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权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随夫君远在四川,王旦心下一阵黯然,当初他劝解女儿随夫赴任,私下却很惦念。

    他定了定心神,捻须看了看王璇,正色道:“你有进取之心是好,但不成婚却不成体统,有失阴阳调和。再说,回朝已成定局,日后得外出牧守,自家娘子当跟随。”

    王璇心里犯难了,推脱是不可能的,既然订了婚,景家的六姐就是他的人了,赖婚?想也不敢想,除非自己彻底不要名声了。左右没有办法,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不甘心地道:“一切全凭伯父、大娘做主,小侄无有不从。”

    王璇闷闷不乐地回到府邸,看望了那些孤儿,心中怜悯,这些都是父亲战死,又无母亲,无依无靠的孤儿。

    他吩咐下去,如韦家兄妹一样,一切用度都尽可能满足,由孙寡妇、兰娘子照料。

    “保叔,家里一大堆孩子,我看要更换更大的房子,还要多找几个仆人。”原来就有五六人,再加上明秀师徒、孙寡妇母子,也就十人左右。

    如今,平添二十余孩子,小宅院有些拥挤,王璇动了换府邸、招仆人的念头。

    王保却笑道:“公子,家仆倒是不难,老汉亲自去挑选,至于换府邸,何必那么麻烦,非要搬出去。”

    王璇不解地看着王保,笑道:“你有好办法?”

    “隔壁张家的宅子还算宽敞,张十六在大相国寺那边买了一处大宅院,跟他说说,买下隔壁院子,也就是二百金。”

    王保打起了隔壁的主意,张十六家中上代是官身,到了这一代却没有做官,经营店铺买卖,何况又买了大宅子,在他看来完全可以用二三百贯钱买下,两院打通之后就是一所大宅院。

    王璇心念一动,再三计较之后,谨慎地说道:“那就交你去办,讨价还价还是要得,千万不要****。”

    如今是敏感时期,议论并没有结束,他还在风浪尖上,可不能为了一处宅子,被别人抓住小辫子。

    王保笑道:“公子不必担心,老汉自有分寸。”

    王璇放下心来,回到内院书房,给明秀说了买房子的打算,明秀却淡淡笑道:“何必如此,过几日,贫僧去大相国寺挂个单,不必那么麻烦。”

    “挂单,是当然要去了,但还需为和上准备一处精致的小院,那么多孩子,需有人来讲课。”王璇嘿嘿地奸笑,既然是佛道学问,现成的大师,不用白不用,还不要给束修。

    明秀怪异地看了看王璇,笑道:“让贫僧大相国寺礼佛,府上为孩子讲道,子正,好奸商。”

    “奸商就奸商吧,佛不过八百旁门,这些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既然收养了他们,我就要为他们的将来考虑,授予三千大道。子衡那边的义学已经开办,我打算先把收养的孤儿留上两年,观看所长,则择人施教,等长大些,再送入义学。”

    “看来子正有大抱负!”明秀愕然之下,旋即理解了王璇想法,他内心深处也很震撼,离经叛道?不太可能,挑战正统?有些牵强,但王璇已开始去尝试了,此种胸怀却让他胸中升起熊熊烈焰。

    “有机会改变的,不去尝试,怎能奢望改变,我不过是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至于能不能,那就尽人力顺天意了!”王璇轻轻一叹,闷闷不乐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隐隐的兴奋。

    因为,他已开始实施人才培养,真正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所在。

第95章 加官进爵() 
几天之后,朝廷封赏河北将士,一时间皆大欢喜,王璇意料之中的被免去权知威虏军军州事。

    第二天就被特旨迁奉议郎,正八品上,从正九品的散官一跃成为正八品上,已是前年进士科头名陈尧咨的散官等级,虽然散官并不太受重视,亦不受俸禄,却代表资历,有比没有好。

    当然,王璇也挺烦一大窜官职差遣,你本官之外来个职事、馆职也成,偏偏还要把唐代的散官给拿来用。

    本官是正八品、馆职是从八品、职事又是从五品,再加上个散官阶,搞的乱七八糟,云里雾里。

    在迁官的堂令下了后,却没有引起多大非议,毕竟王璇从始自终掌握威虏军大战的节奏,居功甚伟。

    文官第一次主持前方军务,是年初雷有终入川,去平定李均等禁军叛乱。王璇不算是文官节制战事,但料敌于先、坚持大军不退、设下几路伏兵配合正奇大阵,无一不出自他的手笔,单凭这一点转了两阶,确实不算太过份。

    之后被除著作佐郎、直史馆,武骑尉、赐银鱼袋,同样是没有多少人异议,以王璇风云聚起的词人名声,著作佐郎的本官,不算高却也配得上他的身份。

    毕竟一首好词,文采也不会差到哪去,再说还有天子钦赐的恩科出身,也就按照升迁制度转官。

    直史馆清要,是对有出身年轻官吏的培养,抛开对朝廷阵图的阳奉阴违,王璇在威虏军之战中的才华,足以让朝廷大力培养。

    唯独有些争议的是,按他的出身转官,应该是大理寺丞,著作佐郎历来由赐进士及第第一名转官,以示恩宠。所以,小小变化,才引起一些侧目。

    王璇在接诏之后,却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只对明秀说道:“知军还没有干几天,就被撤了,换成整天游手好闲的馆职,连个正当的差事也没有。”

