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太太的话正戳中毕未名心病,更加没有食欲,背脊往椅子后面一靠,闷声闷气说道:“不吃了,把我的外衣拿来,上午要开会,我得赶紧去巡捕房。”

    自从淞沪会战打响以来,上海租界乱成一锅粥,除了日租界依旧莺歌燕舞歌舞升平,其它租界都不太平。相比之下美租界稍微平静一些,和他们政府如出一辙,隔岸观火,对中日之战持观望态度;英法两国租界则态度暧昧,希望远离战争,把租界变成世外桃源。

    由于英法租界高层态度不明朗,导致日本间谍肆意妄为,在租界内为所欲为,公开搜捕共产党和反日人士,频频制造绑架暗杀事件。在这种形势下,最难办的当属租界巡捕房,不管不行,管也不行,如同火炉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被烤得焦头烂额。

    每当想到法国驻华总领事帕斯卡尔毕未名就火冒三丈,这个法国波尔多老头儿脾气古怪出言不逊,经常把他骂得狗血淋头,好多案子明明是外国人干坏事惹得祸,结果都让中国人背黑锅,还不准声张,仓促结案。毕未名为此没少和总领事吵闹,如果不是看在他精明过人破案神速的份上,早就卷铺盖走人了。

    会议是每周例行碰头会,巡捕房各路人马汇集一堂共商案情,由总探长毕未名主持。以前此类会议比较轻松,大伙儿有说有笑,与其说是研讨案情,更像朋友小聚,气氛融洽随和。现在大不相同,苏州河那一头已经被日军占领,随时可能打过来,枪炮声清晰可闻,人们哪还有心情说笑?个个紧绷着脸,如秋后的茄子。

    毕未名坐在会议桌主宾位置,右手臂支着脑门太阳穴,不停揉戳,异常痛苦。参会的各巡防小组组长,即法租界各区探长,也都面无表情,或装模作样品茗,或专心致志修剪指甲,或窃窃私语,或闭目养神,根本没有研讨案情的心思。

    日军攻占吴淞口后加快挺进上海市区步伐,对租界以外地区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对于租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尽管欧美等国尚未与日本开战,但兔死狐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怎么可能独善其身?这是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探长也是普通人,有家有室,要想活命最好的办法就是逃离上海滩,去海外或者香港、新加坡等地。实在不行也应该到战火没有殃及的地方,如华中、西南、西北等省,苟且偷生,等战争结束再返回上海。

第五百八十七章() 
在座的十几名探长情况不一,有的头脑灵活,私下炒黄金做期货生意,早已家财万贯,一旦日军突破国军防线立即撤离上海;有的与青帮勾结,帮助他们贩卖军火、鸦片、药品等违禁物品,以及棉纱、洋布、私盐等紧俏物资,赚得盆满钵满。这种人不怕打仗,专门发国难财,但子弹不长眼,保命要紧,也在等待日军大举进攻的那一刻。

    还有的探长安分守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拿薪水吃饭,只能算小康。这种人如同戏台下的观众,打仗与他们无关,日本人攻入上海便逃命,攻不进来还继续当警察。

    毕未名属于最后一种类型,当然,状况比他们好得多,因为薪水高,年终花红也不少。逢年过节还有人私下送红包、礼物之类好处,感谢他帮忙提前释放案犯或者替犯人说情,减免刑期,总的来说,在上海滩算得上中产阶层。正因为如此,对总探长这把宝座觊觎已久的人不在少数,以毕未名的经济实力去香港或新加坡定居易如反掌,然而这一走还能不能回来,回来还能否官复原职,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毕未名不能走也不敢走。

    “好啦,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开会嘛总得有个开会的样子!”毕未名轻轻拍着会议桌,扫视了一遍参会人员,有气无力说道。大家都心照不宣,说不定今天坐在这儿明天就离开了,毕竟共事多年的兄弟,毕未名不想撕破脸皮。

    探长们收起指甲刀,放下茶杯,停止交谈,睁开眼睛,勉强坐正身子,把眼光投向总探长,他们想法和毕未名一样,人都要面子,这点面子总要给的。

    毕未名揉揉脸皮,使劲眨动双眼,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整理半晌后清清喉咙,提高音调,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老人了,不需要我提示嘛,把本周所辖区域内重大案件拿出来,大伙儿帮着分析分析,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既然总探长发话,各区探长不敢不从,按照区域人口总量,由大到小,由近及远,探长们开始轮流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负责法租界核心区域治安的李探长,每次开会总是他第一个,当仁不让。李探长属于第二种类型,和青帮打得火热,这片区域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中外名流达官显贵云集的场所,百货公司、电影院、茶楼酒肆,应有尽有。财富聚集之处往往蕴藏着巨大商机,精明的江浙商人早发现这块宝地,因此这儿又被视为江浙商客第二故乡。

    李探长的发言还是老一套,缺乏新意,甚至带有敷衍成分,毕未名龇着牙齿,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一方面由于头痛得厉害,另一方面不屑一顾,这种和尚念经似的案情分析不如不说。

    接下来是紧挨着李探长负责区域的另外几块地方,也是繁华地带,发言内容和李探长如出一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不值一提。毕未名头痛得更加厉害,心里不禁念叨起来:不能硬撑了,赶紧回办公室吃药去!

