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可能会问,萧璟这支部队三个月就全部踏入开窍境,那么开窍境不是应该十分容易嘛?
其实不然,如今的老秦人随着秦国国运的蒸蒸日上,自然诞生了许多天赋异禀的秦人,他们比南郡、南阳郡等郡的新秦人更加优秀,而且秦国在内史、陇西募兵也得看天赋。
更卒就不一样了,是个男人且年满十六岁都得服役,除非你爵位高达簪袅或者修为高到可以凌驾于郡守之上。
经过这么多天的探查,萧璟要是再不知道秦国的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就是傻子了:一级公士,二级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级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级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级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上造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
三级簪袅,便可以免除更役、徭役等。
可惜啊,萧璟现在连个公士都没有,更不用说簪袅了。。。
萧璟也不知道魏国是如何神通广大,竟然能把他送到内史里还有一个合理的身份让他参加秦军。
但他明白,魏国的损失一定很大。
“我们只需要养精蓄锐,要么等候陈县,要么就是据点而守了。”晃夫伍长神出鬼没的出现在门前,突然开口道。
萧璟、敢和慧明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是干什么的。
素和欣两人鬼鬼祟祟的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干什么,天天除了吃饭、训练、睡觉,其他时候根本见不着人影。
“陈县有些难打,希望我们抽不到这个生计吧。”晃夫伍长叹了口气,接着开口道:“守城可以。。。要是战胜后,最起码也能升一级爵。。。”
凡战胜,参战的将士只要是有功劳的,都会升爵,但这功劳也得分情况。
比如镇守某处刚刚占据的郡县,这种功劳不出意外应该会均分,公士爵位是肯定能到手的。
陈县难打,这是一个事实。
陈县曾经是陈国的都城,陈国被楚国所灭,最后辗转反辄后,还是回到了楚国的治下。
驻扎在那里的,是景氏族人,名讳为铭,军一万八千余。
“看,我军拿下陈县后,便可将魏国包围。。。不出意外的话,我军的目的应该是伐魏。”晃夫说着,捡起几块石头,摇头晃脑的说着自己从百将那里听到的话,故作高深的对着营帐内的众人说道。
伐魏?!
萧璟心里大骇,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在他看来连晃夫都能看出来这个战略意图,魏国也一定能看出来。
但萧璟忘了,看出来后会不会支援就是个问题了。。。魏王假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冒险去救援楚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这一年齐王建还在齐相后胜的蛊惑下洋洋自得;魏王假还在王宫里金迷酒醉;燕王喜依旧在北辽瑟瑟发抖;代王嘉依旧在代地卧薪尝胆;楚王负刍依旧是志大才疏,疑神疑鬼。
而秦王政,却早就已经筹备好了一统天下,六合诸侯的一切准备。
楚国还有一战之力,但其君王多疑,故有所缓和之时。。。所以,秦王政的真正目的,是魏国!
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这一年扫清障碍,明年便可以大军攻魏,直达大梁破其门户。
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灭大梁!
这是数十年前张仪总结出的灭魏良策,也是秦国数十年来筹备的良策。
相信只要伐魏主将不傻,都应该会有一个答案,一个如何覆灭魏国的答案。
万事俱备,只欠时机。
PS:感谢妾本小生的100起点币打赏。
感谢浅笑黄粱梦的108起点币打赏。
第14章 守疆()
“听说了嘛,大王又被刺杀了。”慧明神神秘秘地对着帐内众人说道,有些猥琐。
听到慧明开口,萧璟也放下了手头上的事儿,前去坐好,听听慧明的话。
今天的故事好像没听过啊。
自从萧璟等人跟随乌翎都尉来到南阳郡宛县后,待了十多天之后依旧毫无动静,这让萧璟每天只能靠慧明从什长掸那里听到的故事回来转述给他们。
只不过之前的故事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什么邹忌讽齐王纳谏、信陵君窃符救赵、围魏救赵的师门恩怨。。。。。。
今天,竟然讲秦王又被刺杀了?这倒是新鲜啊。
毕竟在历史上,刺杀秦王最有名的那个人已经讲过了,荆轲刺秦王。
“你们知道么?那两名贼子极其猖狂,光天化日之下联手杀入秦王宫,我大秦的三千铁甲竟不能挡!”慧明越说越激动,仿佛自己便是那围杀刺客的铁甲一员。
护卫秦王宫的铁甲秦卒,皆是有炼骨境三重天的实力,在兵家阵法的加成下,这三千铁甲足以让一名法相强者饮恨当场。
这样的阵容竟然能让两名刺客联手突破,莫非乃是两名法相联手刺杀?!
