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半天都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赵高遂忍不住道:“难道你们的口中只有咱叹吗?最初赞叹咱们的士兵,咱们的士兵输了,就要赞叹对方的战斗力,那若是咱们的陛下败了呢,你们是不是要当叛军的臣民啊?”
“谁,谁要背叛我大秦,站出来。”胡亥听到这而,虽然不明白来龙去脉,但是也隐约听出了些意思,不由问道。
“臣等不敢,臣等誓死效忠大秦,二世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惊呼,他们心中或多说少也有认为自己这边军队不如对方的想法,可却没有半点叛变大秦的意思,毕竟嬴政的铁血手腕留给他们的烙印实在是太深,谁也不敢做出这种事。
“既然口口声声说要效忠大秦,那么各位大臣就拿出些诚意来吧,章将军,你是我朝中的上将军,曾经追随先帝打过不少胜仗,此次就由你来指挥领导如何?”赵高犀利的眼神猛地看先居于官池右下角的一位大将,这不是别人,正是当初摆在林跃手下的大将章邯。
章邯效忠的是长子扶苏,虽然一直留在咸阳述职,可是却从没有为赵高出过任何筹划,现在赵高点名要他出面,多少有点报复的意味。这出去打了胜仗还好,若是败了,赵高可以趁机削夺对方的兵权,然后将那二十万大军据为己有。就算是胜了,那也是惨胜,敌军的三十万可不是吃素的,试想章邯的二十万军队就算再能征善战,也免不了敌亡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这样下来,到最后不但解除了函谷关之围,还可以铲除一个异己,更是两全其美。
章邯乃是一名老将,同样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赵高想的他怎么会想不到,所以只见他慢悠悠的晃荡到官池中央,然后上奏道:“陛下,末将以为,此次前来的起义军数量太过庞大,光靠军队的镇压远远不够,所以咱们应该扩充军队的数量!”
“扩充,怎么扩种法,章将军不是不知道,咱们想在整个咸阳的军力都被调动到戍边去了,那还有多余的军队支援这些地方呢。”赵高此番话中有话,主要还是讽刺对方,还有以蒙恬为首的大将,不听从中央调配,私自将手下士兵带着跟随扶苏调去戍边,弄得国家空虚。
仿佛没有听出堆放话中的意思,章邯笑道:“怎么不可以,丞相大人不是在两个月前,调动了大量的民夫去建造陛下陵寝吗。据我所致,那些声势浩大的起义军,怕是那些民夫的一般都不到,若是丞相将他们都一致充作军队战斗力,派到函谷关去,然后由我调配指挥,相信此次必定可以消灭这些起义乱党!”
其实,章邯此次帮助赵高,并非是因为对方胁迫,最主要还是这咸阳对扶苏的重要性,毕竟若是让那些叛军攻入咸阳,得到这关中的财富,然后用来大肆的招兵买马,那到时候,就真的没有机会想要再翻身了。所以,章邯才决定出面,便宜胡亥这小子一次,挽回赢家的尊严。
当初那些民夫只是招来为自己做做样子,现在既然需要他们,赵高便也没有半点犹豫,这便大手一挥道:“好,既然如此,那七十万民夫就通通交予将军了,我和陛下就静候将军的佳音,退朝。”
先不提章邯是如何将那七十万民夫一一装备,然后送上前线以人肉攻势,镇压叛匪。单单是扶苏那边,也遭到了不小的攻击,吴广的三万左路军一直被挡在荥阳外围,斩开疯狂的攻击。而扶苏则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而是抓紧手中的三十万蒙恬军,静静的抵抗对方,同时再暗中,窥视林跃那边的情况,据他所制,林跃之前之所以敢那样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掌握了绝世力量,这力量很有可能就是他的军队,所以扶苏一直在等,等候看林跃爆发时的力量。
可是,这样下去,等了几日都没听到东海传来动静,让他失望的是,林跃那儿就仿佛是从来没有发生过叛乱一般,真个东海地区一片静悄悄的,就连周边的郡县也都受到了影响,都没有什么战报传出,这不免让扶苏对林跃起了疑心,她不会是归降了叛军了吧?
