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交花粉捐,简直是可笑之极!”唐顺之说到这里,却看到徐渭静静地看着自己,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由得一股无名火从顶门直冲出来:“文长,你难道不知道胡汝贞加征加派都是冲着谁来的?”
“想必是冲着兰芳社来的!”徐渭摊开双手:“不过知道又有什么用?难道让周大人率领大军打过来?把胡大人一刀砍了?那岂不是正好印证了那些流言?”
“那你们就什么都不做?”唐顺之急道。
“做了呀!”徐渭笑道:“大人的义子正领兵讨伐日本的九州、四国;大人自己在淡水移民屯田,建港造船,准备出兵安南、马刺甲、北大年,打通前往西洋的商路。就算将来大明真的要严施海禁,不让片板下海。我们兰芳社凭倭国、东番、吕宋、马刺甲、安南、真腊、暹罗也可以过得好好的!”
唐顺之脸色微变,沉声道:“那若是胡汝贞要用兵东番呢?”
“用兵东番?”徐渭笑了起来:“荆川先生,我兰芳社于大明素来恭顺,敬的是中华上国,礼仪之邦,而非兵甲之利。若是以兵戎相见,大明王师固众,我家大人亦有地方千里,户口上百万,带甲十万,战舰数百,敢请王师决于东海波涛之上!”
听了徐渭这番软中带硬的答复,唐顺之点了点头:“这样便好,不瞒文长说,我也不希望事情弄到这样一般田地,但胡汝贞眼下是着了魔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一门心思造船练兵,据说他还上书朝廷,说要在澎湖设立千户所和水寨,准备为持久计,那地方是个距离大明数百里的孤岛,若是要如他说的,光是转运屯守就耗费巨万!”
“哦,还有这等事?”徐渭装出一副大吃一惊的样子:“若是这样,那可就着实了朝廷要对东番动武了。不瞒荆川先生,那澎湖距离东番不远,算得上是东番的门户,而周大人看在那里是大明属地的份上,未曾在那里布置一兵一卒。但若是胡大人真的在那里立寨屯守,很多事情就由不得周大人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唐顺之脸色阴沉:“其实还有一种流言!”
“什么流言?”
“说胡汝贞造船练兵不是为了对付海寇,而是图谋不轨。他看到朝廷北方有鞑虏做乱,自己又手握东南大权,便想要隔断东南,自立为王,若是形势不利,便乘舟出海,不失为一虬髯客,为一国之主!”
“别说,论起造谣生事来,谁也比不上咱们大明的清流!”徐渭听到这里,暗自发笑,脸上却装出一副不敢置信的样子:“这不太可能吧?胡大人行事也许有点操切,但一心为国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应该是些流传的闲话,做不得准的!”
“闲话是闲话,可要传到京中就很难讲了!”唐顺之叹了口气:“也罢,今日能够从你这里知道这么多,也算没有白忙活!我回去后再向胡汝贞进言一次,千万不要把事情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一百二十二章差距()
刘家港外的海面。
一条大概六百石的福船漂浮在海面上,所有的船帆都降下来了,只有两根光秃秃的桅杆,在海风中轻微的摇晃着。在距离它大约三百米的距离漂浮着另一条沙船,大概只有这条福船一半大小,而且从外表上看过去,也要破旧的多。
“这个距离可以吗?”由于迎面照过来的阳光的缘故,戚继光不得不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那条旧沙船。胡安没有说话,只是眯起一只眼睛,竖起一只大拇指,大概估算下距离,然后点了点头。
“那开始吧!”戚继光的声音低沉,但掩饰不住里面饱含的激动。他退后两步,背脊靠在主桅上,热切的盯着不远处的那个弗朗基军官正在摆弄一门隼炮——泰西人是这样称呼这种大型铳炮的。按照胡安的说法,当初截断漕运的周贼的战舰上装备的就是这种火器,最大的射程超过三四里,在海战时足以击穿百丈之外敌舰的船身,导致其入水沉没,而今天则是用现实来验证。
约莫半盏茶功夫后,胡安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完成了火炮的装填和瞄准,他拿起引火用的短矛,回头看了自己的保护人一眼。戚继光点了点头,胡安就点着了引信。
随着一声巨响,那门隼炮就好像被一个无形的巨人用力推了一把,向后猛地退了过去,与此同时喷射出一团火光。戚继光死死盯住靶船,不过没有打中,只是在靶船前面大约十余米的地方溅起了一个水柱。
“可惜差了一点!”戚继光叹了口气。
“嗯,在海上船身会随着波浪起伏,这样的误差是正常的!”胡安低声道:“正常情况下应该有六七门火炮依次发射,只要发射一两轮,肯定会有打中的!”
“是吗?那再来一次!”
