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口县,顾名思义,长江与鄱阳湖交汇的所在,有着“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消息也是在灵通不过的了,由于战争尚没有波及到这里,较之平日里也不过是多了一丝担忧,县城内外的百姓在大体上还是保持着平日里为生活而奔忙的节奏。

    刘成和邹卓明在湖口县暂且住了下来,等待接下来的消息,也要看看到底会不会是误传。不过,此间的南昌,却是另一番的光景。

    南昌是江西的省会,曾以洪都为名,乃是历史上洪都之战的发生地。正因为此间乃是兵家必争的所在,城池在修筑上也是务求坚不可摧。

    南昌如今的城墙已不再是唐宋时的那般,乃是明初重建起来的。城墙高二丈九尺、厚二丈一尺、深一丈一尺,原本已有的东、南、北三面的护城河被重新疏浚,又新开挖了西面的护城河,将其连在一起,包围全城。

    城有七门,曰:德胜、章江、广润、惠民、进贤、顺化和永和。城门专修有瓮城,皆是以桐油、石灰、糯米汁砌巨砖而成,比城墙低三分之一,瓮城更是装配有千斤重的闸门,可谓是易守难攻非常。

    城南的进贤门,原名抚州门,乃是广信府西南的抚州人进入南昌时总要经过的一处城门。南昌有民谚,说是驼笼挂袋进贤门,说的就是人来人往的情状。只不过,这个说法指的却是当年,如今的进贤门大半天也过不了三瓜两枣,并非是只有此间如是,整个南昌府城的七座城门皆是如此,有的甚至还大有不如呢。

    清军南下以来,针对此间的攻防已有多番。清军攻陷南昌,江西提督金声恒反正,谭泰南下镇压,几经战乱,尤其是谭泰南下的那一次,更是对这座省会城市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超过二十万人遇难。以至于到了现在,蔡士英巡抚江西已有数年,极力恢复民生,想要恢复旧观却还是像痴人说梦一般。

    五年过去了,城内的人口却还没有恢复多少,城里面人少,商旅得不了利,也就不会过来,出入城的自然也就更少。

    正因为如此,城门的守卒也是懒懒散散的,而且不比城西的章江门那边,衙门云集,还可能被那些上官们瞅见,自然也是乐得如此。只不过,今天也不知道是太阳要打算从东边落下去,还是月亮要从南边升起来,遥遥看去,似乎远处正有一支骑队在往此间赶来。

    “没看错吧,那些经标营和提标营的不是都去广信府了吗,哪来的骑兵啊?”

    守城的军官如是说,却也并不在意,哪怕是明军来了,瓮城有千斤闸,就算是冲进了瓮城,甚至是冲进了城也没用——千斤闸一落,天人永隔!

    未几,那支骑队便奔到了城下,守军见来的骑兵身穿着清军军服,胯下蒙古、河套的健马,就是身上的甲胄有些破破烂烂的,还有一些连头盔都没戴,但也让守军看清楚了,那脑袋上也是正儿八经的金钱鼠尾,绝非是束发的明军。

    “你们是从哪来的,可有军令?”

    视线所及,骑队大抵有百来人,多则数十人,少则十来人,分作几部分,看上去好像不是一支部队出身的,反倒更像是临时纠合在一起的。

    见骑队在护城河前下了战马,安了心的守军也出来了两个,前来问话。岂料为首的那个军官,也就是人数最多的那部分人马的首领,一副疲惫欲死的模样,开口却不客气。

    “本将是新任的永丰县守备,话跟你们说不着,带本将去见你们把总,十万火急,快!”

    永丰县在去年被明军攻陷,后来交给了一支本地的土寇,前不久江西提督刘光弼刚刚将那个县城重新收了回来,新任的守备自然是谁也不知道叫啥。不过看他这副心急如焚的模样,守卒也不是傻子——耽误了军情可是死罪,没必要为这态度怎样。

    带着守备和几个同行的亲兵入了瓮城,很快就见到了进贤门的守门把总。屏退了左右,岂料那把总听了来人的回答,登时脸色一变,连忙拉着那守备入城,顺带着让手下把城外的那支骑兵放进瓮城里面。

    守门把总带着亲兵和那个守备一行进了城便一路向北,反倒是把那些守卒看了个一愣。

    “兄弟,喝口水,出啥事了,方便不方便跟咱们说道说道。”

    说话的守卒很客气,那个接了水碗的骑兵也没犹豫,一大口灌进了肚子,就对那守卒说道:“兄弟看老哥是好人,今天跟你说明白了,赶紧带着家里人跑吧。老经略没了,广信府也已经丢了,就连棱堡也被攻陷了,再有些天明军就得杀过来,趁着现在有命还是赶紧走人吧。”

    “啊?!”

