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的经办官员,粮食是由省里送来的,往下查,就是各个府县,府县再往下,就是那些所谓的富户、粮长。这些人也大多被杀掉。古语云“法不责众”。但朱元璋先生不信这一套,他下令:该杀的都得杀!

    实际运行结果如何呢?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夏税秋粮,五府州真正实现了全免,没有一粒粮食提交至国库。

    当地官田名下还有几十万亩,地方官僚也没有忘记对官田减半征收。那么让人感到『迷』『惑』的是当年征收的粮食又跑到哪里去了?是用于填补历年亏空,还是上下级官僚层层瓜分了呢?

    吴庸等办案人员认定的结果是,当地官吏张钦等勾结户部官郭桓等,将其作弊私分了。

    这是首都周边,发生在皇帝眼鼻子底下的事情。还有稍远一点的地区——浙西地区,揭『露』出来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这一块原来是张士诚的地盘,包括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当时称为“浙西四府”,是帝国最为富裕丰饶的地区。

    明初单独划出建立了新的浙江省以后,所谓的浙西四府却被划在了直隶省(永乐以后叫做南直隶),与浙江省没有关系。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了平衡地方财政,才把直隶原属的嘉兴、湖州二府改隶浙江省管辖。在此之后,把苏州府、松江府(今上海)、常州府三地算作是浙西,《大诰》中的浙西即指此三府。

第23章 空印案是一场小事故(3)() 
当时的苏州府每年向国库交粮280万石,松江府年交粮120万石,常州府年交粮50万石,三府合计450万石。全国则是2940万石左右。仅苏州一府,就比浙江全省交纳的275万石还多。就是这么一块富甲天下的风水宝地,郭桓等人上上下下忙活了一年,就从这三府收上来60万石粮食,其他的是大明宝钞80万锭。

    如果按时价结算,80万锭可折合相当于米200万石。即便这样,也只完成定额任务的58%,还有190万石的巨大缺口在那里摆着。收不上来的粮食,可是账目上需要填平。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负责的官吏只有涂改数字,同时用钱来打通上下关节。

    如此一来,作为户部负责人的郭桓接受苏州府等地贿钞五十万贯。他伙同府县官黄文等人,以及实际办事人员沈原等人涂改数字作弊,随后将50万贯银子私下瓜分了。

    我们来给郭桓等人算个帐,看看他们直接私分的50万贯相当于今天多少钱,而450万石,190万石,2400万石又分别值多少钱呢?按照当时兑现标准,宝钞五十贯为一锭,50万贯等于一万锭,而一万锭可买米20080=2。5万石,一石米约折合今天140斤,那么就是350万斤。按照2011年的超市大米价格3。00元斤计算,这笔钱相当于1050万元人民币;就是这样一笔巨款,就这样被这帮人私吞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国家损失了多少?190万石,按照2011年米价算,就是190万x140x3元=7。98亿元人民币!贪污受贿一般都是这样,以个人之小得,国家之大失而告终。那么我们顺带算一下,明朝洪武时的年财政收入,2940万x140x3元=123。48亿元人民币。

    郭桓等造成的亏空是2400万x40x3元=100。8亿元人民币。这样一个天文数字,怎不令人心惊肉跳。

    郭桓一案中的2400万石的所谓亏空,就是这帮胆大妄为之人浮夸出来的。朱元璋在事后也只是无奈地认下缺额为700万石,其他1700万石只是浮云。既然是浮云那就不曾真的存在过,如果非要『逼』问那些数字从何而来?那么就让它存在于户部的糊涂帐上吧。既然郭桓、王志、麦志德等京官贪污受贿是祸源所在,那么地方官科敛也是罪责难逃,苏州粮长们滥收费用更是板上钉钉。至于地方上浮夸出来的虚假产值,朱元璋也就不再去刨根究底了。他也知道,如果非要一查到底,那么最后自取其辱的只会是他这个帝国的一把手而已。

    等到郭桓案尘埃落定,中央各部机关只剩下寥寥可数的几个扫厕所的清洁工,部长差不多成了光杆司令。这样一幕场景,在中国历史上应该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我们经常会羡慕那些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人,认为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什么好处,领导会第一时间考虑到你。可我们不要忘记一点,近水楼台固然可以先得月,但同样也要承担月亮惹的祸。

    郭桓案中,那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中央官员最先倒在了朱元璋掀起的肃贪飓风之下。地方官员最终也难以逃脱朱元璋亲手编织的既不疏,更不会漏的超优质渔网。朱元璋要求以赃款贿银为线索一路严查下去,一直追查到最初的行贿者。这条线索其实就是帝国官场的灰『色』生存线,每条线又有若干分支,从京官、地方官,直至粮长。

    最终的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大明朝竟有十二个省级官员涉入郭桓案,而这却是帝国的全部省级官员。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朱元璋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他再一次举起了那把令所有帝国官员都为之胆寒的血腥屠刀。