戚继光的运气不错,胡安在第四次发射便取得了首次命中,接下来胡安仿佛取得了幸运女神的青睐,第五、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次都击中了目标。戚继光兴奋的制止住胡安的继续射击——不远处的靶船明显的倾斜了,如果再继续打下去恐怕就要沉了。
“果然是威力无比!”登上靶船的戚继光查看着船身上脸盆大小的缺口,赞不绝口:“这等威力的巨炮岂可叫什么隼炮?应该叫大将军,威武大将军才是!”
胡安没有与戚继光争辩对火炮的命名,而是仔细的察看靶船的内壁,不时还溅起一块船板的碎片。戚继光好奇的看了看,问道:“怎么了?”
“没什么!”胡安将手中的碎片丢了下去:“这船的侧板用的是杉木,而周可成的战舰基本用得是橡木,有的甚至用得是柚木!”
“橡木和柚木更结实吗?”
“嗯!”胡安点了点头:“如果是橡木或者柚木的双层甲板,在这个距离恐怕很难击穿!而且即使击穿了,不会有这么大的缺口,也不会有这么多碎片四溅。如果是在真正的战斗中,这条船只要被击中三四次,船舱里的炮手们就会被四溅的碎片打死一半,基本失去战斗力了;而如果是橡木和柚木,如果只被击中三四次,恐怕死不了几个人,水手只要把缺口用软木塞住,阻止漏水,就可以继续打下去了!”
“橡木和柚木?”戚继光皱起了眉头:“价钱比杉木贵很多吗?”
“不光是价钱的问题!”胡安看了看不远处的陆地:“将军,大明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国家,换句话说就是少有能够提供适宜建造战舰的上等木材的大片森林,而周可成占据的东番到处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他的造船厂旁的堆场里存放着足以建造几百条战舰的上等木材。换句话说,就算您能出得起钱,恐怕也没有那么多上等木材卖给您!而且还不仅仅有造船木材的问题!”
“除了木材还有什么问题!”
“火炮!”
“火炮?”戚继光皱起了眉头:“难道周可成的火炮更好?”
“是的,确切的说是周可成的舰炮要更好!”胡安指了指不远处的座船:“如果用那玩意和周可成的舰队交战,只有死路一条!”
“难道是炮铸的没有周可成的好?”戚继光问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下令从佛山调来最好的铸匠来,他们铸造的铁器在我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肯定不会亚于周可成的!”
“不是手艺的问题!”胡安笑了笑:“坦率的说,这些工匠的手艺已经很好了。但问题是周可成的战舰基本装备的都是青铜炮,同样威力的火炮,铸铁炮的重量至少比青铜炮重一倍。换句话说,同样大小的战舰,周可成的会比大明的装载多一倍的火炮,这在战场是致命的!”
“青铜炮?”戚继光倒吸了一口凉气,铜是可以用来铸钱的贵金属,而依照胡安的计划,一条船上就要装少则二三十,多则上百门这种大炮,如果一条两条船也还罢了,如果要造三五十条这种战舰,只怕东南几省的财赋都用在这方面都不够。
“你说周可成的战舰上都是青铜炮,这个不太可能吧?他哪来这么多铜?哪来这么多锡?”
“千真万确,也许有些商船上的鹰炮、小鹰炮、明顿炮这些自卫用的小炮是铸铁的,但战舰基本都是青铜炮,这是我亲眼验证过的!至于哪来这么多铜,将军,日本最大的两个铜矿山都在兰芳社的控制之下,早在几年前,兰芳社就已经控制了九成以上的日本铜的出口,而锡矿在东南亚很多,兰芳社每年都会从北大年进口大量的锡锭。”
第一百二十三章挑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没有办法与周贼的船队抗衡了?”戚继光皱起了眉头:“无论如何胡大人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铜来给那么多船铸炮的!”
“其实兰芳社的优势还不只是在造船的木材和炮上!”说到这里,胡安从身上摸出两支竹筒来,他小心的打开一支,打开封口的塞子,将里面的东西倾倒在手中,低声道:“这是兰芳社使用的火药。”旋即又将另外一支竹筒倾倒在戚继光的手中:“这是你们使用的火药,您看看有什么不同!”
戚继光看了看自己手上火药,又看了看胡安手中的火药,疑惑的答道:“好像我大明的火药是粉末,而兰芳社的是细小的颗粒。”
“没错!”胡安点了点头:“就是这样,颗粒化的火药燃烧更加充分,威力更大,也更不容易受潮!”
“你是说兰芳社的火药比我大明的更好?”
“嗯,确切的说是贵军的火药要比兰芳社的差,在我的故乡大部分国家的军队都已经知道要将火药加工为颗粒化了以增加威力了。”
“那可否禁运硝石?”
“禁运硝石?”胡安一愣,旋即笑了起来:“你是说对兰芳社禁运硝石吗?这恐怕没有什么用,兰芳社已经可以自制硝石了,而且质优价廉,据我所知他们最早与日本的贸易品就是硝石,还有铁,在淡水他们有一个非常大的炼铁厂,每天都可以出产快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