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之誓死不降-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江西提督刘光弼投降了,可是吴三桂兵力不足以控制江西全境,而且为了防止当时还立足安庆府的洪承畴部过江南下,吴三桂还得布有重兵防御九江。于是吴三桂对赣南更是鞭长莫及了。之后洪承畴的江西大营北撤后保安团又占据安庆府,于是这九江府吴三桂还得继续布扎重兵。

    就这样,没有吴三桂的大军逼迫,赣南的一些小军阀便纷纷占城称王,先过过舒爽的日子再说,然后再等到明主到来就顺势归顺。除了这些小军阀外,还有一些溃兵也在赣南的山多林密之地啸聚山林,真是好不快活。于是,这江西更加乱了。

第318章 第一次反匪同盟(十八)() 
不过江西虽然混乱,但是吴三桂却牢牢占据了赣北之地,一时间八方豪杰争相来投,方光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方光琛之父是前明礼部尚书方一藻,前明崇祯年间方一藻以大学士巡抚辽东,那时吴三桂就拜入方一藻门下,这时方光琛便与吴三桂有了交往。之后方一藻在当时的兵部尚书杨嗣昌授意下派人去与鞑子和谈,只是后来事泄遭到群臣反对,方一藻便于崇祯十三年因病离职并不久去世。后来甲申之变,吴三桂带兵回守山海关时,方光琛还献计连鞑抗李,于是吴三桂引鞑入关。

    数年后天下渐平,方光琛便回归乡里,安居在江南省徽州府歙县。归乡后,方光琛一心求学,只是屡屡不得中,至今连廪生都不是。原本历史上他应该在顺治十八年受到奏销案影响,导致自己中式后被黜,于是他对朝廷产生怨恨,逃到云南,再入吴三桂之幕。

    不过如今的历史因为仇天行横插一脚导致天下大变,当仇天行带兵拿下江宁时,方光琛便开始待不住了。当分田地抄掠大户开始在徽州府展开时,方光琛便逃到了安庆府。后来方光琛又侥幸在洪承畴羽翼之下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只是当洪承畴领命北归时,方光琛惶惶不可终日。左思右想后,方光琛便渡江投奔九江的吴三桂,一心一意的做吴三桂的幕僚参赞机务了。因为曾经的关系,方光琛迅速的又成为吴三桂的心腹。

    除了方光琛外还有一谢四清,谢四清与方光琛一样同为徽州人,不过他在历史上的名气可就弱于方光琛了。

    谢四清在前明时官至内阁兼兵部尚书参军,因为坠马而摔断手臂,只好辞职回乡养伤。后来洪承畴与吴三桂都派人相请出仕,不过都被谢四清作诗拒绝了。谢四清对洪承畴作诗道:“孤城血战苦睢阳,折臂书生枉断肠。天地鬼神皆草草,君臣父子两茫茫。南阳尚有刘文叔,博浪犹存张子房。当日共君浑是梦,梦中复梦梦何长?”

    拒绝吴三桂时,谢四清也作诗道:“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可以说,谢四清的历史名气也就是他的铮铮铁骨和几首诗了。

    可是人的性格不仅仅取决于自身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就像黄宗羲一开始是忠君后来变得说皇帝是天下大害一样,谢四清也受到大环境的影响。

    因为保安团的逆起,谢四清的家乡也被卷入其中。对于保安团的剃发、废名教、荼毒地主士绅、抬高工匠商贾地位的行为,在一生深受儒家思想的谢四清看来简直是禽兽不如。相比于那些短毛贼,吴三桂所做的事情也就不算什么了,至少鞑子也是敬奉孔子的。而且吴三桂如今也反正了,重新奉永历皇帝为正朔,还被永历封为周王,于是吴三桂这就更得到了谢四清的欣赏。

    当鞑子的江西大营北撤后,谢四清也逃到了江西,投入了吴三桂帐下。像谢四清这样的人很多,虽然保安团与南方豪雄同种不同文,但是在许多人看来同种不同文比同文不同种还要严重。先贤就说了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所以这些人对同族的保安团都以短毛、团匪、团逆等称呼之。

    除了江南省逃亡江西的士绅们,江西本地的士绅们也踊跃投入吴三桂的帐下。例如朱石慧、张自烈等人,只是这些人声名不显且治政能力也不佳。吴三桂为了表示自己求才若渴,于是统统纳入帐下。

    因为南方豪雄密谋对抗团匪,为了方便指挥军队,所以吴三桂秘密的来到了九江府。

    此刻九江府城中的一处宅院里,吴三桂的心腹们落座左右,彼此互相争执不断。

    不久之前,永历的使者王夫之刚刚离去。因为永历首辅黄奇遇和礼部尚书郭之奇等人对王夫之欣赏,如今王夫之已经是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高位了,足足正四品。之所以这样一来是对王夫之的器重,二来是出行做使者的需要,三来也是永历朝廷本来官员就少,再加上沐天波的整顿朝纲,于是大批的官职便空出来了,这也便宜了王夫之,几次升迁后穿上了云雁补子的官服。

