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战友我的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党务调查科搞好关系,对帮会有所脾益;运作不好,嫌疑人性命堪忧,帮会还会遭到牵连,蒙上不白之冤。”

    黄秘书与耿彪面面相觑不知何意,李老舵主也不愿过多解释,手写回信一封交给黄秘书,说道:“此事交给老夫文老弟尽可放心,你们回去等消息吧!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小子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吧!”

    至此哥老会成都总舵和中共四川临时省委都紧锣密鼓展开营救工作,程丹青也暗中使劲,动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营救。特别调查组如同一所戏院,不停开场、谢幕、迎客、送客,唐利民忙得团团转,像热锅里的蚂蚁,电话不停,来访不断,都是为莫小米说情的说客。饭局也一场接一场,能拒绝的都拒绝了,不少饭局根本无法拒绝,来自中央政府、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重庆市政府、各种社会组织、群众团体的压力一波又一波,唐利民快招架不住了。

    其实唐利民只是小角色,真正的黑手躲在幕后操纵,那就是钱专员,面对唐利民诉苦,他扔下一句话:“四川的事情只要不牵扯到‘二刘’都好办,杜昌明死得不明不白,不能就这么算了,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

    这句话在一次酒宴上唐利民有意无意透露给章孝儒,章孝儒又故意透露给郭副局长,郭副局长立即转告李老舵主,章孝儒很快收到六根小黄鱼的答谢礼,其中有三根转到唐利民手中。

    钱专员的意思很明白,四川地面上让蒋委员长最头痛的莫过于“二刘”,其它事情都好办,可见让国民政府忌惮的还不是共产党,反倒是刘文辉、刘湘两叔侄。

    李老舵主乃大智慧之人,豁然开朗,当即备下重礼,亲自到刘湘府上拜望两老,刘湘忙于与刘文辉开战,已经很久没有回家。李老舵主系青城道家嫡传弟子,备受川西名流推崇,刘湘父亲立刻亲笔书信,快马送往刘湘军部,让刘湘向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说情,保释莫小米,理由是:莫小米早已加入川军刘湘部队,肩负重要任务,长期派驻重庆警备司令部,绝不可能谋杀共党叛徒。

    这自然是莫须有的理由,但说得有鼻子有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没办法,向国府高层汇报,皮球你踢过来我踢过去,最终落在钱专员手里。钱专员心知肚明,见杀莫小米无望,不如做个顺水人情,随后便电告唐利民,放过莫小米,把罪名栽在那个通知钱专员接电话的护卫身上,枪毙了事。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与莫小米青梅竹马的秦香兰此时此刻在干什么呢?——短短两年时间,莫小米经历了大风大浪,驾驶着人生这条小舟肆意漂泊,已经找到正确地方向,只需要坚持下去必然结出累累硕果。秦香兰人生之路也不简单,充满曲折坎坷,700多个日夜把她磨砺成为一个经过特训的谍报人员,以至于莫小米再次见到她时都不敢相认,完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

    改变秦香兰一生的起点始于民国21年(1932年)夏秋之交,重庆女中新学年刚开学,读完这一年就毕业了。按照秦老爷安排,毕业后秦香兰将遵从父命与指腹为婚的自贡富家子弟完婚,尔后相夫教子做一个贤妻良母。哪知道命运之门悄然被敲响,随后发生的事情让秦香兰走上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

    通常情况下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没有开始授课,在老师督促下学生们忙着打扫清洁,领取新书本,调配座位。同学们嬉笑打闹,像鸟儿一样叽叽喳喳,校园内一片热闹景象。

    与往年不同,这次学校来了几个陌生人,在校长、教务处长陪同下挨个走访各班级,重点是高中三年级。每到一个班就把班主任喊出来,拿着花名册仔细查看,还时不时让老师带着学生当面询问,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譬如怕不怕老鼠、蟑螂、毒蛇?如果遇到坏人凌辱怎么办?晚上睡觉不关灯能不能睡着?有没有得过重病?是不是近视眼?

    校领导和老师原以为他们想选拨优秀学生,都拼命推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人把成绩最好和最差的都划掉,只留下身体健康、成绩中等、视力较好、记忆力强、活泼好动的女生,秦香兰也名列其中。

    接下来是单独面试。询问秦香兰的是个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比她大不了几岁,像在校大学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秦香兰对他有好感,答话自然柔和得多。

    主考官轻言细语问了几个问题,跟闲聊差不多,秦香兰也没在意,随便说了些,只记得最后一个问题:大男孩问她以后上大学想读什么专业?秦香兰想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回答,反问大男孩学得什么专业?大男孩微微一笑,回答:电讯专业。秦香兰笑了,回答:也想学这个专业。两人相视大笑,面试结束。秦香兰后来才知道,这些人确实是刚离校不久的大学生,毕业于蜚声军界的黄埔军校,肩负着特殊使命,在山城各中学遴选储备人才,优异者培养为秘密特工。

