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刑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的知府被扣留,由朝阳府同知暂时代管全盘事务。同知已经得到八百里加急,通报卓然来奉旨查案,要求他们全力协助,因此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因为怕再次刺激村民,所以同知只带了刑房的几个书吏跟着自己陪同卓然前往张家庄。

    这之前,已经派人到张家庄做了通报,说皇上派了一位同时是宋朝和辽朝的官员的钦差大臣前来查案。这引起了张家庄族长和张太公很大的好奇,怎么可能同时又是宋朝的官又是辽朝的官呢。

    因为消息闭塞,卓然任官的事情并没有传到他们村子来,他们也不可能掌握朝廷所有动态,既然衙门这么说了,当然不会骗他们。族长当即带着其他兄弟一起到村口迎接,其中当然包括张太公。

    张孝杰已经连夜叫他的父亲赶回村里面,把一封信给了他的爷爷,告诫他们务必听从这位钦差大臣的处置,钱财乃是小事,切不可因小失大,着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张太公看了这封信,很是有些沮丧,但没办法,只能按孙儿要求做。便跟着族长来到村口迎接。

    双方见面,做了介绍。随后一起来到祠堂。

    卓然先到那口石棺前瞧了瞧,石棺依旧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的,有两人在旁边看守,已经看守多日了。而知府则关在另外一间厢房里,他并不知道卓然来了,也没人通知他,好像他已经被遗忘了似的。

    卓然拍了拍石棺,对族长和张太公说道:“我想听听,这一石棺的宝贝判给你们,你们分别会拿它来做什么?当然你们的答案跟判决的结果没有任何关系,我纯属好奇,不愿意回答也没关系的。”

    两人都讪讪的笑了笑。张族长说:“我们村里穷人比较多,我想着如果真要判给全族所有,不拿来瓜分,而是变卖之后,用这笔钱建立一个私塾,教导全村子弟,并对家境贫寒的学子予以资助,对成绩优秀者予以奖励。这笔钱大家一起监管,每笔开支都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

    卓然瞧向张太公说道:“你呢?这笔钱如果判给你,你会拿来做什么?”

第298章滴血认亲() 
张太公之前还真没细想过这个事,他如果也说把这钱拿来助学,那只怕这官员顺水推舟,就说既然你们双方都觉得应该拿钱来助学,那就不用判了,直接拿来助学就可以,那就惨了。

    所以他斟字酌句道:“这石棺里肯定是我祖上的先人,把这些财产留给我们这一支系的子孙,我们应该谨慎妥善的保管。所以若是判给了我们这一脉,我会把这些古董器皿都供奉在我家祠堂。——祖先的东西当然要用于祭祀祖先,嘿嘿。”

    卓然斜眼瞧着,心想,这老家伙还真是狡猾,他明明是想据为己有,却堂而皇之的说是用来祭祀。

    卓然对张太公说道:“你认为这石棺里的人是你们这一支的先人,是吗?”

    “的确如此,他肯定是我们有直接血脉的先人,因此这些东西应该归我们这一脉所有。”

    “要是经过查验,棺材中的尸骨不是你直系血亲留下来的,那又该怎么说?”

    张太公心想,怎么可能查清楚一具白骨是不是自己的祖先呢?他当下硬着头皮说道:“如果大人真有这样的办法,让人心服口服的确认这尸骨的确不是我的直系长辈,那老朽就认输,这些东西便都归族人大家共同享有。当然需得是这方法确实可靠,令人信服。”

    “本官的方法当然会让你们口服心服。——为了让你们信服,本官首先要做个测试,如果你们认可这个测试,就证明了我的方法是灵验的。”

    张太公好奇的问道:“却不知是什么样的方法?”

    “滴血认亲!”

    这法子是卓然从他师父逍遥子那里学来的,逍遥子已经把炼制这种滴血认亲药物的配方给他了,卓然也曾经有过成功的先例。所以他知道这个案子是因为这个之后,便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这一次也把这药粉带到了身上。

    滴血认亲在宋朝广为人知,是衙门经常用来判断案件的重要手段。张太公当然知道,不过他微微皱了皱眉,小心翼翼的说道:“这法子当然好,不过我听说这滴血认亲有时候并不太准,可能法子本身有问题。”

    卓然微微一笑,说道:“我就知道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虑,所以我刚才说了要做一个测试,而且这个测试要用老太公您的亲人亲自来测试,所以需要你同意。”

    张太公小心翼翼又说道:“却不知大人准备怎么测试?”