不管扶苏猜的对不对,但是就在这两方都死死抵抗这起义军的同一时刻,林跃却在潜龙城最好的一家酒馆中宴请着眼前的几位客人,一时间,都是些宾主具欢的模样。
酒过三旬,就听到对面那个文士模样的人,对林跃道:“林城主,我们早在三江的时候,就听说过您的故事,可以见得,您并不是秦朝庭的走狗,所以我们想和您合作。”
“呵哈,宋将军太看得起林某了,林某不过是一个被朝廷敢出来的莽撞之人,有什么能力和楚王联手合作呢!”林跃自嘲的笑了笑,在他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此次前来平定东面的大将宋留。
对方已经将九江尽数拿下,现在就剩下东海和会稽挡在他的面前,所以林跃也早在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没想到就是在前夕,林跃却得到对方的一封书信,上面的大意是说希望两家合作,共分天下。
对于共分天下,林跃没有兴趣,他要的是整个天下,怎么会和别人共分呢。至于合作,林跃却难得没有拒绝,他显得处境比起表面来,实则处处危机,先是会稽的飞鱼门就是一处心腹大患,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如今又多了起义军,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然而,这份书信却给东海带来了转机,林跃大可以先和对方暂时结盟,稳住前方,将后方飞鱼门的问题首先解决。所以林跃才决定,自己做东邀起义军此次东征的几位大将前来,暂时结下盟约,商讨利益分配。
第二章 合作(下)()
第二章 合作(下)
对于林跃的推辞,宋留早已经想到,所以他在面对了对方委婉的拒绝后并没有太过失望。而是笑了笑,岔开话题道:“城主可知,我们陈王是如何走到如今这个地位的吗?”
“始皇帝暴政,赋税徭役繁重,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自然会有以为秉承天意之人,从百姓中脱颖而出,推翻暴政。”
林跃口中几句寥寥分析,便将对方所有的优势化为具无,原本宋留想要用陈胜的故事来感化林跃,让林跃意识到跟随陈王才是一个最明智的选择,可是现在林跃虽然没有反驳,但是这事不关人的分析,却将陈胜的能力撇的一干二净,仿佛只要有个人站出来,都可以成为当今的陈王一般。
“城主分析的不错,不过城主在这写分析当中却遗漏了一点最重要的!”正当宋留被林跃说的哑口无言之时,突然其身边一个文士模样的青年人上前一步,朝着林跃拜了一拜道。此人一袭青布长衫,颇有种修行出尘的味道,看的林跃亦欣赏不已。
“哦,说出来?”自己的欣赏此人,就不代表自己的话可以被任意反驳,林跃鼻腔中轻轻哼了一声,他到想看看,这群起义军中究竟有什么厉害人物,是否真的像是书中记载的那般卧虎藏龙。
听到林跃允许,又有得到身边的宋留点头,这青年才拱了拱手,侃侃而谈道:“自古一来皆是王孙贵胄子弟方有机会称王称帝,唯有我们陈王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建立张楚政权与秦帝国对抗,并且大有一种取而代之的趋势,这不是正说明我们陈王的非同凡响之处。还有一点,起义军中大多都是些旧六国的贵族,他们既然甘愿服从陈王的调配,那就说明我陈王才是民心所向,城主若是和我们合作,那东海王非城主莫属!”
诧异的看了一对方这个貌不惊人,却口才出众思维清新的青年,林跃的心里突然生出一股好奇,遂脱口问道:“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
“蒙城祝大人看得起,小人张良,只不过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幕僚罢了!”说罢,张良也不在说话,估计是如果因为自己话多,而让宋留生出自己越俎代庖的想法,那反倒是平白无故坏了大事。
张良,林跃听到这个名字愣住了,张良是什么人,也许大泽乡起义中他虽然没有出现过身影,可是再后来长达八年的楚汉之争中,张良确实扭转整个局势的关键人物,可以真么说,没有张良,刘邦很有可能单是在鸿门宴上,便被项羽干掉。这也不会有后来的数百年大汉天下,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谁拥有了张良,便等同是夺得了天下。
“原来是子房兄,久仰久仰!”张良想要回去,可是林跃却没有丝毫放过他的意思,只见林跃忙拉过张良,亲自为他倒了一杯清酒,邀之共饮。
“城主认识良?”
这回换做是张良糊涂了,自己一直都在齐鲁地区活动,貌似也没在东海露过面啊,这东海城主怎么会一副好久不见的模样。一时间,张良的心头不免笼上了一层阴云,不过他既然是客,又怎好拂了对方的好意,遂勉强接过酒杯,在看了看宋留的脸色后,一饮而尽。
“岂止是认识,就算是仰慕也不为过啊,想当初子房兄义薄云天,为了天下百姓不惜以身犯险召集力士以刺杀秦王,此举可谓是比之当初的荆轲,当仁不让。此等舍己而为天下之心,林跃又岂有不佩服之理!”
既然知道了眼前的就是秦汉时期第一谋士,林跃早已生出了爱才招揽之心,只不过碍于对方是宋留的人,所以不好直说。便决定先和对方搞好关系,毕竟这张楚政权也只是昙花一现,到时候等到张良没有依靠时,再投自己门下也不迟。
古人凡是有才学之士,都会有那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觉,都认为天下人没有几个懂自己。所以,尤其是那种惺惺相惜的知己,最合这些人的口味。林跃的一番赞美说出,再加上对方这身处敌国身份,竟然可以说出这种话,张良心中顿时感慨一声,“果然是知己啊!”
遂听他谦虚道:“不敢,良也只是做了身为大韩子民应做的,只可惜当初让嬴政逃了,否则天下也不会沦落到这番境地。现在城主说来,真是羞煞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