    秦香兰和十几名女生随后接到通知,要求暂时终止学业,到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杨家山参加集训,为期半年,集训期间不得离校,也不允许家人探视。十年后这里建立起一个大型培训基地,即著名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直接隶属于中美最高军事统帅部,由情报组、气象组、心理组、军事组和秘密行动组、人事组、作战组、电讯组、联络组、研究分析组、供应组、医务组、会计组、总务组、运输组等部门组成。秦香兰所在的特训班作为雏形,基本保留了以上编制,她被分配到电讯组,成为一名新学员。

    特训班组建之初条件比较简陋,教学、食宿、操练等硬件设施都没有完善,学员有两百多名,男生占大多数,女生仅有三十几名,优胜劣汰,最终有十几名顺利毕业。

    特训班第一个月是理论知识学习,根据学员潜质进行二次分配。教员全是广州黄埔军校毕业的大学生,而且以三、四期为主,为什么会这样?几年后秦香兰才搞明白,其中蕴含着一段轶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民国15年—18年)黄埔军校四期学生滕杰就曾致信校长蒋介石,提出:应该在无声无息(极端秘密)的原则下,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结合全国文武青年之精英,切实把握民主集权制之原则,建立一个意志统一、纪律森严、责任分明、行动敏捷的坚强组织。希望依靠这个组织,整肃腐败、唤醒民众、抵抗外侮,最终“复兴我中华民族”。

    蒋介石非常赞赏,当即下令成立由黄埔军校青年军官为核心的“中华复兴社”,骨干叫干事,也就是广为流传的“十三太保”,包括: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等13人,滕杰担任中华复兴社书记,后来升任中央军校(黄埔军校后期)政训处少将处长。

    复兴社核心组织称为力行社,分列诸多机构,特务处是其中之一。1932年4月1日,特务处正式成立,处长由戴笠担任,副处长郑介民,这便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局)前身,办公地点设在南京徐府巷。筹备并组建特训班的正是来自力行社特务处的骨干分子,有唐纵、徐亮、周伟龙、梁干乔、黄雍、张炎元、黄天秋、马策、郑锡鳞等人,号称“军统十人团”。对秦香兰进行面试的主考官也来自“军统十人团”,姓潘名廷玉,当时才二十三岁,刚从黄埔军校毕业,是四期学员。

    还未高中毕业的秦香兰与其他同学一道进入特训班学习,懵懵懂懂,还以为是普通军训,只有组织者心里清楚:他们为何而来,日后将去何方。潘廷玉等教官正值青春年华,怀揣一腔报国热血,哪里知道他们正亲手把一群无知羊羔训练成为杀人恶魔,用于对付共产党、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在他们训导下,秦香兰等人逐渐蜕变为国民党特工人员,沦为杀人武器。

    第一个月比较轻松,和中学没有多大区别,唯一不同之处就是不能回家,尽管只有十几公里车程,但坚决不允许,秦老爷为此还特地找过重庆教育局局长,答复:特训班非教育局承办,超出能力范畴,无能为力。好在只有半年,秦老爷没有办法,只得安慰秦香兰,好歹坚持下去,结束就好了。

    秦香兰养尊处优惯了,刚开始不习惯,天天哭闹,被处罚后学乖了,不敢再闹事,一门心思用在学业上。原本学习成绩中等的秦香兰对课程产生兴趣后竟然一鸣惊人,门门功课优等,尤其情报收集、气象分析、心理学、秘密行动计划、特种作战、电讯收发、急救护理、会计统筹等学科成绩均名列前茅。

    特训班出了女状元——秦香兰成为名人,各学科教官都抛出橄榄枝,希望她可以加入所属班级,许诺给予全额奖学金,甚至有教官承诺特训结束后保送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秦香兰对奖学金嗤之以鼻,保送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却引起她浓厚兴趣,谁不晓得这所大学是目前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呢?最终秦香兰选择留在通讯班,只因潘廷玉是任课老师,然而天不遂人愿,不知什么原因,被强行分到秘密行动班。是什么因素导致结果如此差强人意呢?事出有因,主要原因起源于潘廷玉和秦香兰的朦胧情愫。

    所谓青春年少正风流,两个豆蔻年华的青年,郎才女貌才子佳人,彼此有好感,迸发出爱慕的火花再正常不过。从他俩第一次见面开始,“一见钟情”四个字便深深烙印在心底,经过朝夕相处,爱的种籽悄悄发芽。可是他们都忘记了,特训班并非世外桃源,这里是军事重地,更是秘密基地。入校一个月后,两份报告同时摆在特训班负责人办公桌上,主题都关乎同一个人:秦香兰。

第一百四十四章() 
特训班负责人来头可不小,由中华复兴社代理书记、力行社特务处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