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犁破大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将军一揽我的腰,我借着他的力跃到里面。他顺手拿了半张破草席给我盖上,身影一闪,他也藏了。一股浓烈的焦土味儿,我捂住了口鼻,这时的制陶技术真正是初级阶段,

    一阵呦三喝四的动静,我从破草席里看去,这次来的是十几个人,手里都拿着武器,坐在象背上的那个人,面熟,就是昨天驯象的那个半光头的男子。

    他们正询问那一家三口,用手比划着,那窑工摇着头。

    那头纳玛象并不老实,一条鼻子伸到草屋的顶上,那里晾的是一匾的红薯干。

    它用鼻子捏了几块薯干,往嘴里送,不想回送时,鼻子勾住了房顶上的草绳,硬生生将草房顶拽掉,一行人粗野地大笑。

    他们笑过了,往我们这边走来。看他们飞扬跋扈的样子,我真想冲出去,但是那样会连累这一家,在我们想出破除象阵的方法前,与石见部落的决战,还得有些日子。

    那人驱动坐象,直接走进了陶罐堆儿里,耳边只听一阵稀里哗啦,象腿连踢带踩,窑工的劳动成果,正在变成一堆碎片。

    我蹲在席子下边,脚下感知着地面随着大象的步伐,一步一颤,心跳到了嗓子眼。

    那头象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薯干,恨的我牙根直痒,从草席的缝隙中看去,它那条长鼻子从我头顶草席上一甩而过,一股热哄哄的气味。它骄傲的嗅觉为什么没有发现我呢?难道是新出窑的陶器气味帮了我们?

    我在陶罐里握紧了剑把,随时准备一跃而出,我打算头一击,先灭了它的鼻子,其它然后再说。

    也可能没什么发现,加之,那窑工嘴里说着类似告饶的话,他们总算停下了。

    又有几个人钻到掀了盖子的草屋里,捧出了一支陶罐,嘴巴乐得合不拢,象发现了宝贝,女人马上上前去想阻止,拉扯间,从里面掉出来一块什么东西,但是她换来了一记耳光,东西,被他们拿走了。

    几个人还上去拉扯那个女人,被男人拉住了。

    等他们走后,我们出来,帮他们把草房顶重又回装、加固,干活的时候,我悄悄地拣起了那片掉在地上的东西,揣在怀里。

    做为回报,他在看到我痛苦的表情以后,在我的后背上按了大约有一袋烟的功夫,等我感觉到后腰开始发热的时,两手搬住我的肩膀,抬起一条膝盖,顶在我的腰眼上,一用力,只听“咯吱”一声,顿觉浑身轻松了许多。

    我们向那窑工打听道路的时候,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指着东南方向,嘴里说着,“咣当、咣当。”不愧是烧瓦盆的出身,听咣当声听得惯了。

    等我们事后向平原王打听起来,平原王说,那窑工手指的地方,有个不好听的名字,叫光岛。那里也是个较大的部落,不过那里的人还可以,没听说过有什么强盗。

    他终于发现在姬将军腰下挂的箭壶,脸上出现了一种顿悟的神色。原来之前,他一直没看到。

    他领着我们,走了不久,到了另一条小路上,示意我们顺着小路走,然后我们挥手相别。

    傍晚,我们在一片树林的后面,发现在那座空落的石寨。

第61章 在敌人老窝设伏() 
回到松江,人们立刻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我和姬将军走了一天一夜,许多人都十分的着急,我的腰伤虽然让那个窑工给治好些了,但是一走起来,还是不得劲,我在床上躺了几天,慢慢地养我的腰,两个老婆鞍前马后地侍候着,我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日子过得还算马马虎虎。

    在这两天,我像模像样的养伤,却没让他们没闲着,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收集贝壳。我从窑工家拾来的就是一片贝壳。

    它又不是普通的贝壳,而是一种凿石贝。这种贝的数量很少,只在浅海里有,而且只生活在浅海有礁石的地方。我和苏将军一说,他立刻就说,“这种贝我知道,它们能用身上的壳把坚硬的石头钻出个洞,很少见。不过你要这东西干什么?”我说,“你不要问,只管弄来。”

    不久,苏将军就给我弄了一堆来,我立刻让人把它们送到厨房,弄熟了来吃。苏将军说道,“我以为你有啥大用处,原来只是为了解馋。”

    我说,“错。真正有用处的是这些壳。”

    这些壳大小匀称,生着好看的花纹,特别是它们的边缘上长了一圈锯齿。一般来说,海里的岩石都坚硬无比,那些不够坚硬的,早就被水拍成沙子了。凿岩贝就是靠着带锯齿的壳在岩石上打洞的,这种贝,能分泌一种酸性的液体,这种液体可以让岩石变得像桃酥一样。然后,它们用足管站在礁石上,支撑着贝壳快速地旋转,很快就能在石头上钻出一个洞来。

    第二个,就是由姬将军带人,带上这些贝壳,去到那位窑工的家里,“买”回来二十多个陶罐,肚大口小的那种。姬将军与我去过那里,路很熟悉,很快就买回来了。他对我说,当那窑工一家看到了成麻袋的贝壳时,乐得眼都看不着了。

    原来,在光岛那个地方,人们是用凿岩贝的壳来充当货币的。这个,我在窑工的家里,看到人们抢夺这种贝壳的时候就想到了。

    陶罐买回来,三位将军问我做什么用,我说,先别问,你们都给我做一件事情。

    他们问,“什么事?这么神神秘秘的?”

