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药、石斧、石箭这些消耗巨大的主要物资,签订了协议的各个作坊只需在指定时间内送到《中华市》和《客似云来》即可。。然后后勤部队那边会派人进城取货。
在现在这个年代,可没有什么赊账一词。什么东西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没有足够的军费,商人可是不管你是谁。
其实,涨价并不是华曦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目前由于战事紧张,征调出去五万青壮劳力后,长阳的日常生产劳动力下降,原材料和作坊制作成本压力增加。各类物品的价格已经普遍开始出现上扬的迹象。。
李奇到了现在才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华曦叫他一定要从司徒府支取百万铜币了,否则是绝对支撑不了五万大军下面几天的开销。他在司徒府算是做了第一次不要脸的一番行为。最终,在他死磨硬缠,几乎都快把自己嘴皮子给磨破了才把司徒那张铜牙铁齿打破一个小洞,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这一大笔军费。
有了钱,就有了底气,这个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以上那些巨大的开销,在这百万巨额军费到手后都变得不是问题了。虽然开销颇大,但自己勉强还能应付过来。不过,有一些事可不是有钱就能办得妥当的。
他必须保证此刻驻守北水泉的四支部队都能够分别得到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前任,也就是华曦在职时,俱是将物资运输到统帅乐遽的直辖部队,再有乐遽指派后勤人员将补给分配运往其他部队。原本,这种方法是个正轨的做法。急需的部队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充足物资,不急的部队可以缓一下。但现在状况不一样了,乐遽与姜薛的矛盾,连野外嬉戏的小孩都知晓。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地址:
第351章 讨债者众()
(看书要上;百度输入就能找到;这里无垃圾广告书更新快!)
这样一来,可就让李奇有点为难了。名义上,乐遽是大军统帅。实际上,三支主力作战部队都是互不管辖。如果自己将物资全部运往乐遽那里,再由他来分配。那么姜薛在得不到足够的物资情况下,少不了要把矛头挑向自己。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黄昏时分,西日的橘黄的余晖还未褪去,姜薛的人就从北水泉赶回长阳,找到后勤大营了。
鹰山一战,姜薛部队的草药消耗甚巨。。那几名受命而来的使者是来要求李奇尽快将第一批草药交付给姜薛的部队。
在那几名虎比熊腰,一脸恶相之士的催促和逼问下,李奇这个军司马的身份似乎完全被他们给无视了。加上他们在鹰山的浴血事迹以及事实确凿,李奇唯有将中午刚刚从华曦手中拿回来的第一批约六千份草药交给了他们。原本,第一批草药的采购量为二万份,只不过由于人手和时间的问题,作坊那边截止昨日才赶制出八千余份,而李奇这边也刚刚从城内搬回六千份草药。。
也不知道是姜薛的人早已被乐遽的眼线监视着,抑或是事有凑巧,反正就是李奇倒霉。
姜薛的人刚拉着草药走了不久,第二天清晨才刚看见日出,乐遽的人就风风火火跑来了。他们质问李奇为何将草药擅自交给其他军团。接连几天下来,不止是乐遽的人频频吵闹,就连那个一直作壁上观的恶霸生番和姜申,也派人过来催讨物资。。
山戍主力目前已经从鹰山拔寨起行了,估计二到三天左右便会到达北水泉。如果物资在战斗发生前未能送到北水泉,那事情就有点难办了。
除了主力部队外,自己的后勤部队也是怨气甚大。原因无他,换作是你天天给人上门讨债,你心情也不会好。而且这债还不是自己欠的,你说能好受么?
李奇现在是欲哭无泪啊,看来这后勤军司马并非想象中那般好当。。自己在后勤军中的威望虽然不低,可以安抚一下部下士卒。但对其他三支军团的军司马,自己可就没有那么大能耐安抚得了了。可现在物资就这么多,自己怎么可能每一方都照顾周全呢?李奇苦口婆心的跟每个上门讨债的债主解释,也算是暂时稳定了各方情绪。唯一的好处,就是他李奇嘴皮子的功夫和脸皮都在极短时间内提高和长厚了许多。。
虽然暂时是稳定了各方人马,但他自己私底下还是要尽快想出法子分配调度物资。
不过,短短一天后,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的篓子出来了。前不久交给华曦修理的一大批将近二千把铜斧,在华曦刚刚通过作坊维修好还没来得及知会李奇的情况下,就被乐遽派来的独立运输队给抢了过去。
当时,华曦不在场,那些坊主、工匠们在面对几百个如狼似虎,气势汹汹的军爷前,哪敢多说什么。。再说这些东西按以往也是交由给乐遽先,再行分配。这些人只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将铜斧搬运一空,直接就拉回到乐遽的大军里去了。
当华曦感到现场后,一片狼藉,和被山戍洗劫过后没什么两样。华曦自然不会怠慢,这种事还是交给李奇头痕去吧。他第一时间就是将突发的状况告诉给了李奇。李奇那是差点没吐血,直接当着几名属下的面前破口大骂乐遽。。
乐遽的大营驻守在北水泉最后端,并不是最急需砍伐工具的部队。相反,驻守在防线前沿的姜申,中段的姜薛和生番才是急需砍伐工具的部队。不过,任谁都知晓,东西到了乐遽的手里,还能冀望他吐出来吗?