    据《明史?刑法志》记载,在郭桓案中,从六部各个副部长往下,到地方各级官吏,牵涉此案而死者,达数万人之多。全国的“中产阶级”基本上都被这个案子『逼』至绝境,直至破产。

    朱元璋列出的这张人头订单酷烈到如此地步,其中受冤枉的官员不在少数。当时就有人跟朱元璋说到这个事情,但朱元璋不以为然。

    按照朱元璋的说法:各个衙门祸害百姓的时候,如果有人能够对老百姓多一点恻隐之心,不和他们同流合污;如果能够拒绝在横征暴敛的公文上签字;能够阻止贪官们的行为;或者用密奏把事情告诉我……他们如果这样做了,我还不分轻重一视同仁地惩处他们,那我确实是在枉杀无辜。可是,每次那些帝国蛀虫们在横征暴敛时,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阻止的行动,这种权力上的不作为,把他们和贪污犯一起治罪,还有什么冤枉可喊的?

    朱元璋的话虽然说得漂亮,可他处罚官员行政不作为的方式过于极端,。

第24章 贪和不贪都是大问题(1)() 
杀了那么多官员,几乎将整个帝国所有的“中产阶级”家庭都给整破产了。朱元璋借着郭桓案,将自己的帝国来了一次上上下下的大清洗。在他看来,制度这种东西要保持它的新鲜度,越洗越健康。尽管每一次清洗,朱元璋都要打着维护老百姓利益的金字招牌,可这些案子也确确实实损害到了帝国的统治基础,也同时伤害到了全国士子阶层们的心。辛辛苦苦捞个一官半职,最后还是受到牵连身首异处。

    他们虽然不敢说朱元璋的不是,但对告发此案的御史,和审理此案的审判官们,却表现得群情汹涌,议论鼎沸。朱元璋也发觉到了这个案子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于是赶紧出来收拾残局。

    第一步就是下手诏列举郭桓等人的罪状。这其实是朱元璋在强行给案件定『性』,最高领袖定了『性』,下面的人就不敢再『乱』嚼嘴皮子。郭桓案确实存在贪污,但若说金额巨大到可以地抵得上国家一年的收入,规模巨大到牵涉全国部级以下所有官员,牵涉全国所有“中产阶级”,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郭桓只是户部的一个副部长,在朱元璋刚刚处理完胡惟庸,刚刚增设了锦衣卫的背景下,竟敢贪污如此巨额的国家收入,本身就很让人匪夷所思;朱元璋的特务网络遍及全国,许多官员白天贪污,晚上就被揭发,郭桓却能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私吞几个省的公粮,这也不正常;更何况朱元璋自废除丞相之后,大事小事都事必躬亲,成百上千万石的粮食没有按期入库,难道朱元璋自己竟会没发现,还需要等着御史来揭发?

    再者,这种贪污大案参与的人是越少越好,如此既能保证安全,也能确保收益集中。郭桓贪污国家的公粮,却居然放肆无忌地和礼部、刑部、兵部、吏部、工部各个部门一起分工合作,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所以这绝对是一桩经不起深究的案件。虽非冤案,但其中必有许多朱元璋不希望被抖『露』出来的内幕。

    所以朱元璋赶紧下达手令,及时宣布自己对这个案件的终审定『性』。他说,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了2400多万石粮食,我现在追赃,只要求追出来700万就算了。追700万,有中产阶级破产,你们就这样议论纷纷,真要认真起来,我其实还该追赃2400万呢。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朱元璋终归觉得一定程度的妥协还是必要的。所以他又做了第二步处理:进一步扩充自己那份巨大的人头订单。这次进入朱元璋黑名单的,是负责审理此案的一批审判官们。

    于是负责此案的国家最高检察院副院长吴庸,就成了最后一个因郭桓案被杀的官员,而且死得极惨,是磔刑——所谓“磔”,就是把肉一片片地割下来。吴庸先生的名字取得不好,他其实很有用,连死都极为有用,朱元璋可以用它来平息众怒。

    办完了这两件事,朱元璋随即下旨,大赦天下,宣布郭桓案到这里已经结束,以后不再追究。

    朱元璋觉得事情已经结束了,可事情还远没到它应该结束的时候。

    在郭桓案中,龙江卫的几个仓官,因为参与盗卖官仓里的粮食,被处以墨面、文身之刑。就是在他们脸上、身上刺上耻辱的印记,挑断脚筋、割去膝盖后,仍旧留在仓库里看管粮食。然而,还不到半年,一个进士到仓库里去放粮,早晨发出200根放粮的筹码,到晚上竟然收到203根。进士责问之下,发觉是上次受了刑的仓官康名远不思悔改,私自偷出放粮的筹码,转卖给几个同样受过刑的小仓官,用来盗支官仓里的粮食。

    朱元璋听说了这个事情后极为感慨,他说:“朕以为那些挑脚筋、挖膝盖的刑罚已经够残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