    眼看到会人员发言即将结束,毕未名急不可耐,正要挥手下令散会,倒数第二个区域的探长忽然站起来高声说道:“报告总探长,我这里有重大案情要向您汇报!”毕未名像打了一针强心剂,立刻抬起头,质问道:“什么情况,快说!”

    这位探长姓牛名得胜,人如其名,耿直豪爽,加入警局以前是苏州保安团一名排长,枪法如神。牛探长目不斜视身躯笔直,仍旧保持着军人的作风。面对总探长质问大声回答:“报告总探长:我们这儿近日发现有可疑人员在频繁活动,四处打听国军军官住址,我怀疑是日谍所为。”

    牛探长负责区域在法租界边沿,与日租界和美租界接壤,是个“三不管”地区。名义上属于法租界,其实三个租界都可以管辖,也可以都不管,所以被称为“三不管”。这种区域几个租界都有,就看警察的责任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责怪,尽职尽责也没人夸奖。

第五百八十八章() 
毕未名最怕遇上牵扯到日本人的案子,避之不及,唯恐引火烧身,想阻止牛探长又不大好开口。其他人看出总探长为难,忙对牛探长使眼色,哪知这个人是四季豆,油盐不进,照旧梗着脖颈继续往下说。

    “我手下好几个小兄弟都来报告:大概有四五个精壮男人在区域内到处游荡,手持照片,打听他们的落脚点,根据描述,我断定这伙人在查找国军军官。”牛探长说道。

    “牛探长,你凭啥说照片上的人是国军呢?”有人发问,牛探长肯定回答:“不会错,我当过兵,军人身上有一种特殊气质,官越大这种气质越强烈。”牛探长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照片,走到毕未名面前,双手呈上,说道:“请总探长过目!”

    毕未名接过照片瞄了瞄,牛探长说得没错,照片上的人五十来岁,浓眉大眼五官挺拔,表情严峻,给人以不怒而威之感。“来人,去资料室查一下,照片上这个人是干啥的?快点,我马上要结果!”毕未名对门口喊道,守候在门口的秘书立刻走进来,拿走了照片。

    不大一会儿秘书蹑手蹑脚走进会议室,附在毕未名耳边悄声说了两句,毕未名脸色大变,立刻对牛探长说:“请牛兄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散会!”总探长究竟得到什么消息,照片上是何许人?十几个探长都很好奇,议论纷纷,边交谈边走出会议室。

    总探长办公室内,毕未名正在询问牛探长一些细节:什么时候发现异常情况?嫌疑人出现在哪些场所?对方长相、举止、口音有什么特别之处?嫌疑人以什么身份示人,有没有携带武器?总之能提供的尽量提供。

    牛探长新上任不久,还没有摸透总探长脾气,说话有些迟疑,毕未名为了消除他的顾虑,有意让秘书为他泡了一壶西湖龙井,笑着说:“听说牛探长是苏州人,想必喜欢喝这龙井茶吧?”牛探长点点头,答道:“牛某平生独此嗜好,谢谢总探长抬爱!”

    两人喝茶品茗,闲聊了几句,毕未名拿起相片再度端详,问道:“牛探长可知此人身份背景?”牛探长摇摇头,他确实不知道,昨天刚从手下那里得到,还没来得及查询。毕未名盯着照片,轻吁一口气,说道:“此人不简单呐,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长,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是蒋先生的得意弟子。现服役于某集团军,正在第三战区与日军作战。”

    这个结论在牛探长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时不知道如何应答,直楞楞望着毕未名。毕未名笑笑,轻声说道:“来,老牛,喝茶!凉了就不好喝了!”

    这张突如其来的照片打乱了毕未名生活秩序,连吃药都忘了,顾不得头痛,连忙召集几个铁杆死党商议此事。毕未名之所以稳坐总探长交椅,个人能力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得益于几个得力干将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功劳簿上也有他们的名字。

    这几个手下并非什么科长探长之类的官员,恰恰相反,全是小警察,也即是老百姓俗称的“片警”,管一小块区域,分散在法租界各处。他们即是巡捕房普通一员,也是毕未名的耳目,偷偷给毕未名通风报信,充当马前卒。莫非那些探长不知晓吗?当然不是,只要案子能侦破,最终功劳属于区域探长,何乐而不为?

    在毕未名眼里,这些人就是他圈养的猎犬,或者说好听点,相当于古代官府的幕僚。他保证充足供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