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训练营以及军中众将的家眷都在这里。只要攻陷了金华府城,甚至无需久占,只要将那些官吏杀死,将一应设施焚毁,浙江明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清军只要严守各处要点,这支浙江最后的明军就会在军需无从补充的绝境下自行瓦解。
为此,洪承畴除了抽调了钱塘水营,还从台州水营里抽调了部分运兵船参与运输清军,只把战舰留在台温沿海以防备福建明军。
另外,为防钱塘水营失败,他还给了田雄一招不知道管不管用的招数来作为备用计划。只是从战略战术上而言,洪承畴还是更倾向于由钱塘水营突破兰溪的计划,虽然必须等候风向对其有利,但是这样也更有突然性,即便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对其造成的影响幅度也是最小。
至于能否快速攻陷金华这个核心的关键问题,洪承畴还是充满了信心的,除了这一次作为图穷后的短剑的汉八旗军外,他的手下还有一个人,这个人知道一个算不上秘密,但也不是一般人会意识到其利用价值的细节。
不管怎样,钱塘水营已经成功突破了兰溪,衢州一线的清军也展开了围城。衢州乃是明军在金衢盆地西部的防御重心,这里一旦有失,直到金华府明军可谓是无险可守,清军的兵力优势便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了。
况且,这座府城里除了那两个战兵营外,还有孔家南宗和陈文最重要的行政助手孙钰的存在,可谓是价值难以估算。
钱塘水师突破兰溪的同时,早已分配下船的那支作为一锤定音作用的西线清军已经分出了一部分趁夜攻打兰溪县城。
兰溪县城始建于北宋,宋洪遵的《东阳志》记载:“城周二里三百四十五步”。旧有“安政”、“清波”、“明德”、“拱宸”四门,城楼颇称壮丽。沿江一带垒石为陡岸,上筑女墙,兼有防洪功能。
清军自北而来,突然发动袭击,守军虽然此前已经接到了烽火的警示,但是兵力只有两百余人,在这入夜时分竭尽全力的拉了大批的民夫登城协防,可也给潜入城中的细作抓住了时机。
那些细作自称是来自于严州府淳安县的商队,前来出售的更是作为战略物资存在的硫磺,据说是从严州的一处新矿中挖出来的,并且表示如果明军能够光复淳安的话,他们可以继续向明军出售更多的硫磺。
硫磺是用来制造火药的必备原料,这支商队由此也得到了特殊的对待,获准进入驿馆之中。可也就是他们入城的第二天,西线清军就发起了突袭,当清军兵临城下发起进攻之时,这些细作便窜出了驿馆在四下放火。
城内火势一起,登城协守的民夫登时就乱成了一团,清军几乎是一鼓作气就攻陷了城池。而兰溪的守军,除了城南和城东的还有逃出升天的,其他的不是战死在城北,就是没于最后的阵地——告天台。
清军攻陷兰溪县城后,并没有急着按照惯例屠城,因为烽火狼烟已起,急于完成攻陷金华的任务的清军便在第二天一早就启程出发,直奔着金华府城而去。
这支清军的主力皆来自于汉军八旗,其中一半是杭州驻防八旗,足足出动了四千大军,而另一半则是由北京调来的汉八旗军,同样有四千之众,为首的叫做石廷柱,乃是汉八旗的前身——乌真超哈初建时便作为昂邦章京佟养性的副手存在的老资格。
这个佟养性就是有清一朝所谓的“狼一窝、佟半朝”的那个佟家的家主,他的后代中多有与满清皇室联姻的,就连顺治的儿子康熙的老娘都是这家子出去的。
和这个佟家一样,石廷柱的后人也否定了他们祖上汉人的身份,一口咬定他们祖上都是鞑子,是到了辽东乱起前不久才改成的汉姓,而后跟了老奴自然又改了回去,姓瓜尔佳氏。至于是不是真的,就未尝可知了。
汉军八旗此番携带了大量的火炮,这本就是他们的老本行,而他们抵近到金华府城之下,火炮则集中在了城西的通远门外,因为那里正是金华之屠时清军破城的口子所在。(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一章 破壁()
发现郑家坞镇的狼烟之时,那已经是下午了。在此之前,陈文打算用一到两个时辰结束北线的战斗,晚上返回郑家坞镇休整,再行回师衢州迎战那里的清军主力。可没想到的是,这一系列的变故却彻底打乱了他的计划。
事实上,从衢州方向的清军透出的种种诡异开始,陈文和他的参谋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洪承畴进逼僵持以待破局的可能。
明军想要破局,就要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来将这多线的清军各个击破。相对的,清军想要从僵持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就一定要设法在一个点上进行突破。衢州方向的南线清军由于衢江和明军水营的存在已经无法寸进了,东线存在感几乎为零,那么就只有北线的那支重兵集团了,尤其是接到清军使用疫病来攻击守军的情报后,陈文和她的参谋司就更加认定了这个可能。
毕竟杭州驻防八旗的旗号摆在那里,上次使用过的大口径红夷炮也出现在了战场上,使得从北线的陈国宝、于世忠到身在衢州的陈文、楼继业等人,明军中从上到下、从近到远没有任何人怀疑过这里面会掺假。
为此,陈文选择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伎俩迅速转战安华镇棱堡,争取一举将北线清军击溃,解除北线压力后在集合所有力量返身与衢州防线的清军主力决战。可是这一路走来,最终得到的答案却是定海总兵标营伪装成了杭州驻防八旗,并且与提标、抚标丢下了几乎所有的辎重和包括重炮等无法带走的东西。
杭州驻防八旗,无论是清军,还是明军无不认同其在战斗力上要远胜于那些绿营兵,即便是像田雄和张杰从黄得功那里、李本深和胡茂祯从高杰那里带出来的那些江北四镇的老底子也未必能够如何。那些汉八旗军基本上不是东江军、关宁军以及其他在苦难中幸存下来的辽东汉人,就是其他明朝九边的兵马和北方降清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只怕便是那些蒙古八旗的骚鞑子也未必能够比拟。
有道是好钢用在刀刃上,正因为如此,洪承畴肯定会以此作为破局的关键。只是陈文没想到的是,洪承畴却并没有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还不知道是否有效的细菌战上,而是另辟蹊径,将杭州驻防八旗及其援军用在了其他方向。这个方向毋庸置疑,只可能是金华府,因为只有那里具有足够的战略价值!