    “我听说您的夫人已经去世多年,想必已经成了一堆白骨,你有三个儿子,我想打开棺材,由你从三个儿子中确定一个最有可能是你儿子的人。——我没别的意思啊,嘿嘿。——你确定一个你的儿子,用他的一滴血滴在白骨之上,我们看看能否被骨头吸收。”

    “当然,这骨头要先用本官特制的药水进行浸泡,然后再进行滴血认亲。同时,你再找一个与他不相干的,比如你们家的丫鬟婆子什么的,在滴一滴血在上面,看看是不是能被吸收。按照滴血认亲的规则,如果你的儿子的确是你夫人所生,——我还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就事论事哈,——那你儿子的血肯定会被他母亲也就是你的妻子的骨头所吸收,只留下一个淡红的血痕。如果不是你的妻子所生,比如没有任何关系的丫鬟,她的血应该就会留在骨头表面,把骨头侧翻就会滚落在土上,甚至连血痕都不会留下。”

    同知大人在一旁心里有些忐忑,因为这种滴血认亲实际上他也知道,很多情况下是不准的,但是钦差大臣却把他作为断案的最主要的依据,似乎有些不妥当。但是这是钦差大人的决定,他只有协助的义务,没有任何提出观点的权力。

    而且他转念一想,这方法未尝不可,让只要双方认可了,按照滴血认亲的结果来确定这些随葬品的归属,不管是归于哪一方,只要对方不再折腾,这案子就和平化解了,也就达到了目的了。他们目的不就是息事宁人吗,至于这些钱财归到底归谁,与他没半点关系,爱归谁归谁,只要不闹事。而宰相那边也不会怪罪自己。

    所以同知原本是很谨慎的想提醒一下卓然,但往后想想,又觉得卓然的这个主意实际上很高明,远不是自己这鼠目寸光所能想的出来的,不禁心中叫绝。

    张太公实际上对这棺材里的人到底是不是他的先人没有半点把握,他只是把这个作为一个借口,而实际上,这口棺材埋的地方离他们传统上的祖坟还差了一百来丈,这么远的距离,怎么说都划不到他祖坟上去,只能说是无名坟茔。若不是有孙儿宰相撑腰,公平的说的确应该归全族所有,如果是别人家挖到了,他绝对会支持这种观点,但现在涉及到切身利益,那自然又当别论。

    现在听到钦差大臣竟然死抓着这一点不放,他有些慌了神。如果在没有收到孙子宰相让儿子带回来的密信之前,他可能会找理由不同意这个办法。可是现在,孙子宰相已经在信中叮嘱,一定要他听从这位钦差的意见,切不可因小失大。

    他已经想明白了,所以点了点头说道:“好,既然是钦差大人有这样的法门,能够查清楚就再好不过了。不管最终结果查出来是不是,我都听从大人的最终裁决。如果真不是我的先人,那就全村共享也未尝不可,但如果的确是我们的先人,那族里其他人可也不要眼红。”

    族长点点头,瞧了一眼卓然怀里捧着的尚方宝剑,他已经得到叮嘱,这一次来的钦差大臣手捧尚方宝剑,代表皇帝来查,如果谁不听从他的决定,可以先斩后奏的。他可不想为了身外之物把自己脑袋搭上,当下也点头赞同,说道:“好,就这么定了,以大老爷滴血认亲的结果为准。”

    当下所有人便一骨碌来到张太公妻子的坟前,他把自己大儿子叫来,跟他说了这件事。大儿子也感到很惊奇,因为他听说过有滴血认亲,可从来没有亲自目睹过,没想到现在却要自己亲自经历。

    卓然让朝阳府的仵作将坟掘开,打开了棺材,一股腐臭熏得大家纷纷往后躲,卓然却只是扇了扇鼻子,仔细瞧了瞧,只见棺材里头果然只剩下一堆白骨。

    卓然取下了一根大腿骨,之前已经叫族长准备了一盆清水,他从怀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瓶,倒了些药水到里面搅和均匀,然后将那白骨放在了盆中浸泡,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又取出来,用干帕子擦干了,放在一张油布纸上。

    他把张太公的大儿子张大郎叫了过来,拿过一柄小刀,抓住他的手扯过来,用小刀在他手上戳了个小口,痛得张大郎龇牙咧嘴的直抽凉气。卓然抓着他的手,将她手指上的伤口挤出了几滴血,滴在那森森白骨之上。

    众人都围着仔细观瞧,很快,那几滴血竟然真的被白骨浸透进去了,只留下淡淡的血痕,众人都惊讶地张大了嘴。

    卓然又让张太公叫了一个不相干的丫鬟过来,也在手指上戳了一个小口,挤了几滴血滴在白骨的另外一处,那几滴血就好像滴在陶瓷碗里头,依旧晶莹剔透的停在骨头表面,没有浸透进去。

    过了好一会儿,卓然抓住骨头轻轻翻转,那血竟缓缓流淌,滴落在油布纸上。他用纸擦了擦白骨,刚才滴血的地方竟然没留下半点痕迹,依旧是阴森森的惨白的颜色。

    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叹之声,卓然微笑着对老太公说:“这下你相信本官的方法准确无误了吧?”

    张太公当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忙颤巍巍拱手说道:“是,是,老朽长了见识,大人这法子果真灵验,就用大人的方法来测吧。”

    他说出这话,心里便直抽抽,因为他心头其实已经确定,那棺材里十有八九不是他的长辈。因为如果是的话,应该安葬在祖坟里头,不可能安葬在远离祖坟的一处荒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