    好在自己的本官是著作佐郎,不仅显得荣耀,又能吃正八品的俸禄。

    就在回京的第五天,才进宫陛见天子,他已经想好了,为自己争一争,顺便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

    赵恒并没有在宫殿内召见王璇,而是很随意地选在一处小水榭旁边的暖阁子里,开场白很有意思,赵恒甚至开起王璇的玩笑,说是王璇竟未卜先知,好像耶律隆运听他的指挥,每一步他都能先一招。

    王璇见赵恒心情不错,一想如今契丹大败,可以说是伤到了筋骨,正缩在草原上舔伤,短期内不太可能大举南下,王均叛乱也被镇压下去,河北、京东的赈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朝廷也算是暂时安定下来。

    他盘算一下,既然赵恒玩笑,索性自己也洒脱一下,改变当年惹赵恒不悦的印象,当下笑嘻嘻地道:“陛下,臣要能牵着契丹国主鼻子走,倒是好了。二十年后,陛下就要有一笔大大的破费。”

    “二十年后,大大的破费?”赵恒一怔,奇怪地看着王璇,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

    周怀政却在一旁,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王璇。

    王璇亦是在笑,很玩味地说道:“陛下,若那契丹国主举国内附,朝廷大军兵临上京,难道陛下还会吝啬几个小钱,不给人家盖一处大宅院,养几百名童仆,堆几屋子钱帛?”

    赵恒一愣,旋即哈哈大笑,指着王璇笑骂道:“好你个王家五哥,别人还说你年轻孟浪,朕看简直是胆大包天。”

    虽然,赵恒说他胆大包天,王璇却不认为赵恒有恶意,反倒是真正的玩笑话,立即接上话茬,道:“到时候,陛下想不给契丹国主千房之宅也不成,人言可畏。”

    “你倒是说的轻巧,不要以为打了一场胜仗就飘飘然,大行皇帝两次北伐无功,引以为生平最大憾事。”赵恒在笑后,有感于王璇玩笑的太过了,出言提醒。

    不过,他对王璇的感觉好了许多,至少敢在他面前说笑。

    “那日朕曾问计王卿经济之策,却不想王卿提起卿家钱货之道,朕甚是好奇;如今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朝廷用度不足,能有办法增加户部钱库,倒是一件好事。”

    王璇明白了赵恒召见自己的目的,举一反三,可以肯定,若要说入赵恒心中,必有三司差遣。

    但是,他尚未认真研究过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照本宣科,定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再说,自己现在关心点,并非在经济方面。外面你都摆不平,没有和平发展的条件,谈什么经济建设啊!他有些不满地道:“如今北方不平,再好的法子纵然实施,也无法达到最好的效果。”

    “嗯,是有道理,朕就委卿家权三司盐铁判官,掌管茶、铁二案,把你经营手段拿出来,好生用心国计民生。”赵恒稍加沉吟,把要给予王璇的说了出来,颇有些强加味道。

    王璇一怔,有没有搞错,还未见过如此强派差遣的。

    如今,大宋重视工商,开通海路,甚至连铜铁矿山,也由官督民营,朝廷不用一文钱,坐收巨额税赋,并平价购进钢铁。

    可以肯定,大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最合适的,根本不需要画蛇添足。

    他所做的,不过是从应用技术上推进些,逐步构建科技发展的上层理论,在思想上潜移默化。

    再不说,恐怕是赵恒就不给他机会了,他绝不容许让机会失去,立即舔着脸,道:“陛下教训的是,臣的确孟浪了,但臣一心想一雪前耻,纵不能剿灭契丹全族,也定要它为朝廷藩属,搞财货、臣并不十分在行。”

    联想方才盖房子,盖大房子的玩笑,二十年让契丹成为大宋藩属,好大的口气啊!

    周怀政一愣,感觉王璇却非凡品,今日之壮志,让他为之咂舌。

    赵恒有些跟不上王璇的思路,诧异间,失声笑道:“志向可嘉,不过朕倒是相信,百年后必能收复蓟北十三郡。”

    我靠,预言的真准啊!王璇险些爆了粗口,赵恒给他的震惊不小。

    赵恒玄重孙辈的徽宗皇帝赵佶,果真用百万贯,收复蓟北各州,使大宋版图多出两路。不过那也是昙花一现罢了,不靠实力得来的,是守不住的。

    不过,他从赵恒话中听出了其内心想法,看样子赵官家有求和的倾向了!这可不是好兆头,你皇帝都想求和过安慰日子,做大臣的还奋斗个鸟。

    他心中很不爽快,决然说道:“百年太久,臣有一个建议,倒可一试。陛下,恕臣斗胆说违逆之言,陛下千秋万代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