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位参加过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的上尉的组织下,俄军大部撤出村庄,在地形相对更利于防守的村头小庙附近组织防御。
南洋军先遣队随即向小庙所在的山头包围。
俄军并不知道南洋军兵力单薄,看南洋军围了半天只进行对射而不发动冲锋,才如梦方醒,可这个时候在奉天站刚下车的部队已经拍马赶到,把小山围得水泄不通,俄军随即失去了突围的机会。
当天下午,南洋军进行了两次试探性攻击,都被俄军轻易的压了回来,这让从城内赶到前线的陈洪达心急如焚。
强攻把,自己兵力本来就单薄,损失大了怕压制不住奉天城内的清军,苏克萨哈的部队嫡系要有动作。不强攻把,旅顺离奉天没几天路,俄军主力上来了那就什么都说不清楚了。再者,现在的局势,需要一个干脆利落的胜利来给清廷壮胆。最好还是不投入神姬,只靠南洋军这支新军就取得的胜利,那样之后林有德派系的政治活动才会更有底气,才更容易争取到美国和法国的支援。
陈洪达是白羽扇,而非纯粹的军人,这些政治上的利害他清楚得很,所以面对俄军据守的小山,他才会如此的头疼。
要是加强给北进支队的炮队上来了就好了,可惜的是为了进军的迅速,北进支队的步兵部队完全是轻装上阵,炮队和大型辎重都还在后面,估计才刚过山海关。
看着渐暗的天色,陈洪达叹了口气。
看来是只能硬冲了。
就在这时候,陈洪达的护兵的声音传入他的耳廓:“报告代司令,技术试验部队穆少校求见!”
陈洪达回过头,和护兵身后那名身穿宛如丧服一般的全黑军装的校官对上了视线。
校官立正敬礼,不等陈洪达回礼便开口说道:“我是技术试验部队三支队司令官穆,少将先生,我请求使用我队负责进行战场实验的新武器对敌军阵地进行攻击。”
“批准!”陈洪达当即同意,那兴奋的模样,颇有种终于抓住救命稻草的味道。
于是黑衣的技术试验部队从马车上卸下他们的装备,开始组装,五分钟后,四门80毫米迫击炮试作品全部架设完成。
随着穆少校一声令下,第一发炮弹被投入弹膛,小山上的小庙门前当即腾起一股尘云。
经过三轮试射,完成校射的迫击炮队开始急速射。
这技术试验部队装备的迫击炮全部使用祝融进行加工,而且由于有林有德这个穿越者的“指点”,其技术性能已经和二战时期的迫击炮相近,只要从炮口投入弹药便可以发射,完全没有现在各国装备的一般火炮那繁琐的射击步骤,所以射速极快。
1900年的时候,采用带弹壳的整装弹的火炮还被叫做“快炮”,火炮射击完了除了退壳等动作之外,还需要清理炮膛内的火药残渣才能继续装填射击。
相比之下,林有德的迫击炮测试的时候,发射200发才需要停下射击清理炮膛和冷却炮管,急速射的时候射速能达到恐怖的三秒一发。
不但射速快,迫击炮的威力也堪称丧心病狂——炮弹内装填的是维克托丽娅配置的新式炸药,身为一名火箭专家,这位女孩对各种会爆炸的化学合成物极度熟悉,按她的说法,这是她研究火箭燃料的副产品。
在黑衣的试验部队丧心病狂的向山头倾泻了400多发迫击炮炮弹后,俄军举起了白旗。
事后,被俘的俄军指挥官坚持认为中国人使用了军一级的炮兵单位对他们进行了火力覆盖。
1900年10月25日,南洋军北进支队在奉天城外以极低的伤亡全歼俄军先导部队近4000人。同时奉天神姬营都统向全国发表通电,声称俄军诱使奉天城守将苏克萨哈出城商谈,随即扣留苏克萨哈,要求其献城投降。苏克萨哈将军悍不畏死,面对俄军罪恶的枪口英勇就义,适逢南洋军北进支队抵达,便全军出击歼灭进犯俄军,夺回将军遗骨云云。
一时间,世界舆论哗然。
。。
第83章 庚子风云(13)()
慈禧太后从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
本来听到南洋军开始沿京奉路北上的时候,她大发雷霆,连续下了五道命令要林有德撤兵,当奉天传来南洋军大捷的消息时,她的怒火多少平息了一些,却仍然为林有德无视自己的命令耿耿于怀。
“就算胜利,也不能改变他抗命的事实,”那天在万寿山上,老太婆这样对荣禄和庆亲王说,“长此以往,这中华,还是个国吗?”