    当初鲁王仓皇失措逃到温州府时,麾下的张名振和张煌言二人建言与永历修好,虽然一些大臣反对,但是鲁王还是纳言了。张煌言那句“王爷与桂王本一家一姓之兄弟,无论江山属谁都是朱家的,先贤有云兄弟阋墙外御其悔。如今团匪势大咄咄逼人,此时正是联合的时候了”触动了鲁王。于是鲁王派出了张煌言去南宁,与永历朝廷商量结盟之事。若非大臣们群情汹涌的反对,否则鲁王还想自去监国称号。

    当张煌言辗转来到南宁时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了。得知张煌言的来意后,永历朝廷也开了朝会,其中许多大臣也主张鲁王自去监国称号,然后回朝居住。不过心知其中利害的沐天波却没有采纳,而是决定和鲁王平等结盟。如今沐天波权势滔天,朝廷上下为之左右,永历自然无不接纳。

    在与张煌言商量后,沐天波便向吴三桂、孙可望、李定国、李来亨、朱成功等处派出了使者。当然打着鲁王旗号的明德公尚可喜、明忠公耿继茂和明义公金砺也迎接到了鲁王的使者。其中这些势力的使者也在各自奔波着,将一个个小圈子交织在一起。山川相隔,道路遥远,使者来回反复,整整三个月,南方豪雄们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这也给了保安团整编部队的机会。

    如今,永历的使者王夫之第三次来到了九江,他向吴三桂开出了若是灭匪,庐州府以西将归于吴三桂的条件。

    这也引得吴三桂部下争论不休。

第319章 第一次反匪同盟(十九)() 
割让庐州府以西就意味着会将安庆府割给吴三桂,这在吴三桂的幕僚中觉得十分虚假。

    安庆乃是南京门户,永历帝若想重振大明必须还都南京。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安庆如此重镇?拿下安庆将可顺江而下,南京将处于守势。当初保安团直取江宁未管安庆,结果让洪承畴在安庆建立了江西大营,最后保安团付出数十万人的伤亡这才将江西大营生生的拖的疲惫不堪,再加上南方豪雄共同用力,北方孙治李太平等人的斗争到底,鞑子在战略上回缩,这才放弃了安庆,让保安团不战而得之。

    如此要地永历岂会轻易割让?就算皇帝可以这样,下面的大臣可不都是瞎子傻子啊!所以有些幕僚认为永历不真诚,这时战前欺骗战后卸磨杀驴的迹象。

    其中曾经出使金陵的吴三枚更是如此,在金陵城待了两年,吴三枚对保安团观感极好,在政治上也是倾向保安团。

    “王爷,永历那里空口白牙,到时可别把我们给骗了!不如和保安团联合共取江南之地!”吴三枚大声的说道。

    听到吴三枚这样说,方光琛面无表情,可是谢四清却脸有愠色。毕竟谢四清也是前明官吏,如此说前明大统的继承者,这让谢四清有些难以接受。这段时间以来方光琛和谢四清关系不错,见到自己好友如此模样,坐在一旁的方光琛不动声色的拍了拍谢四清的大腿,将谢四清安抚了下去。虽然方光琛做的很隐秘,但是也没有逃过吴三桂的眼睛。

    任何势力都喜欢搞派系,吴三桂势力中也是如此。有想要忠诚永历的,有想要和保安团结盟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忠诚于吴三桂,喜欢吴三桂自立的。

    虽然对于吴三桂的老部下来说,那些倾向永历还是倾向保安团的行为都是背叛,虽然吴三桂心中也是有些不爽,但是他还是不得不用这些人。政治就是团结大部分人打击少部分人,若不营造以大数压倒少数的姿态还怎么玩政治?而且吴三桂毕竟部下人数少,尤其是文臣缺乏,若不用那些外人,这还怎么统治地盘?另外用新人刺激老人,让老人更加围绕自己也是极好的。

    吴三枚的话刚落,吴三桂麾下心腹胡国柱就站起来说道。

    “王爷,团匪势大,与之联合可是与虎谋皮。”

    夏国相也点头赞同道:“联弱抗强,古今皆然。”

    郭壮图却忧心忡忡的说道:“团匪兵马有百万之众,我军只有不足八万,何以抗衡?”

    “不错,不如和保安团联手起来,让保安团牵制他方兵力,我军直接南下横扫两广,和保安团平分江南。”吴三枚兴奋的说道。

    “父王,那大西军怎办?大西军地处湘南,若是我军全力南下,大西军北上湘北再东进赣北,我军后院皆失之下军心不稳,何以立足新地?还有北边的新顺,可是与我们有世仇的!”王屏藩站出来泼凉水道。

    原本吴三桂被吴三枚说的有些心动了,可是经过自己义子王屏藩这么一说,吴三桂被自己吓得后背顿时一阵发凉。

    吴三桂想到如今江南的势态,不由得唾骂不已。小小的江南竟然塞下了大大小小十余方势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团匪仅仅打了金砺和鲁王就让江南顿时骚动起来,眼看着就要对团匪群起而殴之了。不仅仅是团匪,就是吴三桂放眼看去,也是觉得自己举目皆敌,真是难熬。

    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