当这批铜斧运抵自己大营中时,乐遽大喜过望。有了这批铜斧,自己就可在山戍赶到之前修筑好大量的防御工事。至于其他部队有无工具,管他呢,老子是来打酱油的,关我鸟事。。
无奈之下,乐遽唯有将此事派人传达给其他三个军司马。至于上奏大酋长榆罔,李奇压根就没这打算。据自己所知,上次乐遽那么大的错误都毫发无损,加之又是统帅的身份,别人爱怎么着也不是自己一个军司马可以干预得了的。
顶在北水泉的最前沿,得知此事后的姜申简直就气得破口大骂,直接问候乐遽他祖宗。随即,他马上派人到乐遽那里要求分出一半铜斧给自己。。在经过两次三番的强烈要求下,乐遽最终也只是分出五百把铜斧。数量虽然不多,但聊胜于无,姜申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另一方面,他加派人手给李奇施加压力,催要后续维修好的铜斧,以及石斧。
恶霸生番,自然也知晓此事,也艰难地从乐遽手中得到四百把铜斧。
至于姜薛,则压根就没有派人前往乐遽的大营中索要铜斧,免得自取其辱。。自上次从鹰山退回到北水泉后,破坏的铜斧早就交给了后勤部队送回长阳城维修区去了。毕竟随军的维修工匠数量有限。因此,姜薛所在的防线,除了生番修筑的之外,自己压根就没让士卒去修筑些什么防御工事。自然的,你不来问,乐遽就更加不会派人亲自送铜斧上门了。
当夜,北水泉一带忽然下了整晚的大雪。这种情况在季节还未进入隆冬前是很少见的。赶修工事的士卒被破暂停了修筑工作,都钻进了裹满茅草,御寒能力尚算可以的军帐内去了。(裹满茅草的帐篷,御寒能力还是不错的。)所幸,每个军团临出发前都已经备足了兽皮军帐,否则还真有不少士卒被霜冻给冻死。
主力部队,后勤部队的一切活动在当夜停止了。山戍大军自然也不例外。
片刻的宁静。征戍大军的内斗在这场风雪月下似乎被掩盖得悄无声息。
当太阳再度升起之时,人们钻出军帐惊讶地发现,目力所及之处,北水泉到处皆被一层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住。每一个将士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地址:
第352章 乐遽!不手软!()
(看书要上;百度输入就能找到;这里无垃圾广告书更新快!)
冬季不宜行军打仗,这个道理即便是这些刚刚从猎人升级为军士的族人也知晓。面对足以淹没膝盖的冰雪,山路、草地汇成的道路,山戍大军很难继续保持昨日的推进速度。即便是来到了北水泉,要想发动猛烈的进攻也是不太可能的。山戍很可能会在鹰山一带逗留更长的时间,缓慢推进。
没办法,没有稳定补给力量的势力,即便是面临寒冬将至,也只有冒险下山抢掠。
这场大雪对于内斗日趋严重的征戍大军来说,无疑是场“及时雪”。。让大军得到了更多的喘息之机,能够更加从容的策划作战部署。但,这场大雪同样也给他们带来一个难题:后勤补给线的压力骤增。如果粮食辎重无法及时到达北水泉,那对大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大军在外,每天都需要消耗许多粮食。什么都可以缺,就是这口粮不能断。休说驻扎在野外,即便是个正常人什么事不做,一天不吃都饿到手脚发麻发软了。。更何况是在冬天的野外?
李奇知道此中利害,不敢怠慢,一次性组织了一千多名驻扎在城南近郊大营的士卒,并向长阳城内临时招募了三千多名因天气寒冷而无法在野外劳作的族人进行运粮。虽说这马匹在炎帝部落极其常见,大草原上很容易就可寻找到马群。但在目前这个时间点上,炎帝部落的族人们只知道马匹可以驯服后用来侦察和驮运,并不晓得还可以用来骑着战斗。。因此,马和驴、鹿一起,被人们视为主要的托运工具。作为托运工具,足够所需便可了,人们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圈养和捕猎。
在人们看来,这些野兽虽然是托运的好工具,但驯养这类野兽同样要耗费不菲的铜币和精力。虽然许多人都可自行捕捉到,但却不是人人都有那个闲钱去驯养。因此,主要的托运工具还是人本身,而非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