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枭(秦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城的辽军主动把兵器堆积在城门口的街道上,他们列成了两队,站在街道两侧,每个人都低着头,连正眼都不敢多看杨荣一下。

    一直走到这两列辽军的尽头,杨荣看到在前面不远处,站着几个身穿辽将衣甲的辽国将军。

    这几个辽国将军全都卸下了兵器,当杨荣快要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都躬着身子,双手抱拳,领先的一个辽将对杨荣说道:“大同城守军向大宋忻宁军节度使大人敬献城池,请节度使大人接纳。”

    “众位将军不必客气!”杨荣朝这几名辽将虚抬了一下手,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对他们说道:“各位将军深明大义,本将军很是钦佩,还请众位先去休息,连日作战,想来也是累了!”

    “大人不用我等陪同接受城池?”杨荣的话音落下后,辽军主将一脸疑惑的问了一句。

    不过他问了这句话之后,立刻就又后悔了。既然已经献了城池,他们这些人如今就是宋军的阶下囚,杨荣要接收城池,哪里还需要他们陪同?

    “这大同城我太熟悉了!”朝城内的街道看了看,杨荣对辽军主将说道:“昔日我曾在这城中居住过些日子,只是没想到,好几年过去了,这里竟然还是没有多少变化。”

    几个辽军将领躬身低头站在一旁,目送着杨荣从他们身旁走过。

    凭着记忆,杨荣沿着街道一直朝林牙府走去。当初离开大同时,是马鹏将他放走,可后来,马鹏竟然是死在他的手中。

    人世就是这么奇怪,许多事情完全不可能知道将来的发展如何。就譬如他现在得到了大同城,不用多久,整个大宋都会知道他是大宋的功臣,可谁又能肯定,再过几年,宋太宗还会像现在这般倚重他。

    得到大同,杨荣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次返回东京,他将主动向宋太宗请辞。

    原本他还想做个官场的不倒翁,可经历过许多事以后,他发现,这官场真不是像他这种个性的人应该混的地方。

    如果没有经历天柱庄那一战,得了大同之后,杨荣一定还会率军继续向北挺进。

    可这次,他没有这么做,西塞军进城之后,他下令全军就地驻营,而城内的辽军俘虏,则由山后军接收。

    兵不血刃拿下大同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还在南京没有返回东京的宋太宗在得到消息后,不无兴奋的一拍龙椅扶手站了起来,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道:“杨荣已经拿下大同,如今我大宋正是如日中天,朕今日特敕封杨荣为平北候,掌忻宁军军政要务,以示恩宠!”

    大宋封侯,与以往的朝代不同,战功不积累到一定程度,想要封侯,简直是想也别想。

    给杨荣封侯,确实已经是对他的无上恩宠。

    与此同时,李继隆大军已经开拔,向着辽国的中京方向挺进。

    五十万大军在温榆河损失惨重,辽国国内早已兵力空虚。李继隆大军向北挺进,竟是没费多少工夫,就占领了数个城池,兵锋直抵中京。

    中京城内,萧太后听闻大同失守,接着又得到李继隆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的消息,早已是急的食不安寝,夜不能寐。

    韩德让重伤,强撑着去南京面见宋太宗,回到营地后就一病不起。耶律休哥在南京城破的时候,被宋军所俘,如今生死不知。

    能够给萧太后出主意的人此时多数都缄口不言,自从掌管朝政以来,萧太后是第一次感到无力。

    大势已去,若是再强行与大宋作战,最终只能落个国破家亡的命运。

    “来人!”在殿内来回转了好几圈,萧太后好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对门外喊了一声。

    随着她喊声落下,一个宦官推开房门走了进来,躬身站在萧太后面前。

    “去把北府宰相叫来!”宦官走进来之后,萧太后又来回的走了几圈,终于还是对那宦官吩咐了一句。

    宦官躬着身子退了出去,在房门重新关上的那一刻,萧太后走到屋内的桌边,在椅子上坐了下来,长长的叹了口气。

    做这个决定,对她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困难。后世的契丹人在提到她的时候,也可能因为这个决定,而让他背负千世的骂名。

    可她如果不做这个决定,中京有可能会沦陷,整个辽国都有可能被大宋的军队夷平。

    在千世的骂名和辽国的生存中,她只能选择后者。

    半个多时辰之后,宦官引来了萧继先。萧继先刚一进门,萧太后就连忙站了起来,对他说道:“爱卿终于来了,大辽的命运可是掌握在爱卿手中。”

    “太后言重了!”最近的形式,萧继先也是十分清楚,他双手抱拳,躬着身子,对萧太后说道:“太后有何吩咐,只管吩咐下臣去做。为了大辽,下臣甘愿粉身碎骨。”

    “你即刻出使南朝,将幽云十六州还给他们。另外你还要极力与南朝定力盟约,双方约定,从此不再相互攻伐,平息兵端!”萧太后走到萧继先面前,轻轻的叹了一声,对他说道:“此事难为你了!”

