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利工坊已经上马,除了水力镗床以外,诸如水力锻锤之类的机械也已经开始一台一台的由那些老师傅手工打造出来,进入到水利工坊里开始使用。

    这无疑可以极大的提升浙江明军的武器制造速度,毕竟浙西南的水力资源实在多得惊人,很多地方甚至就连水库之类的设施都无需建造。但是诸如燧发枪枪机,亦或是陈文前不久还在琢磨的膛线,这些东西却并非是他所拥有的机械能够办到的,甚至在他的记忆中好像这些问世都很早,但是普及却都花了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反正现在想要普及是做不到的。

    燧发枪的枪机,现在军工司还是由那些老师傅进行打造,手工制造速度慢,废品却还不少,但是他也没什么办法。以至于从平息了曹从龙之乱开始,到四省会剿前他才勉强把南塘营的火器队完成了换装,加在一起不过三百二十支而已。而这还是在提升工资,刺激工匠积极性,外加引进锁匠来改行才完成了的。

    明末江南的手工业繁盛已极,但是这尸山血海的杀了那么多年,整体产业的下滑在所难免,尤其陈文如今的占领区也没有苏杭那样的手工业极盛的城市,能有如今的规模已经实属不易了。

    这个事情陈文自觉着已经不是他能够插手的了,只是在军工司进行了悬赏,设法提升燧发枪枪机的制造速度。但是在四省会剿期间,陈文的那个提升军队战术机动速度的念头却已经开始了。

    骑马步兵营,对于战马数量实在不多的浙江明军而言还是做不到的,即便此番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他也宁可组建一支骑兵营也不会考虑骑马步兵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对想法的否定,这个事情陈文已经有了成算,那就是效仿唐时蔡州人的骡子军,用骡子给由部分精锐步兵组成的部队代步。(未完待续。)

第八章 惠民() 
七月初九,大战结束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了,浙江讲武学堂也早早的重现了往日的那份人气儿。

    军队扩编、占领区扩大、补充缺额,这些无不需要大量的军官进行补充,而根据浙江明军的规定,从权可以,但是军官若是想要获得相应的级别,总要完成了讲武学堂的相应学业才行。不过对于那些军官们而言,讲武学堂中真正可怕的不是各兵种的课程,也不是其他兵种的课程,而是最基本的识字课。

    “左,金也,右,襄也。金者,五行之一,尔等平日里使用的刀剑就是金,侯爷下发的折色也算作在金的范畴里面;襄者,取的是包裹的意思。这一左一右合在一起就是镶,镶红旗的镶、镶白旗的镶,镶蓝旗、镶黄旗,都是这个镶,很形象,就跟鞑子的旗子一样,外面的布条包裹着里面的布料。必须把每一划都记清楚了,这是到了战场上必要用到的字。”

    说着,那个负责教授识字的申先生便拿起炭笔在白板上把这个镶字又一笔一划慢慢的写了一遍,好让下面的那些军官们能够记清楚。

    下面的军官们原本对识字课都还是心存戒惧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返回来,这位姓申的先生似乎没那么不好说话了,教授识字也比以前生动许多。

    就像这个镶字,在坐的几个没有完成这一期学业的老学员还记得,四省会剿之前这位申先生就是直接把字一写,也不解释,更不像现在这样还告诉这是鞑子八旗里起码四个旗是要用到的字,就那么干巴巴的让记住了就完,转天检查记不住的就罚。而现在,不只是写得比以前细致了,还填了一份解释,只是那份含着快意的咬牙切齿却还是让人感到些许不解。

    “这个申先生是个宁波人,耕读传家,父母早亡,跟妻子相依为命,后来杭州驻防八旗进驻宁波,一个军官把他妻子给抢去做妾,当地的官府也不敢管,他就跑到了四明山投军。不过这人是个酸秀才,不比只比他早一个多月来投的顾总军需官和齐总军法官,侯爷就给他寻了个教书的营生。”

    说话的人便是刘成,上一次金华守城,他带着一众新兵死死守住了通远门北面的那个路口,打完了那一战,身上多处伤口,不过都是较轻的皮肉伤,这一个月下来也能下地走动了。

    听了刘成的介绍,倪良许不由得点了点头。这年头,别说是汉军八旗的军官了,就算是绿营的军官这等无法无天的事情也并不罕见,他当初在罗城岩上的时候,一个上山的汉子不光妻女被马进宝的部下抢走,就连老爹都被打死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也难怪那一日这位申先生在汉军八旗的首级堆里扒了半天扒出一个首级后会发出那等如夜枭般的狂笑。

    刘成是倪良许在伤病所里认识的,其实两个人早早就知道对方,只是从没有见过面罢了。这一次金华守城,刘成在前面与汉军八旗杀进城的锐士搏杀,倪良许上来充当督战队,后来也冲上去杀清军,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交情,使得这两个平日里都有些被孤立的汉子很快就成了朋友。

