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王源平静地点了点头,他也不傻,知道燕国现在风头正盛,不宜与之为敌。

    “某觉得,燕王如今定是很苦恼。”管仲微微一笑,也不解释姬衍为什么苦恼,接着开口道,“只要王上遣一上卿为使,主动赴燕,与燕和解愿赔偿黄金十万两,相信燕国定然会应允。”

    十万两黄金,不过是齐国十万部队一年的军费,齐国还是掏的起的。

    “准,还请晏上卿为齐使者,出使燕国吧。”齐王源点了点头,开口道。

    毕竟齐国也就只有这么一位纵横家名士了,别的也没啥厉害的人才。

    “我王圣明,臣这就去通知晏婴大人。”管仲神情严肃,拱手告退。

    齐王源望着管仲离去的身影,忍不住的叹了口气,最终喃喃自语道:“父王。。。齐国怕是要亡在寡人手里了。。。”

    与挂壁生在一个时代,可以说是齐王源的不幸。

    。。。。。。

    蓟城里,姬衍确实如同管仲说的那样,很是苦恼。

    可能有人会说,燕国最近不是惊国之大胜么,燕王又怎么会有苦恼呢?

    可别忘了,燕国的根基不稳啊。

    秦朝为什么灭亡?不就是根基不稳,留下隐患?战国七雄割据争霸数百年,国家观念深入人心。

    秦始皇嬴政这样十年灭六国,自然会导致大批六国死忠的反扑。

    而姬衍目前面临的局面,与历史上的嬴政相差无几。

    一口气灭了三国,虽然姬衍有一个忽悠没有能力的普通人的技能,但他可没法忽悠能力值高于70的人才啊。

    不说其他,姬衍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了魏国的唐氏一族,韩国的张氏、袁氏一族,晋国的邵氏一族等多个家族意图反扑。

    晋国倒还好说,有当地名门望族司马氏帮衬,邵氏翻不起什么浪花。

    魏国的唐氏一族也是在大梁被攻破之时,被大洪水所打残,随后的清理导致唐氏死伤惨重,没有什么能力与燕国为敌了。

    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则是当初兵不血刃攻破的韩国了。

    锦衣卫协助攻城,虽然使燕国兵不血刃拿下了新郑,但同时也意味着城内死忠没有清理干净。

    比如张氏的张良,袁氏的袁术、袁绍兄弟二人,他们都在积极组建部队,想要反攻燕国。

    张良还算聪明,失败一次后逃亡他国,不知所踪。而袁氏兄弟则是贼心不死,一个劲的骚扰燕军,目前正在某个山上占山为王,严重阻碍了燕国的运行。

    姬衍直接下令让李靖去解决了,目前结果如何还不得已知。

    除了有贼心不死的家族反扑之外,燕国内部还有一些失误。

    比如官员的安排,不用说,吏部所有的候补官员全部都被安排成县令,加上三国内部的带路党,这才堪堪将韩国的官吏补齐,直接让杨镐担任郡守。

    而魏国大梁以及晋国的领土,姬衍只能把带路党互调,让魏国的降官去晋国当官,让晋国的降官去魏国当官。

    解决这一切后,姬衍又发现郡守、郡尉等职位还得安排。。。

    姬衍再次进行骚操作了。

    将辽东、辽西合并,称辽东郡,郡守为张说。

    奕郡并入渔阳郡,郡守为李兑。

    乐浪郡、临屯郡、真番郡、玄菟郡郡四郡合一,为朝鲜省,不撤其郡名,布政使(高官)为李如松。

    代郡、上谷郡、渔阳郡、辽东郡、右北平郡归一,为直隶省,由蓟城朝廷直接负责。

    高郡、涿郡、常山郡、清源郡、中山郡合一,称赵元省,布政使为姬职。

    韩国剩下的郡除巨鹿之外,归为一省,布政使为主父偃。

    晋国所有郡包括未收复的云中郡在内,称三川省,布政使为赵普。

    魏国大梁众多郡加上昌黎郡,为北梁省,布政使为徐庶。

    巨鹿郡以及刚刚攻占的鲁郡,称齐鲁省,布政使为诸葛亮。

    金国、清国原处,为北原省,布政使为宋江。

    剩下的大多人才如李兑、简雍、孙乾等,全部调往各地担任布政使的副手。

    这次收益最大的,怕是宋江了。他从来没想到,自己会突然成为正二品高官,为燕王戍守边疆。

    紧接着,姬衍又考虑军队的问题。

    八十万部队,太多了。

    没错,姬衍嫌人多。

    就算是耕战制度的秦国,部队巅峰的时候也不过是燕国现在的人数。

    现在的燕国,根本无力养活这么多的部队,因此姬衍为了战斗力以及粮草的保证,裁军十五万。

    这十五万,多数是楚国的粮召兵以及晋、魏、韩的老爷兵,如韦睿的七万晋军以及楚国项燕的精锐部队都被姬衍留了下来。

    “科举啊科举,事不宜迟啊!”

