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
看着赵守宏看向钟观光的眼神越来越亮,王陵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他暗想这位大人不会有什么特殊癖好吧。好在赵守宏的话打消了他的念头:“钟先生,你是学习植物学的?能否留在中川工作,我有一个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植物学研究所,可惜一直没有大师级的人物主持。”
“哦?”钟观光颇为惊讶,他一直认为在华兰还没有几个人意识到植物学的重要性,想不到在中川居然还有一个非常先进的研究所,这让他颇为好奇,想要过去看看。想想赵守宏收留难民的义举,他感觉自己受骗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不会受什么损失,因此他痛快的答应了。
“我当然愿意过去看看,只不过我这次是带着学生们去中川采集标本的,他们该怎么办?”钟观光问道。
“还有学生?那就太好了,反正你研究也需要助手,直接让他们都进入研究所好了,我会给你们高薪的。”赵守宏说道。
“如此就太感谢大人了。”钟观光满脸喜色,对于植物的研究因为要采集标本所费极多,以他个人的财力实在有些不敷使用,如今竟然有人肯资助他的研究,他自然高兴。
带上钟观光等人,赵守宏的江轮再次登程,临行前为了维护难民营的治安,赵守宏给王陵基留下了两个排的士兵,他只带着一个警卫排回到了中川。在朝天门码头登岸之后,赵守宏就看到了第一个惊喜。蜀渝铁路在他那个施工队的全力修筑下,竟然已经完成了大半,他可以在坐马车走五十公里路,倒一次车之后,坐火车抵达蜀都了,这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在看望了赵尔巽和马维骐等人之后,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建昌道。虽然因为皇太后生前的懿旨,他不但能够恢复原职,还升为中川布政使,但毕竟他的根基在川西,回来自然先回自己的地盘看看。
回到雅州之后,幕僚和驻扎此地的各研究所负责人纷纷登门拜访,当然在赵守宏的手下,献殷勤拍马屁是被绝对禁止的,这些人登门也没有一个是来谄媚的,他们都是带着问题要让赵守宏解决的。
第一个过来的就是哈伯了,他自从在雅州建立了化学研究所之后,成果出得最多,可谓雅州各大研究所最高产的一个,他这次过来就是要求扩建化工厂,增加产品数量的。
赵守宏接过哈伯递过来的研究成果报告,即使是他也吓得手抖了一下。哈伯这些日子非常努力,加上那些留学西大陆学生们的见识增长,其中能力强的甚至开始独挑大梁。在双方配合默契下,研究的速度越来越快。
本来他们对煤焦油的研究便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西大陆这些年出现的各种染料和香料都被他们一一研制了出来,并编写出详细的工艺流程,以便于工业生产。如今建立好的几个化工厂,大部分都在生产这些产品以及其附加产品和衍生物。而哈伯这次来是因为化工厂产能饱和,要就进行扩建的。
这次哈伯带来的东西更加有实用性,其中包括历史上在1919年才被合成的芳樟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被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也就是尼龙,还有用三段硝化法工业生产的三硝基甲苯,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tnt炸药。这一系列的发明让赵守宏感觉到幸福来得太过突然了。
这三样东西自然要大力生产,香料和tnt炸药比较容易生产,但聚酰胺纤维想要制作出极细的人造丝,然后编织成尼龙布,却需要一个加工难度极高的东西,那就是金属喷头。
第二百三十一章虞洽卿登门()
顾名思义金属喷头是用来喷射东西的,他所喷射的东西就是聚酰胺纤维。在加热状态下,聚酰胺纤维是粘稠的液体状态,想要将其建成极细的人造丝,就必须将其从极为细小的喷口里喷出来进行冷却,这种喷口的直径甚至小于一根头发,这在当时的加工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好在赵守宏有太空医院在,那里的手术台上有一种用于切除病灶位置的粒子手术刀,这种手术刀就是一道极细的射线,它可以穿透相当坚硬的物体,这其中也包括金属。
有粒子手术刀在,利用硬质高碳钢制造的喷头很快被制造了出来,看着喷头上密密麻麻头发丝细的大片喷口,哈伯不禁呆立当场。有了这种喷头,人造丝的制作就没有了悬念,赵守宏提议将这种人造丝与棉毛等物混纺,这样可以提高透气性,同时保留尼龙的耐磨性能,做成衣服穿着起来也舒适。至于工业上的用途,纯尼龙织成的布将有更大的强度,至少在空军建立之后,飞行员的降落伞就有着落了。
