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师爷一字一句的将檄文诵读完毕,当发现落款除了曹从龙外另一个却是原来的金华府同知韩启正而非孙钰,那个金华府生员出身的县尉立刻向信使出言问询孙钰的现状,在得到了孙钰染病在身不能理事,暂居府衙之中修养的回答后,软禁二字在嗓子眼里转了好几遍才忿忿坐下,只是那张脸却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显然是憋得不容易。

    这样的消息实在太过突然,在座的众人皆面如土色,也许还在如他此前那般权衡利害。只不过,这些人皆是文官,对于眼下武将骑到了文官的脖子上的现实肯定也是忿忿不平,大抵很快也会如现在的他一般喜迎文官集团重新掌控全局的局面重现于世了吧。

    可是就在这时,严之恒的副手、一向与其关系甚密的东阳县县丞徐毅却拍案而去,大声怒斥道:“大军征战在外,曹从龙身为监军却生乱于内,借为监国殿下恢复祖制之名行夺权为己用之实,真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下一秒,只见他向众人拱手示意,方继续倡言道:“临海伯累经数战,眼下鞑子在浙江已现颓势,正当进取之时,曹氏趁此时倡乱只会坏了国事,我辈断不可与其为伍,还望县尊与诸君明察。”

    严之恒既然请了使者来宣读檄文,八成是已经倒向了曹从龙,徐毅此言无非是想要趁着严之恒没有表态之前设法让其再度权衡一番,同时若是能够振奋其本县官员的士气相比对抵制曹从龙作乱也会有所裨益。

    徐毅的一番话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几个原本就对曹从龙引发内乱心怀不满的官员纷纷出口声援,反倒是那个因协助明军攻占东阳县城而得到主簿官职的那个小吏也同样是默然不语,不知道在思量着什么。

    没想到东阳县官员的立场较之府城竟会相差如许,曹从龙巡县时便受其挑唆过的严之恒自然不会因为徐毅的两句话而动摇,只得立刻表明了他的立场。

    “以文驭武乃是国朝祖制,当年大兰山王师之所以能够雄踞浙东也是王经略、王巡抚以及我等文官努力的结果,反倒是陈文上山后,先是四明湖惨败,随后王经略殉国,后来就连王巡抚也被鞑子俘获,这些事情或许并非陈文有意为之,但却也是信重武将以及武夫掌权的结果。国朝中兴只能仰仗我等读书人,曹巡抚乃是监国殿下钦命,为人臣者自当遵从,还望徐县丞三思。”

    徐毅乃是去年与他、韩启正等人一同聚众商议如何维护宁绍文官在这支金华明军地位问题的一员,更是提出派人将沈调伦请回来的首倡之人。作为平日便交好的乡党,甚至还是他最近打算要将年方二八的小女儿许配其人的青年才俊,严之恒从没想到过徐毅竟然会以着如此激烈的言辞反对这件已经成功大半,且对文官集团极为有利的事情。出于对此人的欣赏,严之恒在表明态度的同时也不忘再给他一个机会,只希望徐毅能够幡然悔悟,也好两全其美。

    只不过,严之恒的好意却丝毫没有动摇徐毅的信念,只见他厉声问道:“县尊此言大谬,难道祸国殃民,只会使鞑子受益的乱政的也要遵从吗?!”

    “不可理喻。”

    徐毅的喝问让严之恒颇为恼怒,但是此刻曹从龙的信使还在堂上,长久以来的好印象还是促使着他直接打断了徐毅的话,随即拍手唤来早已守在外面的人将其架出去,以免他再说出什么不好听的,省得传到了曹从龙的耳朵里弄不好便会被定性为“附逆之人”。

    被得病需要静养的徐毅和那几个声援他的文官一起如孙钰般离开了大堂,余下的众人在互相对视了一眼后纷纷表示愿意遵从曹从龙的命令,为恢复祖制、驱逐奸邪陈文以尽绵薄之力。

    大局已定,严之恒立刻任命了一些亲信暂代空缺出来的职务,随后便开始传达曹从龙的命令。

    “从即日起,免除临海伯陈文统兵之权,其人私设之金华镇及金华卫废除。原金华镇军器、军需、军训等司收归浙江巡抚衙门,总参谋部废除,各县驻军分别改编为抚标左营、右营,遵从巡抚衙门军令之军官一律在官升一级的基础上酌情授予官职。”

    “原金华镇麾下南塘、义乌、东阳及镇直属营暂时保留各营番号,暂由浙江巡抚节制,待监国殿下回到浙江后以各营为基础重建十团营。”

    “从即日起,原金华卫各守御千户所、百户所文职官吏前往府城报道,重新安排职务,千户、百户等武官酌情使用。”

    “从即日起,原金华卫征用荒地之命令废除,征虏、善后借款等乱政废除,已经缴纳的继续按照原计划还款。”

