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百五十三章()
徐远举给齐三和的方案是副本,这个方案正本只有一个,交保密局南京总部留存。副本有三个,分别存放于西南特区档案室、西南长官公署二处档案室、保密局重庆站档案室,齐三和只能阅读,不允许保留。后来随着全国解放,方案正本及副本或被带到台湾或当场烧毁,根本无从查证。
回到保密局重庆站,齐三和仔细翻阅,越看越心惊肉跳:大到发电厂、水厂、煤气公司、机场、火车站、码头,小到厂矿、学校、邮局、银行,只要是关系到民生的单位无一幸免。假如全面执行这本方案,山城不复存在,数百万民众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这就是所谓的“三民主义”忠诚信徒么?
面对“大破坏”行动方案,齐三和沉思了很久,不执行肯定说不过去,即使他不做也会有人做,这是铁定的事实。从最初的复兴社,发展到警务处,再到军统,最后是保密局,齐三和作为亲历者,感慨良多,今日之保密局还是三十年前的复兴社吗?还是十年前的军统吗?
复兴社创建之初以振兴国民党、统一中国为己任,杀伐决断,排除异己,何等荣光?军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日寇最猖狂的几年,无数特工深入敌后,我以我血荐轩辕,给予日特以沉重打击。如今党国土崩瓦解抱头鼠窜,难道只剩下无情屠杀和毁灭?
一连串问号在齐三和脑海中回荡,让他头痛欲裂。徐远举要求齐三和率领重庆站在十天之内完成破坏任务,按照军统一贯做法,制订详细计划需要三天,落实人手需要两天,锁定目标需要三天,如此算来真正可以执行的时间只有两天,肯定不行,必须压缩前期时间。
当天晚上,保密局重庆站灯火通明,所有人一夜未眠,都在为“大破坏”计划做准备,包括后勤人员。几十号人可以不睡觉,但总要吃饭,宵夜必不可少,为此食堂师傅也跟着熬夜,直到次日上午才回家。
付出必有回报,“大破坏”详细行动计划第二天下午便送到徐远举手中,内容具体详实,有理有据,操作性强,堪称特工工作典范。徐远举十分满意,立即报送南京总部,郑介民很快回电:同意,执行!
如此重大机密的资料怎么能越过通信科长秦香兰?尽管行动方案以文字方式汇报,但作为重庆站中层管理人员,不可能不接触到,何况齐三和还有意无意把机会留给她,似乎想予以某种暗示,秦香兰事后一直纳闷:齐三和这么做有什么目的呢?
那是通晓会议后的凌晨,经过一夜鏖战,大伙儿都疲惫不堪,个个瞪着双兔子眼睛,哈欠连天苦不堪言。齐三和终于下达了散会的命令,只留下秘书整理资料,把最终文本拟定出来。
上午八点,站内已经人去楼空,只剩下通信科值班人员,军统各分站都有这个规定:行动科和通信科必须24小时待命,不同之处行动科在站外,通信科在站内。秦香兰身为科长,更要以身作则,经常在站内过夜,一夜未眠是家常便饭。
齐三和自然熟悉秦香兰工作规律,特别吩咐后勤科给通信科开小灶,制作宵夜和早点。这天清晨又让秘书给后勤科打招呼,为他和秦香兰做两碗荷包蛋,都端到站长办公室去。秘书把荷包蛋送进办公室就离开了,随后秦香兰来到,见齐三和躺在沙发上鼾声如雷,端起碗转身便走。
秦香兰正要离去,忽然停下脚步,眼光被办公桌上的一本文件吸引过去,扉页上赫然写着重庆基础设施破坏计划书!——这么重要的资料怎么会随意搁在桌上?秦香兰瞄了一下齐三和,背对着她,一动不动。不知出于什么考虑,秦香兰迅速打开文件,以过目不忘的本领熟记在心。
几分钟后,齐三和翻身坐起,走到办公桌旁,拿起计划书翻了几页,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他的目的达到了。秦香兰如法炮制,第一时间把计划书内容传递给莫小米,重庆地下党立刻采取保护措施,组织工人纠察队,赶在敌人破坏之前护厂护矿,使一部分重要设施得以保存下来,“大破坏”阴谋没有完全得逞。
第七百五十四章()
马天时倾其所有,买了兰州城有名的老字号“致兰斋”招牌糕点——酥皮点心、水晶饼、太师饼、到口酥、芙蓉饼和许多糖果,用来招待贺喜嘉宾。其中酥皮点心最畅销,香甜可口、油而不腻,深受兰州市民喜爱,远销河西各县。创制的十六头饽饽点心(每个1两,16个为一斤),制作精巧、别具一格,成为民国时期馈赠亲友的佳品。
适逢战乱时期,“致兰斋”受到冲击,原材料匮乏,作坊伙计纷纷离职,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个老人值守。掌柜柴仲圭被迫压缩产量,关停分店,导致糕点价格飙升奇货可居,要想吃到正宗“致兰斋”比登天还难,更别说大量采购宴请宾客了。
这种情况下一般人也就知难而退了,然而马天时是个不信邪的种,仗着一身狗皮,非要柴仲圭提供各式糕点若干斤,还扬言:不配合就是私通解放军,要送到警察局坐班房。柴仲圭不愿得罪马家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确实做不出那么多糕点,怎么办?这桩难题直到婚礼举行前三天才得到妥善解决。
狗娃不知从什么渠道听说这件事,虽然是一件小事,可马天时对他如同亲兄弟,马天时贸然把人抓起来送警局,必然违反军规。大战在即,此事如果传到总司令马步芳耳朵里,岂不是死路一条?狗娃也不敢告诉赵遂,副军长平日里最恨欺压百姓的恶霸,马天时的行径和恶霸有什么分别?