第334章 科举出四海皆惊()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出现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幻想,而是成为了真真正正的事实。

    当然,科举制度的推出对于那些百姓、农民来说虽然有部分的好处,但却不是得益最大的群体。

    得到最大利益的,是寒门。

    不要以为寒门就是百姓,是平民阶级。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寒门,大多都是没有门路当官的地主阶级。寒门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庶门。

    当然,利益受损的当然是各大世家了,但姬衍怂他们嘛?抱歉,完全不怂。

    世家把姬衍塑造成了一个暴君的形象,姬衍完全不在乎。

    科举一出,那群人数众多的寒门这个可以立马把他姬衍吹成千古圣君,甚至可以吹出来一句:功盖三皇,力压五帝。

    但科举的具体措施还需要妥善商议,不可马虎大意。

    姬衍现在都有些后悔,为什么当初要学表演,不学历史、工业。

    如果学了历史,他至于现在为科举忙碌么?如果学了工业,现在燕国早就火炮齐出,世界核平了。

    哪儿还至于现在。。。说多了全是泪。

    正当姬衍奋笔疾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时,魏忠贤不知何时来到姬衍身旁,低眉顺目对着姬衍道:“王上,齐国使臣晏婴求见。”

    “晏婴?”

    姬衍轻喃一声,要不是他来了,自己都忘了正在与齐国交战:“让苏相去与他见面吧,只要齐国的条件好,寡人可就不会继续攻打齐国了。”

    对于晏婴的来意,姬衍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齐国鲁郡大败,孙膑被狄青缠住,戚继光与施琅对峙,他已经没有什么兵马了。

    虽然如此,姬衍也没准备继续攻打齐国。先前也已经说过了,扩充太大,不利于统治。

    不同于王朝之间的更替,王朝的更替大多数是由上一代王朝的末代皇帝傻比而灭亡,民心容易靠拢。

    而如今可不一样了,大争之世,数百年的观念导致大部分百姓的国家观念根深蒂固。

    虽然都是中原人,但也有着秦人、楚人、燕人的分别,互相敌视,同仇敌忾。

    姬衍的技能虽然可以让绝大多数百姓归心,但毕竟还有死忠啊。

    齐国是世家存在最多的国度,就连纨绔多如狗的楚国都没有齐国的世家要多。

    要是灭了齐国,这些世家能把姬衍烦死。

    当然,最重要的是燕军士卒已经开始有厌战情绪了。而且这次战争看起来是燕国大获全胜,没有什么损失。

    但姬衍自己心里清楚,他掏出太多的东西了。

    打仗需要粮草,而缴获的却没多少。

    韩国的全部粮草,连乐毅军一支都供应不了一年。魏国也只有大梁方面的粮草,可魏国的粮草大部分集中在河西。

    晋国的粮草倒是有些充足,但也不过堪堪止损而已。

    之后,八十万士卒虽然裁了十五万,但还是剩下六十五万。人吃马嚼,这么多的士卒一年的供给可是需要极多的。

    再说钱财,打赢了需要给钱犒劳,打输了需要给钱抚恤。

    前前后后,姬衍已经把整个韩国、大梁的钱财赏了出去,又将晋国的钱财用于修补新占城池的城墙。

    不要以为打赢了就一定能得到好处。

    姬衍不敢去确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观点,但他知道一场战争确实劳民伤财。

    而且官吏的紧缺,让姬衍乱上加乱,根本就无力去还齐国。

    “先让他苟延残喘一段时间吧,待寡人调整好一切后,则大军压境。”

    姬衍在心中默默开口,这就是他的打算:等待时机,直接一波带走北方所有国家。

    “科举啊,科举。。。”

    姬衍只觉得脑袋疼,科举制度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姬衍干脆直接放手,对着小太监道:“召萧何萧相国、魏征魏尚书来见寡人。”

    这两个都是名垂千古的贤相,把科举交给他们,姬衍放心。

    姬衍耐心等待,终于等来了魏征与萧何二人,二人按规矩朝着姬衍拱手道:“臣等拜见王上,我王万年!”

    “两位爱卿快快免礼,辞座!”

    一套常规的流程,姬衍随后为二人讲解了一波什么是科举,以及科举的方式。

    两人当即惊若天人,但二人却没有反对。毕竟魏征和萧何都是平民寒门出身,科举没有侵占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大力支持。

    于是,二人痛痛快快的接受了姬衍的诏令,开始为科举而忙碌了。

    姬衍十分欣慰,同时苏秦也与晏婴谈妥,十万黄金以及粮草十五万石,齐国也承认燕国对于鲁郡的统治权。

    姬衍得到这一消息后,痛痛快快地下诏停止战争,令诸葛亮大军原地驻守鲁郡,马芳也就留在鲁郡辅佐诸葛亮,狄青率军回蓟,拱卫京师。

    同时,霍去病、卫青也是一路连胜,冒顿十分憋屈,一个劲儿的回防,最终撤回了草原,并没有与燕国骑兵交手。

    换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