“听说是赵国王廷的两位剑道供奉,他们当初侥幸逃过一劫,竟然还敢回来刺杀大王,真的是不知死活!”慧明轻蔑的开口,“韩国的韩法余孽也在我大秦四处捣乱,韩公子信与韩公子涵一个劲儿的在韩地添乱,让朝堂上的大人很是苦恼。”
韩、赵虽然是亡了,但他的余孽依旧在各地捣乱,意图阻止秦国统一大业,给秦国添堵。
赵国的公子歌奔走代郡称王,但他不敢称赵王,只敢自称为代王,全是因为秦王宣布赵已被秦军所灭。
燕王喜在秦王政二十年被王翦击败,逃至辽东瑟瑟发抖。
“大王法令如山,在事后言道凡有诛杀刺客之中任意一人者,赏万金,爵大良造!”慧明双眸之中闪过一缕渴望,“上殿十步,与王共饮!”
大良造,乃是爵位当中的第十六级,秦国之中达到这个爵位的,绝不超过三十人。
要知道自从商君变法以来,封侯者可只有仅仅几人:商君卫鞅、穰侯魏冉、武安君白起、应侯范雎、文信侯吕不韦,还有一个自己作死的长信侯嫪毐。
不多不少,正好六个。(注)
秦国自孝公变法以来,秦国竟然只有六个彻侯,这也足以证明爵位的难度。
王翦至今仍是第十八级的大庶长。要知道,王翦可是有灭赵的大功,但也没有被封为彻侯。
可见这两名刺客给秦王政多大的印象,以至于拿出大良造来悬赏其二人。
不过这一切都跟萧璟,没有关系!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这两名刺客至少也是法相高人,自己这个还不到炼骨的战五渣连站在旁边为勇士喊666的资格都没有,更不用说什么爵大良造了。
想清楚了一切之后,萧璟便专心致志的听着慧明讲述那惊心动魄的刺杀时刻。
也不知道掸什长是从哪儿听来的这么多消息,可真是让萧璟感到敬佩啊。
“掸什长是从哪儿听到这么多消息的。”敢说出了萧璟的心声,让萧璟心中一喜。
“不懂了吧?掸什长当年可是一位左庶长的亲卫。”慧明似乎早就料到有人会问这个问题,因此洋洋得意道:“那位大人,现在已经官居廷尉,其子正是本次伐楚的四位都尉之一。”
萧璟顿时有些好奇,插了句嘴道:“廷尉?廷尉是哪位大人啊?”
敢也是一副疑惑的表情,不说别的,他们这群人只认识军中大将与王上近臣,廷尉这种官职平日只能看到却不知其名。
“廷尉乃李斯,李大人!”慧明开口道:“李由都尉,便是廷尉大人之子,大王的女婿!”
“李斯?!”
萧璟顿时大惊失色,李斯可是历史上的一位重量级选手啊!
秦帝国未来的丞相,与赵高狼狈为奸的人物。。。他的儿子竟然在军中?真的是闻所未闻啊。
“将军令,集合!”
欣突然闯入了营帐之中,对着众人喊了一句,随后快速跑了出去。
萧璟、敢与慧明不敢大意,连忙飞奔而出,朝着校场走去。
大约三分钟后,萧璟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校场,自觉的站在了百将身后,静静等候着王贲的吩咐。
王贲,是萧璟穿越以来见过地位最高的人,也是修为最高的人。。。可惜,他是敌人。。。
很快,百将被召入大营议事,不久后出营帐,神情严肃,对着他们这两个屯的士卒道:“前线李由都尉已然攻下城父,王贲将军令我军驻守城父一代,某受命镇守城父县阚山里,明日行军,务必在十四日之内赶至城父县,否则已失期论处!”
萧璟登时严肃起来,对于失期这个罪名,他是最恐惧的。
毕竟《陈涉世家》里说过一句话:吾等皆已失期,按律当斩!
在萧璟内心惶惶之下,百将也分配完了任务,萧璟也知道了百将与屯长的姓名。百将名为陈滢,屯长名为孙胜。
不久后,什长掸严肃的对着两位伍长道:“我们的任务是驻守阚山里下的风正亭,由某暂代亭长职位,我等十二人严肃看守风正亭,反阻碍王化者,斩!修为达开窍者,皆论为战功!”
PS:还有一个蜀侯,但这个蜀侯更偏向是治理地方的宗亲,没有什么战功,因此非彻侯。
还有一件事儿,秦国的封君与封侯是不同的。
封君如华阳君芈戎、严君嬴疾等都是封君,而并非封侯。
秦国封侯又封君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商君卫鞅与武安君白起。白起就不用说了,卫鞅的根据来自于《史记·秦本纪》记载:“二十二年,卫鞅击魏,虏魏公子昂。封鞅为列侯,号商君。”
《仪礼·丧服》曰:“君谓有地者也。”郑玄注曰:“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
所以,封君是卫鞅独立于二十等军功爵位制的一个小心思,主要是用于封赏无战功的功臣、王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