狗娃鬼点子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思来想去竟只有马雨露可以帮忙,因为她作为赵遂副官,负责与82军各部联络,还和西北行署关系密切,说不一定有办法。
马雨露见狗娃主动上门求助,有些意外,转念一想:或许这是一次改善两人关系的契机呢!于是笑脸相迎,问道:“有啥事直管说,只要我做得到的。”狗娃扭捏半晌,红着脸把马天时买不到糕点地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最后加了一句:“马连长娶婆姨是好事,何必弄得鸡飞狗跳,您说是不是?”
马雨露听了半天没大明白,反问道:“马连长买不到糕点,你着什么急呢?”“哎呀,我的姑奶奶!马连长是爆脾气,已经放出话来,假如柴仲圭不给就直接抓人。我们马家军治军严格,他这样做要吃官司的!”狗娃红脸赤眼嚷道,好像马天时已经被革职查办似的。
马雨露似乎听懂了狗娃的话,他想请自己想办法把这件事摆平,既成全了马天时婚礼,又可以避免马天时受牢狱之灾。怎么帮呢?——马雨露心里也没底,狗娃离开后开始思考,左右没想出好法子。
闭门造车总造不出车来,马雨露索性利用休息时间亲自去“致兰斋”查看,同时也了结心中困惑:什么样的糕点值得马天时兴师动众,以至于刀戈相见?多年前就听说“致兰斋”的点心老少咸宜,制作工艺独特,香甜可口,是清真食品中的臻品,现在好了,能够亲眼目睹生产过程。
“致兰斋”于道光18年(1838年)创建于北京,清光绪6年(公元1882年),山西商人柴作栋把致兰斋京式糕点移植到兰州,至今已经有77年历史,有过供不应求的时候,但产量骤减入不敷出的局面前所未有。掌柜柴仲圭为此痛心疾首,然而时局如此,即或是老祖宗柴作栋在世也无计可施。
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柴仲圭为这份产业发愁时,又发生马家军连长威逼之事,可谓釜底抽薪。柴仲圭除了整天坐在家里唉声叹气,什么事都不想做,甚至产生关门歇业、全家老小回山西老家逃避战祸的念头。
恰逢此时马雨露身着便装到柴家拜访,点名要见掌柜柴仲圭。柴仲圭听说一个年轻女人想见他,脑子一时没有转过弯来,要买糕点去店铺就是,到家里干嘛?如果谈合作或开办分店,眼下这种时局绝无可能,柴仲圭正打算回绝,马雨露已经大步走进院子。
skbshge
第七百五十五章()
听到脚步声,柴仲圭被逼无奈,只得走出房门迎接。马雨露大大方方伸出手去,笑着说道:“柴掌柜,久仰了!致兰斋名声在外,我在银川就已经听说,早想前来拜访,今日终于遂愿,再无遗憾了!”“哪里哪里,马小姐过奖啦!请进,进来说。” 柴仲圭也伸出手,与马雨露轻轻一握,引进堂屋。
踏入屋内,马雨露打量四周,里面陈设虽然简单但隐约透露出富贾之气,看得出家族曾经兴旺发达过,只是如今凋敝而已。柴仲圭自我解嘲道:“家道中落,都是仲圭不才,料理无方导致,惭愧!惭愧!”“柴掌柜不必自责,时值战乱时期,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能够维持已经不错了!”马雨露安慰道。
商人都是察言观色的老手,马雨露给柴仲圭第一印象较好,没有架子,没有傲气,心里产生好感,略微思索之下,拿出上等碧螺春款待。马雨露是行家,才呷一口便品出滋味,不禁赞道:“好茶!没想到西北之地还能喝到这么好的碧螺春,我今天占尽口福了!”这句话让柴仲圭顿时刮目相看,从心底开始敬重马雨露。
“马小姐今日来访有何指教,请直言!” 柴仲圭开门见山问道,马雨露搁下茶盅,笑着回答:“不瞒柴掌柜,我是82军军部副官,今日叨扰只为马连长婚事筹备而来。听说致兰斋货源紧缺,无法满足顾客需求,我特来看一下,情况是否属实。”
柴仲圭微微一愣,这种时候撒谎已没必要,不如实话实说。马雨露听了柴仲圭叙述,半天没有作声,眼下时局紧张,不少生活必需品都列入战略物资,如白糖、面粉、食盐等,市面上有价无货,柴仲圭所言不假。
柴仲圭又补充一句:“我柴家虽非大富大贵,但用以生意周转的资金还是有的,可如今有钱也买不到原料,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