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顺治十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买进宽敞些的房子居住。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皇上这就赏下钱来了,多谢皇上成全均衡的一番孝心。”

    “你倒是个孝顺的,皇上刚说有赏,这就合计着要买房子了。”他在皇帝跟前该说说该笑笑,毫不拘礼,落落大方,岳乐看的暗暗点头,打趣道:“皇上,您瞧把他欢喜的,眼睛里只盯着赏钱了,您的一番苦心,却是没能领会。”

    “安亲王此言差矣,均衡进宫后,皇上日常多有关切慰问,均衡喜欢读书,曾向皇上求情,希望能到宫里藏书库读书。”陈旭日脸上做出不服气的表情,扬眉道:“读书使人明智,均衡常得皇上和贵妃娘娘赞誉,惟自思所学甚少,见少识浅,恐辜负了皇上厚望。翰林院藏天下之书,且不乏饱学大儒,均衡以区区十岁白身,能入翰林院读书,日后方便跟众多学士求教取经,此等殊遇,当是独一份。朝中不免有所非议,皇上盛情,均衡铭感五内,日后定潜心向学,不使皇上和贵妃娘娘失望”

    出了养心殿,陈旭日摸摸额头,对自己道一声辛苦。

    要表现的符合一个孩子的天真和冲动,要适时对上位者表示出合宜的谦恭,又得要恰到好处表示出自己有别于同龄人的一点不同,说话行事还得尽可能向着古人的方式靠拢唉,真麻烦啊!

    小德子等在外面,瞧见他出来,立刻迎上前。

    走了一段路,瞅个清静点的地方,问道:“皇上中午前下旨,传令南苑那些个种过痘的人散了,各回各家。这是承认您的法子奏效啦,往后皇上再不用为见喜担惊受怕,这可真真是件顶天的大功劳这会儿找您来,是不是给赏赐啊?我这儿先给您道喜了!”

    前些日子顺治正式下旨,着他以后就跟在陈旭日身边侍候。

    于他来说,此举等于被“贬”,从皇帝御前听用的跑腿太监,“贬”成一个寻常小太监。

    小德子私下里不免懊恼。这宫里边大大小小的太监数以千计,净身入宫,便是绝了正常人种种念想,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俱成奢想,可人既活着,总也得有个奔头呀。甭管宫女还是太监,人既多了,按资排辈、欺软怕硬等都是寻常事。混的好了,在各个主子身边侍候,活儿既轻省,人也威风,至不济,日常杂事都有人抢着代劳,吃的用的虽不能说照比着主子来,那也是寻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混的差了,受人欺凌,就只能做些脏活累活,整天里小心翼翼察颜观色,末了还不落好儿。

    他运气好造化好,早早得到御前跑腿的活计,不知慕煞了几多人。须知御前听用,混个脸熟,日后总能巴望着有个好前程。别的不敢说,收点子好处却是常事,体已钱攒的多些,往后年纪大了,也算是终身有靠。

    却突然来了这一出,怎不让人好生着恼?不过回头想想,小德子又想开了。

    当今圣上是个念旧情的,身边最得倚重的是从小侍候的吴良辅,说句不客气的,有吴良辅在,谁也甭想越过他去真个出头。吴良辅此人在皇上跟前自然是千好万好,在他们这些宫女太监跟前,却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哪个要是在皇上跟前讨了好,私下里必受到他的敲打,这且是轻的,真要遭了他的忌,被他寻个由头打发了去冷宫执贱役的也不是一遭两遭了。

    陈旭日何许人也?连天神都予另眼相看,他现住在承乾宫,教养四阿哥,四阿哥是皇上最喜欢最看重的皇子,是未来的太子爷,大清未来的帝君。皇上几乎是见天都要过来寻皇贵妃说说话,顺便看看四阿哥。这样算算,他见皇上的机会,比之过去,不见得就少。

    最最重要的,却是可以趁机与四阿哥培养感情,日后陈旭日年纪到了出宫另居,他便可顺势留在四阿哥身边侍候,将来四阿哥继位,他备不住就是另一个吴良辅,有机会登上大总管的位子。

    前后想明白了,小德子也就安心呆在陈旭日身边当差。既然前程一多半要着落在这位小主子身上,遂也实心为他打算。

    处的久了,就觉得自己果然好运气,这位小主子脾气好性格好,不以奴仆视他,私下里两个人相处尤如朋友一般。

    刚刚陈旭日进去应旨,他在外边,跟往日相熟的伴当打听情况。他们这些人在皇帝身边侍候,擅揣摩圣意,得信儿最快。

    他既问起,陈旭日也不瞒他,欢喜道:“是给了些赏钱,你跟着我忙来忙去,平日多承你指点,回头我包个大红包,好好谢谢你。”

    “哎哟,我不过是尽了份内的本分,哪能收您的红包,要是拿我当自己人,再不要提什么红包不红包的。”小德子连连摇手,认真道:“我在宫里边不缺吃不缺穿,每月有月例银,短不了花用。不比您,往后经的事越来越多,身边多留些银钱备用总是好的。”

