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麾下的那三员战将之上,哪怕这个陈文此刻的光辉依旧被戚继光所掩盖,王翊也依旧这样觉得。
练兵两年有余,本以为可以从提标营身上一雪前耻,可是现在看来这支提标营竟然比两年前的那支抚标营还要强悍得多。王翊此刻颇有些后悔他没有将陈文和南塘营调来,既然此间只有提标营,那么至少可以凭借南塘营的鸳鸯阵在战场的一线进行突破,以为取胜之法。
只是,此前的情报中,鞑子参战的还有绍兴绿营的那一个协,南线的清军实力也更为强劲,清军的兵力雄厚再加上四明山王师各部联手制造的压力,以及他对于陈文以及那个没见过血的新兵营的不放心,这一切都导致了眼下的局面。
所幸的是,陈文先前制定的计划中,南塘营虽然不在,但是陈天枢的骑兵营却依旧还处于预定的位置,而现在,他们也将配合已经向右翼移动的处于绝对人数优势的王师骑兵直接奔袭清军的主帅田雄。
胜负在此一举!
王翊大步走到中军鼓手身旁,将两只鼓槌夺了过来,随即便开始擂鼓助战。
明军在注意到此刻已是贵为经略的王翊在为他们擂鼓助战的事情后,士气也为之一振。虽然此刻依旧被清军所压制,但是接敌之初的颓势却也削减了几分。
这时,满清的浙江提督田雄依旧策马立于占据中路的提标左营阵后的中军大旗下,而他身边除了亲兵、家丁,以及直属两百多步兵外,还有从各营集中起来的骑兵,而这些用以决定胜负的精锐则全部暂时归副将巴成功来统帅。
巴成功乃是蒙古人,在不少史书中也把他的名字音译为把成功。此人乃是田雄心腹爱将,马上功夫以及操练、指挥骑兵的技术都颇为了得。舟山之战后,此人出任舟山协副将。到了永历九年,张名振、陈六御收复舟山,巴成功率部出降,被郑成功任命为宣毅前镇兼管铁骑。只不过,此时的巴成功还只是浙江提督标营听用副将,兼管中军骑兵。
从开战伊始,田雄就在寻找那份情报中所提及的明军伏兵,直到刚刚战场侧面的树林里一群飞鸟被惊动飞走,老于兵事的他便立刻确定了位置。
怪不得刚刚明军的哨骑始终有意无意的遮蔽那里情况呢。
田雄一眼望去,树林里已经走出了不少牵着战马的明军,而目光所及之处,几百米外的明军主阵地的后侧,那些作为预备队的骑兵也已经向着远离湖水、靠近树林的一侧移动。
现在就按捺不住了吗?
田雄冷笑着看着这一切,出于谨慎的考虑,他将作战任务较轻的提标中营的部分长枪手扣了下来,全部安排在中军大旗之下,配合他的亲兵、家丁护卫自己的安全。此间明军的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定然是打算靠着数量占优的骑兵出击,在击溃己方骑兵之后形成包夹之势,以达成速战速决的目的。
显然,对手已经对继续耗下去失去了信心和耐心,好在他自己也没打算继续浪费时间下去。
“巴成功!”
“末将在!”那个说话瓮声瓮气的蒙古汉子立刻回应了统帅的呼唤。
“把那些贼寇赶走。”
巴成功以着他鹰隼一般的目光扫视了那两支正在准备合流的明军骑兵,满心的不屑溢于言表。
“末将遵命。”说罢,巴成功并没有着急策马出击,而是对麾下的骑兵们耳提面命了一番。
注意到明军的骑兵有意向着左翼而来,负责指挥提标右营的副将立刻命令战阵侧翼和后队的长枪手结成密密麻麻的枪阵,以求遏制对方骑兵的冲锋。
与此同时,身在中路,以副将身份管提标左营游击事的李荣也注意到了这点。刚刚清军突击接战的一瞬间,明军右翼由刘翼明指挥的左右两营的表现显然要比自己面对的中前两营要强很多,不仅由于反应更快而减少了很多损失,还进行了一定的反击。
只不过,也仅仅如此了。
此间明军的左右两营依旧被提标右营压着打,伤亡也远比对手要多很多,只是明军的兵力更加强大,战阵也更为厚重,再加上王翊的擂鼓助战,士气也没有过于低落。此时兵力损失虽然不小,但是也远没有到崩溃的地步。
见枪阵已成,始终面无表情的李荣转而继续关注眼前的战局。提标右营的对手还有多久崩溃他的感受并不明显,但是自己这边估计用不了多久了。
战场上,提标左营的刀盾兵刘大依旧在奋勇作战,作为一个老兵,他并没有急于突破对方的阵型,因为他这么多年看过太多,对手的兵力远超己方,阵型如此厚重,此刻冲上去,只怕是死得更快。
“当”的一声,刘大用左手的盾牌将眼前那个长枪手的长枪震开,随后一刀将长枪砍断。而刘大对面的那个刚刚从长枪手被迫转职为棍兵的明军士兵在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个变化的时候,就被刘大身旁的一个清军长枪手一枪捅死。
慢慢来,不必着急,这帮新兵蛋子一会儿就扛不住了。
