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三十八章() 
侯丹青又坐在戏园子里听戏,几乎每天都要去,雷打不动,好似天荒地老的爱情。不过最近戏园子练功的旦角越来越少,伴奏乐队早已逃命去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演员,抱着得过且过的心理,白天练功吊嗓子,晚上演出挣钱糊口。

    侯丹青看见照片第一眼就惊呆了,灾民见多了,这么干瘪可怜的崽儿还是头一回见到!尤其那双镶嵌在小脸上的大眼睛,像两粒硕大的玻璃球,黑白分明,清澈的眸子里充满渴望,令人心酸痛楚。

    “这个,这个娃儿咋长成这副样子?”一向伶牙俐齿的侯丹青居然卡壳了,话不成句,结结巴巴。侯丹青的反应在莫小米意料之中,没有人会漠视这张照片,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难以忍受,毕竟才八岁呐,用惨无人道形容毫不为过。

    莫小米轻轻叹了口气,低声说道:“这个娃儿实在太可怜了,小小年纪便同爹妈一道坐牢,从来没有出来过,外面世界咋样他一点不知道。”“不可能吧?这么小的娃儿有啥罪?简直乱整嘛!”侯丹青半信半疑,也难怪,以他的人生阅历接触不到国民政府最丑陋的一面,除非切身经历。

    “三姐,我怎么敢骗您?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受朋友之托想把这个娃儿救出来,不知道您能不能再想点法子?”莫小米恳切说道,侯丹青明白他的意思,可以找杨钦典试一试,也就答应了。

    杨钦典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1918年出生于河南郾城县(今属源汇区)大刘镇周庄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40年4月考入胡宗南办的西安军校七分校教导团,1942被分到胡宗南部的一个骑兵部队,成为一名骑兵,期间被军委会挑选为警卫团的警卫。不久杨钦典又从西安调防到四川,被分配到交警总队特务队任班长。

    侯丹青如何与他成为拜把子兄弟的呢?源于一次意外邂逅,那是1948年,杨钦典被派到歌乐山集中营内担任白公馆看守班班长,负责看守关押在白公馆内的重要“犯人”。当时杨钦典刚到重庆不久,倍感孤独,时不时趁休假空闲的功夫去戏院听戏作为消遣。

    川人喜欢听川戏,杨钦典是河南人,原本想听梆子戏,可四川哪儿去找河南梆子戏啊?只好硬着头皮尝试欣赏,结果听不懂索然无味,经常看到一半就开始打瞌睡。后来干脆不去了,又很无聊,仍然在戏院外面闲逛。

    整个山城称得上“戏痴”的人恐怕只有侯丹青一个人,每天除了喝茶、吃饭、闲逛,就是看戏、听戏、唱戏,无独有偶,杨钦典也在戏院内外频繁进出,两人碰到一块儿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那天午饭后杨钦典下山买些监狱公共生活用品,趁此机会又进戏院消遣,要了一碗盖碗茶和两包炒瓜子,边吃喝边听戏。听着听着瞌睡虫爬上来了,杨钦典索性闭目养神,渐渐打起鼾声来。

    戏院里有人打鼾不是什么好事,但杨钦典身穿警服,谁敢过问?每当杨钦典打鼾的时候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杨钦典也就无所谓了,照旧我行我素。正因为如此,这次杨钦典又鼾声如雷,戏院其他人大眼瞪小眼,都不愿出面干预,甚至影响了台上演员的情绪。

    正当杨钦典睡得云里雾里之际,耳畔突然响起一声断喝:“大庭广众之下吼得像猪儿似的,太不像话了!” 杨钦典猛然惊醒,睁开眼睛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皮肤白皙的中年男人,双目圆瞪,怒发冲冠的样子。

    从来没有人敢这么训斥他,杨钦典气急败坏,操着河南话骂道:“妈的,哪儿来的混账东西!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话音未落,脸上已经挨了重重的一记耳光!杨钦典还没有回过神来,又一记耳光扇在他脸上,脸颊瞬间显现出清晰的手掌印,犹如烙印在上面一般。

第七百三十九章() 
如此奇耻大辱哪个人忍受得了?杨钦典捂着脸,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怔在那儿,戏院所有人都不敢作声,连戏台上的演员也都停下来,眼睛齐刷刷望着他俩。戏院老板唯恐闹起事端,给自己带来麻烦,赶紧过来打圆场。

    “三姐,请息怒!来者都是客,您高抬贵手,给我一个面子,不要把事情搞大了,这么多人还指望戏院吃饭呢!”戏院老板连连拱手作揖,向侯丹青求情。侯丹青在戏院发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但凡看不顺眼的人和事都要仗义执言,给戏院扫除了不少障碍,同时也招惹来很多麻烦。

    “这位大爷,不要生气!说句不中听的话,您理亏在前,挨打在后,也是您的不对,想开点!”戏院老板又转身对杨钦典劝解。杨钦典正在气头上,这句话犹如火上浇油,把他的怒火煽动地更加猛烈。一怒之下,竟然拔出腰间配枪,抵着戏院老板脑壳,打开扳机,随时可能扣动发射。

