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糊涂而死。
马雨露以前曾经断断续续对年竹花讲过自己的遭遇,心里一直揣着家仇,杀死马步芳就是她活着的全部理由。年竹花一席话让她深思:人活着究竟为什么?难道就为了报仇吗?杀死马步芳,还会有李步芳、王步芳,这种恶霸靠她一个人杀得完吗?年永忠身怀绝技纵横四海,在清廷鹰犬缉捕下不也逃亡海外?桂娘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最终落得隐居荒野落寞一生,这样的豪杰都无法走出困境,何况她一个小女子?
年竹花最后说道:“雨露姐,明天我就和同志们出发了,不知道今生还能不能相见,妹妹送你一句忠告: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战火纷飞民生凋零的时代,让我们无法过上安宁幸福的好日子;我们有幸,乱世出英雄,只要我们奋起抗争,就可以扭转命运,活出真我活得精彩!与人民为敌还是造福于民,取决于我们自己!”
见马雨露沉思不语,年竹花拿出一本审讯记录,上面有殷华新口供,递给马雨露。这是年永忠的授意,让马雨露认清沈升云真实嘴脸,不要再心存幻想。
殷华新的供词触目惊心,马雨露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这些是真的吗?会不会是编造的谎言?然而证据确凿,供词上时间、地点、内容都十分精确,无懈可击,让人不得不面对现实。
“我是干爹的亲生女儿?他想借刀杀人?这怎么可能?!”马雨露几乎要喊出声来,内心翻江倒海五味俱全,甜酸苦辣咸,全都涌上心头。“雨露姐,请相信党组织,不会搞错的。前不久为了辨明真伪,中央特委特地电告上海及南京地下党,在你的家乡和上海调查此事,证实了殷华新的说辞,你确系沈升云亲生。派遣特务前往延安,另一个任务就是铲除你们,沈升云不顾亲情痛下杀手,这样的人还值得你为之效忠吗?”年竹花的话震耳发聩,在马雨露脑海里久久回荡。
第二天上午,欢送会结束后年竹花等人离开延安开赴前线,马雨露站在欢送队伍最后,目送年竹花离去,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年竹花英姿飒爽的身影烙印在她心里挥之不去,是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马雨露并未觉察到,一颗生机盎然的种子已经植入到她心底,生根发芽,到了合适的季节就会开花结果,最终成长为参天大树。
此后八年时间马雨露都生活在延安,劳动、学习、训练、健身,与边区军民同吃同住,饱受熏染,不知不觉中成为其中一员,从本质上得到改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为迎接解放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第六百五十七章()
莫小米把秦香兰托付给地下党之后放下心来,轻装简行加快速度,向着日占区腹地奔去。经过两天急行军,已经抵达日军上海派遣军总部所在区域。越接近核心地段越危险,大伙儿心里都很清楚,每时每刻都行走在刀尖上,随时可能丧命。
日军为了确保大本营绝对安全,早已清除一切障碍,方圆数十里不见人烟。坦克和装甲车把村庄夷为平地,村民或被杀害或被驱逐,除了兵营就是来来往往的军队,把这里变成一片诺大的军事管制区。国军特战队要在日军大本营实施暗杀,简直比登天还难,犹如虎口掏心与狼共舞,行动结束后还要顺利撤离,更是雪上加霜。
斩首行动不是见一个杀一个那么简单,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也即是暗杀对象应该位高权重,足以撼动军心,让日本人感到恐惧。在这方面国军明显不如日军,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当然也有其客观因素,毕竟日方为了发动这场侵略战争苦心积虑,举全国之力耗时数年进行战备,面面俱到,而中国自满清末年以来便病入膏肓国力衰退,所以不如日本人准备充分也情有可原。
不能因为准备工作不到位就放弃行动,特战队也有自己的土办法——按图索骥,依靠有限情报来锁定暗杀目标。特勤团长期栖居在首都,近水楼台先得月,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日军资料,此次来沪随军文书挑选了一些近期来华参战的日军高级将领个人履历,正好填补了暗杀目标不明朗的空档。
特战队手上原本带有军用地图,上面标注着日军各联队布防情况,两者相结合,行动计划一目了然。正好第35军101师独立团特战小分队也赶到了,制订计划者由莫小米、梁海、廖勇进、安心四个人组成,众人拾柴火焰高,行动方案必须要大家一致赞同才能执行,由此也产生分歧。
眼看要逼近日军大本营,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现在不愁没有大官,反倒是大官太多,根本杀不过来,特战队只有几十号人,怎么下手?哪些大官该杀哪些不该杀?这个问题要搞明白无异于瞎子点灯——白费蜡!