    “太后……”萧继先很清楚,这个条约的定力,将会使他成为大辽国的罪人,可他也清楚,如果不按照萧太后说的去办,辽国灭亡,只是旦夕之间,他躬着身子,嘴巴咕哝了好半天,才终于从口中冒出了这么两个字。 

第151章 党项友人() 
辽国北府宰相萧继先第二次到达南京,与宋太宗商讨和谈事宜,而杨荣则在宋太宗允诺之后,带着西塞军返回忻州。

    已经怀孕了的阎真和柳素娘,杨荣也命人前去迎接了,只是他想要接回耶律休菱的父母时,去接的人却遭到了拒绝。

    老人已经在南京住的习惯了,不想离开故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

    忻州与大同之间的距离,要比从大同去南京近了许多。鲁毅留在了大同,如今他已经接到圣旨,接受山后军的指挥权。

    领着西塞军返回忻州的时候,杨荣刚进忻州地界,就看到许多百姓在大军必经的道路上摆上了香案和酒食。

    当军队行进到百姓面前的时候,一个老者双手抱着拳迎了上来,仰头看着骑在马背上的杨荣,对他说道:“杨将军,你们终于回来了!”

    杨荣连忙跳下马背,伸手托着老者的双臂,对他说道:“是啊,我们终于回来了!”

    随后,他扭过头,朝身后的西塞军官兵们喊道:“兄弟们,我们终于回家了!”

    “回家了!”所有的西塞军官兵齐齐欢呼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将军,我等乡野草民听闻将军即将返回忻州,特意备办了酒食,还望将军笑纳!”老者说着话朝身后招了下手,一群百姓扛着酒水和食物从人群后面走了出来,摆放在西塞军的面前。

    又回到了忻州,见到了待他如亲人一般的忻州百姓,杨荣心内是百感交集。可在感动之余,他却不免有些怀疑,他离开大同完全没有事先告知忻州方面,忻州的百姓是如何得知消息的?

    “老丈,可否告知末将,你们是如何知道大军即将返回忻州的?”心内存着疑惑,杨荣向老者问道:“我等在返回之前,根本没有通知忻州官府啊!”

    杨荣问起百姓是如何知道他们回来的,老丈连忙答道:“其实我等小民并不知晓,只是前些日子,有些伤兵被送回了忻州,秦大人告诉我们,是西塞军的大军即将回来了,所以草民等才准备了酒食,一直等待着将军与将士们回家!”

    杨荣点了点头,叹了一声,幽幽的说道:“险些没有回来啊!”

    他这么一说,那些不明情由的百姓都是吃了一惊,却又不敢深问,一个个只是睁圆了眼睛,愕然的望着杨荣。

    杨荣也不跟这些百姓明说太多,他再次扭过头,朝身后的西塞军官兵们喊道:“将士们,既然父老为我等荣归准备了酒食,我等也不能拂了这片好意,将士们且在这里扎营,吃完酒食,我等再离开不迟!”

    连续赶路,几天下来吃的都是干粮,西塞军官兵见到有现成的酒肉摆在面前,早已是馋的直吞口水,得了杨荣的命令,所有骑兵连忙翻身跳下马背,与步兵一道,十多个人围成一圈,坐在那里等着分派酒肉。

    官兵们全都坐下之后,抬着酒食的百姓给他们分发酒肉去了,杨荣则和领着这群百姓迎接他们的老丈坐在一处。

    “老人家,如今日子过的可好?”从分发酒肉的百姓手中接过了半只烤鸡,杨荣啃了一口,随后向老丈问起了忻州百姓的日子过得如何。

    “托大人的福!”老丈盘腿坐在杨荣对面,满脸笑的都是褶子,对杨荣说道:“如今忻州的日子可要比其他地方好过多了,前些日子还有许多外地人迁移到我们忻州,眼下也都有了住的地方和耕地。”

    “外地也有人迁移到忻州?”听了老丈的话后,杨荣笑着说道:“看来秦大人真是做的不错,只是我们忻州太小,恐怕容不下那许多人口。”

    “谁说不是呢!”在杨荣说出忻州太小之后,老丈舔着嘴唇说道:“可咱秦大人有的是办法,外地人来了,土地不够,他就把山林给划成片,然后交给那些没手艺的外来人,让他们在山上种树、种粮,如今来的人可都安排了。至于有手艺的,都留在城里,开了作坊,日子过的可不比当地人差!”

    听着老汉说的话,杨荣脸上带着笑容微微点了点头。

    可老汉接下来说的话,就让他拧起了眉头,只见那老汉说到这里,又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来的这些外地人,并非都是我们中原人氏,还有一些从党项过来的人,这些人根本不用做事,每月都有官府供给粮食和一应用度,着实让我等草民不解。”

    “秦大人对此事如何说?”杨荣皱了皱眉头,他最厌恶的,就是有国外的人来到本国,给予特殊的照顾,连忙向老丈追问了一句。

    老丈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