而此时此刻,从奉天开回来的载满战利品和俄国俘虏的火车,正停在慈禧面前的月台上,看着一帮金发碧眼的洋鬼子稀里哗啦的跪在自己面前,用走调走到八头牛都拉不回来的汉语高呼“太后吉祥”,慈禧内心那份小女人的虚荣心终究还是发作了。
“这毕竟是打胜了,”慈禧对身边俯首帖耳的荣禄笑道,“胜利总是好的,让那些西夷看一看我中华的国威,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荣禄满脸堆着笑容,连连称是,慈禧身后的铁帽子王们则面面相觑。
之前这群满族遗老遗少曾经商讨过如何处分林有德和南洋军,就像上个时空八国联军之前那样,他们当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认为应当严肃处理,并且立刻同意沙俄的助剿请托,以化解沙俄的怒火,保持“中俄友好”;另一派则主战,认为可以借机削弱汉族官僚的势力,强化满族贵族对朝政的控制,万一打赢了,那也是朝廷领导有方,便可以开坛祭天告慰当年主张对抗英夷的道光皇帝。
本来慈禧倾向于主和派,但现在这状况,慈禧八成是要改变自己的主张了。
陈洪达和陈天华两人制定的送战利品争取慈禧支持的策略,算是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再开口的时候,慈禧的语气和今早列车抵京之前已经完全不同,她用冰冷的、高高在上的口吻,问荣禄:“俄皇那边有什么动作啊,他们宣战了没有?”
“回太后,还没有。”
“嗯,对俄国使节提出的所有要求,一概不答应,他们若宣战,我们就以宣战应对。”
**
两广福建的乡下整个沸腾了。
在战胜的消息传来的当天,林记就启动了舆论战预案,北进支队士兵们的家属都收到了由林记发放的大捷慰问金,门口也挂起了大捷纪念章。当天晚上林记控制的所有基层村庄全都张灯结彩,林记各地的总堂都把猪栏里最肥的大猪拉了出来宰了,养鸡场里的母鸡也一口气杀了好多,免费供应给全村的老少乡亲。
第二天一早,各地总堂就挂起了号令旗,林有德花费心思建立的动员体系随即体现出了威力,第一批动员序列的兵员当天就自发的来到各地总堂登记报道,不但如此,许多第二批第三批动员序列的青壮年也云集总堂前,嚷嚷着要上战场。
荷浪牙波这边,第二批北进支队已经登船完毕,由海军太平洋舰队护送,踏上了北上的路程。
尽管第二批部队已经出发,但林记的大本营还是忙得不可开交,部队的输送序列,给养的筹措和分配,工业产能的调配等等等等,繁多的事物让林记大本营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一天二十四小时进进出出的人流就没断过。
只有处于这个忙碌漩涡最中心的林有德,闲得像个没事人一样。
北方和俄军开打以来,他一共就做了几件事:其一是亲自指派原本负责马尼拉方向谍报事物的潘润年动身前往俄国,联络希里亚克斯和弗拉基米尔列宁等革命分子,准备通过法国银行中转,向他们提供革命活动与武装起义的经费。。
其二是会见了菲律宾日侨的代表,同意他们组织志愿军前往东北参战。
然后就没了。别人忙得脚朝天的时候,林有德却在和女儿老婆增进感情,甚至搞出离开大本营出海钓鱼这种令人无语的事情。
10月31日,约瑟芬终于看不下去了。
面对妻子的质问,林有德优哉游哉的答道:“我的原则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而我只负责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而已。”
约瑟芬一脸不服,但却拿不出有效的话语来反驳丈夫,因为她亲眼看见林记在林有德只给了一些大略的指示之后便自动向着他指出的目标奔去的情景。
于是在僵持了数秒之后,约瑟芬叹了口气,妥协道:“那么,伟大的领袖先生,你准备把我安排在什么位置上呢?”
“我的护卫和军事顾问,我认为这是目前最适合你发挥的位置。”
对于林有德的回答,约瑟芬露出显而易见的不满。她正要将这种不满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当儿,苏菲推门进了林有德的书房。
小姑娘学着技术试验部队的军官的样子,两腿一并,啪的一声朝林有德敬礼:“报告老爸,哪吒闹海计划全部准备完毕。”
林有德大手一拍,喜上眉梢,他一把拉过约瑟芬,轻吻女孩的额头后,用亲昵的口吻说道:“老婆大人,接下来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刻了,我要稍微故地重游一下,护卫就拜托了。”
**
德州外围,陆军大臣袁世凯行营。
“这么说来,对俄宣战是迟早的事情了?”袁世凯单手按着八仙桌上的地图,侧着脸盯着盛怀宣。
“只怕是这样,除非沙俄真被南洋军的这次胜利吓破了胆,不敢宣战。否则,中俄开战几成定局。”
袁世凯抬起手来,下意识的摸着自己那光溜溜的大额头。在座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袁世凯沉思时的习惯动作,便都默不作声,等待这位陆军大臣得出结论。
他们并没有等很久。
“士珍,立刻抽调部队,加强天津的防御,陆路走不通的话,俄国人很可能从海上来。”
“大帅,这”
袁世凯瞥了略显疑虑的王士珍一眼,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