梁海是急性子,首先发起火来,嚷嚷道:“哪有这么麻烦!依我说直接杀进去,瞅着最大的官杀了便是!”“我说梁海啊,我看你越来越像李逵了!”莫小米嘲笑道,廖勇进和安心也在一旁附和,搞得梁海面红耳赤。
安心最后赶来,一路没有追随,大家都很知道他的想法,安心也明白大家心思,就当闲聊,把所闻所见讲述出来。安心说道:“据我所知,日军已经把大批精锐部队派往淞沪前线,留在后方的大多是后勤辎重部门,所以我们想要刺杀一线指挥官几乎不可能。我的意见是:要不就放弃,要不就找最大的官。”
“最高长官是松井石根大将,咱们就去把他干掉吧!”廖勇进笑着建议道,大家只当他在起哄,没当回事。廖勇进板起脸,有些不悦,重复说道:“我再说一遍,与其乱杀乱砍,不如直捣黄龙,取倭寇首领头颅!”
其他人又一阵哄笑,只有莫小米没有动静,正色说道:“廖队长,请你详细说一下,有没有可行性由大家决定。”“松井石根大将是日本上海派遣军最高指挥官。此人1878年7月出生于名古屋市,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期间参加了日俄战争。陆军大将军衔,皇道派将领,曾率兵驻扎中国13年,是典型的中国通。”廖勇进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这下轮到莫小米他们傻眼了,廖勇进说得这么清楚,好像松井石根贴身秘书一般。他们哪里知道,其实廖勇进以记者身份掌握的资料远不止这些,真要提供,恐怕可以写一本书。
“既然这个松井石根如此重要,我们豁出命也应该把他干掉,不枉跑这一趟!”安心插话道,其他人何尝不想杀掉此人,但司令长官如同棋盘上的老帅,日军必然重兵防守,刺杀谈何容易?气氛沉闷下来,大家都不说话,眼看走进死胡同,进退两难,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六百五十八章()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人也有着严格纪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让上峰来决定是最好选择,既可以推卸责任,又不用冥思苦想寻找万全之策,两全其美。但置身敌人巢穴之中,如何向大本营汇报?刚进入日占区核心地带,莫小米就下令禁止使用通讯设备,保持静默,直到安全离开,这么做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样吧,我们先安顿下来,把自己藏好,不要被日军发现。然后边休整边搜寻,一旦发现松井石根踪迹立即跟进,咬住不放,伺机把他干掉。”莫小米率先打破沉默提出看法,“如果找不到司令部,又被日本人发现怎么办?”安心问道,梁海拍拍肩膀上挎着的冲锋枪,替莫小米答复:“那就打呗,咱们手上的枪也不是吃素的,谁怕谁呐!”莫小米挥手制止,说道:“千万不能轻举妄动,这里不是国统区,投鼠忌器,咱们决不能冒冒失失,把自己套进去!”
讨论到此结束,几十号人围聚在一起太显眼,仍然按照小分队序列独立成行。三支队伍分散开来,川军在中部,特勤团和独立团环伺两侧,形成“品”字形。
日军核心区域果然大不一样,机关重重警备森严,分为内外三层,把司令部围在最里面。最外层是一道由机械化部队组成的火力网,各型坦克、装甲车、炮车、军用卡车密布四周,呈圆环状,从空中俯览宛如一条黑丝带。假如敌军来袭首先要穿过这道火力网,即使过了也会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发起攻击。
第二层是警卫部队组成的重火力防线,暗堡、地沟、战壕密布,纵横交错相互倚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从任何一处钻出来。这道防线不需要太多兵力,由于构思巧妙防守严密,敌人根本无从下手,往往吃下大亏,而后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第三层是最后防线,也是最难攻入的一道防线,由海军陆战队精锐组成,全部持轻武器。这样做目的在于避免误伤自己人,便于近身格斗,其性质类似战场上的“敢死队”,必要时用身体挡住子弹,掩护司令部要员撤离。这些陆战队员不仅勇猛凶悍,而且长期灌输武士道精神,不再是血肉之躯,而是杀人机器,甚至比枪弹更可怕。
为了做到有的放矢,莫小米派出几拨人前去侦查,顶多进入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无论如何进不去,因为日军防守太严密!不拿到司令部详细布局怎么开展行动?莫小米决定亲自前往,其他人要求陪同,都被他拒绝了,包括梁海在内。人多反而累赘,容易暴露,莫小米不愿产生无谓牺牲。
午夜时分是人最疲乏的时候,日本人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所以会加强警戒。莫小米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凌晨,白天与黑夜交替时刻。
出发前,莫小米在宿营地背后的小山丘上静坐了两个小时,一方面调整内息,全身气血通畅,达到最佳状态,另一方面也在思索:怎么才能绕开三道防线进入司令部,查找松井石根踪迹?第一道防线无须考虑,这些铁疙瘩打起仗来威风八面,不打仗时就是一堆废铁;第二道防线尽管暗堡密布,只要不触及机关,也无后顾之忧;第三道防线最难办,陆战队与特战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