    侯丹青打了杨钦典两耳光以后,本来怒气消了大半,转瞬之间看见杨钦典拔枪威逼,腾的一下那股无名火又蹿上来。杨钦典这么做无非是杀鸡给猴看,因为侯丹青来者不善,虽然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样子,但眉眼之间隐隐露出缕缕杀气,煞气逼人。

    杨钦典已经把枪拔出来,骑虎难下,正在踌躇,侯丹青再度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手枪夺下,握在手里。“咋样?要不要再试试?”侯丹青质问道,不等杨钦典答话,又使出看家本领——拆卸枪械弹药。

    也不知侯丹青从哪儿学得这本事,一分钟之内,手枪被大卸八块,变成一堆铁疙瘩:枪管、枪柄、枪匣、子弹,全部分离,侯丹青拆一块扔一块,遍地都是。拆完后侯丹青指着地面对杨钦典说:“枪算啥玩意儿,以后不要随便拿出来吓唬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懂不懂?” 杨钦典哑口无言,他也是军戎出身,然而侯丹青这么高超的身手确实匪夷所思。

    见杨钦典不吱声,侯丹青口气缓和一些,弯腰把枪支零件捡起来,三两下组装好,还给杨钦典。侯丹青以为这件事就过去了,没多久便忘记,哪承想后来杨钦典居然主动找上门来,要与他做结拜兄弟。

    杨钦典为何要这么做?自然想攀上侯丹青这颗大树。离开戏院后杨钦典很快打听清楚侯丹青底细,吃惊不小——这个人竟然是哥老会鼎鼎有名的“侯三姐”,重庆总舵元老级人物!杨钦典在会中仅算得上小脚色,论辈分应该管侯丹青叫“三爷”,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

    侯丹青没有拒绝,原本从心底里看不起杨钦典这种人,但哥老会在监狱系统里的人不多,说不定日后用得上。出于相互利用,两人结为异性兄弟,歃血为盟,侯丹青年长为兄,杨钦典为弟,从此产生交往。

    结拜之后杨钦典得到侯丹青不少好处,如获至宝,对侯丹青言听计从唯马首是瞻,侯丹青却从未找他帮过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莫小米的请求侯丹青不能坐视不管,一方面出于道义,另一方面也是惺惺相惜,觉得莫小米是个难得的人才。

    杨钦典得知此事十分为难,失去往日的爽快,低头不语,侯丹青以为他想乘机赚一笔,说道:“要多少钱尽管开口!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把人救出来!”“三姐有所不知,不是钱的问题!” 杨钦典一反常态,面露难色。河南老家亲友众多,全靠他接济,因此但凡能挣钱的事都做,这一点侯丹青很清楚。

    “那你说说看,怎么才能把这个娃儿救出来?”侯丹青逼问道,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按照纪律,杨钦典本不该讲,但不说就过不了侯丹青这一关,只得吞吞吐吐说道:“宋振中一家都是政治犯,不要说我,即使典狱长也无能为力,如有半点差错脑袋就没了!”

    skbshge

第七百四十章() 
“啥子政治犯?不要拿这个糊弄我!”侯丹青以为杨钦典想漫天要价,嚷嚷道:“要多少钱,说清楚,我给!你的,中队长的,大队长的,典狱长的,站长的,该多少我给多少,报个数便是!”由于怒急攻心,白脸变成红脸;又由于难堪,红脸再变成白脸,白里透红,红中透白,像开了一扇天窗。

    杨钦典胆怯了,认识侯丹青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回看见他如此生气,尽管兄弟相称,可侯丹青究竟是什么秉性,他也不知道。假如侯丹青一怒之下把他杀了,岂不冤枉?

    “三姐,三哥,三爷,别发火嘛!我如果骗您天打五雷轰!这政治犯不比普通囚犯,要么就是共产党,要么就是和共产党有牵连,如今沾上共产党还有命么?您不怕我怕啊,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十几个口都指望我寄钱回去呢!” 杨钦典说着说着眼泪流了下来,只差没有给侯丹青跪下了。

    侯丹青也不是铁石心肠,见杨钦典可怜兮兮的模样,怒气渐渐消了下去,口气缓和一些,说道:“兄弟,我也不愿逼你,受人之托,实在推辞不了,就没有其它法子?”“这件事如果倒退回几年,你不用花钱,说一声,兄弟保证把人给你领出来。现在不行了,共军快打到重庆了,谁还敢救人?” 杨钦典满脸眼泪鼻涕,言辞凿凿答道。

    侯丹青见杨钦典死活不肯,只好放弃,给莫小米回话,至此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令人万万没想到,日后杨钦典不仅没有找机会营救“小萝卜头”,反而在典狱长徐远举强迫下助纣为虐,残忍杀害了他,犯下滔天罪行,良心受到终生谴责。

    “疯老头”韩子栋迅速把情报传递给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的党支部,负责人许晓轩和江竹筠得知后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向狱中同志转达,尽管表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波涛汹涌,大家都十分振奋。在党支部组织下,一个大胆而奇特的计划酝酿而生,那就是——秘密缝制一面党旗,用实际行动迎接新中国到来!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眼里,缝制一条旗帜不算什么难事,然而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被囚禁在戒备森严的监狱中,失去人身自由,时刻处于敌人监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