾下的军官士卒,脸上尽皆写满了不屑二字。
眼前这支清军整队的地点并不像此前碰到过清军那般选择在火炮的射击范围外整队,随后进攻,反而处在了一个仅仅是弓箭鸟铳打不到的地方。除此之外,这支清军的整队速度也远比想象中的要慢,甚至是在军官的催促下也没见快上一些。
陈文知道清军分明是瞧不起他们这些头上包着各色布,身穿百姓服饰,手上的兵器也五花八门的“贼寇”。只是这整队速度,也实在是丢人现眼到家了,不仅仅无法和陈文曾经面对过的那支提标营相提并论,就连绍兴绿营感觉也比他们要强上一些。
“大帅,要不要趁鞑子立足未稳先行攻击,末将愿带头冲锋!”
说话的乃是陈国宝,自加入陈文的麾下以来,他毫不犹豫的交出了本部骑兵的兵权,而陈文也投桃报李的给了他一个参将的官衔,命令其协助南塘营中军骑兵指挥李瑞鑫副将编练中军骑兵队。
凭借着这样的功劳和身份,陈国宝顺利的成为了陈文的直属部将。可是他加入南塘营时日尚短,自然也无法和吴登科、李瑞鑫以及尹钺这三个鲁监国任命的副将相提并论,甚至和同为参将的楼继业也无法相比。
陈国宝知道,身为武人,自当是要战场上与同袍并肩作战,展现过能力后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此刻的他分外渴望能够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
“陈参将,无须着急,让他们慢慢整队,就这么一群土鸡瓦狗就算队伍整得再好也必不能当我南塘营的一战之威。”
陈文知道,在清初的历史中,马进宝本就不是一个善战的武将,而他的部队不光远不能和督标、抚标、提标这样的精锐相比,在浙江包括定海总兵张杰和台州总兵马信的镇标营也比他麾下的军队要强。
马进宝参加的历次作战,但凡取得胜利的,不是有金大腿抱,就是对手仅仅是义军,战斗力更加弱小,否则不是全程打酱油,就是被人按在地上打。历史上郑成功围困漳州期间,马进宝就曾经率部入援,结果被郑成功放进城后,只是出城突围一次就被干了回去,直到金砺击败了郑成功才从城中出来,其战斗能力可见一斑。
只不过,指挥、操练军队的能力并不是升官发财的唯一标准,马进宝不仅在金华总兵任上统领金华、衢州、严州、处州四府军务多年,后来还爬到了苏松提督的位置,更是受诏入旗。
其人虽治军一般,但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善于刮地皮,更善于巴结上官。历史上马进宝在失势前,每一个上官都对他青睐有加,甚至是多加保护。
陈文前往大兰山时,马进宝受命围攻温州何兆龙所部义军,可是就在此之前,浙江却在传马进宝勾结周鹤芝、何兆龙准备反正的消息。这样的一个受怀疑者,按道理是不可能被派去进攻传闻中与他勾结之人——他若真的与其勾结,自然可以帅军反正,甚至是引来更多明军攻击沿海的温州府;可若是他暂时还不打算如此,也可以杀人灭口,或是制造假证据脱罪。
可是既便如此,浙闽总督陈锦却还是派他出战,就连浙江巡抚萧启元以及当时的浙江巡按也不顾可能存在风险,始终在为其向清廷辩解,其中藏着多少猫腻想来是不言自明。
除此之外,历史上马进宝出任苏松提督前曾经进京面见奴酋顺治,据说当时他在上京的路上携带着“珍宝二十馀舫,金银数百万,他物不可胜计,绵亘百里”,而这还仅仅是用来贿赂满清权贵和朝中官员的。
当时有一个叫做梁清标的兵部尚书,仅仅是因为当面斥责马进宝求免旧例中对其行跪礼的规矩的事情,就被顺治大加赞赏为“梁尚书不愧大臣距度”。由此看来,马进宝其人在北京期间的作为可见一斑。
事实上马进宝的镇标营也没有陈文估量着的那般不堪,总要比绍兴绿营强上一些的。只是这些士卒一早起来行军,到了这中午尚未吃饭才会如此,而这一切不过是源于他们的将主对陈文这群“贼寇”所产生的轻敌之意。
清军磨磨蹭蹭的整完队,竟然很是心大的率先发起进攻。对此,陈文也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