“急行军返回郑家坞镇,传本帅将令,让郑家坞镇大营准备好食水。入营后用过了晚饭,抛下所有辎重,全速回师金华府城!”
烽火是下午点燃的,不出意外的话,清军也会是在刚刚不久才威胁的到那里。郑家坞镇距离金华府足有一百二三十里地的路程,但愿,还来得及……
………………
兰溪县城位于兰江与东阳江、衢江的交汇处,其城池位于兰江以东,相距也不过三十里余里而已。
这个距离正常情况下是要走上两天的,但是此刻清军已经控制了这一带的水道,虽然好像钱塘水师那边不是很顺利,但是从那里和台州水师调来的那些运兵船尚且还完好无损,清军花了半个上午的时间将进攻兰溪县城的军队重新装船,便逆着东阳江的水流缓缓向金华驶去。只有那些骑兵由于不便登船依旧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前进。
与杭州驻防八旗相同,作为援军的那支汉八旗军也是从各旗分别抽调了若干个牛录,由各自的甲喇额真跟随着石廷柱从北京出发,进入杭州后便驻扎在了杭州的满城之内,不得出满城一步,直到这万事俱备之时。
乌真超哈,其意为重兵,其在满清军中最初是作为炮兵部队使用的,仅仅是最为满洲八旗在兵种上的补充。第一任乌真超哈昂邦章京叫做佟养性,老资格的汉奸了,而他的副手以及他死后的继任者便是此番帅军而来的石廷柱。
后来随着汉人在满清军中的激增,乌真超哈也在不断的扩大,先是分成左右两翼,随后便是一分为八,每两旗设一固山额真,最后才变成现在的汉八旗军。
比起石廷柱,刘之源的资历要浅上不少,乃是乌真超哈一分为八,正黄、镶黄旗的固山额真马光远后来被夺职才代其成为固山额真的,远比不上石廷柱这等元老级人物。
石廷柱是汉军旗八大家族之一石家最早开始投效满清的,其人在汉军旗和满清朝廷的影响力甚大,此番虽然只是率领援军而来,但是挂平南将军印的刘之源却远不能与其相争,一路上凡事皆以石廷柱为首,只是在涉及到浙江地理等石廷柱不清楚的事情上才会出言告诫。
经过了几个时辰的行驶,这支大军在下午便抵达了预计的登陆点,一处距离金华府城数里的小码头,随后便开始了登陆。直到下午,这支拥有八千汉军八旗的精锐部队便完成了登陆,迅速向金华府城开进,并很快就抵近到城下。
对于清军的到来,金华镇总兵尹钺并非一无所知,只是光凭烽火很难搞清楚清军到底来了多少,而到了今天,当兰溪县守军派出的信使快马加鞭的赶到这里,他便连忙通知代理金华知府之职的同知郭志刚组织民夫登城协防,并把城东新兵训练营的那几百还在训练中的新兵也拉了进来。
放弃城外,这是必然的选择,因为成立只有一个东阳营和两百余守军以及各个衙门、仓储的卫兵,即便是把这些新兵都拉进来也达不到三千战兵。而他们要面对的,则是打出了杭州驻防八旗旗号,据说人数决不在六千以下的大军。
此时此刻,尹钺能够依仗的只有这些战兵,至于那些辅兵和协守的民夫,最多在城头扔扔滚木礌石,帮助明军搬运守具和伤员而已。而陈文的大军,他作为金华镇的总兵虽然知道大致的动向,却不太清楚具体的进程如何。
眼下他唯一能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