    我说,“到时候就知道了。”他们满腹狐疑地去了,连田王也表示了不解,我悄悄地对他说了我的打算,他沉吟着道,“我倒是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但是不知道管不管用。”

    我说,“死马当活马医吧。”

    当然,这些天我除了养腰,也做了一件事情,我把上次带回来的那半截象牙拿出来,放在地上,用宝剑比量了比量,一剑就砍为了两截,半截长的留给了姬将军,半截短的,我自己找了把小刀,没事的时候,就拿在手上削,油脂一样光洁的碎屑,不断地被我从象牙上削下来,慢慢地也能看出一点模样,但是总不合我的意,毕竟没干过这活儿。

    小月十分的好奇,问我,“哥,你在做什么啊?”我不告诉她,因为这东西和她没关系。

    出征那天,田王和徐福为我们饯行,在席上,田王说:“不论胜负,你们都给我平安地回来,实在不行,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我们事先从向阳的山凹里,采了几麻袋的青树叶,放在大锅里熬了几锅热水,出征的每个人都用这种水洗了澡。这样,可以有效地掩盖我们自身的体味,在接近敌人的时候,不容易被那些鼻子灵敏的纳玛象闻到。

    我和三位将军带上一百二十人,出发了,我们绕道光岛方向,向石见部落迂回接近。上次那个暗道口早就被六角派人封死了,还派人日夜盯住那里,我和姬将军消灭了斑髭狗的那回,如果走了这条道,一定会被他们包了饺子。

    早上出发,天黑时就又到了窑工的家里,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他们一家对我们十分的热情,我们不做久留,趁黑向石见部落挺进。

    沿着那知山脊背上的樵道,我们一路飞驰,一百多里的道路,不到两个时辰就到了,如果把战场的地图看作是一个圆的话,我们的迂回路线,正好走了整个圆的四分之三还多。

    站在山脊上,石见部落里一片安静。正是子夜时分,下边的山洼里只点着为数不多的火把,靠近丘陵边缘的山口那,只有五六个放哨的,他们挤在背风的地方呼呼大睡,被我们悄悄摸上去报销掉了,一切看起来还算顺利。

    我带了十几个人,挑着那二十来个陶罐,沿着往东北方向伸去的山脊背,悄悄地潜行至上次偷看纳玛象群的地方,我们小心翼翼地放稳了那些陶罐。人们分别找好隐蔽的地点。

    我告诉他们,连屁也不要放一个,老老实实地给我呆着,不管外边有什么动静,也不能乱动。

    一个人问,“田将军,那我们什么时候才敢动?你们过一会大杀大砍,让我们在这望风,心痒呢。”

    我说,“象群不动,你们就别给我动。只要是象群一动,等它们冲到下面的山口时,你们就用最快的手法,把这些陶罐扔下去!一个也不许留!”

    “这好办,”那十几个人领命,安心潜伏不提。

    我又回到了正西边的山口,三位将军正等着我,我把二十名弓箭手安排在山口一侧的山顶,这次我只带了这么多的弓箭手,但是每个人都带了两、三个箭壶的箭,一壶四十支,两千五百支利箭,能够抵挡一阵子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滞追兵,掩护我们撤退。

    还有八十多个兵,都以为最最艰巨的任务是他们的,个个摩拳擦掌。

    谁知,我给他们的任务却是:不许深入山口一步,单等姬将军的响箭射出,一齐高声呐喊!天一亮,马上都往埋伏着我们弓箭手的山上跑,跑慢了,军法从事。

    他们大眼瞪小眼。

    我又从队伍里找了五六个身强力壮的勇士,让他们换上刚刚被我们摸掉的敌人岗哨的衣服,又如此这般地对他们耳语了几句,他们一闪身,消失在黑夜里。

    最后,我对三位将军道,“下面,就看我们的了。”

第62章 子时末() 
时间正好是子时将过,天色也是一天之中最黑的时刻。我们四个人,各带武器,冲进了石见部落的老巢。

    孟将军低声问道,“怎么,就我们四个?”我在黑暗中点点头,“夜袭不在人多。”

    四条矫健的黑影像四条鱼,游进沉沉的大海,我们顺着西北边的山根,迅速向前。山外边,我们埋伏下的人没有一点声音,不禁对这些军士的过硬素养暗暗点头。

    行不多远,姬将军一打手势,我们四个人突然顿住身形,在离我们不足十步的地方,有两个怀抱扎枪的人影子在那里,他们站在原地,不停地左右晃着身子,两肩耸着,看来是很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