    这个消息一出,登时就将那守卒震在了原地,他的一声惊呼,更是把那些好奇的守卒吸引了过来。

    说话的骑兵一嘴的辽东口音,说是左虾营的一个什长,左右虾营是洪承畴的经略府亲兵,两个指挥也都是大内侍卫出身,据说是皇上专门派来保护那位声名显赫的老经略的。就连这些人都丢盔弃甲的逃了回来,那么说广信府那边是真的完了。

    “这怎么可能?老经略那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

    “还有什么不可能的,老经略去年就败过,前些日子在玉山也败了,对手都是明军的那位秀国公,这次还是那个杀神带着兵杀过来的。”

    “就是,就是。我等上下数万大军啊,那可都是奋力死战到底的,可就是打不过。浙江的明军太凶了,刀砍在身上都跟没事人一样,你说能不输吗?”

    “我还听说了,那个明军大帅会作法,他的兵都是刀枪不入的,没准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这可咋办啊?”

    “……”

    进贤门的守卒都是南昌本地人,原本经标营和提标营的那些北方绿营兵在南昌训练时,少不了要偷鸡摸狗,很是看他们不顺眼。可是如今就连洪承畴都完蛋了,南昌城里就一支抚标营,偌大的城池,怎么守,到时候还不是本地人倒霉吗。

    片刻之后,进贤门的守军和那支骑兵叽叽喳喳的聊成了一团,各种稀奇古怪的段子都有,以至于他们就连守城的本职工作都给忘了,大抵也只有那个守门的把总还在尽着作为守军的本分。(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 质变(五)() 
南昌城内,有一池名为东湖的湖泊。东湖狭长,先是自北往南,而后自东向西,直抵城外,将南昌城内的格局分割成了西北和东南两部分。

    相较之下,东南部分,自府城东北,城东的永和门、顺化门,到城南的进贤门,再到西南角的惠民门,呈长条状,面积比之西北要少上很多。同时,西北部分,大抵是由于更为整体,城内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衙门、知府衙门、南昌和新建的县衙、府学、文昌宫以及提督衙门和城守营的驻地皆在那里,甚至就连火药厂也坐落此间。

    守门的把总带着那个守备一路,进了城之后一路北上,先是过了桥,而后一路北上,直奔巡抚衙门而去。

    骑在战马上,把总已经知道了大概的内容,当然也不敢多问,只是单纯的带着路。而那个显得很是疲惫的守备也不与把总多说,只是一路跟着。就这样,借着城内人流很小,很快就赶到了巡抚衙门。

    自古以来,衙门口的守卒和官员家的门房大爷,都是一道关卡。蔡士英对于属下的管束很严,把总只说是至为紧急的军情,就随着一个守卒进了巡抚衙门。

    江西巡抚蔡士英,辽东人士,当年是随着祖大寿降的清,入了汉军正白旗。多尔衮镇压姜镶反正之时,他曾总管出征八旗军的红夷炮。至永历六年,也就是陈文诛杀陈锦的那一年,蔡士英接替了死在任上的同旗的前江西巡抚夏一鹗,开始巡抚江西一省,直至今日。

    历史上,蔡士英于永历九年,也就是明年升任漕运总督,“两任督漕,多所振刷,厘革挽输,天庚迄无亏额”,极得顺治和康熙的信重,由此也奠定了他的次子蔡毓荣能够迅速升迁,并在三藩之乱中以湖广总督的身份作为阻拦吴三桂大军的中流砥柱,以及蔡氏家族成为汉军八大家之一的基础。

    与历史上不同,蔡士英如今不光是要向直属上司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负责,还要协助江西布政使黄志遴为东南四省经略洪承畴的围剿浙江明军方略提供后勤支援。虽说是洪承畴接纳了他的屯田方案,但是如历史上那般清丈荒田、减免税赋之类的善政却是再做不得了。

    对此,蔡士英面上无异,但心中却是极度不满。头上多了个婆婆,被管束得紧了,捞钱不好捞了,还多了项受累不讨好的工作。更重要是不去恢复民生,政绩也就没有了,即便朝中有人也不好升迁。

    奈何洪承畴圣眷正隆,蔡士英也知道,没有洪承畴的话,陈文一旦脱困了,第二个倒霉蛋就得轮到他。也只有萧启元才能勉勉强强的压他一头,而且那还得是明军成功突破了钱塘江天险的情况下,否则有劲儿没处使的陈文十有八九还是会过来揉捏他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是一回事,帮着洪承畴把浙江明军剿灭了,有份功劳和苦劳傍身,也可以尽快让洪承畴带着那个南昌幕府离开江西,去福建和郑成功捉迷藏去。这才是如今对他来说的最优解。

    尽心尽力的为大军筹措军需,心心念念的盼着洪承畴早点儿滚蛋,甚至他连如何在江西展布也早已想好,只差跟头上的婆婆说再见了。奈何,好的没盼来,倒是把坏的盼来了,前些天传来了洪承畴兵败玉山退守广信府的军情,着实把他气了个够呛,谁知道今天送来的情报,居然比上一份还要恶劣一万倍!

    “抚军,明军那边又是用火炮,又是用震天雷,还让那些被俘的官军扑城。咱们拼尽了全力才守住了一日,结果到了第二天,等明军的铁甲出动时,就再也守不住了。末将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