赵守宏在西大陆收获颇丰,但这些东西如果无法转换成生产力就毫无意义,很快中川机器局就收到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图纸,其中包括条顿国现役各种火炮的图纸,高卢国七五快炮的液压制退器结构图,以及条顿军装备的麦德森轻机枪图纸,赵守宏命令将这些武器进行优化研究,然后大批量生产,有新进加入的枪械设计师费德勒三兄弟和火炮设计师霍夫曼,这样的研究并不费力。
赵守宏四处召集商业人才,拼命扩大自己的工厂规模,一份名单很快就被递到了沈若雪手里,她将根据这个名单,从全国各处挖掘那些尚未成名的高级人才为己用。
项松茂今年二十八岁,他是宁江省宁波人,在几年前他刚刚结束了学徒生涯,奉命在江夏组建华撒药房的江夏分店,此时正任经理。对于这位医药方面的业内人士,赵守宏自然要挖过来作为新药厂的经理,同时将来的各大化工厂也要在他的治下。
苏汰馀今年二十三岁,他是重山城人,如今正在东川学院读书。这位后世的著名实业家,裕大华传奇性的奠基人,华兰纺织业巨子,自然是新型混纺织物纺织厂经理的最佳人选。
杨粲三同样是重山城人,作为巨商杨文光的第三子,华兰著名的金融家,赵守宏自然也不会放过。他打算先让杨粲三管理香料工厂,等过些日子就建立自己的中川工商银行,作为自己各个产业资金流动的门户。杨文光本就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商务往来,相信自己能够如此信任他的儿子,其对自己的好感还会增加的,这样自己就能更强的团结本土商人,组成属于自己的利益集团了。
赵守宏在家里埋头工作,谋划着如何扩大自己的产业,此时却有人登门拜访。赵守宏命人将来人带进来,他吃惊的发现来人竟然是亲自拜访而不得的虞洽卿和朱葆三。见到两人联袂而来,赵守宏自然亲热的迎了上去。
“虞老,朱老,两位怎么有时间来我这这个小地方?”赵守宏将两人让到上座,随后笑着问道。
虞洽卿笑道:“不错我们的确很有时间,算来我们在这中川转悠了半年多了。”
“说起来这半年也没白过,所到之处真是大开眼界啊。”朱葆三也哈哈大笑道。
“两位居然来了半年多,我这些日子去了西大陆,实在慢待了二位。”赵守宏说道。
虞洽卿摇了摇头:“这样不算慢待,毕竟我们事先没有打招呼。何况我这人有个毛病,让你自己介绍我还未必信,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虞洽卿指了指自己的眼睛道。
“这一次咱们老哥俩眼睛都快不够用了,这气派果然非同一般啊,我还从未在华兰看到过这样庞大的工业区。”朱葆三补充道,其实赵守宏如今的工业区还很小,就算与西大陆二流国家相比也远远不如,但在贫苦落后的华兰,已经相当了不得。
“两位如此推崇,莫不是有了来这里经商的想法?”赵守宏笑着看了看二人,他很希望把更多的华兰商人拉入自己的圈子,以壮大华兰的工商阶层。
虞洽卿和朱葆三对视了一眼,点头道:“不错,这里的经商环境非常好,路上没有苛捐杂税,商路通达又有抢手的产品,不来这里才是傻子。我最看重的还是交通,如今你所掌控的两道之中,水泥路密布交通发达。蜀渝铁路、蜀都经雅州到巴塘的川青铁路支线,雅州到宁远厅的蜀昆铁路支线都快要修成了,而从巴塘到西宁和从宁远厅到交趾的两条铁路也进展迅速,假以时日不可限量啊。”
“就连兰伊铁路也快要从兰州修到西宁了,等到全都修成了,赵大人手下控制的铁路,估计能占到全国铁路的八成了。”朱葆三补充道。
“所以两位认为这里生产的东西肯定运的出去,所以才想到来此经商?”赵守宏问道。
虞洽卿感叹道:“与赵大人合作能够赚大钱啊,去年大人给我的江南船坞股份,我还有些看不上,可是一年来光是造船获得的利润,就让我获益匪浅了。”
“所以这次来,我们是打算与大人合伙开工厂的。”朱葆三与虞洽卿一唱一和,说的确是颇为默契。
“看来两位终于看得上我这小地方了?”赵守宏笑着看看虞洽卿又看看朱葆三道:“不知道两位对什么行业有兴趣?”
“我们仔细观察了一下,大人的产业门类齐全,很少有我们插得上手的,唯独没有航运与金融两项,我们在上海也是开银行的,倒不如与大人合作开一家银行。”朱葆三笑眯眯的说道。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这个朱葆三一上来就像抓住金融命脉,这对赵守宏可是非同小可的。赵守宏当即摇头道:“对于银行我也正在准备组建,人选我已经挑好了,就不劳二位了。至于航运虽然我已经准备组建公司,却还没有合适的经理人选,这却是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第二百三十二章合作计划()
朱葆三又看了看虞洽卿,对方也正好看了过来,他们的眼神中都有了一种坚定的目光。本来他们就不是赵守宏的亲信,对于金融业他们是不敢奢望的。这种经济命脉行业,向来都是其最亲信的人来掌管的,他们本来也没有想能够获得,如今能得到部分航运业的份额,他们也知足了。
“不知道两位对