    陈旭日听的心中一暖,他能感觉得出来,这个小太监是真心为他打算。

    要说起来,小德子长的清秀,为人最是伶俐,人缘也好,擅结交人,放到现代社会,绝对是个一路在师长同学的宠爱下顺利成长的精英人才。

    可惜他小小年纪净身入宫,这辈子算是毁了。不由得生起些怜惜之意,“这样吧,过几天我休息,你有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我从宫外边带给你。”

    小德子摇摇头,忽然顿了下,小心道:“我昨天去您房里,看到您要送给玉茗公主的礼物,那艘船真漂亮!我小的时候,家里曾经有过一艘小船,父亲靠捕鱼养活一家人,每次父亲出海回来,就是全家人最高兴的日子,我特别喜欢到船上玩。嗯,要是不麻烦的话,我、我也想要一个”他吞吞吐吐说完,急忙又补充道:“不用像玉茗公主那个恁般精致,普普通通的就行。”

    “没问题,”这是小事,陈旭日自是满口答应,“你想要什么样的船?找时间咱们好好讨论一下。”

    小德子大喜,急忙向他道谢,“我在宫里,听前辈说起前朝时,有位郑和公公,曾经领着船队七下南洋,远航海外。他们乘坐的宝船可大可大了,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起扬帆远行,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可惜我晚生了二百年,没有福气跟随他一起出海”

    “将来的事,谁能说得准?前人能做到的事,后人未必就做不到,再过十几二十年,保不准你就是另一位郑公公呢。”陈旭日安慰他,忽然想起头前的疑惑,“对了,你知道‘庶吉士’是做什么的吗?”

    “嗯,知道一些。朝廷自定都北京,于第三年时开科取士,以后又有四年、六年两科,总计取中的进士有一千一百人之多,始终未选庶吉士。直到第九年壬辰科试毕,朝中有大臣联明上书,建议恢复前朝的庶吉士制度,从进士中拣选庶吉士”

    这是专为造就第一等人才的办法,大约起始于明朝永乐年间,选取新进士中,才资英敏而年轻的,在文渊阁读书,待遇非常优厚,由司礼监供给笔墨纸张;光禄寺预备早晚膳食;礼部供给蜡烛灯油及月俸;工部在皇城内东华门附近找一所宽敞的房子,以供住宿,皇帝时常到文渊阁亲自出题考试,查看学业的进度。五天休沐一天,放假出宫;派太监及锦衣卫官员,随行照料。

    “前朝曾经定下规制,不是翰林出身不能当宰相,因此被选中庶吉士的,有个名号叫‘相储’。不过庶吉士不是每科都选,今年因为江南科举案,牵连起来,很多大臣都折在这上面,就没有选。啊——”小德子忽然瞪大眼睛,吃惊道:“难道——皇上赏你做‘庶吉士’?”

第65章 病假() 
第二天,顺治于早朝时,着吏部拟旨,通令各地督、抚,再由他们向治下各级衙门报备,大意是:天佑大清,赐下预防天花的神奇法子,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自此以后,世人再不必为出痘所苦。且着令太医院出面,收拢医者,以传授种痘之法,令其分赴各地,为百姓种痘。

    南苑实验,前后历时一月有余,朝中尽人皆知。往年旧例,几乎年年都有天花潮,人人自危,是以这道旨意,上下无一反对,纷纷歌功颂德,说不尽阿谀之词。

    顺治趁机称陈旭日于国于民有大功,“特改馆职”授庶吉士衔,“朕爱惜他聪敏慧巧,虽年纪幼小,却不适合延师授学,恐讲授太多磨去他生就的灵气。今特许他入翰林院读书,自己慢慢体会文章深意,闲暇亦可与翰林院诸卿切蹉有无”

    自然也有人反对,道“庶吉士”向从二甲三甲进士中择优遴选,“非进士不入翰林”,过程中经过乡试、会试和殿试、朝考等重重考试关,才得以进入翰林院,殊为辛苦,如今陈旭日平步青云,轻轻松松省却别人“十年寒窗苦”,未免令天下读书人心寒,云云。

    不过,此等不和谐的声音,很快淹没在更多的赞同声里。

    “庶吉士”么,说到底只是一个名份,以陈旭日今时今日的声望和贡献,赏他这个,并不为过。且不说他日后前程如何,单是眼下,南苑那些人可是由他亲手种痘,结果如何有目共睹,与那样一个虚名相比,毕竟自己的性命更为重要——许多人审时度势,早就在心里合计:眼下少不得要麻烦他过府为自己及家人种痘,为了这点小事开罪皇帝和他,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本朝选拔庶吉士,与前明有所不同。顺治九年,共录取庶吉士四十人,其中直隶、江南、浙江各五人,江西、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各四人,山西、陕西各两人,广东一人。汉军又四人,另榜授满州、蒙古修撰、编修、庶吉士九人。此后,这便成为定例,顺治十二年即依此例。庶吉士选拔,因着限地取额和视民族取士,早已经失了公平,因为朝廷特旨受益者,陈旭日可不是唯一的一个。虽说他之情况最为特殊,可人家身份也最为特殊,这样的人,合全国上下,也扒拉不出第二个不是?

    越是位高权重者,越是惜命。接下来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