    “从即日起,各县驻军改编完成后前往东阳县玉山镇集结,各县库存粮草向玉山镇集中。大军齐聚之日,出兵收复台州府,迎监国殿下回銮。”

    “从即日起,各县缙绅富户得本县县衙首肯,可自行组建团练,以戚少保成法训练乡勇护卫桑梓之地。各地团练可征用荒地以养乡勇,不得侵占民田。”

    “……”

    “此令,钦命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曹从龙,监国鲁七年五月二十一。”(未完待续。)

第六十一章 相见(中)() 
第六十一章争地(上)

    曹从龙的命令一经下达,立刻在整个金华府的民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废除陈文建立的军镇和卫所属于再正常不过的反攻倒算行为,甚至包括陈文和孙钰一同制定、执行的新政被推翻也属正常。但是组建团练护卫乡梓、征用荒地训练乡勇这些事情就已经超出了争夺权力的范畴,而是要借此拉拢士绅富户,摆出了一副金华府就算我得不到也不会还给你的死磕到底的架势。

    只不过,这项提议实在太过于具有诱惑力了。明清两朝,有功名的缙绅利用明廷恩养读书人的政策漏洞以及豢养豪猾之徒欺压其他中小地主和自耕农,从而实现垄断基层政治,获得通过合法手段无法获取的利益的目的。

    但是这些手段,说到底还是近似于偷窃、诱骗之流,而曹从龙关于组建团练的政策却分明是把刀子递到了缙绅富户们的手中,语重心长的告诉他们:“去抢吧,朝廷给你们撑腰!”

    明抢比费尽心思偷窃、诈骗来钱容易,这个道理未必是一定的,但却也八九不离十。

    在经过了短暂的沉默后,各县大批的缙绅富户跑到各县的县衙申请组建团练,而那些倒向了曹从龙的各县县衙也无忧不准,甚至就连反对曹从龙夺权的义乌、浦江两县县衙所属的乡间也多有士绅富户私自组建团练,大有将整个金华府彻底分割为大大小小的土皇帝私领的架势。

    永康县城南凤凰山,山上的那座七级高塔名为凤凰塔,也叫下塔。太平时节游人如织,热闹非常,民间有“三月三、四月八,乡下姑娘嬉下塔”的歌谣,而县城城内的居民则习惯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聚众前来游玩。

    而今天,永历六年五月二十七,既不是三月三、四月八的日子,又不是为纪念屈原投江的端午节,可是却有大批大批的扛着农具、棍棒的农夫以及十几个手持私造兵器的豪猾之徒聚集于山下,直到片刻之后,一个缙绅在几个家奴的护卫下赶到才暂且停滞了喧嚣。

    赶来的缙绅便是此前为临溪村私占荒地的百姓张目的那个永康县生员丁慎言,其家世代以耕读传家,有明一朝出过好几个举人,说白了就是本县的一个借特权生存的地主。

    三月初的那次争地之后,他又带着本县的其他缙绅和百姓与卫所、驻军很是闹过几次,直到陈文出征暂停了征用荒地事,同时又和曹从龙联名下达政令,一切敢于在大军征战期间闹事的借以私通清军论处才算暂且停息了下来。

    可是随着曹从龙之乱的爆发,金华明军文武之间彻底决裂,尤其是组建团练的政令下达之后,看明白了风色的缙绅富户们纷纷跳出来声援曹从龙,并且建立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团练。

    借着这股东风,丁慎言便组织了他族中的豪猾之徒和那些租种他家土地的佃户,从而建立了一支上百人的团练,不过和本县其他的那些只会盯着荒地和小门小户下手的同侪之辈不同,丁慎言则是盯上了那些已经分到了田土的烈士家属和伤残士兵,因为他们分到的土地可都是水利灌溉方便的肥田,绝非那些还需要时间复耕或是开荒的荒地可比。

    这样做确实是犯忌讳的,但是这世上有一种说法叫做法不责众,况且他还是有功名在身的缙绅,就算陈文能够杀回来,最多扔出去几个替罪羊,难道陈文还能把大伙儿夺占的田土全部收回去不成,那样的话金华府的读书人谁还会支持他。况且陈文能不能杀回来还属两说的,如果陈文身死衢州的话,这些田土不就是白来的了吗?

    马克思在几百年后说过,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如此一本万利的买卖促使着丁慎言在将团练组建起来之后立刻选择了毗邻凤凰山的那个小村子,那里此前多有被金华镇清军夺占的田土,而且临近永康溪土地也很是肥沃,陈文大笔一挥便将几户军烈属和伤残士兵的抚恤田土分在这里,其中就包括在四明山殿后战中阵亡的甲哨第四鸳鸯阵杀手队的镗钯手丁克己,甚至他的家人和战友们还专门为他建起了一座衣冠冢以为纪念。

    丁慎言用减免佃户们欠下的佃租、高利贷等债务鼓动了一番,便带着这一批吆五喝六的“团练兵”们赶去山下的小村子。

    ………………

    一个时辰后,小村外的打谷场,满村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