仔细的观察了一番,李荣很清楚自己的对手已经距离承受伤亡的极限不算太远了。只不过,此时既然主帅还没有下达总攻的命令,他也丝毫不介意再消磨一些对手的作战意志,也好在发起总攻时更快的击溃对手。
李荣此人并非是这个时代的名将,甚至到了三藩之乱时也并不出名。不过,也正是此人在耿精忠进攻浙江时,守住了由闽入浙的关键府县衢州,后世留下来的衢州“铁城”之称就和此人有关。而后,清温州镇总兵祖弘勋投靠耿精忠,招耿军大举入浙,也是此人配合陈世凯、牟大寅等将收复的失地。
李荣虽然并不如三藩之乱中出尽风头的河西四将有名,但是此人能够稳稳的挡住耿精忠叛乱初期的雷霆一击,以及此后收复由于祖弘勋叛变所导致的浙江糜烂而被耿精忠占领的府县,也绝不是一个好相与的角色。
比起承受着李荣所指挥的提标左营重压的黄中道,负责明军右翼指挥之责的刘翼明的日子也只是稍微好过一点儿罢了。
刘翼明手下的这左、右两营精锐可都是他从王翊原本的左右两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辅以他从刘穆那里带来的老兵和按照他的要求重新招募的新兵,此后又重新编练了一年有余,其中很多人从军也已经有五六年的光景了。
以往面对清军地方绿营时,这两个营都能较为轻易的取胜,即便他在战前已经能够意识到这场仗并不好打,可是也远远没有想到会是现在这样被压制得如此厉害。
真应该把南塘营叫来!
虽然没有观看过那一次的校场比试,但是听黄中道和毛明山以及作为亲历者的那个中营的方守备提及,刘翼明在重新翻看过一遍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之后,还是不得不承认,那支以戚继光成法编练出来的新兵营很可能比自己手里的这两支老营头战斗力还要强劲得多。
我怎么就没有想过用戚少保的办法练兵呢?
所幸作为王翊的心腹爱将,他也很清楚这场战事决胜的关键其实还是在陈天枢和那些从四明山明军各部集中起来骑兵身上,而他刘翼明只需要带着手里的两个营以及被安排在右翼的友军扛住清军提标右营的进攻就可以了。
此刻的他已经打定主意,只要这次能够取胜,一定要和陈文好好探讨一下戚继光的练兵法门,以后他也要去练练那个劳什子的鸳鸯阵。
刘翼明所在的明军右翼侧面,明军的骑兵已经完成了合流,他们并没有去撞提标左营侧面的长枪林,而是直接绕了过去,显然是准备冲击田雄的中军大旗。此时,巴成功也已经迎了上去,只是他在行进到与左营的一个夹角处便率众停了下来。
明军的铁骑越来越近了……
两百米……
一百五十米……
一百米……
五十米!
巴成功一声令下,清军骑兵立刻点燃了手中的三眼铳,双手持着铳后的木制长柄,不慌不忙的等待着弹丸喷薄而出的那一刻。
“嘭!”
“嘭!”
“嘭!”
由于是依次点燃引信后才放平发射,三眼铳的三颗弹丸接二连三的从三联的铳口射向对面,而**燃烧所产生的硝烟也如同刚刚明军步兵射击时那般将清军笼罩其中。
“杀!”
巴成功一声怒吼,提标营的骑兵们纷纷把三眼铳挂在了得胜钩上,提起了先前挂在上面的长枪、马桨、大斧、长刀、大锤等各式各样的兵刃,策马冲出了遮蔽视线的硝烟。
远比这些骑兵要快得多的是他们刚刚发射出去的三眼铳的弹丸,三眼铳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一百米左右,但是有效射程只有不到五十米,但是此时明军的骑兵,尤其是前排早已冲进了这个距离。
**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在发现无法破开三眼铳厚实的铳壁后,将全部的动能传导到了那个小小的弹丸之中,这些小小的弹丸也不负众望的自三眼铳的铳口飞出。转瞬之间,这些不值一文的小东西就穿过了明清两军彼此的距离,重重的打在了明军将士以及他们的战马身上,爆发除了一片片的血雾。
浙江的气温,以及明军的财力,使得他们的骑兵最多在身上套一件皮甲,而更多的则是仅仅是些布甲而已,这就更不要说是战马了。其实即便身披甲胄,在这个距离被火铳打到又能如何,这些前膛枪发射的弹丸一样会破甲而过,将动能全部释放在甲胄所保护的人体上,进而将受创部位的肌肉组织、骨骼以及脏器拍碎,从而制造出杀伤的战绩。
三枪过后,前排的明军为之一空,被打中要害的登时便死,没有打中要害的不是晕倒在地,就是伏在马背上哀嚎,就连被命中的战马也是如此。
前排的人、马倒地不起,丝毫没有办法阻止后排骑兵的前进,但是突然出现了如许多的障碍物,后排的战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