    其实除了刘成以外,倪良许最近还和那个云南来投军的参谋科学员张恭彦有所交集,说到底还是当时守城的时候一起充当督战队的交情。不过张恭彦不太喜欢这个刘成,所以这一次刘成从伤病所里出来,二人约好了聚聚倪良许就没敢叫上张恭彦。

    刘成是浙江明军前身的大兰山明军第六个战兵营南塘营的第一批军官,甲哨第四鸳鸯阵杀手队的首任队长,老资格使得他对军中的很多事情都比较了解。倪良许和刘成二人说说笑笑的便离开了讲武学堂,很快就抵达了倪良许此前在伤病所里说过的那家卖宁波小吃的店铺。

    铺子的掌柜的还是那个胖乎乎的厨子,不过店铺却已经扩大了一倍,乃是像上一次那群食客说的那般把旁边的空铺子也盘了下来。只是这铺面大了,光靠着妻女已经忙不过来了,所以又招了一个小二在铺子里帮忙。

    “掌柜的,听我的没错吧,这芝麻是涨了些,可是糯米的价落了,一上一下你也不赔的。”

    二人刚刚落座,就听了旁边的那个桌子一个货郎打扮的汉子嬉皮笑脸的对那掌柜的说着。而那掌柜的也是满脸堆笑,看样子并非是逢迎,也是真心的为买卖开始越来越好而高兴。

    一日三餐在富庶的江浙本就不稀奇,尤其是在军中一日三餐吃惯了,想改都不好改。此刻还是一早,那个货郎看来也是来东市街采购货物下乡的。不过这掌柜的还是一如往常那般手脚麻利,那货郎尚未吃完,倪良许和刘成这边的就已经做好了。

    汤团子、黑麻酥,虽然里面都是黑芝麻,但是在不同的加工手法和原料搭配过后,呈现在口中的却是不同的感觉。

    吃过了早餐,二人便继续在城里面转转,这是倪良许的习惯,刘成听他说过,虽然远不如找个馆子吃点小酒,但也不愿扫了兴致。

    金华城防战的发生,前不久明军便开始重建受损的城墙。不过那里是城西,此间却是城东,吃过了早饭他们便一路沿着东市街走着,只是远远的闻见了一些令人作呕的味道后才转道向城里走去。

    发出味道的是东市街新建的公用茅房,用来给百姓方便用的。据说各县、各镇上都在兴建,只是府城里最早而已。

    乡下的百姓有了粪便是要用来肥田的,甚至还要到路上去捡那些牲畜的粪便。不过在城里面,一般都是一早起来主妇将一天的排泄物交给倒夜香的,再由他们把这些运出城,卖给需要的农民。一天下来,活儿不干净,但赚得却也很是不少,借此发家致富者亦是有之,甚至在清初酌元亭主人所作的小说《掘新坑悭鬼成财主》里面,还生动描述了当时江南地区因抢粪坑生意而酿成人命案的故事。

    不过这些公用茅房,却都是卫所租给那些做粪便生意的人,他们除了打理公用茅房的活计外,还要按照规定每隔一段时间上交定额的硝土。从公用茅房获取可以,从各家获取也可以,这些硝土就是他们租用公用茅房的租借费,如果多出来的话还可以得到相对的补贴,但是若在硝土的品质上不合格的话,罚银还是轻的,弄不好还要吊销做这买卖的资格呢。

    硝土,光是听名字就知道肯定和火药有关系,而且据他们这样的军官所知,好像军工司的火药制造作坊最近还在扩建,可能就是为了这些准备的。但是对于如何把硝土变成火药的材料,那他们就不得而知了。

    二人出门前就已经方便过了,所以此刻也不用在那里方便。边走边聊,很快就走过了几条街,距离说好的中午吃酒的小店不远了,据刘成所说他去年时曾经去过那家小店,菜色一般,但是私酿的味道相当不错。

    然而,距离那小店不远,他们却率先注意到了远处的拐角,一队明军正在监督着一帮穿着绿营服饰的汉子挥汗如雨的修葺着一处破败良久的宅院。

    “那里是干什么的?”

    “我记得以前好像是惠民药局的院子,以前进城时听同乡说过。”

    “不会是重建惠民药局吧。”

    “很可能是,上次休沐时县衙贴过告示的。不过据说暂时就金华和衢州的府城有,别的府还要等一段时间。”

    听着倪良许满是欣慰,似乎还有些遗憾的话语,刘成根本不敢相信他的耳朵。

    惠民药局是明朝的社会福利机构,类似的还有养济院、漏泽园之类,大多自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设立,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经费短缺、管理不善,很多就已经破败了。江南还好一些,毕竟是富庶所在,财政也能支撑,但是清军南下之后这些机构的经费和人员也都被挪作他用。

    尤其是如今的乱世,满清朝廷虽然下文延续了明廷的部分福利机构,但事实上各地社会福利机构的资金一样被侵吞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其中不是被贪污了,就是从左手换到了右手,转而成为了税赋以便那些官吏能够向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